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小農復耕計畫 創造健康的明天

【記者黃涵逸、陳斯穎╱台北市報導】二○○九年的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南部,莫拉克除了造成嚴重農業損失,顯示出國內自然資源被破壞、農村年輕勞動力大量流失,及使用過量化肥污染土地等問題。浩然基金會與台灣農村陣線合作,推動小農復耕計畫,以無毒種植為基礎,試圖與災後重建區的農民一起尋找兼顧生計與當地環境平衡的方法。至目前為止,已幫助南部原住民部落找到更友善大地、符合維護當地自然生態的耕作方式。



與災民的接觸 促成小農復耕計畫
莫拉克風災的發生,重創南台灣數個原住民部落及農村社區,浩然基金會原本只是眾多前往救災的團隊之一,但透過台灣農村陣線聯盟的介紹,讓基金會的人員有機會接觸到需要幫助的部落,並實際前往村落訪視,並評估災後重建無毒農耕作法的可行性。二○○九後半年,基金會除了持續地幫助受災戶,也和台灣農村陣線聯盟合作,開始推動小農復耕計畫。小農復耕計畫負責人陳芬瑜說,浩然基金會主要是提供相關教學資源及定期到聚落訪查,和我們合作的台灣農村陣線主要負責地方關心和在地網絡的連結。

小農復耕計畫主要希望透過基金會持續的輔導和陪伴,來協助重建區的居民可以轉變為友善土地的耕種法或是產銷管理的轉型。讓受災戶可以同時改善困窘的經濟情況並修復災後的自然環境。到目前為止,這個計畫已經成功地在台東縣金峰鄉歷坵部落和高雄市桃源勤和部落執行,二○一二年初,基金會也把復耕計畫概念推廣到稻榖產量最高的雲嘉南地區,小有成果。今年初,高雄文創產業工作者與基金會接洽,發想在高雄美濃復耕芝麻,營造出在地特色。每個村落、計畫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或許結果不盡相同,但計畫中的農村都發展出他們自己愛護大地的農耕方式。


歷坵部落計畫 找回傳統的智慧
台東縣金峰鄉的歷坵部落是一個僅有八十多戶人家的小村落,是一個較原始和獨立的地方。當地原本主要農作物為小米、洛神花、咖啡、花生和芋頭等,除了小米作為代表當地特色的產品會向外販售外,其他的作物多為自給自足。莫拉克風災後,當地居民損失慘重,基金會與當地居民討論時建議可以種植黃豆來維持地力,而且若能採用無毒黃豆和小米輪耕種植的方式,或許更能產出健康的小米。

剛開始溝通的期間,當地居民覺得難以接受,因為黃豆是他們很少接觸到的農作物,他們擔心沒有經驗會種不好,後來基金會找來有豐富種植黃豆經驗的東部小農來教大家正確的種植方式。老一輩的居民,除了學習新的技法之外,更結合傳統農耕方式,自己手製分隔作物行距的機器,也因為無毒種植方式需要大家花費更多時間在田裡,所以以前廢棄不用的工寮,大家合力把它重整一番,讓他成為大家農後休憩的地方。雖然到目前為止,歷坵部落的生產效益仍舊不高,但透過復耕計畫作為觸媒,將過去老一輩的古老智慧給找了回來,並維持了當地的水土保持。


產業轉型 勤和部落的手製梅子
高雄市桃源區的勤和部落,那裡的居民以種植經濟果樹,如青梅、芒果、夏季蜜桃等作物為主要生計來源。二○○九年的莫拉克風災,重創了南台灣許多原住民部落,勤和部落就是其中之一。在風災之前,當地作物的銷路,長期以來都是依賴盤商收購,農民幾乎沒有議價的空間,因此居民的收入並不多,而風災帶來的農作物損失,更是讓他們的生計處於極大的困難之中。災害過後,農友心疼農作物損失的同時,也意識到了自然環境被人為破壞的嚴重性,於是在小農復耕計畫團隊主動實地探訪,決定協助當地重建時,他們探討的是希望在恢復耕種的同時,也能注意到環境及生態的保護。

由於當地種植的青梅是產量最多的作物,他們決定以盛產青梅作為計畫開始,發展無毒的農產品加工,對於居民來說,將在地種植的青梅加工,不僅能提高青梅的價值,讓作物的銷路不侷限於盤商收購,還能提供當地的婦女及弱勢更多的工作機會。從二○○九年起,當地的居民學習如何將梅子進行加工處理,陳芬瑜說,他們非常幸運遇到一位在六龜開梅子加工廠的老闆,在聽了他們的計畫之後願意教他們梅子加工的技術。就這樣一邊學習,一邊製作毫無添加人工香料及防腐劑的梅子加工產品,透過浩然基金會在資金及輔導陪伴之下,他們從一剛開始只能將青梅低價賣給盤商,到二○一二年可以獨立將梅子加工,有了專屬的品牌「桃源香梅」,並且有固定的買家向他們進貨。


提供經驗再轉移 紀錄片的製作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小農復耕計畫的內容、實際運作的情況及成果,從二○一○年開始,浩然基金會拍攝了小農復耕紀錄片,將農友辛苦堅持的過程一點一滴的記錄下來。目前小農復耕計畫的幾個對象都已經發展出適合當地的無毒耕種方式,他們也都有參與每個月第三個周日,在政大公企中心舉辦的彎腰農夫市集,支持這個「友善耕作,綠色消費」平台。

每年十月彎腰農夫市集都會舉辦兩天一夜的「彎腰生活節」,在這個節日包含講座、音樂會、紀錄片放映等活動,小農復耕紀錄片就會在彎腰生活節時播放,除了讓更多人看到這個計畫,也希望能吸引更多有興趣的人來參與。





延伸閱讀

台灣農村陣線

彎腰農夫市集

浩然基金會

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歐北來的旅行 認識台灣發現故事

【記者陸柔萱、朱庭萱/新北市報導】「歐北來」這個團隊是由四個來自不同領域卻擁有同樣夢想的年輕人所組成,他們共同的夢想是環遊世界,但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旅費,所以想盡各種不需要花錢的辦法來實現這個夢想,然而之前的旅遊經驗,讓他們離開了台灣之後,才發現自己沒有好好的認識台灣,當被問起,你的家鄉哪裡好玩,竟然回答不出來,於是他們便決定先從台灣開始,發現台灣的景點。

