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公民美學運動 生活中拾取藝術

【生命力記者林家鴻報導】從今年六月起至十月下旬,永和社區大學為推行「公民美學」活動,而舉辦了一場場的座談會、藝術聯展、繪本自製與親子說故事活動,以及身體的集體創作展演會,期待社會大眾對文化公民概念有所了解,並培養欣賞藝文活動的風氣。

文建會理事長陳其南曾表示:「所謂的文化公民,強調的是公民對於文化意識之自覺性,特別是著重於責任與義務的關係,而不是單方面享受權力。順著此一脈絡,我們可以發現台灣視覺環境污染正需要公民的責任心,藉著將「美」的實踐視為是每一個人應盡的義務,落實在每一個公共與私有的領域中,展現對於環境的尊重,如此,台灣視覺環境的美化以及藝術生態的健全將不再是那麼遙不可及。而以上述為出發的社會運動思潮,我們稱之為『公民美學運動』。」

永和社大行政專員周怡萍說,由於永和社大學員及老師組成的藝術性社團「藝聯會」,共同創作一本名為「21個與藝術擁抱的姿勢」的書,也開了幾場對該本書的巡迴說明會,洽逢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希望能有社區大學籌辦公民美學系列活動,帶動全台各地的藝文風氣,全促會便示意由永和社大籌畫,其中包括四個系列活動,邀請全台各社區大學自願參與任一至幾項之活動。

系列一活動名為「在社區漫遊,看見美麗─社區大學公民美學藝術聯展」,有中正、淡水、永和等共十所社區大學參與,由這些社區大學的學員提供他們各式各樣的藝術創作,包含繪畫、素描、攝影、縫紉、油畫等,一一開放讓民眾欣賞。

系列二活動為「21遊藝去─生活美學巡迴交流座談會」,總共在永和、台南、新竹等六所社區大學各舉辦一場,由藝聯會老師主講,內容主要除了介紹「21個與藝術擁抱的姿勢」這本書外,也談及如何將藝術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找到藝術的概念。周怡萍說,以第一場在永和社大的座談會為例,有以蓋手印為開始象徵的啟動儀式和吉他伴奏的佛朗明歌舞蹈表演,氣氛相當活潑有趣。

系列三活動名為「繪本故事趴趴走─社區手繪故事聯展與說故事親子活動」,共有五所社區大學參與,活動內容為家長帶著孩子欣賞現場成品,並自己嘗試製作繪本及說故事,使親子皆能體會生活藝術的樂趣。以永和社大場為例,邀請父母陪同孩子製作繪本,將自己的創意表現其中,並教導小朋友們自己嘗試製作卷軸書。

系列四活動為「關於身體的集體創作─社區大學肢體與戲劇課程小型展演會」,有文山、板橋、新竹清風香、永和等四所社區大學參與,文山和板橋社大是演出小劇場,而永和社大則以現代舞的形式,將該場表演的主題「海洋」,由肢體的舞動傳達給觀眾。

周怡萍說,這一連串的計劃早在今年三月便已發包提案,五月決定表演場次,而自願報名參與各系列活動的社區大學也相當踴躍,努力為動態表演而準備及提供花了不少心血創作的藝術作品參展。以上系列活動皆開放一般民眾參觀,是一般民眾可以體會到藝術在生活中即可隨手拾得的良好機會。

以上系列活動除了系列三,其餘到十月底仍持續進行,詳細場次及時間請上全促會網站或永和社大網站查詢。

延伸閱讀: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永和社區大學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