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芭蕾精靈與水共舞 前進烏茲別克

01-2
【記者陳品君/台北報導】「叮、叮、叮…」教練拿著叉子敲擊池畔的扶手,水中的四位女生隨著節奏變換動作,原本漂浮在水中的她們揮起手臂來,隨即而來的是抬腿擺動以及一百八十度的翻轉,所有動作都必須在教練的引導下一致進行。場邊的觀眾在每次的動作結束時也不吝給予掌聲鼓勵,就連原本在一旁巡視泳池的救生員,也停下腳步來,發出讚嘆之聲。

中華民國水上芭蕾協會是在四年前籌組培訓隊,加入的隊員因為個人因素來來去去,人數一直是不固定。這次到烏茲別克的培訓來源,主要是依據協會在今年三月舉辦的媽鉗盃所選拔出來的選手。目前隊中有六位女生,不過因為比賽須選手自費,部分家庭無法負擔,實際上會到烏國比賽的只有四位:林燕苓、魏世婷、王若瑜、劉靜璇。

來自台中忠明高中及該校國中部的四位女生組成的培訓隊,因為國內泳池深度標準幾乎沒有達到國際水上芭蕾比賽所要求的三米,所以她們每個禮拜天都會在台北從早上十點多集訓到下午五、六點。中華民國水上芭蕾協會常務理事施玉俊,每週日都會固定往返台中、台北一趟,擔任培訓隊御用司機,至今已持續一年。原本都是利用師大游泳池做為訓練場地,松山運動中心的成立,讓她們多了另一種選擇。

培訓隊的成員每個禮拜練習四到五天,平均每一次要練四個小時以上。隊員魏世婷、劉靜璇本身有舞蹈基礎,但她們認為這對水上芭蕾並沒有太大幫助,「水中芭蕾要憋氣、要學自由式,還要不停地拉筋。」劉靜璇說。

教練Julia 和Emily 都是由協會從俄羅斯請來的老師,其中Emily曾獲世界盃斯水上芭蕾雙人組銀牌。Julia以前曾在其他國家擔任教練,但她認為,雖然這項運動在台灣並不盛行,不過她還是用一樣的標準來指導這邊的學生,畢竟還是要走出去面對國外選手。

培訓隊是在去年開始出國參加比賽,是第一個代表台灣參加水上芭蕾國際賽事的團體,目前對外已參加五場比賽,最好的成績是魏世婷在去年烏克蘭公開賽得到單人項目的第六名。

林燕苓說,最難忘的比賽經驗是今年五月在日本的國際公開賽,那回她在做動作時後,因為要對觀眾面帶微笑,導致防止進水用的鼻夾從鼻樑上滑落進水池中。還好教練都會要求她們在肩頭上別備用鼻夾,比賽才能持續進行。稍後她解釋說:「那是施教練在那次比賽買給我們用的,不過因為是依西方人鼻型去做,比較不適合我們東方人。」
擁有參賽經驗的莊雅文說:「曾經有一次比賽因為下水以後發現水太冷,結果動作忘掉了。」其他隊員們則表示,如果在單人項目上忘記動作,馬上編出動作來繼續下去的話,評審是有可能不會察覺出來,但是雙人或團體項目很明顯就可以看的出來。
對於十一月份公開賽的目標,四位小女生異口同聲說:「盡力就好。」施玉俊認為,台灣發展水上芭蕾已經落後其他國家二十年,目前出國比賽都是累積經驗,和外國人交流、學習為優先。教練Julia表示,雖然培訓隊和其他國家選手相比,有一定的落差,但是希望他們每次都能得到新的東西、每次都能進步一點,「比方說之前平均分數是四、五分,就要在下次慢慢進步到六分。」
培訓隊目前在發展上最大的困難點,在於經費的籌措。「培訓隊一年下來的預算大概要三百五十萬,其中有兩百萬是不足的。」施玉俊表示,政府的體育部門沒有編列預算來資助這項運動,學員出國比賽都是要家長自費,不像外國選手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參加比賽,無後顧之憂。為了突破窘境,他們目前努力對外推廣水上芭蕾,「讓更多民眾認識這項運動、瞭解這項運動盡而參與這項運動,才能喚醒政府對我們的重視。」他說。

烏茲別克第十屆公開賽於十一月二十八日展開五天賽程,施玉俊在賽後特別另外安排五天的參加當地的訓練營,藉由此機會讓成員們直接和當地的老師進行短期課程教學,期待得到更多收穫。




延伸閱讀

synchrotw (中華民國水上芭蕾協會-家長開設)

水上芭蕾 Club of Taiwan

水上芭蕾影音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