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22日 星期日

追蹤門診 守護早產兒的每一步

生命力記者/陳敏如報導

早產兒,人們所說的巴掌仙子,極低的體重和未發育完全的身體,出生後不容易存活,在出院後,也不代表完全地痊癒。尤其是低於一千五百公克的早產兒是許多項疾病的高危險群,例如敗血症;腦室內出血,未來,也可能會有動作、語言遲緩、癲癇等狀況。

為了讓更多極低體重的早產兒在出院後,能夠接受更多的資源,中華民國早產兒基金會自一九九五年起,結合全省二十家合約醫院,聘請小兒科醫師、心理師、復健師、個案管理師和居家護理師,針對一千五百公克以下的早產兒,給他們全面的照顧,接早期療育,幫助他們早日和正常的孩子一樣成長。


追蹤門診分為北中南三區,依照交通方便程度和人口密集度來選擇合作的醫院,而這一些醫院通常也有較好的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早產兒基金會追蹤門診專案秘書童雅琦說明,不是每一個醫院都有成立早產兒追蹤門診的意願,也不是每一間醫院都有人力和心力成立追蹤門診,追蹤小組的目的,是為了拋磚引玉,不論是政府或民間,希望更多人能重視早產兒的福利和權利。
追蹤門診的流程,因各個區域醫院和早產兒狀況不同有些許差異,居家護理師劉舜華說,大致上,追蹤門診的人員會到各個合約醫院,去查詢有沒有新生早產兒的個案,經由小兒科醫師和心理師的身體評估和認知發展測驗後,依照孩子的差異,做合適的轉介治療。
在追蹤檢查的計劃中,追蹤門診建議從矯正年齡六個月起,開始定期回診接受完整的追蹤檢查,直到矯正年齡兩歲為止。所謂矯正年齡,是以孕婦的預產期來計算寶寶的年齡,並不是以早產兒出生的日期,假設孕婦的預產期是七月一日,則八月一日就寶寶的矯正年齡就是一個月。

為了早期發現發展遲滯的早產兒,也為他們留下詳細的檢查資料,追蹤門診規劃了五個項目,首先,測量生長指標與營養狀態,測量早產兒的身高、體重和頭圍,是否有發育落後的情形,針對營養的狀態和哺育的攝取情形,提供營養的諮商。

接下來是神經發展與粗細動作檢查,許多早產兒的神經是發育不完全的,沒有神經反射或是不會站立,若發現發展遲緩,可以及早處理;而早產兒也必須做心智發展評測,經由設計過的模型、圖形和玩具,評量早產兒的認知、語言狀況和各種動作。

最後是眼科評估、聽力評估,部分早產兒日後會有遠視或是斜視等後遺症,而視網膜病變的機率更高,持續的做視力檢查,可以提早將有問題的早產兒轉介小兒眼科醫師追蹤;聽力會影響早產兒發展的語言和理解能力,檢測後若發現異常,則會轉介給小兒鼻喉科醫師處理。

「追蹤治療的目的,不只是救活早產兒,更重要是協助他們,看能不能恢復跟一般人一樣的生活」南區個案管理師趙如虹說,因此,在追蹤門診中,在早產兒滿矯正年齡六個月、一歲、一歲半和兩歲時,會通知他們回來做追蹤檢查,之所以只有四次,是因為經費不足,而早產兒的年齡越大,使用的評估工具也有所不同,這一些都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問題。

童雅琦表示,雖然目前健保有給付家長四次的追蹤門診費用,但是,不論是在醫師、管理師等或是記者會及製作手冊的費用,仍是基金會自身的投入,實在是希望政府、民間團體和社會大眾更加重視早產兒。如今追蹤門診十年了,有了一些成果和研究數據,期盼不只是基金會投入,政府也可以有更多的補助,並且在全省醫院落實追蹤早產兒的項目,加強宣導避免生出早產兒、也愛護早產兒。


延伸閱讀:

1.《早產兒追蹤檢查手冊》,中華民國早產兒基金會發行

2.中華民國早產兒基金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