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5月9日 星期三

當醫學人文在網路上開始對話

【記者陳詩晴/生命力報導「醫學人文」這看似很難的字眼,阿米巴醫學人文報的站長藍素禎說,是反省器官和人之間的關係,對醫學人文網的站主陳偉挺來說,是醫學和人之間的中間地帶。 

清大中文系畢業、目前在陽明醫學院衛生福利研究所就讀的藍素禎表示,以往我們去看醫生的時候,確實,醫生是看你的器官那裡病了,但是更深一層的思考,一個個在醫生面前的生命個體來去,其實只是器官們接著排隊看病,醫學人文最基本的本質只是在於使病人得到基本的尊重和人性的待遇。在陽明醫學院念了四年的陳偉挺則表示,做為一個醫學系的學生,他認為,在醫學這個獨特的領域之內,他企圖追尋的是某種似乎被遺忘的生命特質。

阿米巴醫學人文電子報用非醫學的角度來剖析醫學人文的精神,和主流媒體及醫界的人文雜誌,醫望雜誌所不同的地方在於,阿米巴是給予概念性的東西,例如用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全民健保這個影響到全台灣兩千一百萬人的政策、來剖析在主流媒體上總是呈現負面形象的醫療糾紛問題,從醫望雜誌的特約記者到阿米巴的站長,藍素禎和單純只是個學生的陳偉挺都只是企圖阻止醫學走向純粹科學,如果忽略了人的尊嚴,那麼醫療體制就只是機械性的在執行醫療的動作了。

去年一月出生的阿米巴,其實是在南方電子報報長陳豐偉的催生下才成立的, 技術方面由陳豐偉那邊支援,而藍素禎從一開始的總編兼主筆兼記者到現在逐漸退出成為編輯的身份,現在的阿米巴已經成長茁壯到擁有三、四萬人訂閱電子報的小眾媒體,藍素禎也開始進行對醫界人士,包括各學校的醫學院學生在內邀稿的工作,而這些稿件,都是不計酬勞的。

而早在阿米巴之前創站的醫學人文網,則是陳偉挺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兩年前的某個五月天,陽明醫學院大四的學生陳偉挺得了期末考前壓力焦慮症, 念不下書的結果是產出了一個醫學人文網,對他來說,原本只是練習網站建構技巧,對大眾來說,卻是個醫學上新視野的呈現,醫學人文的觀念從九零年代開始風起雲湧,對於醫學系學生來說,繁忙的課業壓力和技術上的傳承佔去了他們思考的空間,「醫學人文」?想是想到了,只是誰又真正的去探究了?

HuMedity這個在字典裡查不到的字,是陳偉挺自創的,代表的是醫學Medicine和人性Humanity的融合,他的醫學人文網和阿米巴的不同在於,阿米巴多是針對專業人士發出勿向下沉淪的聲音,而醫學人文網則是普遍網羅了大量的文章來拓展醫學生甚至是想進入醫學院的人的視野,陳偉挺說:「醫學,並不是單純的一門純科學,反而因為它所研究的主體,是活生生的一個人,而不是疾病本身,所以在純粹的醫療技術之外,更多了醫病關係、醫療機構組織、醫療專業地位等等社會科學性的問題。網站中所收錄的文章,都是一些或多或少,曾經帶給我一些感覺的文字,現在只是把他們收集起來,以內文或鏈結的方式呈現出來。其實,真正值得喝采與掌聲的,是撰寫這些文字的人們。是他們提供給我多種思考與觀察的角度,一種非學術性觀點、一種非技術層次的看法,讓我在網站的逐步更改與建構中,也能隨之或被迫地不斷的反覆閱讀和重新體認。這也算是一種意外的收穫吧。」

針對現在的醫學教育,陳偉挺也表示,醫學教育九成以上的課程都在是技術性課程,雖然有醫學倫理、醫事法律等其他課程,他們欠缺的還是非醫學領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關懷,在求學的過程和壓力當中,他們慢慢可以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但是擁有去改變的力氣,卻是太難。陳偉挺引用一位教授所說過的,醫學院的學生在學校被教導的像天使一樣擁有天使的光環和天使的翅膀,但是一進入社會執業之後,所有的天使就變成在地上呱呱叫的烏鴉了!

同樣屬於醫學人文網站的阿米巴和醫學人文網,一個是希望能引起醫界人士的共鳴,一個則是希望醫學院學生甚至未來想進入醫學院的人去了解醫學不只是醫學,簡單來說,其實,醫學人文,不過就是如陳偉挺所說的,在冷冷的冬夜裡,醫生先搓搓那冰冷的聽診器罷了!


延伸閱讀

醫學人文網

阿米巴醫學人文報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