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5日 星期一

降低數位落差 校園推廣自由軟體

【生命力記者陳家豪報導】現在人的生活中,電腦已是獲取資訊的重要媒介,然而城鄉的資訊教育卻仍然有落差。為此,軟體自由協會推動執行「校園自由軟體計劃」,在教育部的補助之下,「校園自由軟體應用諮詢中心」(簡稱為OSSACC)便因應成立。此中心利用自由軟體的優勢,幫中小學建立完善的資訊教育訓練,像是幫學校老師上自由軟體的課程、建造學校自由軟體電腦教室等等,以彌補城鄉之間的數位落差。

一般商業軟體常因為檔案格式未開放或者是獨占與封閉,因此使用者很容易因為軟體而被侷限住。例如上網開網頁的瀏覽器,你可以選擇用微軟的IE、也可以選擇用自由軟體的FIREFOX等等許多不同的瀏覽器。這是因為網頁的格式開放,所以許多軟體都相容;但像doc檔只有微軟的Word才能開,這樣會讓使用者被強迫使用某些軟體,而失去選擇應用軟體的自由。

自由軟體是一種開放格式、開放程式碼的軟體,使用者可以依其所好自由的更改軟體的設計以及內容。自由軟體包容性高,且並不侷限在單一介面或封閉作業之中。OSSACC的營運長陳貴成說:「一般商業軟體雖然方便,但是他過於封閉。」「學校是一個知識傳遞的地方,如果今天老師教的東西全部被某種格式所封閉,這樣對社會大眾是不公平的、對國家也是不公平的。」

自由軟體也因為是非商業軟體,所以往往取得的價格也較為低廉。在某些偏遠地區的學校硬體設施老舊,而自由軟體也較不要求硬體的等級。以作業系統而言,同樣等級電腦在微軟的作業系統Windows XP上可能會感覺不順暢,但在自由軟體中的Linux上能運用自如。

在學術自由開放、縮小城鄉差距、建立校園特色、妥善運用教學資源等等多項優點之下,利用自由軟體打造資訊化校園,也較能彌補因經費不足所導致的城鄉數位落差。

OSSACC輔導的中小學裡,中心教授學校老師自由軟體的使用以及教學方法,也培訓種子老師利用自由軟體建造資訊化校園的能力,例如使用自由軟體架設學校網路主機、Linux教室等等。短短一年半的時間,這個資訊教育環境的建置計畫中,合作輔導的學校已橫跨全台,超過十個縣市。陳貴成說:「有些四五六年級的學生,都已經會使用Linux了。」

不過推廣的過程中,陳貴成也發現老師的熱忱程度也佔了很大的影響因素。有些老師因為已習慣現今較為封閉的資訊教育模式,教育部目前也沒有規定關於這方面的教學方針,往往在建置計畫過後,繼續營運發展的空間有限。陳貴成說:「從資訊教育,再談到自由軟體,再談到中小學的推廣,你就會發現其實這部份(推廣自由軟體)是非常非常的相對弱勢。」

目前OSSACC第一波的專案計畫已經結束,已串聯台北縣、新竹縣、台中縣、嘉義縣、台南縣市、高雄市、宜蘭市的教育網路中心,更協助苗栗縣、屏東縣建立自由軟體校園環境部。陳貴成說,雖然目前教育部還沒有補助專案,但OSSACC仍會準備好繼續為推廣自由軟體、建立完善的資訊教育環境以及補足城鄉數位落差而努力。

延伸閱讀:

OSSACC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