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王才羚報導
台視董事長賴國洲成立「媒體識讀教育中心」,目標是培養兒童多元思考能力,進而對媒體有批判性的思維。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媒體識讀教育著重兒童思想的啟迪,媒體識讀教育中心總召集人曾敏玲表示,目前中心的資源,主要投入在國小師資的培訓,希望小學老師可以利用課堂外的時間,將媒體識讀教育落實到小學生身上。
媒體識讀教育中心的前身為電視文化研究基金會,主要是做研究來為閱聽眾發聲,並對電視文化現象作分析。二000年,創辦人賴國洲,有感於媒體環境在商業競爭下,傳遞越來越多帶有負面偏頗價值觀的訊息,長期下來會影響閱聽人的想法,將基金會改組為「財團法人媒體識讀教育中心」,相信透過國小師資的培育計畫,可以將媒體識讀教育落實在小學生身上,提昇國內兒童媒體素養。
曾敏玲表示,教育中心推廣的對象是國小學生,希望從小扎根,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媒體識讀,並有媒體識讀的觀念,對於媒體釋放的訊息,有批判思考的能力,減少社會一些負面不好的現象。小學生一天內,有八個小時的時間都跟老師在一起,所以教育中心才有師資培訓計畫,曾敏玲說:「希望老師藉由課堂或是生活中培育小朋友媒體識讀的教育,達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國小媒體識讀教育師資培訓計畫」目前邁入第九期培訓課程,每期半年,分作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寒、暑假,有兩天的培訓課程,內容有專題講座、媒體實務及媒體參訪,主要讓受訓的老師了解什麼是媒體識讀。教育中心研究員張宛瑜表示,對於新手老師,教育中心會請種子老師來實際教授如何製作教案和授課經驗;第二部分是每兩個月辦教學研討會,幫助老師彼此之間作心得交流;第三部分是在假期後四個月內,老師可以在固定班級每月實際教學一次,以便教育中心有效追蹤學生反應。
張宛瑜說,媒體識讀觀念可以運用的地方很廣泛,網路、廣播、電視等,所以希望老師可以把媒體識讀教育活潑、輕鬆化,教學時,注意師生間討論、同儕分享、小組辯論及實際製作媒體內容,以對話的方式,形成一種共同參與的活動,激發學生的想法。張宛瑜表示,很多老師會用媒體識讀的角度出發,利用當下的新聞事件或流行文化,與小朋友分享、溝通。
曾敏玲說,課程在每年寒、暑假採取自由報名的方式,來參加研習的老師,通常懷抱理想,來吸收新知,他們認為媒體識讀這方面的教育很重要,不該被忽略,但其實老師的外務很多,有些甚至身兼學校的行政事務,或是學校本身也舉辦研習活動,和媒體識讀的教學衝突,所以,希望教育部可以儘快落實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把媒體識讀教育落實到九年一貫教育中。
媒體識讀教育中心目前已培育五百餘位國小教師,接受媒體識讀教育的學童達萬餘名,張宛瑜說,未來教育中心開始提倡「親子共視」,希望父母可以抽出時間陪小孩一起看電視,小朋友的心智尚未成熟,電視裡面有一些東西,需要大人去做引導,和孩子溝通,所以中心開始和一些家長團體接觸,宣導「親子共視」,希望讓小孩子有個正面的媒體識讀教育的基礎。
張宛瑜表示,現在小朋友喜歡上網,喜歡網路遊戲、MSN即時通,因此今年開始,教育中心針對兒童心理學和網路媒體識讀部分,開授進階課程,希望可以讓媒體識讀教育更多元,可以影響更多孩子。教育中心的四位研究員,也開始走進校園,和各個小學的教師會合作,以遊戲或辦理講座的方式,和小學生有更近一步的互動。
另外,媒體識讀教育中心,目前的出版品有,媒體識讀教育月刊及媒體識讀教育叢書等視聽教材,其中媒體國小識讀的教學手冊有兩本,一本是「我把遙控器變聰明了」,這本教材是針對高年級學童所設計,包括引導兒童解讀電視語言、了解戲劇綜藝與廣告、破除刻板印象及了解電視暴力等,另一本是「媒體教育親子學習本」,針對中、低年級學童設計的教案包括:培養正確收視習慣、認識電視分級、卡通知多少、建立兒童消費關和介紹電視新聞等。
延伸閱讀:
1.媒體識讀教育中心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