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乃楨/生命力報導】
一九九五年一月通過原住民「姓名條例修正案」以來,只有百分之零點一的人願意去換名,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決定換名或不換名,又或者是為何在改名後還是決定改回漢名激起了原住民導演馬躍‧比吼的好奇心,於是拍攝了紀錄片「把名字找回來」。
馬躍‧比吼的漢名叫彭世生,父親是湖南人,而母親為阿美族人。從小就在花蓮縣春日部落成長的他,一直到就讀世新大學電影系後,才離開部落。從大學就開始拍紀錄片的他,至今已有時多年的經驗。在「把名字找回來」這部紀錄片前,已為公視拍攝了《名字的故事》這樣一系列有關名字的紀錄片,這是系列中的第六部,也是目前最新的一部。
在「把名字找回來」中可以發現,自一九四六年開始政府強制規定原住民必須使用漢名,許多原住民小朋友到上小學之後才知道自己有一個漢名,即使不習慣,但在強大的漢文化影響下,他們還是必須一筆一劃地去學習寫自己的「名字」。
自政府開放原住民能回復傳統姓名之後,卻因為種種的因素讓這項措施的效行不彰。即使政府已明文規定,只要帶齊相關證明文件,到戶籍所在地戶政事務所索取回復傳統姓名申請書填寫後,即可回復傳統姓名並免費換領新國民身分證。甚至只要提出申請,所有政府機關核發的其他證件都可免費換新,但因手續相當繁複,所以提出申請的人並不多。
此外,自信心不足或習慣問題也是申請人數少的原因之一。針對這個問題馬躍‧比吼提出他的看法:「我當然相當願意看到原住民能主動回覆傳統姓名,因為這讓原住民重新找到立足點。名字是一個符號,代表著一種認同,改回原住民傳統姓名是讓原住民找回自我、找回傳統的第一步。」
但是其實他自己也曾經因為原住民的名字受過困擾。他說:「我從以前到現在拍的紀錄片都是用馬躍‧比吼這個名字,但有時候幫別人拍片,我只能用彭台生這個名字才領的到錢,原因就是他們只承認漢名。」除此之外,他更說到:「原住民回覆傳統姓名並不是政府法令下來,身分證上名字改變就完成,更重要的是漢人能夠接受這樣名字的轉變,在生活上真正接納他們的姓名,讓台灣的多元從名字開始。」
事實上,原住民的名字本身就是多元文化,不應該受到束縛。「原住民的每個名字都有背後的含意,是祖先希望這個人能活出這個名字的意義。」馬躍‧比吼說。「把名字找回來」是他將自己對族群的熱誠轉化成影像傳達給每個人,「即使現在我已負債百萬,我仍要繼續拍。」他說。由此可看出,他對紀錄片的堅持,和對原住民的關懷。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