【記者王怡文/生命力報導】近年來社會上兒童虐待的案件層出不窮,而且手段愈見殘酷。高雄市家庭扶助中心社工督導郭淑美說,一般父母親都存有著「不打則已,要打就要打得刻骨銘心。」的想法,這種管教孩子的觀念在一般家庭是很常見的,所以任何家庭都可能會有受虐兒童,這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郭淑美表示,尤其近年來景氣不佳、失業率激增,這些社會現象都會增加受虐兒童的數目。父母親因為工作壓力又或者是生活上的壓力,因此在情緒上會出現不穩定的現象,回到家中聽到小孩的嘻笑吵鬧聲,很容易就會把不滿的情緒直接發洩在小孩子的身上,於是孩童自然就成為最直接的受害者。這是一般家庭中發生虐待兒童事件最普遍的原因。
高雄家扶中心救助受虐兒童的工作,中心裡的社工人員多半是以外出進行家訪為主,而家訪的主要工作是輔導施虐者和受虐兒童的心理問題。郭淑美說,但是施虐父母大多抱持著「管教孩子是自家的事,不需要別人插手」的心態,不願意接受社工人員的輔助,因此進行家訪時總是需要花上很長的時間。甚至發生過社工人員登門造訪時,父母親不願開門、態度非常強硬的案例。但是即使家訪工作在實際執行上有困難,但是社工人員還是希望能藉由長時間的心理輔導來改善家庭中兒童虐待的問題。
談到受虐兒童的成長與學習狀況,郭淑美說,大部分的受虐兒童對自我的評價都不太好,造成個性上會比較退縮或是具有攻擊性,並且對自己沒有自信心,但是這都是不是絕對的,因為每個受虐兒童本身都有不同的特質。另外郭淑美說,「施虐的行為是會循環的。」若是被施虐的兒童沒有接受心理輔導或是重新心理建設,將來他們管教自己的小孩時,自然而然也會把以往所受的不合理對待加諸在下一代身上,於是另一個虐待兒童事件又會發生,永遠也沒有終止的一天。
一般大眾都會認為受虐兒童應該被帶離受虐的家庭,這樣他們才能得到最好的保護,免於再受到虐待,郭淑美說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不應該移開孩子,把孩子帶離他所熟悉的環境,對孩子是一種懲罰。」郭淑美表示,要移開的是施虐者,施虐者才應該受到懲罰。家扶中心在處理案例時,不會一發現受虐兒就馬上把他帶離受虐的環境,而是以移開施虐者為優先考量,受虐兒童與施虐者隔離後,可以在熟悉安心的環境下生活,對受虐兒來說較好。而社工人員也會更加注意受虐兒童的情緒並且同步進行心理輔導,盡量不讓孩子感覺到生活上太大的改變。
兒童虐待問題嚴重,但舉報的情形不多,郭淑美說大眾錯誤的觀念要負一部份的責任。她舉例說,當受虐兒童在醫院檢查,一般民眾看到這種情形,通常第一個反應就是「這個小孩一定很壞很不聽話,才會被父母親打」,「父母親不會那麼狠心啦!」就是這種想法與觀念,讓民眾對於兒童虐待的警覺心不夠。一直到兒童虐待事件被揭發後,才有人說「對啊對啊,我常聽見他們在罵孩子打孩子」。其實鄰居或親近的朋友是最容易發現兒童虐待事件的人。
談到日益嚴重的兒童虐待問題,郭淑美說,不管是高收入、高社會地位或是低收入且社會地位較低的家庭都可能會有虐待兒童的事件發生,只是兒童虐待發生在高收入、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兒童所受傷害更大,因為多是對孩子施以精神虐待,給予孩子課業以及生活上龐大的壓力,而精神虐待比身體虐待更容易對孩子留下永久的傷害,但無論是何種虐待對孩子來說都是嚴重的傷害。郭淑美呼籲大家,若發現疑似受虐兒童案例,可打113全國婦幼保護專線,「多留心身邊的孩童,就能多救一個受虐兒童。」
1 意見:
謝謝您的回應,希望您繼續支持生命力。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