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快樂台北行」 把大自然當教室

【記者張繼心/生命力報導】

由北投社區大學所開辦的「快樂台北行」課程,透過走訪史蹟、親近自然,讓台北居民在共同記憶的回溯裡,找尋新台北的精神與特質。課程內容有四大類:台北的老樹、自然生態、宗教與土地公。除了第一堂課為室內課,其餘都在室外讓學員親身體驗。

創辦此課程的黃德揚表示,會有此構想是鑒於和我們關係最密切的大自然,已漸漸被林立的高樓所取代,被人們所淡忘。想藉此喚醒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而最主要的目的是創造一個全家可以共同學習的機會,增進家庭感情。課程開辦至今,受到廣大迴響,四種課程幾乎額滿,上課的學員也多以家庭為主。

在課程規劃方面,「台北的老樹」請到台北市政府「樹木保護委員會」的委員廖守義,他對於樹的研究廣泛,教學生動。每堂課都介紹各種不同社區裡的老樹,例如:古亭的南菜園百年榕、汀州路金尊榕、廈門街雙吉雀榕等。學員們圍著樹木聽講,邊聽邊觀察,與老師互動良好。廖守義表示,台北市有許多珍貴的老樹,但都被民眾所忽略,而自己也對樹木有研究,上起課來特別有精神。「台北的土地公」請到了資深文化工作者王俊良做解說,介紹不同地區的土地公,例如:芝山宮、神農宮、下樹林福德宮等。敘述其淵源與歷史背景,上課像在聽歷史故事般,使學員更為了解傳統文化與歷史。

「台北的宗教」是由創辦人之一的洪德揚授課,參訪台北市各個不同宗教的廟,像是行天宮、清真寺、龍山寺等著名的廟。讓學員更加認識台灣的本土宗教信仰。「台北的自然生態」講師為台北市野鳥學會資深講師陳王時,解說各類不同生物之生態與習性,例如:蝴蝶生態、鳥類生態、蛙類世界等常見的生物。就像是一堂戶外的自然科學,比起在教室的自然科學更加生動活潑,透過現場的觀察,也更能融會貫通。

「快樂台北行」的課程自十月開始,課程延續到十二月底,每個假日皆有不同的課程,一堂課兩個半小時。學員多是北投社大的學生,攜家帶眷參與課程。一位上過課的學員廖千瑩表示,上完課後了解到台北不同的面貌,課程內容也十分生動有趣,加上學費不貴,讓週末充滿了知識性。另一位學員張志禕表示,這是一堂十分生動的課,不會像傳統的教育拘束在教室裡,更有發揮的空間。只是有時戶外噪音過多,降低了上課品質。針對這點,洪德揚表示,老師將會使用大聲公來擴大上課音量,使每一位學員都能吸收參與。


延伸閱讀:

1.北投社區大學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