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孟婕、謝柏晟/苗栗報導】手背上的老人斑清晰可見,雙手熟練編藺,雙眼戴著老花眼鏡,專注的神情讓旁人也跟屏氣凝神,看著她完成作品。七十三歲的藺草嬤陳素質,從小住在苑裡,將藺草編織成富有美麗花紋的手工藝品,化平凡為神奇。
苗栗苑裡和緊鄰的大甲、通宵地區一帶,都是臺灣藺草文化的發源地,從清朝雍正時期就是臺灣輸出藺草手工藝品的重要生產地。陳素質說:「苑裡的女孩必須從小學習編藺,十年前藺草文化漸漸沒落,近幾年是靠政府和文化局推動才能被更多人看見。」
「現在都沒有人要做了,但比較有年紀的人,每個人都還會。」陳素質的先生郭輝煌說。編藺文化已大不如前,在苑裡像陳素質仍然持續編藺的人,已經剩下不到卅位,年齡都比較年長,她為此感到遺憾。陳素質表示,政府推這些相關活動,已經有少數婦人願意重拾編藺,但若要吸引更年輕的女性投入仍有困難度。
從房間拿出一大袋用塑膠袋包裹著的成品和半成品,每件都是陳素質親手編織而成,她邊拿邊說明,有包包、坐墊和小動物等。當提到草帽時,她特別強調,「早期大甲、苑裡、通霄是同時發展編藺的地區,大甲人最早將藺草外銷到日本,普遍的人才會認為藺草帽是大甲的名產,但這個技術其實大家都會。」。
近十幾年來,苗栗政府積極復興苑裡當地文化,並建立藺草文化館,推動編藺活動,讓當地女性重拾舊有文化。苗栗縣農會推廣組技術員陳慧芬說:「藺草文化館設立到現在七年多,過去都有舉辦文物展、藺草研習班,館內也有展示文獻,邀請苑裡會編織藺草的女性現場編織,讓民眾了解藺草是如何編織的。」
現在苑裡會編織藺草的人,大多是年齡層偏高的女性。「為了在當地推廣編織藺草,目前三角、中正、文苑國小等三所學校推廣藺草編織文化,在鄉土教學課程期間,會教導孩子簡單的編織。」苗栗縣農會推廣組技術員陳慧芬說。
陳素質編藺的任何動作毫不馬虎,堅持手工製作每一件作品。她傳承家鄉的手工技藝,再加上巧思,展現對編織藺草的熱愛。「藺草就是會呼吸的草」,乾燥時的藺草容易斷裂,在編藺前,她拿起裝水的噴霧器在藺草上噴幾下,還能防止編藺過程中割到手。
編織一頂草帽至少需要五天的時間,拿一支、放一支,重複交叉的動作。過程不難,如果要學編花樣的步驟就比較複雜,一天是學不起來的。因為編織時速度緩慢,任何一個步驟都不能出錯,不然很容易從作品上看到瑕疵。
藺草編成的側背袋、龍蝦、幔簾,掛在客廳的牆上,親手編織椅墊用了十幾年韌性很強,沒有任何損壞。她愛上編織藺草的原因很單純,就是興趣,再加上苑裡編藺的人不多,所以才會重拾舊有文化,讓更多人看見。她開朗地說:「要學這個很簡單,不會說很困難,認真學不用很久。」
三年前,因為興趣加上家人的鼓勵,陳素質的孫女幫她報名了台北市的街頭藝人考試,測驗當天獨自一人坐火車北上。考試評分百分之四十由評審給分,百分之六十則是來自觀眾滿意度。陳素質說,當時許多應考人都找親朋好友前來捧場,自己住臺北親戚剛好出國,但她不慌不忙,想辦法吸引觀眾目光。
陳素質鼓起勇氣和現場的觀眾互動,「有沒有爸爸、媽媽小時候在鄉下釣過青蛙?」現場有不少人回應:「有。」她就當場編織藺草青蛙,讓民眾拿棉線釣,釣到就可以留做紀念,越來越多人群聚集在藺草嬤的攤位前排隊。
她發現很難在十五分鐘內做一隻,就立刻改變策略,改送編織較容易的長頸鹿。用藺草編織的長頸鹿除了可以當書籤,也會站立,廣受民眾喜愛。
考上街頭藝人已經三年,陳素質周末經常在西門町擺攤藺草手工製品,吸引不少對她的作品有興趣的顧客。她也提供小量的客製服務,因為編藺需要花很長的時間製作,她希望顧客保有耐心,作品完成會馬上通知。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