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崇如/新竹報導】新竹縣竹北市的「麵包樹下」麵包店裡,提供茼蒿、香菜、茴香、白蘿蔔、芹菜等等的種子。這些種子來頭不小,母株都是無農藥無肥料栽培的植物,有很多在自家栽種的農夫,帶著盒子、塑膠袋,把這些寶貴的種子帶回家,也有人提供了更多種無農藥無肥料栽培「優良品種」的種子,供大家分享。
提出種子交換的農夫舞龍,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到,「請幫我們好好愛護照顧喔」將種子就像孩子一樣託付給其他農夫。舞龍說,這些優良品種的種子不只來自無農藥無施肥的作物,還是台灣本土種,「如果種子是來自美國、日本,來到台灣還要重新適應,需要施肥、灑農藥幫助他們生存。」因為種子的上一代來自台灣,加上無農藥無施肥,「自然會找到適應的生存方式,而且越種越茁壯。」
舞龍是秀明自然農法的支持者,秀明自然農法即是主張不施肥、不撒農藥的耕作方式,至於如何解決病蟲害,舞龍說,讓生態系健全,昆蟲在這個環境中找到它的食物,「病蟲就不會變成害。」
舞龍說,本土種子在培育多代之後可能會有近親繁殖的問題,所以就要和其他農夫交換配種,才能使種子適應力增強。在新竹,大約有二、三十個遵從自然農法的農夫,「但是有次我們辦交流會,從台中到基隆的農夫都來了!」他靦腆的笑了笑。
為了推廣秀明自然農法和社區支持型農業(CSA,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舞龍定期在新竹縣的竹北、新豐等地舉辦說明會。帶著小孩來參加的林小姐說,「有了小孩之後才開始接觸農業,想租地耕種,利用這種方式讓孩子更親近土地。」胡先生和胡太太則說,「很多的事情都違反自然,台灣平均工作時數過長,連竹科也是,所以才會反思要如何回歸自然,對我們、對大地最好。」
「就算民眾不會變成自然農法的農夫,也要教育他們變成自然農法的消費者。」舞龍說,當消費者一端被建立,自然農法的農產品就會有市場,農夫才有辦法從傳統農法轉型到自然農法。「也會有更多人加入種子交換的行列」,舞龍笑著說。
延伸閱讀
心豐自然田(舞龍的部落格)
自然農法農友聚會
形塑永續價值,開創在地農民市場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