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25日 星期二

弱勢兒童不再輸在起跑點上

【生命力記者廖盈蓁報導】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1919服務」的弱勢兒童課後陪讀計畫為了不讓弱勢兒童輸在起跑點,二○○四年七月結合教會資源籌設「課後陪讀班」,目前在宜蘭五結教會、屏東枋寮信義會等全台共三十六個地區幫助五百四十九名貧困、單親及外籍配偶家庭等兒童。藉著陪讀課程輔助學校課業,進而關心兒童的生活與品格。

陪讀班著重在孩子的課業上,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公關資源處文宣組長李淑美說,而實際輔導孩子課業時,發現不少孩子缺乏求學動力。會到陪讀班輔導的孩子不少是因隔代教養、家中經濟問題嚴重或外籍配偶家庭等。祖父母無力教養或管教孩子,父母親因為經濟困難無力負擔安親班費用或無暇照顧孩子,這樣的環境常造成兒童無法專注在課業上。

藉輔導兒童課業中發現,孩子們的家庭生活出現問題,為此「課後陪讀班」的主要目的除了增進孩子們的課業成績外,也希望培養孩子健全品格,調整不良習慣及建立自我自信心。李淑美說,「但是,回家之後呢?」如果孩子下了課回家後,家裡依舊不對孩子給予正面回應,反而加以駁斥,如此又會使得孩子回到原點。

這樣即使我們做得再多也沒用,李淑美說,「孩子課業問題的根本是家庭的親子關係」。而改善親子關係是一般安親班難以顧全的,因此陪讀班在照料孩子的課業、生活之餘也會探訪各家庭了解問題,再給予幫助。有時也會開辦親子課程增進親子關係。

在屏東的枋寮信義會為了讓親子之間關係改善,所成立的「親子成長營」已經舉辦一年多了。每個月密集邀請家長參與,先讓家長了解孩子心理,進而知道孩子的需求,以增進親子關係。成長營中有兩位小孩,分別是晶晶與皮皮,他們的爸爸原先不理會孩子的感受與要求,參加幾次成長營之後,認為學到不少東西。現在晶晶邀爸爸一起參加成長營時,爸爸都會盡量抽空趕來。

李淑美說,最早會決定開辦「課後陪讀班」,原因之一是部分教會或地方已有開設「課後陪讀班」,但因財力及人力不足,在維持上有相當地困難。針對弱勢兒童所開辦的「課後陪讀班」不收費,來上課的孩子不少是父母無暇照顧,陪讀班有的會供應孩子們晚餐。有的家中還有祖父母,孩子在班裡用完餐後也會帶一份回去給祖父母。因此,財力是相當大的一個問題。

另一個原因是救助協會「1919服務」的急難救助服務發現,弱勢家庭中的孩子也是處在弱勢中,在起跑點上就輸給一般的孩子。尤其這幾年因為環境的關係,有更多家庭頓時陷入困境,更別說是原先就處在弱勢環境中的家庭。急難救助服務是僅僅四個月的短期救助,但是「孩子是長遠的」,李淑美說。為此開始籌劃弱勢兒童課後陪讀計畫,在各地開辦「課後陪讀班」。希望在二○○六年到二○○七年能夠達到全台有四十個班級幫助八百名兒童。

救助協會與原先就有開辦「課後陪讀班」的教會、地方合作,再向各地教會推出弱勢兒童課後陪讀計畫籌劃開班幫助弱勢兒童。「結合大家的力量,做大家的事。」李淑美說,「課後陪讀班」不只靠救助協會幫助弱勢兒童及家庭,更要靠社會大眾一起來做。


延伸閱讀:

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