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詠琳、余子豪/基隆市報導】你想知道要如何創業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二○○一年與教育部合作,開辦結合社會創新、青年創業與在地實踐的課程來培養學生創業,以帶動地方發展和增進學生就業的機會。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副教授廖正信表示,基隆的在地產業以鎖管漁業最有代表性,所以計劃課程以鎖管漁業為例,讓學生學習如何發揮創意來帶動地方產業,並回饋到社區中。
推動在地產業 以鎖管漁業為主
鎖管俗稱小卷,是台灣最重要的食用頭足類之一,盛產期為每年六至八月,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水產品。鎖管漁業是基隆地區主要的漁業產物,基隆市鎖管的產量達全台地區三分之一,年產值更高達一億元之多,而鎖管更具有成熟期短、產量多的生物特性,相較於其他漁業生物,屬於比較環保的水產品。因此基隆市政府將地方產業及休閒觀光資源加以整合運用,每年八月都會舉辦「鎖管季」活動,以打響基隆市的漁業物產特色。
海洋大學位於基隆沿海地區,為了配合教育部推出的「智慧生活在地創新與企業育成人才培育平台推動計畫」,海洋大學今年正式推出創新、創業的課程,以鎖管漁業為例,培養學生學習如何發揮創意,並回饋到社區之中。
廖正信表示,現在台灣的教育比較強調理論,這讓學生缺少了實務的訓練,而他們所學的東西更與產業的需求脫節。因此學校推出的創新、創業課程更強調的是「做中學」,讓學生邊做邊學,不會只坐在教室裡面學習,而是能夠去跟產業界的人接觸,學習海上實務相關經驗。
創新教育 運用三明治課程模式
海洋大學推出的創新、創業課程,是運用三明治式的模式授課。課程總共分為三個部份,分別是基本智能課程、實務體驗與實習課程以及產學交流課程。廖正信表示,以前的教學都是「土司」課程,老師上課,學生就接受。現在三明治課程除了上課基本知識以外,更要求學生去實習。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一定會踫到問題,學校就會找產業界的人士來跟學生面對面的對談,幫助學生解決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海洋大學計劃課程共有二十多門課,第一部份是基本智能課程,裡面包括「認識海洋環境」、「漁業資源之分布生態」、「在地海洋與漁業文化」等課程,主要是學習與海洋相關的基礎概念和知識。接下來是實務體驗與實習課程,學校會安排學生到基隆當地不同的產業實習,例如會安排學生在鎖管季、當地水產加工廠和物流公司等實習,讓學生有實務的體驗。最後一部份是產學交流課程,相關課程的主要用意是讓學生與當地業界不同專業人士接觸,讓他們能從面對面的交談中學習經驗。例如學校與大昱光電公司配合,讓學生跟公司專業人士學習LED集魚燈的開發與應用等經驗。
其中一間與海洋大學配合的產業是學校附近的漁品軒餐廳,餐廳主要是分享創意水產品的開發理念給學生。漁品軒有限公司行銷管理部的沈佩蓉小姐表示,公司的熱賣產品「海鮮米粉」系列便是與海洋大學老師配合所研發出來的。沈佩蓉說,海洋米粉是餐廳的招牌菜色,由於很多客人反應米粉只能在餐廳吃,因為米粉都是「湯湯水水」的,不能帶出國做為伴手禮,於是餐廳老闆娘有了概念,與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的老師一起研發出類似泡麵般可沖泡來吃的海鮮米粉系列,她認為這種創意的水產品開發很值得學生去學習。
鼓勵學生創業 海大提供創業基金
為了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創業,海洋大學在課程中更加入創業構想競賽和創業營運規劃競賽,勝出的團隊可獲高達二十萬的獎金。學生須組成團隊參加競賽,學校首先會選出十個創業構想優異的團隊,而每個選出的團隊會被安排在企業場域實習,學校更會提供團隊實習工讀金每隊四萬元。第二階段是創業營運規劃競賽,勝出的五個團隊會安排業師師徒制指導,學校更提供團隊創業基金二十萬元。
廖正信表示,其實學校並沒有要求學生去創造很大的產業,學生可以由三、五個人嘗試去做小型的創業。他認為很多學生都願意去開發新商品,但卻未必敢出去做,所以學校會藉由競賽向學生提供創業的資金,學校同時還會全程輔導學生做試營業。
海大環漁系大二生詹絜安今年有報名參加計劃課程,她表示參加的團隊共有四名學生,分別來自海大不同科系。詹絜安說自己團隊創業的構想是建立一個海洋休閒運動推廣中心,因為近年台灣海洋活動發展日益蓬勃,國人對於休閒娛樂也愈來愈重視,所以發展相關活動的推廣中心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由於今年只是海洋大學創新、創業課程的第一年,所以目前共有約七十名學生報名參加課程,廖正信說相關課程並不只是針對海洋大學的學生,希望有不同學校、不同科系的學生參加。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也表示,覺得最重要就是讓學生走出去,跟產業、創意、創業、跟在地文化結合一起,讓學生在社會上更有競爭力。
延伸閱讀
社會創新人才培育網
金牌料理改頭換面-白鯧米粉變泡麵
海大提供創業基金培訓學生創業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