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8日 星期三

陽明教養院 邁向轉型之路

【記者林海/生命力報導】成立二十週年,陽明教養院一直是台北市唯一公立的身心障礙機關,為了配合特殊教育體系的發展,教養院逐漸由嬰幼兒機構轉型為成人安置教育機構,未來陽明還要隨大環境做出調整,解決因轉型所產生的問題。

陽明教養院日前度過二十週年院慶,二十年來陽明教養院見證了身心障礙在台灣發展的歷史,為了啟發中、重、極重度智能障礙者的潛能,陽明教養院致力於結合社會資源,努力向社區伸出觸角。

成立二十週年,陽明教養院一直是台北市唯一公立的身心障礙機關,為了配合特殊教育體系的發展,教養院逐漸由嬰幼兒機構轉型為成人安置教育機構,未來陽明還要隨大環境做出調整,解決因轉型所產生的問題。

教養院家長會長蘇英賢表示,自民國八十七年政府實施隔週休二日後,每到星期五晚上八點就要將孩子帶回家,家長們年紀越大,身體狀況就越差,而且每到了星期六、日就要被綁在家裡,負擔大了很多。因此蘇英賢希望院方可以多負擔一點,能與其他同質性機構一樣恢復六天服務,甚至是規劃七天服務。雖然知道院方可能會有人力不足的問題,但蘇英賢還是希望院方可以克服。

陽明教養院長吳爾敏說,教養機構只能夠補足家庭功能不足,並不能夠完全替代,而陽明面對相關條件的改變也做出了很多的因應措施,如打破女性不值夜班的規定。部分日間照顧機構也實行「延托」,台北市社會局長陳皎眉說,將安置時間延長到與幼稚園、托兒所一樣的下午五點,並有一個小時的緩衝時間,給家長們更大的方便。

陳皎眉表示,目前社會資源有限而且分配不公,北市近十萬的身心障礙者只有約一千五百人可以住進教養機構,身心障礙者對於住宿的需求很大。陳皎眉表示,大型機構已經不是趨勢,未來機構將走向小型化、社區化,而陽明教養院也會隨著社區化機構逐步完成,逐漸轉化為純住宿的機構。

陳皎眉指出,公立大型機構不會再增加,未來都會是公辦民營的形式,但是目前教養機構進入社區,社區仍會有反彈,陳皎眉說:「機構還沒進去,社區裡白布條就拉出來了。」身心障礙者的人數與需求往往不是簡易的行政措施可以滿足的,機構的設置似乎跟不上成長的腳步,陳皎眉說,二十年來真正不變的是民眾的抗爭與反對,但是實現福利社區化,也是不變的理想。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