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11日 星期四

早期療育 為發展遲緩兒鋪未來路

【記者王華瑋/生命力報導】

發展遲緩兒是指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技能等方面,有一種或具有數項之發展落後或異常的兒童,而需要接受早期療育服務者。大家較熟悉的自閉症、智能障礙等,都含括在發展遲緩的範圍內。而早期療育則是種人性化、主動且為專業整合性的服務,透過不同之專業如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福利服務及諮詢等整合介入,依發展遲緩兒童之個別需求,提供必要之服務。

早期療育的最佳時期為零至三歲,許多發展遲緩兒都因為錯過了最佳療育期,而造成無可挽回的遺憾。中國發展遲緩兒基金會的成立,就是為了推動並協助政府落實發展遲緩兒童的早期療育制度,進而促進兒童之健康與福祉。基金會最初是由一些家長及醫生等關心早期療育人士所組成,成立至今四年多,已推動了相當多的政策,特別是在通報檢測方面。
基金會主要是在推動政府的政策及建立完整的制度,現在也在基金會內開辦早期療育的課程,目前基金會內只有兩名早療師。「我和這些孩子之間就是有一種緣分吧,我只是盡力而已」已擔任十多年早療師的蔡美芬說。早期療育需要很大量的資源和人力,目前台灣的早療師可以說是相當的少,因此基金會現在也有在培訓專業師資及人力。而今年十月份才來到基金會的早療師李曉芸表示自己才剛接受訓練成為早療師,能夠幫助這些孩子,讓他們能夠跟上一般孩子的進度,使她有一種使命感,希望能一直繼續致力於這個工作。

中國發展遲緩兒基金會董事長雷游秀華本來是智障者家長總會的創會理事長,她的兒子是智能障礙者。雷游秀華表示她之所以決定致力於遲緩兒基金會是因為她不希望這些孩子像她的孩子一樣的長大。早期台灣並沒有所謂的早期療育觀念,大部分的特殊孩子都是年紀稍長後家長才會發現,而那時早就已經過了所謂早期療育的黃金時期。她的孩子就是這樣,現在已經三十幾歲了,幾乎可以說是沒有自主的能力。

雷游秀華也表示,許多家長都不願意承認、或是相信自己的孩子也許會有發展遲緩的問題,甚至在老師提出疑問時表現出生氣、或是轉學的舉動,而這些就是常常造成孩子錯過早期療育黃金時期的原因。因此基金會現在致力於教導家長要有發展檢測的觀念,越早發現孩子的問題,越容易解決及治療。從最上游做起,才是最佳的解決方法。


延伸閱讀:
1.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
2.台北市早期療育綜合服務中心
3.父母應把握遲緩兒3歲前的黃金療期
4.伊甸推出Hello Kitty圖案郵票為遲緩兒募款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