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5日 星期六

市區首座生態池 延續自然生態活力

【記者盧易詩、曾冠瑜/台北市報導】三月的天氣仍然陰雨不定,綿而細的雨滴不斷地落下,在四分溪河畔,中央研究院生態池的志工們穿著雨衣,蹲在池旁的泥土裡拔除危害原生物種生存環境的雜草,一根一根小心地拔著,深怕一不注意就損壞了原生物種。





中央研究院生態池成立於二○○○年,是台灣少數位在都會區內的生態池。特色在於,一般都會區的生態池都是以水泥建造,造成許多水生的動植物無法生存,但中研院生態池的底部是泥土,所以像是黃鱔、泥鰍之類的生物都可以在此繁衍後代,而泥土也可以提供小魚、蝌蚪等體型較小的生物躲藏的空間。

生態池志工團隊指導老師陳宗憲研究員說,當初會推動成立生態池,是因為有次因緣際會在生態池現址旁發現一隻有著紅色的嘴巴,黑褐色的身體,尾部有白色斑塊的美麗鳥類,經查證後才知道牠是紅冠水雞。因為在都會區內發現這種鳥類實屬不易,再加上為了增加附近的生物多樣性以及豐富性,經過了評估之後,決定建議當時的院長李遠哲,用植物所稻田裡的小角落,建為生態池,為原生地遭受破壞的本土性植物提供保育地點,除了生態保育的功能外,也作為生態教育的場所。

生態池的維護需要許多生態保育的考量,陳宗憲表示,除了池子內的動植物外,池子外圍也都盡量以原生物種為主要的植被,因為原生物種較能與生態池的環境,達成一種長期互動、繁衍的共生關係。此外,生態池植栽的密度也要注意,若是生態池物種數量夠的話,在食物鏈的生態法則下,小白鷺、黃頭鷺等水鳥都會漸漸到這裡來覓食,昆蟲也會變多,生物的多樣性自然增加。

陳宗憲說,其實在建造生態池時有許多困難存在,當初在交給廠商施工後,這些珍貴台灣原生物種如:圓葉節節菜等,在工人的眼裡常常都被視為雜草,所以在施工的時候,常常分不清楚哪些是原生植物,哪些是雜草。原生物種常常會被清除掉。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決定成立生態池志工團隊來維護生態池,同時也負責生態池的導覽工作。生態池志工團隊隊長陳秀麗說:「目前生態池的維護工作在每個月第二周的星期六進行」志工團隊也會定期舉辦月會、邀請專家學者對志工進行生態教育。

目前中央研究院生態池正在進行擴建工程,將擴大原本只有零點兩公頃的生態池面積,陳宗憲說:「擴建工程是為了提升生態池的多樣性。」當生態池的範圍擴大、植栽增多,自然就會吸引更多昆蟲、鳥類來此定居,除了紅冠水雞,還有猛禽類也會因為食物變多而來到生態池;鳥類的糞便也會帶來許多植物的種子,順帶增加生態池植物的種類,像是大琉璃紋鳳蝶、黃鱔、褐樹蛙、台北樹蛙等。


延伸閱讀:

濕地中的繽紛生命 —「中研院生態池生態之旅」李遠哲院長演講詞

生態池

四分溪畔/中央研究院生態志工園地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