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以書會友 二手書店「永楽座」

【記者陳憶慈、鄭宜庭/台北報導】二手書店「永楽座」位於台灣大學附近的巷弄內,一位愛書人將對書的熱情轉化為實際的空間,以書為背景,傳遞知識與文化給同樣愛書的民眾。






「永楽座」的老闆石芳瑜是圖書資訊系畢業、赴美攻讀傳播藝術碩士,曾在公關公司工作一段時間,之後辭掉工作將生活重心放在家庭,在這段時間內,她也從事翻譯和寫作,直到寫了《花轎、牛車、偉士牌:台灣愛情四百年》這本書後,突然覺得自己不是寫作的料,而是介於作家與愛書人之間的角色,於是發想了開一家二手書店的計畫,「永楽座」就在這因緣際會下誕生。「永楽座」取自日治時期在大稻埕享譽盛名的劇場的名字,希望除了書之外,也是一個結合戲劇、音樂等藝文活動的空間。


愛書人的二度就業 透過書看見人生

這樣的「二度就業」對離開職場已有一段時間的老闆來說,是很大的挑戰,近年網路書店的出現,使實體書店面臨龐大的競爭壓力,經營一家二手書店比過去更不容易。一開始,老闆將二手書店開在競爭激烈的師大商圈,之後因師大商圈爭議不斷,不願捲入風波,老闆便將書店轉讓給想經營的員工,自己轉戰公館商圈設立「永楽座」台大店。她認為在競爭激烈的「一級戰區」開書店很快就可以見輸贏,若書店無法在這裡存活,更遑論與網路書店競爭。

開一家二手書店,必須收書、懂書、為書編碼與標價,老闆認為最困難也最需要下苦工的地方是「懂書」,從書的內容、作者、價位等要全部熟知,所以不論任何領域、學術的書籍,老闆都照單全收、細細品味,抱持求知若渴的精神使這份工作更加得心應手。除了「懂書」外,「收書」也是很別的體驗,可以看到許多人不同的際遇,曾經有一個女孩,因為要去外地留學,所以依依不捨的將書賣出,在她身上,老闆想起當初準備出國留學的自己,每每回憶到這裡,都會幻想這個女孩現在不知道過得如何、未來又會如何;也曾遇過許多作家、編輯或藏書人,因為潦倒而將書賣出。從收書的過程,可以看見人生的大起大落。


書的饗宴 盼凝聚藝文界

「永楽座」裡,書櫃環繞整個空間,排放著整理得有條不紊的二手書,以文創商品如明信片、卡片作為書櫃的點綴,另外,還提供給學生展出新詩與其他藝術作品的空間。老闆說,開二手書店是想交交朋友,比起在網路上購書,希望這樣的空間可以和愛書人建立情感,所以時常舉辦有關書的活動。「永楽座」主辦的讀書會便是最大的特色,每一場都會邀請書的編者、作者或譯者帶領讀者做專業的導讀,分享內容與討論心得。也不排斥出借空間舉辦議題性的活動,如台大與紹興社區爭議的演講。

對愛書的老闆而言,書是知識的傳遞,書店就是知識傳遞的空間,網路書店或專業書店做不到的事,他們可以做!以書為背景,融合戲劇、音樂、演講等各種活動,正是「永楽座」這個名字的真正意涵。開了二手書店之後,老闆也認識很多藝文人,她認為,台灣藝文界的人才很多,可惜的是都集散各地,希望未來能與其他獨立書店相互串連,舉辦一些與書籍相關的活動,讓藝文界的力量更加凝聚。






延伸閱讀

永楽座的理念與特色

永楽座:愛書人好所在

為何取名『永楽座』?

哲學星期五─《紹興社區違建?!依法行政下那一段被遺忘的時光》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