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郭雨涵報導
厭倦了參觀博物館只能看卻摸不到的痛苦?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樹火紀念紙博物館」不但讓你看得到,還讓你可以自己DIY體驗做紙的樂趣。
樹火紀念紙博物館位於熱鬧繁忙的台北街頭中,老式長形街屋經過建築師的設計、改造下,簡約明亮的設計風格,全棟搭配透明與半透明的玻璃裝置,不僅採光充足,就連在空間運用上都安排的恰到好處,而在這樣具有現代感的建築中,不但有個小小的造紙工廠,牆面上佈滿的紅磚、粗糙的水泥牆,彷彿將人拉到了埔里古早風味濃厚的紙寮裡,再搭上館內柔和的燈光,使得這總共一百六十坪大的小博物館讓人印象深刻,在新舊交疊的空間中,處處是驚奇。
整個博物館共分為四層樓,而這四層樓所展示的便是紙的一生,由紙的生到死,以及最後的再生,每一層樓所具有的意義以及教化的功能都不相同,走進館裡,一樓主要的展示為紙的手工藝商品,以及現場示範的造紙過程,讓來參觀的民眾對紙的誕生有初步的認識,接下來走上樓去,映入眼簾的是定期更換的紙藝術特展,陳列各國藝術家的作品,離開特展室往三樓的樓梯走去,牆上設置的是有關於紙的歷史,包含蔡倫造紙、埃及古紙和許多非紙之紙的介紹,通過走廊時,還可以從二樓直接往下看造紙廠的整個運作過程,到了三樓,互動式的問答裝置,讓民眾自己尋找答案,並且陳列了台灣造紙的歷史與演進等,預約者還可以觀賞到再生紙的製作過程,最後,走上四樓,小小的長形空間放了八個水槽,讓民眾能親自體驗抄紙、做紙的樂趣。
十五年前,因為一場意外的空難,使得長春棉紙企業的創辦人陳樹火夫婦不幸過世,原先他想成立紙博物館的心願也因此打住,事後,陳樹火的子女們花了五年的時間籌畫,不僅親自去研修與博物館經營有關的課程,並四處收集跟紙有關的古董,大膽的採用可與民眾互動的展示裝置,希望讓博物館不只能看,也能從參觀過程中得到學習與樂趣,最後終於在一九九五年的十月正式開館,選擇在長春棉紙捐贈的場地,以及人力、物力不足的情況下不斷努力,不僅完成了先父的心願,也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人民更了解關於紙的歷史與文化演進。
位於文化氣息濃厚的中山區裡,樹火紀念紙博館在節慶時常會舉辦活動與社區居民同樂,每到元宵節,紙博館便提供材料及資源讓民眾自行製作燈籠,並帶著自己做好的燈籠遊老街,這樣走出戶外、與民眾多些互動及交流,是紙博館最重視的,而這樣的觀念也促使了美術部落的產生,美術部落位於紙博館的隔壁,不同於一般美術才藝班的是,他們不只讓小朋友們學習畫畫,也讓他們對於畫紙有更深刻的認識,不受限制的作畫方式,採用再生紙的觀念,對於小孩的生活美學及環保意識上都很有幫助,對於未來,紙博館的企劃劉台珍表示,目前正在計畫成立行動博物館,未來將會帶博物館所具有的知識與人力,到台灣的偏遠學校去進行教學,不僅教育小孩們紙的知識,同時也鼓勵他們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
在紙博館已經待了七年的陳玉梅,當初因為喜歡接觸小孩的關係,而擔任了館裡正職解說員的工作,這七年的時間裡,陳玉梅陪同著紙博館一起成長,因為長春棉紙企業只是贊助博物館,館裡的大小事物還是由紙博館自己負責管理,所以在經費上一直有很大的問題,幸好因為透過參觀民眾的口耳相傳,才使博物館得以經營下去。每個星期一到六,紙博館都負責帶領預約的民眾進行館內導覽及造紙課程,有時動輒百人以上的團體來館參觀,使原本就不大的紙博館顯得更加擁擠,雖然辛苦卻也甘之如飴,陳玉梅認為博物館事業是值得付出的,因為它可以一點一點的慢慢影響整個社會,而談到紙所代表的意義時,陳玉梅表示:「紙的生命力強,且可以透過再生讓生命重複延續。」因此她表示很喜歡現在的這份工作,也希望能讓更多人學習關於紙的知識。
「麥子不死,種子無以新生」是紙博館成立的宗旨,它取自新約聖經約翰福音第十二章所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落在地裡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其中所代表的是物質不滅、精神不死的意義,所以在紙博館裡,我們不但看到了紙對人類歷史的重要性,也看到了背後蘊藏著生生不息,再生、希望的精神。
延伸閱讀
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
1 意見:
也非常歡迎你常來生命力的網站喔
-生命力-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