歐北來的臉書粉絲專頁已有一萬六千多人說讚,將近三千五百人討論,每天晚上十點發文,自二〇一二年二月成立以來,已累積近四百則的在地故事,他們最近還發行了一張印有台灣六十個冷門景點的地圖、筆記本,讓大家可以跟著上面的景點去旅行。


歐北來是由陳亦琳、蔡昇達、黃于洋、王瀚陞四個人所創立的,他們是參加世界公民島的活動而認識的,世界公民島是一個一個有任務的旅行計畫,要提出自己的計劃並且經過審核通過後,才能夠得到獲得旅費,前往計畫的地方旅行。當初原本只是想要創立一個臉書社團,約大家一起出來聚會,連絡大家的感情,並在閒聊中說到,想要創立一個團隊,讓團員們可以把旅行中發現的故事,上傳到臉書,帶大家認識台灣這塊土地。


歐北來創立 帶領大家認識台灣
二〇一二年二月他們把這個想法化做行動,成立了「歐北來」團隊,歐北來就是台語亂來的意思,因為他們的想法很單純,就是想要讓台灣人都能認識自己生存的土 地,帶著一股初生之犢的衝勁,不去想後果,只知道做就對了。黃于洋說:「我們不能知道一件事的目的才去做,只要是對的事情,我們都應該去做,就算最後不成 功,至少我們曾經努力過。」

他們不帶大家去台灣的熱門景點,而是要介紹台灣的冷門景點,因為他們認為那是真正融入在地生活的方式,跟當地的人們聊天,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故事,分享生命的經驗,從在地人的角度去旅行,並且將這些寶貴的故事轉換成影像跟文字,發表在他們的臉書粉絲專頁上,讓更多人能夠從在地人的口中、眼中,看見台灣的在地景點。

有一次,歐北來要到彰化田尾的一間民宿,叫做舒宿,但是他們找不到路,只好問路人,剛好問到一個到火車站接小孩的媽媽,她告訴他們那間民宿是不開車到不了的地方,就很熱心的載他們過去,因為那時後跟歐北來一起去旅行的人很多,那位媽媽一次載不完,還打電話請朋友一起幫忙載,讓陳亦琳感受到南部人的熱情,心中覺得很溫暖。

舒宿的老闆原本在台北工作,有一天,他突然頓悟,賺那麼多錢應該要回饋家鄉,於是便回到彰化田尾老家,把家裡舊有的米倉改成民宿,讓旅人可以認識他的家鄉,貼近在地人的生活。


傾聽人民的聲音 尋找感動的故事
雖然叫歐北來,但是他們做起事卻不亂來,在成立社團後就馬上進行了環島的計畫,他們二〇一二年在flyingV募資平台上集資,flyingV是一個利用群眾力量的募資平台,任何人都可以發起活動或是支持別人的創意專案。

歐北來在flyingV募資平台的介紹中表示:「台灣尚正港的在地特搜,讓在地人帶你來玩台灣。歐北來團隊將透過居遊的方式,蒐集台灣在地美好的人事物,用創作紀錄感動,透過音樂幫土地發聲!」,也說到:「冷門景點,對我們而言並不是不受大家歡迎的地方,而是被媒體炒作外的淨土,想要保有這片淨土,並不是小心翼翼的把它藏起來,而是要讓更多人一起保護他,不讓他被時代的洪流淘汰...看到小時候喜歡吃的店家一一倒掉...記憶中的美好景象越來越快速的改變,所以我們決定拿出行動!」,這個計畫得到許多人的支持,籌措到環島所需要的旅費後,便馬上出發了

對歐北來來說,冷們景點就是巷口的肉圓攤販、圍牆外的零食店、市場裡的乾麵店,他們在flyingV募資平台上表示,台灣在地傳統文化逐漸消失,在知識經濟社會的時代巨輪牽引之下,這些同年記憶只會隱沒至時代洪流之中。

在這趟旅行的過程中,他們沒有制式的訪問流程,而是用聊天、交朋友的方式跟遇到的人們溝通,交換故事,並把他們的想法轉化成文字、照片,放在臉書上跟大家分享。

黃于洋說:「通常我們到一個地方之前,都會對它有一種想像,像是說到嘉義,大家可能都會想到火雞肉飯,這就是先入為主的觀念,會影響我們不能真正的認識這個地方」,她還說:「我認為要認識一個地方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聽當地人的聲音。」

陳亦琳也說,我們不能帶著偏見去認識人事物,讓她有這個想法的是一個花蓮海或民宿的老闆,他雖然後天失去了一隻手,但是民宿裡面很多藝術裝置都是他親手做的,民宿老闆的朋友更為他做了不同的義肢手套,讓他能換上像虎客船長一般的鉤子或是牛排刀,跟一般人的手一樣,可以做很多事,他也笑說,這是一隻手作成的民宿。一開始,陳亦琳會覺得這位民宿老闆是一位殘障者而同情他,但是了解之後,她發現,他要的不是同情,是尊重。


被夢想實踐家的努力 觸動心靈
在台灣旅行的經驗中,讓陳亦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位住在台南白河的徐笙竣,他曾經得血癌,必須住院,臥病在床的期間,他想要騎單車環遊世界,於是他很努力的復健,讓自己能趕快康復出院,完成世界在他的腳底下的夢想。

後來徐笙竣順利出院了,也展開了他的單車旅行,從中國開始出發,因為旅行讓徐笙竣想要為自己的家鄉付出更多,於是他在自己的故鄉白河打造一個夢想客棧,讓遊客能夠免費住宿並且免費帶你由白河,認識徐笙竣的故鄉。


歐北來的未來 不亂來的規劃
歐北來有三個逐步的計畫,第一是要藉由故事的分享帶領大家認識台灣;第二是尋找夥伴一起成立沙發客棧,讓想要環島的旅客能夠有地方住;第三則是將這些故事集結成冊,讓更多人知道台灣的冷門景點。

現在進行到第一階段,利用臉書用影音、照片、文字介紹台灣人的故事,目前正在籌辦第二階段的沙發客棧,希望能夠找到喜歡分享的朋友,願意把自己家裡的沙發借出來,讓旅行的朋友可以一起分享故事,也希望今年能有一個實體的工作室。

歐北來除了中文版的臉書粉絲專頁,還有有英文版的臉書粉絲專頁,接下來他們會到中南部辦活動,繼續用他們的熱血,讓台灣的冷門景點熱起來。






延伸閱讀

歐北來中文版(Chinese)

OBL Taiwan(English)

