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8日 星期三

陳崇岳 愛在「東星」昇起時

【生命力記者/吳碧芳報導】「資源很多卻沒有愛,一切都是假的。」回憶起兩個多月前的九二一大地震,曾協助北市東星大樓救災工作的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三大隊大隊長陳崇岳心有所感的說,如果有心人要發國難財,不願提供物資,那些被救出來的人又該何去何從?

「七十三人死亡,十四人失蹤,救出來的可能只是一家人的一個成員,前幾天救出來的還會哭、會動,之後的卻只有不完整的、冰冷的一隻手,或一隻腳;三天後就有味道出來,而三餐都在現場解決,看到自己吃的肉都會吃不下。」這些畫面至今仍歷歷在目,無時無刻出現在腦海中,然而,更教他忘不了的卻是發自於人們內心的愛,以及來自各方的關懷。

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救難人員,陳崇岳表示,一般的救災工作最晚兩天內就可處理好。而天災卻不同,尤其地震無法如颱風般事前做好預防,災害一發生就造成嚴重傷亡。慶幸的是這次大地震北市的災區極單純,一棟建築物倒塌,但災情卻非常慘重,整個救災過程達十天之久。

救災期間仍餘震不斷,當時東星大樓已經傾斜了四十度到五十度之間,根本無法提供救難人員一個安全空間。「可是生命的黃金時間只有七十二小時,而救人的工作更是延誤不得,一分一秒都是關鍵時刻。」陳崇岳說著,一邊回憶著災難發生第一天的情景,「情況很混亂,紅十字會還有民間救難協會很快趕到現場,協會義工提供照明,一開始我們就救出了一百零五人;可是另一個頭痛問題又來了,這些被救出來的人要住哪?這時凱悅打電話來說能提供他們一個月免費的房間,作為他們的容身之所,於是問題解決了。」

就像個導演分配角色似的,陳崇岳繼續說道「這時,紅十字會義工進場了,他們必須陪同傷者到醫院,並請院方通知社會局的社工,因為這些傷者的家人可能還在等待救援,當時傷者可說是孤身一人的,需要社工人員的照顧。」「接下來義消也到了,請他們幫忙在現場澆水,負責第二線的救災工作,而受過訓練的救難人員則在第一線……」

聽著陳崇岳滔滔不絕的訴說當日情景,彷彿又看到一個身穿紅色制服,從容的大隊長帶領著救難人員、義工們,正努力的在殘樑斷瓦中找尋一絲絲的希望。

「當天早上六點多,慈濟的人送來便當,端來一碗熱食,已經讓救難人員感動不已;到了第二晚,聽同仁說,有視障朋友來,還帶來按摩椅,說要幫救難人員按摩,我心裡想這怎麼可能,他們一定要我坐上去,我都不好意思,又不好拒絕。」陳崇岳笑著說,視障朋友很可愛,他們用手就能感覺出那些人是混水摸魚,那些才是真正的救難人員,因為救難人員的筋骨都很硬,一摸便知道。

這是一個畢生難忘的經驗,在整個救災過程中,陳崇岳表示,北市的資源充足是讓救災工作進行順利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分配這些資源,「每個義工、志工都有心要幫忙,大家都想救人,而這就是資源,除了第一線的救難工作外,其它工作交由他們負責,讓每個人都能幫得上忙,資源就能達到最大效果的運用。」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