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薛明峻/生命力報導】
在台北縣永和市秀朗國民小學有一群志工,他們到學校照顧身心障礙的學生,除了早自習的學習,還包括推學生上廁所和進教室。其中有幾位家長的孩子本身也是身心障礙兒童,他們的付出幫了學校很多的忙,貼心的照顧身心障礙的學生。
秀朗國小資源班會長柯雅瀞會加入志工,是因為唸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小靜(化名)。柯雅瀞表示,小靜診斷是發展遲緩,學習比別人都慢,小靜直到七個月才可以坐,八個月才開始爬,到了兩歲說話都還是不清楚,學習吸收的過程比一般的小孩約晚半年。
柯雅瀞表示,小靜一年級讀資源班,為了加強她的國語和數學,另外她學習方面的肌肉發展有問題,因此她感覺統合的很慢,學習東西很吃力,但經過長久的練習和復健,情況已經有改善了。
張小姐在學校服務了一學期,本身沒有上班,當初會到學校幫忙,也是因為目前正在唸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小咪(化名)。張小姐表示,小咪從小就被發現和一般小孩不同,學習比同年齡的小孩慢,十九個月的時候小咪還不會走路,被診斷是輕度自閉。
張小姐說,小咪以前就算表弟、表妹到家裡來,她也是自己玩自己的。柯雅瀞表示,剛開始見到小咪時,和她打招呼時她只會躲在媽媽後面,社交技巧不好,但現在小咪不會害怕打招呼了。
秀朗國小特教主任嚴安安說,小咪在透過游泳水療後,專注力比以往持久,她能有改善就是因為她「願意持續」。柯雅瀞表示,當初因為學校設有游泳池,便鼓勵特殊學生一起游泳,一方面可以藉由水和皮膚的接觸,讓他們與環境多接觸,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他們同儕之間的互動,是非常好的方法。
此外,各方面條件的改善也是孩子進步的原因。柯雅瀞說,以前家長遇到身心障礙的小孩,往往不知道要怎麼辦,但現在各個學校的資源班知道情況,因此家長要配合學校,「而且不是就放手給學校,家裡的環境和家庭的互動都要跟著一起配合。」
嚴安安表示,身心障礙的學生中,以情緒張力大的孩子比較難輔導,因為他們情緒不穩,無法努力的聽和學,只好在教學時每次表達少一點,讓他們慢慢的吸收、連結,「要有耐心去陪他。」
秀朗國小的志工不只這一種,其中參與特教這部分的志工約二十人,工作包括早自習時陪一、二、三和六年級的特殊學生學注音符號、帶動唱和學習能力的練習。平常志工每幾節下課會詢問各班的特殊學生要不要上廁所,也要幫特殊學生到達下一節要上課的教室。而體育課為了達到團體活動,也要讓特殊學生在旁邊玩球、踢毽子。此外,每個星期三、六是身心障礙學生的游泳時間,志工都會陪同。
延伸閱讀:
1.特殊教育 需家長與師生一起融合
2.慈暉文教基金會 替雙和暖溫情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