歐北來欣傳媒街坊2.0專區

flyingV募資平台 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

台灣冷門景點熱血復甦計畫-歐北來影片

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

紅樓部屋 快速友善的愛滋篩檢站

【記者楊敦皓、武冠華/台北市報導】紅樓部屋坐落於西門町紅樓商圈內,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沒有醒目的招牌,但經由網路與實際發放宣傳品等方式,加上提供較輕鬆且對同性戀者較友善的愛滋病快速篩檢環境,和一般費時又冰冷的愛滋病篩檢站做出區隔,讓紅樓部屋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來篩檢的人次逐漸提高,甚至曾經出現一晚五十人的景況。



原本的構想 國外考察更加強化
施中育表示,紅樓部屋在二○一二年四月成立,而紅樓部屋的創立,大約是基金會兩、三年前開始有的構想,紅絲帶基金會每年都會去國外參訪,在參訪的過程裡看見泰國與日本都有類似的篩檢環境,像是日本大阪就有許多類似的據點,而台灣卻相對缺乏,因此更加確立紅樓部屋的成立。

就讀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系四年級的施中育,二○一○年目睹身邊的一位摯友因愛滋病病發而過世,受到極大的衝擊,因此立定想要服務愛滋病友的志向,投入紅絲帶基金會的志工行列。之後便逐漸從志工轉而成為工讀生,最後成了固定在基金會裡服務的正職人員,並且接管紅樓部屋的大小事。

施中育說:「選址是草創的最大問題,基金會特意將這個篩檢小站置放在同志時常來訪的紅樓商圈,不過由於附近店家眾多,店面多半已有商家進駐,要找到一個適合的點不是那麼容易,當時光是為了解決選址的問題就花了一個月」。不過因為選擇紅樓商圈作為據點,即使紅樓部屋富有特殊的色彩,也不太會被鄰近的商家投以特殊的眼光。除此之外,雖然紅樓部屋本身占地狹小,但是只要跟其他店家一同合作,一樣可以舉辦大型的外展活動。


快速篩檢 與醫院做出區隔
克服選址問題後,紅樓部屋即在二○一二年四月成立。成立的前半年,因為知道這個單位的人不多,來訪的人數很少。施中育說,剛開始常常出現一個晚上都沒人來篩檢的情況,他還曾經因此值班到睡著。不過靠著工作人員經由網路與實際發放宣傳品等宣傳,大約半年以後漸漸打開知名度,因此來紅樓部屋進行篩檢的人也逐漸增加,甚至還出現過一晚五十人次的景況。現在這裡不只有同志朋友會造訪,也逐漸有異性戀者會來進行篩檢。

紅樓部屋提供的篩檢方式與一般醫院的篩檢中心不同,只要十五分鐘就可以看到檢驗結果。由於紅樓部屋使用採血針,受測者只要取出一滴血液,並等待數分鐘就可以得知檢測的結果,醫院的檢驗多半使用針頭抽取一管血才會進行。施中育表示,其實兩者的最大差異在於,醫院的行政流程較為繁瑣,且血液的樣本必須在湊到一定數目之後,再運轉檢驗儀器才符合成本,因此才無法及時得到結果,紅樓部屋提供的快篩檢測則不需要。加上紅樓部屋的人員多為同性戀者或者時常和同志朋友接觸,因此能用更友善的方式給予同志受測者相關諮詢與心理輔導。

紅樓部屋的篩檢空間 攝影/楊敦皓


化被動為主動 改善資金問題
紅樓部屋內還提供同志文學書籍的閱讀與販賣,一進門就可以在書架上看到以出版同志文學為主的基本書坊出版社出版的讀物。除了同志文學,也可以看到教導如何防範愛滋病的書籍——《這之後——H的故事》。此書的作者陳柏舟也曾經是紅絲帶基金會的志工,他說:「如果有人願意提供這樣的服務,是一件很好的事」。

由於紅樓部屋沒有直接受到政府的補助,因此經費大多來自義賣的所得、民眾捐款、向政府申請募款等管道。施中育說:「未來為了解決金費的問題,除了繼續經營上述的管道,還要讓基金會裡的人員發揮各自的專長,用各種類型的服務來籌措紅樓部屋的經營費用,不過具體的方式還在研究中」。





延伸閱讀

紅樓部屋臉書

風城部屋臉書

紅絲帶基金會官網

2013年4月27日 星期六

華人民主書院 推廣華人民主化

【記者余子豪、吳詠琳/台北市報導】華人民主書院二○一一年於香港註冊創立,其創立宗旨主要是透過網路授課來普遍華人社會的民主化。現在兩岸三地華人社會的民主進程正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華人民主書院嘗試用網路打造一個華人的溝通平台,促進華人地區民主運動的知識交流。書院更邀請了中國海外、香港和台灣的專家和學者,從政治學、法治與人權等的學術範疇來分析和解構華人的民主發展情況,並透過在港、台兩地辦演講與座談會使更多年輕一代了解民主。



為推廣民主 實行免費教學 
華人民主書院跟一般學校的教學方式不同,其教學方式主要是透過網頁發佈影片供學生自行下載觀看,從而使普通公民學習到大學課程的知識。書院目前總開設十二門不同的課程,包括「自由主義與當代中國」、「公民記者實務工作坊」、「華人社會的民主運動:台灣與香港」、「澳門政治發展」、「民主相對論:搜尋中國民主化動力」等。所有課程的目標是要使新一代的青年學習到民主的義理,並推廣到各個華人社會。

此外為了在課程上能做到大學的標準,華人民主書院的老師主要是聘請大學教授及專家授課,書院會支付一定的酬勞,可是也有些老師是義務教學的。老師們按需求在不同地方拍攝授課影片,例如選擇特定場所拍攝或者是回書院辦公室拍攝等,最後把教學影片傳上書院網站授課。書院營運經費主要來自民間企業、非政府組織以及公眾小額捐款。


課程推陳出新 理論實務齊施授課 
華人民主書院目前開設的課程有理論性的,也有應用性的。書院的課程跟大學課程相類似,分為不同深淺度,而為了使知識能緊隨民主的潮流,書院每個學期均會開設新的課程。

