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彥伶報導】蒙上眼罩,只靠著手,搭著前面觀眾的肩膀,進入未知空間。因為不適應而小心翼翼地腳步,踏過柔軟的布墊和木屑,身體還會不時碰觸到繩索和椅角。周圍呼嘯而過的是舞者的笑聲與鈴鼓聲,歡樂馬戲團音樂時起時落……。
這是牯嶺街小劇場五月「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季」─魔幻滿屋馬戲團的表演,是場創新的演出,而這樣多元性的表現方式,也是牯嶺街小劇場「實驗性」劇場的重要風格。
在魔幻滿屋馬戲團中,讓觀眾遮住眼睛,靠觸覺摸索路途及物品,用味覺感受甜甜棉花糖及鹹鹹爆米花,用聽覺感受舞者歡呼及音樂,用身體感覺空間共鳴及地板震動。墨西哥籍表演者Ruby說:「希望利用親身在劇場內和表演者互動的方式,享受除了視覺以外的感官接觸,再間接幻想如果能『看』的話,是怎樣的情景。」體驗平日所不能體會的感受,這種對美感的自我察覺,也是種另類欣賞方式。
位在台北市南海學園區的牯嶺街小劇場,古意十足的三層建築物,在街道中特別醒目。西元一九○六年建立,日據時期做為日本憲兵隊所在地,光復後則為警察局刑事組及後來的中正二分局使用,此空間一直充斥著軍方嚴肅的氣氛,而在中正二分局遷移新址後,此地則空了下來。被閒置的空間冷冷清清,直到一群小劇場人士努力爭取發展,才變成現在綴滿豐富色彩的表演空間。
當台北市文化局努力推廣「閒置空間再利用」項目時,這棟荒廢不用的空間被注意到了。正逢台灣當時小劇場運動蓬勃發展,許多藝文人士開始跨入這個原本冰冷的空間,計劃重建變成實驗性展演劇場,因此「牯嶺街小劇場」便誕生。一九八○年開始的小劇場運動,是融合政治及當時社會情況下的產物。解嚴之後的台灣開始吸收多樣性文化,而戲劇也有多樣化發展,與傳統戲劇不同的小劇場形式演出漸漸形成。以「實驗」為精神的小劇場表演,不斷尋求新的表演方式及創作觀點,以跨越刻板舞台框架及表演方式。
接受各式表演形式的牯嶺街小劇場,努力連結不同資源,讓空間更加年輕化、多元化,除了每年籌備自辦例行表演活動外,多提供不同表演團體租用發表作品,現今負責牯嶺街小劇場規劃及走向─-劇場組織「身體氣象館」,其行政經理葉逸敏表示,原本這個空間就不是做為表演使用,因此要規劃成為展演劇場,是面臨了一些困難,「譬如說隔音及設備的問題,不過我們都努力做適當的空間調配,用人力去克服。」
葉逸敏也表示雖然這樣的空間小歸小,但也有其優勢的地方。例如說租用成本相較起來較低,對於剛起步的表演團體是很好的發展空間,可以在此試驗演出的方式及觀眾的反應,因此也有許多學生社團及話劇社喜歡在此做演出。在三樓無樑柱障礙的排練室做預演,在二樓的視聽空間做討論,以及在一樓的劇場正式發表作品,「在一棟樓誕生了一個完整的作品。」
她笑說,這樣好的空間也鼓勵不少新生藝術家創作。在小劇場演出過,景美女中戲劇社學生梁軒熒說:「舞台特別的機關很多,像是舞台上有很粗的鐵欄杆,後台還保有舊時期的牢房,可以好好利用這些特殊設施創造空間感。」劇場內燈光及物品的特殊擺設方式,也激發表演者創作靈感。
「希望能拉近人與人的距離。」葉逸敏說,注入新生命力的小劇場,就是為了拉近與居民及觀眾距離感。除了在展演空間內做改變,所有物品空間可以任意移動以貼近台上下外,在對外的活動上,也希望能讓社區民眾多多參與新的藝文表現方式。五月二十、二十一日小劇場將主辦「封街」活動,結合社區里民共同進行書展、創意市集和街頭表演的活動嘉年華。除了期待讓社區居民能互相分享資源及心得外,更希望藉此推廣這個空間,讓更多民眾能接觸創新藝文表演活動。
延伸閱讀:
牯嶺街小劇場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