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0日 星期三

藝術盤石 精神永固

【吳韻璇報導】台灣傳統石雕多和廟宇建築有關,雕工耗時、技巧繁複使得台灣的石雕師父並不多見。家傳三代的陳進福,十歲開始學習這項祖傳技藝,原本視為維持溫飽的工作,從被父親逼著學到現在,一做做了四十餘年,陳進福說:「做出興趣之後,就一點也不感到辛苦了。」

一尊男孩坐立的石像,「這是我十七歲的時候做的!」陳進福說。純手工的雕塑,線條流暢自然,很難想像這樣的作品出自一個十七歲孩子手裡。回憶學習石雕的過程,陳進福表示,雖然一開始並沒有想過自己是否喜歡,但是接觸之後慢慢培養,學習了四五年,十七八歲的時候,開始感覺當中的趣味,陳進福笑說:「剛開始的時候哪會想,跑出去玩,藤條就要打下來啦!」

石材不論在中國建築史或藝術史裡,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著名的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石雕佛像曾是中國最重大的藝術工程。但在台灣,因為先民渡海來台石雕搬運不易,民間佛像大多以木雕為主,方便組裝,容易拆卸,加上木頭雕刻線條較能隨心所欲,石材大多是用於寺廟的建築上。傳統建築的雕刻,要花許多時間精神,也需要學習多年的技術。

陳進福表示,剛開始學習得從熟悉工具開始,雕刻技巧就跟作品的完成一樣,需要慢慢琢磨,「不熟練就會敲到手,一開始的時候很累。」接著學習將石頭鑿平,平面搞定了,才可以繼續其他的型態。一位雕刻家不只需要技巧和藝術的眼光,也需要具備素描、繪畫等等才藝。陳進福就表示:「雕刻入門最重要的是素描。」

有一次他為了刻出袋鼠的身型,將電視錄像停格,描繪出不同角度、不同型態的袋鼠素描,然後才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角度,藉由石材展現,也因為如此,陳進福的作品細膩、栩栩如生。陳進福說:「像是這些台灣看不到的東西,將他們刻出來,讓大家都能觀賞,我覺得很有意義。」

如同其他的傳統產業沒落,在時代變遷之下,傳統建築的雕刻移往大陸代工,台灣只負責拼裝,「就算想台灣自己做,也找不到師父。」陳進福轉而從事現代化的雕刻,加上現在已有機器可以取代人工,線條可以做得更加細緻、表面也可以磨得更滑順,「傳統雕刻太費時費工了,我自己也比較喜歡現代創作的雕刻。」

雕刻的材料大多以花崗岩為主,因為花崗岩材質固定、雜質也少,「其實雕刻要依據不同的事物,選擇要用的石頭。」陳進福說:「以前的師父比較堅持,應該用什麼東西刻,就要用什麼東西刻,這才是藝術家的風範。」但是如今為了溫飽,客戶指定用什麼石頭刻什麼物品,「錢丟給你了,你就要刻出來,沒辦法,得先顧好肚子才有辦法繼續啊!」

說到陳進福最滿意的作品,他說,自己一路走過來,慢慢的累積經驗,「最新的作品一定都是最好的!」不過講到得意的事蹟,是完成已故著名雕刻家楊英風生前設計的一尊佛像,讓陳進福至今想起都覺得光榮。「那尊佛像當時楊英風過世以後,石頭運到大陸,覺得還是沒有適合的人做,於是我飛到大陸把他完成。」陳進福有些害羞地笑說,這也是自己的一點成就。

這是需要傳承的產業,陳進福以往也收過學徒,學徒是美工科出身,對石雕相當有興趣,可惜對石雕產生的粉塵過敏,無法繼續。石雕匠的職業病「肺塵症」讓陳進福十二歲就喪父,家族長輩的壽命也都因此不長,因此,陳進福不願意讓孩子接觸這個工作環境不良,漸漸沒落的行業:「天下父母都是一樣的,希望孩子可以身體健康、賺錢輕鬆,不要像我這麼辛苦啦!」

能一路走下來,陳進福最慶幸的是有太太的鼓勵,因為太太學畫,兩人可以一起朝藝術的路邁進。兩人的相遇也帶有「藝術氣息」當年陳進福到越南籌畫石雕作業,認識了妻子,陳太太表示:「當初見識到他的技術,嘆為觀止,所以才會嫁給他。」陳進福笑著說:「要不是我的技術,我這個猴樣,她怎麼會想跟我走?」

現在兩人出遊,常常會撿路邊石頭回家雕刻,也有人會撿石頭請他雕刻,陳進福表示:「如果有人從很遠的地方特地將石頭搬來請我雕刻,這對我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附近的鄰居也都知道,這裡有一位雕刻家,看過陳進福作品的鄭先生就說:「他的作品很有味道,賦予石頭不一樣的感覺。」

藝術首重的,是藝術家的精神,就算傳統產業沒落了,陳進福表示:「雕刻的手法是一樣的,不管是傳統還是現代。」所以只要作品活在藝術家的腦子裡,用雙手將他呈現,那石雕藝術的精神,就永遠也不會熄滅。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