其中公民記者實務工作坊則屬實務性課程,主要是以培訓公民記者為目標。透過一學期十四節課,讓學生學習如何寫作新聞稿、攝影及編輯等技巧。例如由資深攝影記者謝三泰主講的新聞攝影課程,就利用了不同的新聞照片向學生講解新聞照片的特性,如何區別新聞照片的價值以及如何在報導現場找出拍攝對像。此外又如莊豐嘉老師的新聞寫作和標題製作課,他除了用電腦投影真實新聞稿的內容來教授下標題的正確方式之外,他也詳細地講解了新聞稿文體的具體寫作方式。這些課程的內容會由不同的老師授教,務求學生能從不同的教師身上學到不同的經驗和知識。例如教授攝影的除了謝三泰老師之外,還有曾獲第十屆卓越新聞獎調查報導獎的紀錄片導演劉桂蘭與《新頭殼》網站主編李惠仁等。


學員瀏覽全自發 望公民自我學習
由於華人民主學院課程是對外開放的,學生之參與全為自發性。有時只能憑網站瀏覽量查看統計有多少人觀看課程影片,因此不能統計確實的學生人數,也不能確實地量化書院作出的貢獻。

可是透過如王丹老師臉書中發帖的內容,可看到有些人會對課堂上的某些議題感興趣,從而在臉書上討論。還有的是演講和討論會,如每星期舉辦的「中國沙龍」,沙龍多數設有即時對答的環節,學員可以在討論會和演講中與老師及演講者互動,交換意見。

王興中是華人民主書院台灣辦事處的秘書長和負責人,他表示雖然稱「書院」但現在並沒有真正招收學生,書院在第一年時曾試過辦選課,網上視頻要選課才能看到,但考慮到書院主要目的是「推廣」,所以乾脆開放網上視頻教學,讓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影片,而且所有課程都是免學費的。

大陸網路封鎖 推廣至對岸較困難 華人民主書院已創辦兩年,在推廣民主理念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同的困難,其中大陸的網路管制是推動民主思想傳播的一大障礙。書院主要鎖定的族群為年輕世代,而因為網路封鎖大部份中國人卻很難透過華人民主書院的網路平台來了解西方與其他華人地區的民主發展。

近兩年來,中國大陸落實網路實名制,像是申請微博等社交工具,基本上都要求用實名註冊,而有些網站更會要求上傳照片。不管是對民眾維護基本權益的自發運動或是對網路的檢查封鎖,整個趨勢在大陸愈來愈緊縮。從大陸來台的交換生李同學表示,雖然自己並不經常流覽書院的網站,但是也能感受大陸網路封鎖的限制,有很多想去的網站都上不了。

另外書院在行政和宣傳方面也面對著困難。在排課方面,書院受到資金限制,因此無法一下開設太多課程供學生選擇。此外,曾經擔任過華人民主書院義工的台大學生範俊朗認為書院目前的宣傳仍不足夠 主要是靠人際傳播的方式來推廣民主,所以效果並不顯著,這方面在未來是有待改善的。


未來配合實體教學 擴大傳播效果
華人民主書院目前仍是一個虛擬的機構,王興中說,書院短時間內並不會發展成為一個實體的機構。在未來的規劃方面,書院會以民主運動的發展為依據,課程會不斷的推陳出新,更會考量到實際上的需要,比如中國一般的青年學生或是公民社會需要什麼樣的教材,然後慢慢研究開發。 

王中興又指出,書院將來可能會結合一些實際的教學,透過面對面的實體活動來傳播。書院在台灣和香港都有設辦事處,在台灣,課程會推廣到一些社區學校,目前書院每個星期都會舉辦兩次由王丹主持的「中國沙龍」座談會;在香港,書院也會在各大學舉辦講座和座談會等活動,希望透過不同方式盡量傳播訊息予大陸的學生。而大陸方面,書院會盡能力把民主訊息滲透到廣泛的中國地區。除了網路教學,將來書院更配以實體教學,希望能把民主理念傳達的效果擴大。







延伸閱讀



鯨鯊保育 莊守正從搏感情開始

【記者劉潔萱、邱郁茹/新北市報導】他,是台灣海洋保育不可或缺的一員,更是國際鯨鯊研究首屈一指的專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學系副教授莊守正,投入鯨鯊保育推廣工作二十餘年從不間斷,以實際行動站上保育最前線,用心和漁民「搏感情」說明資源保育觀念,並多次透過全台巡迴演講向大眾宣達海洋保育的重要性。


海洋中溫柔的巨人 面臨絕種危機
鯨鯊,是海洋中最大的魚類,很多人會常常將鯨鯊和鯨魚搞混,而他們最大的差別在於鯨鯊屬於魚類,鯨魚則屬於哺乳類動物。鯨鯊,因為其肌肉雪白如豆腐,因此別名為「豆腐鯊」,雖然體型碩大但性情溫和,並且多以浮游生物為主食。

早年人類主要的捕魚目標並非鯨鯊,但是隨著漁獲量逐漸減少,鯨鯊便成了人類的捕獵目標。早期台灣食用鯨鯊比例很大,還因此引起國際關注和譴責,由於鯨鯊的數量急遽減少,人們才漸漸意識到保育的重要性。


從對鯊魚無感 到深深愛上
莊守正為海洋大學漁業學系博士,專長是漁業生物學和資源管理學。提到研究鯨鯊緣起,莊守正說起初只是為了撰寫碩士論文,從而尋找尚未被深入研究的冷僻題材。在那時,鯊魚研究還是一塊無人深入 了解的領域,因此他在一九八五年決定選擇鯊魚作為研究開端;一九九五年之後,才專攻鯨鯊研究。

在多年研究鯊魚的過程中,他的心境也有不同的轉折。他原本認為鯊魚冷冰冰的、看起來灰灰的,「就是那樣,也實在是沒有什麼情感可言」。但一次機緣下,有個標本塑模師告訴他:「鯨鯊是很美麗的魚類,我從未看過這麼漂亮的生物!」從那時開始,他開始用不同的心態來看待鯨鯊,發現自己漸漸對鯨鯊產生了情感。另一方面,他也看見台灣鯨鯊保育工作的不足,因此決心投入鯨鯊保育行列。

莊守正友人贈的鯨鯊模型,讓他開始對鯨鯊產生情感
二○○○年開始,莊守正配合漁業署鯊魚全省宣導相關計畫,到各級學校及機關進行專題演講,積極向民眾傳達鯨鯊保育概念,並且也站上鯨鯊保育最前線,直接和漁民面對面溝通。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不如想像中的順利。莊守正談到,一開始,和漁民的溝通過程總是充滿著許多的摩擦,包括保育觀念與商業利益的衝突、漁民不願採信他的建議、拒絕配合保育工作等等。他回憶起曾和有幾十年交情的漁民朋友吃飯,在眾人酒酣耳熱之際,他趁勢提起鯨鯊保育的工作,身旁朋友原本堆滿笑容的臉、豪爽喝酒的模樣瞬間變得正經八百,臉色一沉告訴他,「保育的事門兒都沒有,若是再提起,連朋友都做不成了。」

