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12日 星期日

崇德志工 關懷弱勢小生命

【生命力記者陳繪如報導】崇德文化教育基金會的志工會定期到大同育幼院和陽明養護中心,關懷無家可歸與智能障礙的院童。台灣藝術大學戲劇與劇場應用學系三年級的盧雅利表示,「服務讓我更懂得包容與體諒,也更能設身處地為人設想。」

美術學系四年級的李靜雯表示,會參加這個社團是由於家人也在崇德文化教育基金會中服務。進入台藝大後,得知學校也有這樣的組織,就決定加入他們的行列。

由於秉持著「所學致用」的精神,各校的崇德志工都會至附近的國小、育幼院或是養護中心作服務,台藝大的學生就是固定在大同育幼院、陽明養護中心。

「到養護中心主要是服務輕度或中度智能障礙的小朋友。」盧雅利表示,由於怕第一次參與服務的社員被嚇到,所以不會帶他們跟重度智能障礙的院童接觸。志工們會帶領院童一起唱歌、跳舞、作一些簡單的團康遊戲,也會帶他們去附近的公園玩,或是教他們做些簡單的美勞作品。

但是院童們不時會出現一些脫序行為,所以志工們要能隨機應變,包容這些行為並予以關懷。盧雅利回憶,有一次一位院童十分熱情,不停地和剛到養護中心的志工們握手,過了一會兒,大家才發現原來那位院童手上握著大便。又有一回,他們帶著院童到附近逛公園時,有位院童忽然當場脫褲子尿尿,由於手腳不協調,身上手上沾滿了尿液。

盧雅利表示,雖然行前已先做心理輔導,但有時第一次作服務的朋友仍會被這些脫序的舉動嚇到,來做服務的志工們就是要有耐心,且應比院童們更熱情。所以他們帶著拿大便和所有志工握手的院童去洗手,並幫在公園如廁的院童穿上褲子,牽起他的手走回養護中心。

「養護中心裡的孩子們非常樂觀單純。」盧雅利說,他們很真,對每個人都很熱情,完全地敞開心胸接受你,向你傾吐心裡的所有想法,不會因為誰對他不好而改變態度。盧雅利表示,一般人都會因為偏見或是個人好惡而對人態度不一,藉由服務,讓她更能拿出熱情與真心以誠待人。

李靜雯表示,大同育幼院裡的小朋友不是父母亡故,就是因為家暴或是其他原因才會進來,而且這些孩童年紀尚小正是需要關懷和教育的階段,但卻面臨家庭變故,所以跟一般小孩比起來較缺乏安全感。台藝大的學生在那裡會陪他們唸書和玩遊戲,一方面是讓他們覺得有人在關心自己,另一方鼓勵他們多用心向學。

在服務過程中,少數院童會為了引起關注而故意不配合活動,李靜雯表示,一開始覺得有些不知所措,陷入不知該繼續活動,還是暫停活動上前關心的兩難情況;不過通常繼續活動,讓康輔遊戲有聲有色,不合群的院童看到大家玩得這麼愉快,漸漸地就會表現出想加入遊戲的動作。

「去服務的人其實較有收穫。」李靜雯認為,在去服務之前只是坐在佛堂中聽講,不會去體認到生死或是認真思考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接觸了育幼院裡那些失去至親、遭遇變故的小生命們,使她有更常自我反省、更珍惜現今所有。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