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4日 星期二

小貝殼工作坊 自閉兒的未來

Work20shop1 【林汶報導】小玲〈化名〉是輕度自閉兒,在小貝殼工作坊裡工作一年多,在老師細心指導下,學會所有製作手工精油皂的技術。拿著量杯測量該用的精油和顏料,那專注的神情,讓人不忍心打擾她。

看見陌生人的到來,沒有絲毫的扭捏,笑著說:「你好」,開朗的笑容在小玲臉上發光,身旁的人感染到小玲的活力,嘴角的弧度也跟著上揚。台北市自閉症家長協會總幹事鄒佩佩說,「有人來參觀,他們都很開心。」

台北市自閉症家長協會在一九八○年由一群自閉症患者的家長發起,此協會以協助自閉症患者為主,經由醫療、教育、復健、職訓、就業及安養等相關服務得以增進其人際關係,促進正常語言發展,訓練他們進入社會的能力為目標。「愛心牽引,突破自我,是我們的宗旨。」總幹事鄒佩佩說。而透過智障者家長協會的努力,在一九九八年,成功將自閉症患者納入身心障礙保護法,可個別領取自閉症患者手冊,享有應得的權益與福利。

此協會為了幫助已達就業年齡,卻又無法自立更生的自閉兒培養謀生技能,在一九九七年成立了小貝殼工作坊。為什麼要叫小貝殼呢?因為他們先天的障礙和困難,經由後天教育學習可以得到改善,可能在藝術、音樂、數學方面有特殊潛能,就像貝殼裏的珍珠一樣值得期待。像小玲就擁有「零碎的天賦」,小玲有著一般人沒有的特殊專長-換算日期。只要給她一個日期,它可以馬上告訴你星期幾。

小貝殼工作坊的發展也不是這麼順利的,最早在九份製作和販售芋圓,但經營情況不甚理想。「他們喜歡聞味道,所以每次做完芋圓都會把手拿起來聞」,鄒佩佩說,「客人看到就不敢吃了。」之後也曾賣過盆栽,營運狀況較有起色,不過因照顧不好庫存的盆栽,導致賣不出去。在不斷的摸索和思考下,理事長發現這項製作過程較不複雜、不易對學員產生傷害的手工精油皂,在二○○三年時已能自行接單,生產各式各樣的精油香皂。

自閉兒喜歡精油皂散發的香味,這也是自閉兒共通的「嗅覺刺激」。利用這項特點,他們工作努力且專注,踏實地將每個細節做到最好。「我們將他們的缺點轉化成優點」,鄒佩佩說,許多自閉兒的特徵就是行為固著,對各種感官刺激常有異樣反應或持續固定和特殊行為。而協會就將工作分成好幾個步驟,每個人負責的部分都不一樣。例如:擦精油皂、脫模、切精油皂、熔皂等等,鄒佩佩說,「他們的優點就是要求完美」,有時保鮮膜沒包好,他們會重複拆開、重新包裝直到好為止。

大致上來說要花兩到三個月訓練一個工作步驟,而要學會所有步驟則需一到兩年的時間。像生產線,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脫模的就只做脫模,擦模的就只做擦拭這個動作,而這個方法也是目前自閉症患者最常用且最有效的療法─應用行為分析。它是一種「分段完成目標」的方法,利用代幣和獎品做為獎勵。「我們有集點板,集滿點數就可以換禮物。」,鄒佩佩笑著說,但也有懲罰,例如:規定工作量,沒做完的話就不行吃飯。

自閉症者從小就開始出現語言理解、表達困難、不易和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在團體中相處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情緒行為較難自我控制,進而造成人際關係的障礙。「主要還是情緒行為容易影響別人」,鄒佩佩說,這也是他們在職場上最大的問題。

在小貝殼工作就像是實習,有社工員和輔導老師的陪伴下,除了訓練謀生技能外,主要是學習與人相處和進對應退的處世技巧。之後可經由協會推薦到各公司上班,每年的名額至少三個。進入到職場後,會有輔導員訓練兩個星期,再任期內滿六個月才算成功就業。負責的工作多以清潔、洗車為主,場所除了加油站也有便利商店和百貨公司。

「我們的技術沒問題,主要是在通路方面。」,鄒佩佩說,多半在特定節日才會有訂單,像上一波的教師節和中秋節。其他多半由家長介紹,學校的銷售還是佔大部分。而在六月時在企劃行銷專員詹智全的努力下,設置了屬於小貝殼的部落格,藉由這個網路平台,讓社會大眾看見他們的努力。

詹智全說,「看他們在這邊從不會說話到跟大家互動,即使是一點點改變,都是很大的成就感。」,而協會最希望的就是成立學齡前自閉兒發展中心、庇護性的庇護工場和社區家園,讓自閉兒教育從早期療育做起,向下紮根,並使目前最艱難的重度自閉症者,獲得適當的安置,老有所終,減輕家長的負擔和憂慮。

延伸閱讀:

小貝殼工作坊部落格

1 意見:

謝謝你的回應
我們也很開心可以有這個機會可以採訪你們
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發現注意到社會其他角落
進一步發現生命的美好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