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紹瑛/生命力報導】
為了能有多一點時間照顧家庭,以及陪小孩一起成長,台東太平生態農場場長許瑞明毅然放棄海軍職務、捨棄固定薪俸回故鄉台東經營太平生態農場,推動當地的生態保育。
許瑞明表示,雖然當海軍看來似乎較有前途,但軍中的刻板生活常常讓他無法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再加上海軍職務的關係,幾十天沒辦法回家是常有的事。許瑞明說:「當我提出要離職回台東時,家中湧出一片反對聲浪,只有我的妻子支持我,因為她知道她『找回』一個老公了。」
許瑞明說,五十年前,由於政府開墾山坡地,導致利嘉林道的樹木遭到大量的砍伐,使得許多動物棲息地遭到破壞。於是許瑞明先說服林道兩旁的地主讓他種樹,下定決心當個「種樹的男人」,要讓山區恢復五十到一百年前原本的森林狀態。
剛開始,許瑞明的農場只有一間工寮,他說,要復育農場的棲息地,讓原本住在農場裡的動物回家是一件大工程。「我們要先到沒有農業、沒有被開墾過的林木保護區中,觀察其中的森林模式。」許瑞明說,接著到山區做田野調查,最後才是以「拷貝」的方式,將環境移植到農場裡。
許瑞明說:「環境有了,自然而然,適合的物種就會出現,農場裡就復育了許多青蛙、蝴蝶、螢火蟲等動物。」而這些,都是強調「生態旅遊」的太平生態農場的招牌。許瑞明表示,他希望到農場居住的旅客都能以最貼近環境的方式,以及帶著尊重的心去認識大自然。像動物園,雖然可算是生態旅遊,但將動物關在籠子裡,這種非人道的方式,卻不是許瑞明所能贊同的。
除了復育動植物棲息地外,許瑞明更將觸角延伸到社區,「利嘉林道生態旅遊計畫」就是農場中的經營團隊一起推行的,透過計畫,希望整個社區的居民一起推動生態保育。「但由於當地的居民以種果樹維主,再加上他們的保育知識有限,所以要說服他們將產業轉型,實在有點困難。」許瑞明說。
「最令我感到挫折的是我的許多努力遭到誤解,像有些人認為,我的農場和利嘉林道計畫都有『生態』兩字,因此推動這計畫是在爲我自己賺取利益。」許瑞明表示,他越挫越勇,反而更努力提出計畫,建議社區居民能將自己的果園加以包裝,像解說果園狀況、成立觀光果園等,先改善他們的生活。並且透過一些教育課程,讓居民們能了解生態保育,進而一起投入保育工作。
「退出軍旅,回台東種樹讓我得到更多的快樂。」許瑞明笑著說,在將生態保育的觀念傳達給社區的居民知道後,有些人開始不灑農藥,開始嘗試去綠化、美化週遭的環境,雖然許瑞明只擁有一甲地,但他說,能把觀念影響居民,看著他們貫徹自己的理念,等於是擁有這一座山區,這實在是人生一大快事之一呀!
延伸閱讀:
1.太平生態農場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