這一幕,莊守正至今仍印象深刻,往後也成了對他最大的激勵,因為這促使他重新審視自己的觀念和行為,讓他思考如何跳脫「學者」的角色、以更適合的角色和漁民宣達保育觀念,若是自己繼續以學者身分傳遞觀念,只能等待吃閉門羹。於是他告訴漁民們,自己雖然身為漁業研究者,但也算得是廣義的「漁民」,當然是和他們站在同一陣線的。

莊守正經由利弊分析讓漁民了解台灣海洋概況以及保育工作內容:若是不做好保育工作,未來漁獲資源匱乏,他們也會失去工作;若是配合保育工作,不僅可以維持生態永續發展,也可以間接確保工作收入。他以專業知識的解說加上動之以情的方式,漸漸取得他們的信任,讓他們心甘情願地願意配合保育工作。

另外,他也用閩南話和漁民們談話,為的是拉近彼此的距離;時常,他也會穿梭在魚市場中,貼近漁民的生活並試著取得他們的信賴。即使曾經遭受到許多冷言冷語讓他一度灰心,但是他依舊堅持宣達鯨鯊和海洋資源的保育概念,他要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來保護屬於大家的海洋生態。


鯨鯊保育 刻不容緩
鯊魚的魚鰭具有高蛋白及豐富的膠質,是許多老饕的最愛,也是整條鯊魚中經濟價值最高的部位,莊守正提到早年捕獲鯨鯊,往往都只割取魚鰭,之後便一腳將還淌著血水的鯨鯊踢回海中,但是失去魚鰭的鯨鯊根本無法游泳,只能任其在海中自生自滅。他舉例就像是將人的手臂砍斷,讓其血流如注而不醫治,痛苦程度可想而知。

同時, 莊守正以生物資源的觀點來說明,人們只食用魚鰭,卻把其他部分魚肉丟棄的行為其實十分浪費,不符合資源充分利用的概念。他強調海洋資源不是不能用,而是要「適度且有智慧的運用」,既然捕撈上岸就要將資源盡其利用,而不是只割取魚鰭

漁民捕獲鯊魚後的處理過程(莊守正提供)

漁民捕捉鯨鯊(莊守正提供)
由於鯨鯊肉質鮮美,成為了全球漁民們捕獵的頭號目標,導致鯨鯊數量逐年減少,面臨瀕臨絕種的危機。因此台灣在二○○一年正式設立「鯨鯊漁獲通報制度」,只要漁民一捕獲鯨鯊,就必須向捕獲當地縣市政府通報,之後縣市政府會將資料轉送到海洋大學「水產資源研究室」及漁業署記錄保存。藉由這樣的方式,政府因此得以準確掌控鯨鯊的數量,而後,台灣在二○○八年全面禁止捕撈鯨鯊。

國外對鯨鯊保育也同樣關注,法國國營第三電視台曾拍攝了一系列海洋生態及鯨鯊研究的紀錄片,並於二〇〇五年到台灣拍攝「台灣的鯨鯊」專題,邀請莊守正全程協助拍攝。拍攝專題前,製作團隊為了搜尋台灣鯨鯊研究資料,在網路搜尋引擎上輸入相關的關鍵字,結果發現所有和台灣鯨鯊的有關報導或研究都顯示和「莊守正」相關,於是製作團隊極力邀請莊守正參與計畫協助拍攝。

為期一個月的拍攝過程,莊守正帶領製作團隊出海尋找鯨鯊、走訪魚市場、夜市,實際了解台灣鯨鯊交易和大眾食用狀況,也針對台灣鯨鯊的利用、保育政策和學術研究有詳實的紀錄,而這部影片後來也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賞。

莊守正協助拍攝法國國營第三電視台「台灣的鯨鯊」專題(莊守正提供)


用心經營人脈 永續保育終有成 
莊守正表示,從二○○八年禁捕鯨鯊至今,資源數量確實增加了,雖然沒有具體的數據,不過之後每年定置網不小心捕獲鯨鯊的數量都有增加,日本也表示鯨鯊數量有上升的趨勢。

其實在政府規定全面禁捕鯨鯊之前,莊守正也進行了許多鯨鯊的相關研究,內容包括台灣針對鯨鯊的漁獲利用情形、鯨鯊的繁殖策略,也因為這些的報告促使保育團體提出,將鯨鯊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又稱華盛頓公約)附錄二的決定,而台灣官方也適時的針對鯨鯊進行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以至最後的禁捕。
回首過往,莊守正十分感念漁民朋友們的協助,才讓保育工作能順利進行。之後他和漁民們也成為好朋友,常常聚餐聊天,對他來說這樣的情感連結和保育工作一樣重要。而他和漁民們的好交情,也間接幫助了莊守正的學生進行相關研究,他的學生若是到海上研究,只要報上莊守正的名號,多半能獲得熱情的漁民協助研究,或是採集資料等等,他認為這就代表多年努力有了成果,漁民們也肯定他在保育上的投入,這些都是他當初始料未及的收穫。

莊守正認為海洋資源的利用要取之有道,不能任意浪費或濫捕,「保育不是全然的禁止或是保護,而是如何讓資源能夠合理的運用。」二十餘年,他始終為海洋保育工作盡心盡力,民間的保育意識漸漸抬頭,也讓他感到欣慰,他希望全民能夠一起為海洋保育盡一份心力,不僅是保護海洋生態,同時也造福後代子孫,讓海洋資源能夠永續發展。

   莊守正鯨鯊研究二十餘年,致力保護海洋生態(莊守正提供)






延伸閱讀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學生紮根在地 數位科技活化地方

【記者劉潔萱、邱郁茹/新竹縣報導】擺脫傳統教育,不只是呆坐在教室、不再是老師說學生聽,可以不單透過考試來評量。林崇偉讓教育由紙本化為行動,他利用課堂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參訪社區村落和傳統產業,以傳播科技的專業結合在地資源,開創一系列推動在地觀光的互動式科技導覽,讓學生不僅能從體驗和服務中成長學習,更可以實踐所學、回饋社會。


