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7日 星期一

解決流浪狗問題 由改變觀念做起

【記者曾靖宜/生命力報導】一味的收容流浪狗解決不了台灣流浪狗問題,必須從觀念上、政策上改變才能一勞永逸,這是台中市世界聯合動物保護協會多位長期投身救狗行列的成員一致的心聲。

台中世聯會舉辦一場關懷生命宣導年系列活動研討會中探討了有關歐美國家的做法,主要以英國RSPCA(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為例,這個世界歷史最悠久且最著名的動物福利組織有相當多制度化的措施,如動物檢查員制度和在國內頗受爭議的安樂死觀念等等,世聯會理事長楊興邦表示希望借鏡國外經驗,將這些列為重點推動的目標。

研討會邀集多方專業人士提出建言,希望收集不同角度的想法,討論出更好的方式來建議政府改善流浪動物問題。楊興邦首先揭示協會目前重點推動目標,動物檢查員措施的落實,在英國執行動物保護法就是由動物檢查員負責,這項由來已久的措施成效良好,因此楊興邦希望能在台灣推動設立。

獸醫王蕙美更進一步的講解RSPCA的管理模式,節育方面英國執行的相當徹底,反觀在國內的經驗,協會常由於經費不足而未將送出的小狗結紮,到頭來反而丟的比送出去的還多;此外,推廣以認養替代購買的觀念,英國的教育也較為成功,透過媒體的配合,多數民眾都能有這種觀念,還有,民眾棄養的途徑也有限制,絕不容許隨意丟棄,棄養的意願也必須非常堅決,收容所才會受理,而且收容所除了對被棄養的狗是否有認養潛力作全面的評估外,來認養的人也需經過嚴謹的程序篩選,以避免動物遭受二度棄養的傷害。王惠美說,雖然這會使動物認養率大大降低,但能確保被認養動物的幸福,所以她建議國內應朝這方面發展。

而飽受爭議的安樂死問題,王惠美指出,在國外安樂死是一種很常見的處理方式,只要動物有無藥可醫的病痛或不適合送養,都是以安樂死處理,她不贊同安樂死就是不愛護動物的觀念,台灣流浪狗問題嚴重有部份要歸因於不能接受這樣的觀念。

中興大學附設家畜醫院院長王俊秀以獸醫的角度談流浪狗問題,他表示目前最讓人疑慮的是犬隻疾病的擴散,無論是保育場或街頭,總是群集大批的流浪狗,一旦發生狂犬病的流行,威脅到人的下場必然是無可避免的大規模撲殺,因此獸醫最重視的是防疫工作。

愛心媽媽蕭惠玲提出她旅居美國多年的經驗,她觀察到美國從小教育小孩要愛護動物,甚至有養狗的人家都把狗當成家中一份子,由此可見教育的重要性,她建議政府應該把這種觀念編入國小課程中,改革從教育著手,效果必比三令五申的管制好得多。


延伸閱讀:

寶島動物園─台中市世界聯合動物保護協會

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英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