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林家鴻報導】由大同社區大學承辦的淡水河流域學研討會在今年十月十六日展開,集合一百二十多位政府官員、學者專家、社區大學學員齊聚一堂,分享各自對守護河川的經驗、付出,並整合彼此的問題及意見,更加全盤系統性的規劃。研討會當天上午參與人員在大稻埕碼頭報到,隨後進行「行動教室」的課程 ─ 坐渡船由淡水河,由河流沿線的各所社區大學接力導覽介紹淡水河的文史及生態變遷,接著至大同社大進行研討會。
研討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多面向的河川教育」,由各社大講師介紹河川文史、河川生態、河川美學及河川教育等層面,例如內湖社大介紹內湖附近流域的文史資訊、三重社大提及他們如何藉由讓當地民眾了解他們所在區域的河流,產生認同感,進而願意關心河川問題等。
另一部分則為「流域治理」,由政府官員及民間環保團體進行研討,政府方面對於河川整治提出成效說明,而民間環保團體則提出對河川守護所遇到的困難及對政府執行成效的質疑。行政院環保署水質保護處科長魏文宜在研討會上指出,九十三年度淡水河(未)稍受污染的河川長度比例為百分之六十三點五、嚴重污染河川長度比例為百分之十二點九,相較於八十八年度時(未)稍受污染河川長度比例為百分之五十八點四、嚴重污染河川長度比例為百分之十三點三八,水質有明顯改善。
而淡水河守護聯盟公共議題小組召集人陳健一則質疑政府的執行成效,指出大漢溪下游兩岸污水下水道進度緩慢、大漢溪兩岸工業區的污水管理為何無法確實、板新水廠的水質長期沒有改善、民眾無法經由網站看到水質整治監控的資訊、北宜高速公路坪林段開放通車後影響了水土保持及水質,方便了交通,卻忽略了河川問題。他建議,河川整治的諸多問題必須歸咎於選舉政治、政府建制、文化與公民意識的問題,如果只簡化到單純的技術問題,則河川問題只能空轉,難有實際的面對及解決。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助理教授李長晏以「高屏溪流域管理委員會」為例,該會是國內第一個流域管理組織,然而執行流域管理時發現地方政府沒有積極參與、疏漏地方人民意見、對於違規的營利單位業者沒有仲裁處罰能力等問題及缺失。他希望以該會為借鏡,倘若日後淡水河流域也成立同樣性質之管理組織,便要注重其運作效能及釐清管理權限。
此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陳建志提出巴西、加拿大及韓國河川整治的例子,如巴西的城市庫里提巴(Curitiba)仰賴國際援助,積極進行河川整治及都市改革,總共花了二十年時間,並獲得聯合國評為「全世界六大適合人居城市」之一的讚賞。反觀台灣,並不需要依賴外援,且花在河川整治的金錢、人力及時間也不下於庫里提巴,成效卻不彰,他認為政府必須拿出決心與魄力才能真正整治好淡水河。
大同社區大學主任秘書張坤華說,經由參與了這場研討會的導覽,他學習到了淡水河各流域區段不同的經濟發展、文化及歷史,並對河川教育及治理有進一步的認識,透過知識與經驗的累積,未來在面對類似的議題時能夠更有概念。他說,在二○○五年底、二○○六年的二月、四月及七月有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及全國河川NGO(非營利組織)會議將舉行,把議題擴大到全國河川。
延伸資訊:
全促會網站
大同社大網站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