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23日 星期二

種魚雌雄配對 成功復育蓋斑鬥魚

【記者趙詩玲/生命力報導】

聽過蓋斑鬥魚嗎?相信老一輩的農民對牠並不陌生。蓋斑鬥魚可說是台灣的原生魚種,五六零年代廣泛分佈於中央山脈以西的溪流中,因為土地的開發、大量使用水泥土,使蓋斑鬥魚棲地受到破壞﹔以及農藥的噴灑和工廠、家庭污水的不當處理,使得溪流水質惡化,蓋斑鬥魚的蹤跡也逐漸消失,於一九九○年被列為保育類野生動物。

一九九七年冬季,台北縣農業局水產種苗繁殖場同仁在三芝、貢寮、三義等地尋獲六尾難得一見的蓋斑鬥魚,於是帶回繁殖場進行復育計畫。經過六年的時間,蓋斑鬥魚的數量從原本的六尾變成一年可復育出上萬尾,現在已達到固定量產的水準。水產種苗繁殖場表示:「今年的目標是十萬尾。」

蓋斑鬥魚繁殖的兩個高峰期是四月到六月水溫開始升高之際,以及十月水溫逐漸下降的時候。水產種苗繁殖場技正說,「復育蓋斑鬥魚最需要的就是時間」,必須在相當的溫度下才能順利繁殖。雖然他們有想過利用控制水溫的方式,讓蓋斑鬥魚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但是礙於經費的問題,至今還無法實行。

「剛開始是一大群魚放在一起生,結果牠們都在玩鬥,而且經常死掉。」繁殖場技正表示,二○○○年他們才突破技術的瓶頸,發現以「一對一種魚雌雄配對」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大量生產。所以每到繁殖高峰期,溫室裡就會擺滿近兩百個繁殖箱,以體型大小相當的種魚來做雌雄配對進行繁殖。如果兩隻魚情投意合的話,雄魚會追著雌魚跑﹔如果發現牠們都沒有交集,就會拆散另外配對。

繁殖期間,雄魚會先在水草多的水面上吐泡泡以築泡巢,當雌魚接近時,雄魚就會展開求偶行動。雄魚會像跳舞般地展開全身的鰭搖擺示愛,並且會以嘴觸碰雌魚的腹部,看雌魚是否有抱卵﹔當雙方均有意願交配時,雄魚會將雌魚抱住翻轉、交配,即進行排卵與受精,交配完成後,雄魚會把雌魚趕走,不准任何魚靠近泡巢,並自行挑起孵卵及育幼的責任。

繁殖場技正表示,蓋斑鬥魚對水質的要求不高,而且除了副鰓之外,還有一輔助呼吸的器官「迷器」,即使生活在高溫或氧氣不足的水中,蓋斑鬥魚還是可以將頭浮出水面呼吸空氣。另外,蓋斑鬥魚平均一天可以吃掉三百多隻的孑孓,比起同樣嗜食孑孓的大肚魚與孔雀魚多出好幾倍,可說是名符其實的捕蚊高手,因此每到登革熱流行的季節,許多政府單位都會向繁殖場申請蓋斑鬥魚放流。 

不僅是政府單位,許多各級學校也紛紛加入復育蓋斑鬥魚的行列。繁殖場技正說,在進行校園放流之前,他們會先評估學校池塘的生態環境,並且依據池塘的大小來決定蓋斑鬥魚的數目,一平方公尺兩尾蓋斑鬥魚是最好的空間範圍。蓋斑鬥魚進駐校園不但可以幫助消滅病媒蚊﹔還可以當做活教材,「現在有很多自然老師與學生都在做觀察研究與復育,而且都做的很好呀!」

一年可以復育出上萬尾蓋斑鬥魚算不算保育成功呢?繁殖場技正說:「環境成功改善才算是保育成功!不光是我們的力量,也需要靠整個大環境與產業的配合。」並且強調,民眾不要隨意濫捕蓋斑鬥魚,這樣有可能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也會造成保育成本的浪費。

水產種苗繁殖場技正說,以現階段的復育工作來講還算是人工繁殖,他們希望未來能以生態環境的自然法則進行蓋斑鬥魚的復育與放流,「最終就讓自然去平衡。」


延伸閱讀: 

1.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2.從復育蓋斑鬥魚談保育明星的迷失

3.蓋斑鬥魚 文山娃心肝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