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許志順報導】蓉今年六歲了,是個清秀可愛的孩子,與一般同齡的孩子並無太大差異,誰也看不出來,二歲以前的她,不會喝水、不會發音、不會哭笑,對自己的名字也從來沒有反應,無助的父母面對著什麼也不會的孩子,只有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絕望。
但是,進入勝利之家早期療育中心就讀後,在老師、語言治療師和其他復健專業人員的協助下,蓉學會了用口含杯子,一口口地喝水,她學會了發音,會說「早」「好」,會叫「爸爸」「媽媽」,也開始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
一天,當蓉專心地看著中心內某位哭泣的小朋友,幾分鐘後,她也跟著放聲大哭,一旁的母親和老師們先是驚愕,接著就立刻抱起她,與奮地叫著:「她會哭了!她會哭了!」現在的蓉,不僅是個會哭愛笑的孩子,更知道用哭和笑來傳達情緒的好壞。「會」與「不會」總是如此牽動著每個發展遲緩幼兒父母的心。
在民國五十三年,當時有一對挪威的年輕醫師-畢嘉士夫婦,來到了小兒麻痺大流行的台灣,他們看見了一些在灰土中爬行的孩子,他們的心無法忍受這樣寶貴的生命被忽略,甚至被放棄,於是創立了全國第一所的「小兒麻痺兒童之家」,也就是勝利之家的前身。
起初,這樣的工作,幾乎是由零開始,沒有錢、沒有人、也沒有治療小兒麻痺的醫療技術和復健器材。那時候,孩子們用的是畢大夫自己微薄的薪水;外科矯治手術醫師和物理治療師均需由美國專程請來;甚至,孩子們所需要的支架和鐵鞋也必須向美國訂製,但畢大夫仍執著尊重生命的信念,努力維持發展。
當小兒麻痺因預防醫學的發展及公共衛生的進步,逐漸減少後,勝利之家於是把注意力轉移到腦性麻痺的孩子身上,這些腦性麻痺的孩子,有些不會說話、有些不會走路、甚至有些什麼都不會,治療這些腦性麻痺的孩子需要長時間的耐心和愛心。
針對這些腦性麻痺兒童和殘障人士,勝利之家成立了早期療育中心、輔具資源中心和重殘及植物人安養中心和成人日托中心等,幫助這些折翼天使和殘障人士,使他們能受到更完善的照顧。
在勝利之家的麟是一個腦性麻痺的孩子,對他而言,「寫」功課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運動神經受到損害的麟,無法握筆寫字。因此,他的功課,都是用電腦一個字、一個字辛苦地敲出來的。但是,無法控制五個手指頭施力的他,在食指敲下「X」時,其他的三個手指頭卻也無法控制地一併壓下,「敲鍵盤」雖然可以讓麟完成功課,卻也讓麟吃盡苦頭。
輔具資源中心的人員替麟設計了「洞洞板」,在電腦鍵盤上裝上它,麟的問題即可迎刃而解,雖然在食指敲下「X」時,其他的手指頭仍然會無法控制地壓下,但洞洞板會擋住那三個無辜的手指頭,讓其它符號不會出現在電腦螢幕上。
勝利之家從創立至今,雖然碰到許多的困難,但秉持著「生命的價值要被肯定、生命的尊嚴要被尊重」、「給他們一個機會,不論要付多大的代價」,努力為每一位身心殘障人士服務,為殘障人士打造一個可看見的未來。
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勝利之家\n地址:屏東市大連路19號 電話:(08)7366294.7366298 e-mail:vhspon@ms5.hinet.net
劃撥帳號:0424774-2 勝利之家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