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記者吳韻璇報導】民間糊紙業在現代人的記憶裡並不陌生,在傳統的喪禮中焚燒靈厝、金童玉女好讓死者歇息、引領死者前往西方極樂世界的儀式,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現代人要求喪禮簡易、方便,糊紙業也漸漸的在消逝,王緒協接觸糊紙四十餘年,仍然用純手工精緻的做法,維持這一瞬間消失的藝術。
祖傳五代的王家,相傳在原鄉泉州府安溪縣王氏家族,就已經在從事糊紙業。王緒協國小六年級,便因為興趣當起學徒。王緒協說:「一部份也是因為家裡在種田,學糊紙比較輕鬆。」而初學藝的地點,不是在家中,而是直接到喪家裡。
「第一次看到往生者的棺木,真的很害怕。」王緒協回憶,小時後喪家大多在山上做法事,黑夜中灰暗的山路連路燈也沒有,點著蠟燭煤油,一邊工作,一邊害怕,「後來也就習慣了,都不怕啦!」回憶學習的過程,他覺得最辛苦的還是要熬夜工作,時常睡眠不足。
糊紙這門藝術,種類繁多,四十幾年以來,王緒協仍然邊看邊學,「當學徒的時候,大型的作品,可能一年還不一定接到一次,三年四個月下來,也看沒幾次,無法學到全部的技術。」所以做這一門的師父,看見新的型式,還必須要自己研究,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做得更精緻。
除了喪禮,糊紙藝術品也用於廟宇節慶、中元普渡等等慶典。但大多數仍以喪禮的中西式三合院、洋房、別墅等等為主。傳統手工得從骨架開始做起,將竹子依照需要剖成有粗有細的骨幹,架好了骨架才能繼續其他的工作。王緒協告訴我們,剖竹的這一部分,到現在為止,大多數的師父都還是用手工。因為機器切割好的竹條做起來不順手,也很脆弱,多是殯儀館葬儀社在用。
繁複的剪紙、貼花也是糊紙師父必須具備的技能。傳統三合院做工精細需要耗費的工時較長,而西式的洋房別墅則比較簡單。隨著工商社會的發達,高樓大廈佔去了傳統農村的空間,這些需要場地擺放、燃燒的東西,漸漸的被葬儀社一手包辦的喪禮取代。加上政府推行環保政策,「既然不能燒,那他們就乾脆不要了。」王緒協無奈的說著現代人的想法。
看著王緒協的作品,紙樓房的大門打開,客廳、主臥室、廚房格局精緻,連擺放的家具都很齊全;乘著鶴的金童玉女,五官裝扮華麗。可惜這些藝術品擺放只有短暫的一瞬間。加上紙做的東西,不但容易掉色、受潮,還會被小蟲蛀掉,「連蟑螂都會來偷吃漿糊呢!」保存的困難,也讓這些藝術品除了傳統喪禮之外,很難見到,王緒協表示:「這個行業可以延續到何時,我們也不知道。」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