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低塑自然民具 綠兔子推老人工

【記者趙敏、彭敬婷/臺北市報導】「綠兔子」由Miffy洪閔慧與丈夫陳仁全共同創辦,熱愛旅行的兩人在臺灣各地尋覓幾乎快失傳的手工藝,希望找回手作的溫度。綠兔子同時分享一種少用塑膠的生活態度,透過參與市集擺攤,推廣老職人製作的自然民具,如如竹筷、竹砧板,並配合節氣帶活動,落實健康、環保與簡單生活。

   

「綠兔子」在二○一一年初成立,以家為工作室,Miffy從一位在家接案子寫稿的家庭主婦,成為推廣低塑自然民具、假日動員全家參與臺灣各地綠色市集的擺攤達人。她說,最初全家參加荒野保護協會舉辦的活動,穀東俱樂部發起人賴青松邀請她辦一個小攤位,她就在那裡教孩童製作環保小玩具,獲得不錯的迴響,之後便開始有了參與市集擺攤的構想。

陳仁全說,「自然民具」一詞出於日本,即「人民使用的器具」。綠兔子希望所有使用過的民具回到自然時,不再是難以分解的垃圾。他們在綠色市集上販售生活所需、設計簡單、環境友善及適量生產等概念的自然民具,產品旁並附有在地生產履歷。這些民具的來源,有些是透過朋友介紹,有些則是Miffy研究臺灣早期文獻,再到各地旅行拜訪仍持續從事手工技藝的老職人。

除了推廣低塑生活,綠兔子也強調「老人工」及在地生產。Miffy曾在家鄉的市場裡遇到一位八十多歲還在賣菜的老奶奶,她告訴Miffy,不出來賣菜就會全身痠痛。這讓Miffy想到,臺灣人對退休的觀念就是努力工作存到退休金,但退休後卻無所事事,整個人衰敗得很快。「其實人應該是要打破我們臺灣退休的觀念,你可以找一個工作一直一直做,不會那麼累,但是你可以做到很老。」

在臺南菁寮旅行時,Miffy的朋友拿了一支手工鵝毛耳掏給她看,她覺得相當具有質感,希望能在擺攤時推廣這項產品。她找到在當地製作耳掏的阿公,阿公原本是開理髮店,經常要幫客人掏耳朵,後來就自己製做耳掏棒。Miffy擺攤時販售阿公製作的耳掏,並改用環保紙盒取代塑膠包裝。之後她每次去臺南都會特別拜訪阿公,他也會寄當地生產的米回贈,展現濃濃的人情味。

推廣「老人工」的過程中,綠兔子並非一帆風順。Miffy希望能復刻老舊的東西,將它變得更現代化,但很多老職人已經不在了,或是不願意改變。她說,臺灣手工製作在五、六十歲的人之間處於斷層,因當時社會經歷經濟起飛,許多東西都改成塑膠大量生產,現今的手工藝大多都是由七、八十歲的人繼續製作。

材料取得不易也是阻力之一。如製作草鞋與帽子的藺草、黃麻與黃藤等,現今已少有農民當成單一作物在種植。Miffy試圖和一些小農溝通,曾有一個阿嬤會搓黃麻,她看到綠兔子推廣的產品後,決定嘗試以家裡的田地來種植。

Miffy曾為《親子天下》雜誌寫節氣活動專欄,她說,人若配合廿四節氣生活,可省掉很多力氣,也比較健康。如四月清明掃墓春遊,他們就會利用植物染製作春遊便當袋。五月立夏就在市集帶活動,利用紙製作跳跳蛙、觀察蟬蛻殼。

從事電子業的陳仁全假日會來市集幫忙。Miffy擺攤,他就在一旁帶節氣活動,教孩童以稻草編成杯墊,用芒草編掃把,中秋節利用柚子皮做成蚊香等。他認為自己以前是不太會跟別人打交道的人,參與市集後為商品做介紹,把好的東西介紹給客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是難得的收穫。

「我們一直都是收穫的人。」Miffy說,來買東西的客人都給予很大的支持,有時丈夫參加綠市集教別人製作節氣玩具,還可以向其他擺攤者學來更多技藝。目前Miffy都會將與老職人合作的產品寫成短篇文章放在部落格,有些產品還配有她自己畫的示意圖。

對於未來規劃,Miffy跟陳仁全都表示,等小孩念國中時,能夠找一家跟住家相鄰的店定下來做,並有教室推廣課程。Miffy鼓勵身邊有製作手工藝的人能夠繼續堅持,也希望臺灣的每個地方都能找到他們可以做的事情,讓在地產業得以延續。




延伸閱讀

綠兔子nature miffy

簡單人物>《我的生活寫真》綠兔子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