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看世間 見證台灣的歷史
【記者姜彥竹、陳庭毅/台北市報導】藏身於溫州街的樹蔭下,沒有招牌,只有老闆手寫的一塊木牌證明其身分,外觀上與平常人家沒什麼不同,門前還略有些凌亂,若不仔細注意很容易就會與之擦身而過。它是從戒嚴時代就敢於販賣大陸書至今的「明目書社」。
明目書社以提供文、史、哲類的學術材料為主要業務,目前除了簡體字書籍外,也發展德文、印度文學術書籍,並且有了自己的出版社,同時提供網路訂書服務。
要讓大陸學術教材 多到像垃圾
老闆賴顯邦在哲學系當研究生時,兼在大陸擔任翻譯,常受朋友所託從大陸攜帶簡體書回台灣,透過親友相傳,又有感於台灣書籍選擇少、簡體字書籍對開拓台灣學術文化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就在台大校門口前擺起小地攤賣書,但因天氣等因素,導致有時無法擺攤,決定開設固定書店來滿足讀者的需求,於是在一九九O年成立了明目書社。鑒於戒嚴時代的台灣是一個封閉的學術環境,老師與學生的資料取得不平衡,對學生的學術材料提供不夠,使台灣教育相對國際間落後;大學生與研究生在做研究時,也需要一些相對冷門的學術教材,因此使賴顯邦萌生賣簡體書的想法。他開玩笑的許下理想:「要讓大陸的學術書籍充分進口,多到像垃圾一樣,讓學生到處都能買到,並使不同語言的書更開闊。」
明目書社的風格樸實,甚至有些簡陋,但他們以效率和服務彌補資金的不足。每個星期四老闆會從台中帶著一箱箱新書到台北分店,由工讀生開箱,逐一歸類放進書架,擺不進的則裝箱擺在地上,通常這天會有許多顧客「聞」書而來,迫不及待和這些書籍見面。
也有橫跨各領域的書友特地在週四來與老闆開個小型讀書會,談天說地,如:作家舒國治、楊澤、學者洪禎國等,都是在書社中尋寶時與賴顯邦結交的朋友。賴老闆的兒子說,星期四是賴顯邦固定北上的日子,他時常坐在書店外的小庭院中,隨時歡迎和顧客、朋友們互相交流分享心得。
二十年明目見證 書店難以維持
提到在台販售簡體書的書店,歷史悠久的明目書社必定不令人陌生,取名為「明目」意指在戒嚴時明目張膽賣大陸書,也想傳達讀書使人「明目」的意思。賴顯邦說,簡體書之所以吸引人,是因許多市場小的好書,台灣出版社不願意刊印,而大陸市場需求夠大,好作品能問世的機率較大,但近年來大陸書籍內容逐漸通俗化,好書也逐漸減少。
「回憶當年在台大校門前擺地攤的盛況,書箱還來不及擺好,讀者已瘋狂似地開箱拿書,也不管有沒有需要、先拿再說,就是不能有遺漏。」賴顯邦曾這樣說,而如今在閱讀人口愈來愈少、簡體字書籍大量在台販售、面對大型連鎖書店及網路書店傾壓的情況下,嘉義分店已收起、台南分店也處於半營業狀態,只有台北、台中的書店還能在虧損下勉力維持,賴顯邦說:「博客來等網路書店對實體書店造成了致命傷害,它是資本主義精神在書店的體現,純粹把書當成商品,並將造成書店文化生態的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