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乃楨/生命力報導】
馬列亞弗斯‧莫那能,漢名叫曾舜旺,是一位出生在台東縣阿魯威部落的排灣族作家。高中才離開部落的他,充滿期待的來到城市,但這卻是一段不愉快的日子。憤怒在他心中化為動力,使他成為目前原住民最大的人權團體「台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簡稱原權會)的創始人之一。從一九八四年至今,不斷的在為原住民權益努力,希望有天原住民問題可以真正的受到重視。
莫那能高中後就離開部落,在都市中經歷了人情冷暖。他說:「那時候被介紹去工作,他們覺得原住民好騙,就押你的身分證,讓你根本離不開工廠。」當時,在他心中已有為原住民權益找到出口的想法。二十四歲那年一次車禍中,他昏迷了一星期。醒來後,右眼失明,左眼變弱視。打擊雖然大,卻未將他擊倒,反而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生命的真諦,透過文字,將心中的激情傳遞出去。
一九八O年代莫那能與胡德夫等人及成立了原權會。為此,他寫下《恢復我們的姓名》這首詩,也因為這首詩讓他受到重視,被人尊稱為盲眼詩人。「從『生番』到『山地同胞』,我們的姓名,漸漸地被遺忘在台灣歷史的角落,從山地到平地,我們的命運,唉,我們的命運,只有在人類學的調查報告裡,受到鄭重的對待與關懷...」表現出他對現實的無奈。此後,他更創作了許多反映原住民現實社會窘境的詩作,如《為什麼》、《當鐘聲想起時》…等,並且用他渾潤又淒美的歌聲唱出身為原住民的悲傷、無助卻又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原權會關心的議題相當廣泛自八O年代的土地、勞工、雛妓到現在的文化保存問題。例如:因為他們的努力,使「吳鳳」這樣對鄒族原住民有殺傷力的傳說自教科書上刪除。莫那能說:「其實原住民的問題沒有被重視過,我們要的不是同情,而是不再受歧視。」但這不是一個口號就能夠改變。「近幾年都在強調本土化,但是部落裡本土化的落實是教台語不是族語,這不奇怪嗎?」
對於原住民的問題莫那能有他的一番見解,他說:「原漢衝突已不再是原住民問題的根源,但是政府的政策不完備,只能治標不能治本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如政府近年努力推動原住民的文化觀光產業,阿美族的豐年祭是每到夏季必要的盛事。「現在看到的豐年祭是看到大批的媒體記者和官員熱情的參與,唱歌跳舞,但是誰又真正重視本來這樣慶典的意義與神聖性」莫那能說。
另外,在教育上也出現相同的問題。他說:「現在要求會說母語考大學才能加分,問題在於能夠唸完高中考大學的原住民有多少?許多原住民連高中都沒得唸,除了培養原住民精英中的精英,更該重視的是如何使原住民的教育普及化。」
提起原住民的未來,莫那能說:「要解決原住民的問題,並不是只有靠原住民自已的努力,而是要串聯起所有的弱勢族群,整合後,一起向主流意識對抗。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努力的目標。」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