觀光APP玩樂好方便
現任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的林崇偉,曾研發出多款結合在地觀光的APP,包括「新埔不只是過客」、「田尾愛情樹」、「觀光工廠自在遊」等APP,不僅結合當地社會資源,匯集吃喝玩樂的資訊,民眾可以透過APP取得詳細的交通資訊以及商家簡介。譬如在「新埔不只是過客」APP中,遊客可以藉由手機觀看新埔七十五個特色景點七百二十度的環景,突破以往電子地圖的限制,帶給使用者更具體的感官饗宴。另外也提供中英雙語介面的資訊,讓外國遊客也能詳盡地體驗台灣各地文化之美。只要開啟APP程式點擊有興趣的景點或主題,就可以知道景點的歷史起源以及在地產業介紹,還有許多相關景點照片供遊客參考,此外還附上詳細的交通資訊,讓遊客可以盡興悠遊新竹。

除了「新埔不只是過客」APP之外,林崇偉和交大學生騎著腳踏車,帶著相機,在新竹的大街小巷將米粉摃丸風華記錄下來,並利用互動式導覽技術做成中英文版本的電子書及APP,不僅保存了米粉摃丸的產業文化,也幫助業者將傳統技術推廣出去,讓更多人能了解新竹在地產業。

另外,在「田尾愛情樹」APP中,林崇偉透過專題實作課程與田尾公路花園發展協會緊密合作,交大學生利用創意為地方產業作詞譜曲、演唱並拍攝愛情樹音樂MV,更企劃嶄新的「精靈小旅行」田尾文創旅遊行程。搭配科技導航與智慧導覽系統,提供遊客與地方觀光導覽人員全新的遊憩與服務模式。

「新埔不只是過客」APP畫面

談到諸多觀光APP的研發過程,林崇偉笑著說,最初只想帶著學生到戶外騎騎腳踏車,親近大自然,之後騎著騎著就蹦出規畫導覽路線的想法,於是和學生一起集思廣益、蒐集在地觀光資料,最後設計出一系列推行在地觀光和認識傳統產業的APP。林崇偉說設計觀光APP,不單單只是為了行銷在地觀光,重點也不在於設計的想法,最大的目的是讓學術和地方緊密連結,包括讓學生研究導覽路線、蒐集美食店家或是設計特色地標等等,透過一連串設計APP的過程,培養學生對在地的情感,也期望能間接激勵他們,讓學生能更努力的思考該如何貢獻與應用所學。


橫跨人文與科技的通才
林崇偉的求學歷程橫跨人文、傳播、商業資訊以及企業管理四個領域,看似毫不相關的專業,卻也在未來的每一個階段發揮了它們不同的作用。東吳大學德文系畢業後,他考上台大新聞所,當時他所負責的工作就是將資訊數據化、管理及過濾,也因此赴歐求學繼續朝商業資訊領域深耕。

在求學過程中,他有感於台灣傳統教育不夠多元化,無法讓學生盡情發揮所長,當時想改變傳統教育的想法就已經萌芽,之後到國外留學親身體驗國外教育的開放及多元,更加深了創新教育的念頭。


實踐創新教育
他在歐洲完成學業回台灣後,就進入交大擔任教職,開始實踐早年創新教育的想法。他時常透過課程,讓學生親身實踐所學的知識,例如在「二○一二新竹米粉摃丸節」中,他帶領學生深入了解傳統米粉、摃丸的製造產業,並以單車遊覽路線為主題,結合在地傳統美食,設計出新竹觀光地圖。此外,林崇偉研究團隊也和當地米粉工廠合作,將米粉製造過程融入互動式導覽系統,工廠人員搭配平板電腦的互動式導覽系統,向遊客解說米粉的製作過程,不僅比傳統解說方式更為生動,也讓遊客印象深刻。

林崇偉展示互動式導覽系統(林崇偉提供)


為了能吸引更多目光,林崇偉和學生決定搭配時下頗受年輕人喜愛的微電影,拍攝推廣在地產業的微電影作為宣傳手法的一環;電影也從年輕人的角度出發,讓推廣工作更有活力。例如在微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摃丸」中,由交大學生以逐格動畫的方式將五百多張照片串成電影,故事內容講述學生受到摃丸香味吸引,便展開了找尋美味摃丸之旅,期間經過了交大竹湖、新竹米粉工廠、城隍廟、新竹玻璃工藝館等景點,最後大夥一起享用美味米粉摃丸大餐劃下圓滿句點。

過程中學生不只將課堂上所學的傳播知識做最具體的呈現,也從親身體驗傳統美食文化中,得到了最寶貴的鄉土情感。林崇偉說一開始根本沒想到要拍微電影,但在一次又一次與學生的靈感碰撞之後,靈機一動決定拍微電影試試,讓民眾在最輕鬆活潑的氛圍中,跟著學生一起享受新竹的美食與在地文化。


愛的社會企業
林崇偉和財團法人殘障聯盟、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合作,在今年二月發表「愛的米其林」APP,協助身心障礙者找尋無障礙用餐環境,只要用智慧型手機下載APP,就可以隨時查到哪裡有友善無障礙用餐環境,程式內還包括「特派員」的第一手報告,評鑑各家餐廳,讓民眾可以更了解餐廳的實際狀況。

研究團隊在歷經和福利組織不少的觀念衝突以及說服身障者擔任「特派員」的迂迴過程之後,回首來時路,步步皆辛苦。林崇偉說,會特別訓練身障者擔任「特派員」,是因為只有他們才能切身感受環境的一切,洞悉用餐環境的優劣。由於部分身障者會因為心理上的自卑感而難以面對人群,比較害羞低調,因此要請身障朋友前往餐廳觀察餐廳環境、評比服務態度以及各項設施,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

經過研究團隊不斷的溝通和鼓勵,最後才成功說服十多位身障朋友投入其中。談到「愛的米其林」他臉上總是堆滿了笑容,他認為「愛的米其林」不只是一個APP,更是一個行動的展現,透過實際行動呼應身障者的需求,讓他們的生活更便利,對他來說才是最有意義的事。

自從發表了「愛的米其林」後,不僅屢屢得獎更引起多方關注,大家紛紛期待林崇偉能夠繼續將此APP擴大發展,將評比餐廳範圍從台北拓展至全台灣,甚至其他國家,但他卻認為將手上的任務做好比較重要,畢竟目前的成果還需要兩到三年的觀察才能知道有哪些缺失需要改進,若是一心迎合大眾需求,急著推出更新版本,他擔心會有不夠周全之處,所以目前的他仍在為「愛的米其林」台北版本而努力。

至於下一步,林崇偉預計將「愛的米其林」拓展成社會企業,「我所謂的社會企業,必須兼具高度商業化及緊密社會連結,讓每一位員工在奉獻社會之餘也有很好的報酬。」他想要將社會企業的真正概念傳遞給每一個人,讓大家不再輕視、錯認社會企業為單純的愛心企業,對他來說,一個好的社會企業不僅能為大眾帶來幸福,包括員工工作也會感到幸福。目前「愛的米其林」社會企業的籌備工作,已經陸陸續續進行中,但還要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能慢慢步上軌道。
「愛的米其林」無障礙餐廳指南(林崇偉提

「愛的米其林」七項獲獎紀錄


堅持理想  挑戰不可能
讓林崇偉非常驕傲的是,他培養出一群能夠跟著他一起探索、實踐教育各種可能性的學生,「愛的米其林不是我最驕傲的成果,我的驕傲來自於米其林小姐!」米其林小姐指的就是「愛的米其林」APP的諮詢窗口,使用者若是對於「愛的米其林」程式內容有任何問題,都是由「米其林小姐」為大家解答,而她們就是交大學生組成的研究團隊。

跳脫教育框架,林崇偉堅持走自己想走的路,此外,他認為學習應該多元化,不應只是透過成績來衡量學生的能力,應該透過實作才能從中發現問題,進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林崇偉老師和最令他驕傲的「愛的米其林小姐團隊」(林崇偉提供)






延伸閱讀

與崇偉老師一起學習

Ted x Taipei 愛的APP

Talent 雜誌:交大開放創新的 夢想秘密基地







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

腦麻兒的地板滾球 擲出無限生命力

【記者陳可嘉、黃桓瑜/台北市報導】將球舉起,瞄準目標,奮力一丟。這樣一串看似簡單的動作,對於在啟智學校內練習地板滾球的學生來說,卻是一項耗盡心思與體力的運動。坐在輪椅上的林佳穎與楊承閎,任何一個小動作在旁人看來都是那麼的不容易,但他們對地板滾球的熱情,卻為他們帶來了生活不可或缺的力量。



動作少 注重技巧與策略
地板滾球源自於希臘的一種古老的傳統體育項目,是一種比賽準確度的運動。經過幾世紀的演變,現今的地板滾球以一顆白球作為目標球,選手可分為一隊一人或一隊多人,隊伍間相互擲出滾球競賽,哪一隊所擲出的球最靠近目標球就得分。一場比賽四到六局,積分高者獲勝。

地板滾球發展至今,演變成了一種不需要太多肢體動作的運動項目,即使需依靠輪椅行動者也可以參與。由於主要靠技巧與策略來贏球,對於需要運動與復健的腦性麻痺患者或肢體障礙者來說,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中華民國腦性麻痺協會在二○○三年開始在全台推動地板滾球運動,地板滾球所需的肢體動作簡單,場地、器材取得也相對便利。腦性麻痺患者在練習地板滾球的過程中需要集中精神,仔細描準目標球後再擲球,藉此可以訓練腦性麻痺患者的體力、智力、情緒控制,平時也能作為休閒娛樂,並藉由分組練習來學習團隊合作。


充滿熱情 不畏困難
今年十八歲的林佳穎出生時是一名早產兒,由於細菌感染導致他腦性麻痺,至今都要靠輪椅活動。十二歲時進入台北啟智學校就讀後開始練習地板滾球,到現在已經有六年的時間了。周一的下午是啟智學校練習地板滾球的時間,大部分的學生都是坐著輪椅在場中央練習擲球。而場邊的林佳穎也在練習,但因為腦麻造成的肢體障礙程度不同,林佳穎沒辦法像其他同學一樣可以把手高舉,所以他的輪椅前有一個像是溜滑梯的軌道,林佳穎看準擲球的位置後,需要請人幫他把軌道對準目標球,再將自己的球滾下。

身體無法自由活動,說話也不像一般人那樣靈活,但談到地板滾球林佳穎便馬上露出滿臉笑容。他說,地板滾球耗的是他的腦力、眼力,再來才是體力。因為要將球丟得靠近目標球,每次都要看得很仔細,才能確定方向出手擲球。但這些練習起來都不算困難,真正讓林佳穎害怕的是緊張的心情。每次比賽時面對與其他選手競爭的壓力都讓她快喘不過氣,但也就是有想獲勝的心情才會感到緊張。林佳穎將這樣的心情轉為成功的動力,在許多比賽中都得到了優異的成績。得獎的次數多到她自己都要記不起來。她回想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比賽就是二○一○年的全國身障運動會,林佳穎在地板滾球雙人組比賽中拿到了銅牌,個人賽中更是拿下了金牌,同年她還拿到了總統教育獎。林佳穎說,他很喜歡玩地板滾球,贏得比賽讓他更有自信,但不會侷限自己一直從事這個運動,未來還想挑戰更多不同的事物。


激發熱忱 建立自信
與林佳穎同齡的楊承閎也是一位地板滾球好手,高一才開始練習地板滾球的他,至今已經出征了不少比賽。他在二○一二年全國身障運動會地板滾球項目中拿到了銅牌,是目前為止最好的成績。身體狀況比較好的楊丞閎能夠靠自己的力量擲球,他說練習時並不覺得有什麼困難,只覺得很好玩,但因為沒有感到挑戰性也就比較無法引發他太大的興趣。由於在學校時都是同學們一起練習,但在正式比賽中,場上只會有選手與評審,家人或是老師都不能靠近。楊媽媽說,第一次的大型比賽就把楊承閎嚇到了,看到嚴謹的比賽現場讓他退卻,直嚷著不想比賽。在楊媽媽細心安撫後,楊承閎才願意回到場上繼續比賽。因為媽媽的陪伴與鼓勵,楊承閎現在面對各個比賽都願意嘗試,優秀的名次所帶來的信心也讓他對於地板滾球越來越有熱忱,平時練習也總露出充滿幹勁的神情。

只要是練習地板滾球的時間,楊承閎的媽媽總是陪在他身邊。楊承閎與雙胞胎弟弟都是早產兒,楊承閎因為腦部發育不全導致腦性麻痺,楊媽媽為了照顧兄弟倆成為了一位全職的家庭主婦。楊媽媽說,楊承閎幾乎不曾跟他抱怨過什麼,因為他們母子時時刻刻在一起,從小到大都給他正面觀念,多鼓勵、稱讚他才造就楊承閎健康樂觀的心靈。而自從接觸地板滾球後,楊承閎不但找到興趣與成就感,身體的狀況也改善許多。由於腦性麻痺會造成肌肉張力變大導致四肢無法靈活地活動,楊承閎在訓練初期本來無法順利的擲球,後來經過復健加上地板滾球的練習,現在用來擲球的手變得更加靈活。楊媽媽強調,這樣的特殊孩子家長自己養育是最好,多嘗試不同的復健與治療方法,孩子是有機會進步的。


自我決策 面對挫折 訂定目標
透過地板滾球的訓練,腦性麻痺患者不但有運動的機會,還能藉此建立信心,找到屬於自己的一項專長。台北市啟智學校的職能治療師王晴瓏說,地板滾球是一個真正能讓腦性麻痺的孩子自我掌控的運動項目。如何擲球,瞄準哪個位置,何時擲出球等動作都由學生自己控制。練習地板滾球的過程讓腦性麻痺的孩子擁有自我決策的能力,校方也不會強迫學生一定要從事這樣的運動,練習意願在學生身上。

腦性麻痺的孩子在專注力方面並不是那麼好,練習時不認真、不在乎的情形也很普遍。王晴瓏說,可以透過比賽來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練習前要明確訂定目標,強調在比賽中拿到好成績的重要。因為比賽的過程與結果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自信,同時也可以面對挫折。像林佳穎曾經比賽輸了放聲大哭,也曾經得到全國冠軍。王晴瓏表示,這樣的心情起伏沒有透過地板滾球是得不到的。王晴瓏鼓勵更多腦性麻痺的孩子加入地板滾球的行列,透過運動訓練學生控制肢體的穩定性、手眼的協調性與大腦專注力。這些都可能有效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加強大腦思考、辨識、團體合作等能力。作為一種運動,地板滾球讓腦性麻痺患者促進身體健康;作為一種興趣;地板滾球讓腦性麻痺孩子找到對生活的熱情;作為一種目標;地板滾球讓腦性麻痺孩子建立自信,從中獲得的成就感帶他們找到更多生命的價值。





延伸閱讀

中華民國腦性麻痺協會

滾球國手林佳穎 自信樂觀闖人生

腦麻患者玩地板滾球 玩出自信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聽障舞團 舞出生命新樂章

【記者李妘、林宜臻/台北市報導】聽不見音樂還能跳舞嗎?這是一個由聽障者組成的舞團,他們藉由音樂的震動和翻譯老師的手語一步一步學舞,雖然辛苦,他們卻怡然自得,享受舞蹈的每一個律動,在音樂聲中得到無比的快樂。



超越聽障 挑戰跳舞
聽障舞團是由伊甸基金會與聾人協會合作組成,伊甸基金會負責整個舞團計劃,聾人協會則幫忙接洽聽障朋友,提供參與舞團的機會,至今已成立三年,團員年紀從最年輕二十七歲至最老六十五最都有,每一位聽障程度皆不同,輕者能聽到些微聲音,還能和人對話,重者則是完全聽不見。每一個星期六下午,他們都會在萬華運動中心團練,從第一年害怕站上舞台,到第二年逐漸建立信心,到今天每一次上台表演都是他們最期待的事。

三年前伊甸成員陳濂僑在主持公共電視「聽聽看」節目時,採訪了同是伊甸基金會旗下的劇團「輪椅劇團」,他擔任主持人長達十四年,節目內容為記錄聽障朋友的生活,本身也是聽障者的他,這時突然有了靈感,雙腳不靈活都能跳舞了,聽障者有何不能呢?他向伊甸基金會提出這樣的想法,指導老師則由輪椅舞團的紀麗娟老師扛下重任,但是真正困難的是開始練習後。

一開始因為上課時間是在星期日下午五點至六點半,剛好是家人相聚的晚餐時間,許多人因為回家煮飯等因素一度讓來練習的人變得很少,經過幾次協調後,礙於場地和老師的時間,也是真的非常喜歡這樣的課程,大家漸漸願意克服困難來上課,在幾次演出後,表演曝光後也吸引更多人一起參加,目前包含志工與聽障朋友共十八位團員。


嘗試各種可能 目標專業舞團
聽障舞團的成員皆為業餘舞者,前兩年有在身障大遊行和士林官邸演出,身障大遊行當時的主旨是希望商障朋友自己上台表演,展現出身障朋友也有優秀的一面,另外,士林官邸的表演則是由對方邀請,當初對方希望可以以手語歌展現菊花之美,但是聽障舞團提出以表演舞劇的形式,雙方達成協議,讓大家看到聽障舞團的另一個發展方向。

除了這兩個活動外,聽障舞團也受邀為伊甸基金會和聾人協會舉辦的活動表演,聾人協會秘書長高鳳鳴表示,前兩年成員來來去去,直到今年,他們已不再招收新人,培訓固定的團員希望能向專業舞團邁進,一方面讓專業度提升,企業邀請的機會越多,就有越多的經費能打開舞團的知名度,一方面如果有費用,團員會更有動力繼續努力,對他們會有更多的幫助。

高鳳鳴說,這裡是一個對聽障朋友來說非常好的環境,很少有地方會有老師花許多時間,一次又一次的耐心教導,還有手語翻譯人員為聽不見音樂的聾人們打拍子,這些都幫助聽障朋友們一天比一天進步,所以,協會堅持讓聽障舞團繼續發展,讓他們能有一個管道充分表現自己。


辛苦又快樂 成員團結一心
聽障舞團共有十二位團員,跳舞對他們來說是又辛苦卻又無比快樂的事,因為聽不見音樂,常常不知道是否開始了,需要靠翻譯人員打拍子、感受地板的震動,或是舞蹈老師提醒,但是他們不因為這樣就想馬虎跳過,他們每一位都盡全力在記舞步,即使有些人總是跟不上拍子,或是又比別人快了半拍,每一次練習他們都還是努力學習,盡力跟上大家的進度,最讓人窩心的是,只要一個人不會,全部人就會陪著他一起練習,他們已經不是純粹一個舞團,而是一種團結的精神。

其中一位聽障朋友邱爸〈化名〉,他每個星期天從桃園來到萬華練習,他原是聾人協會的會員,因為喜歡跳舞又從協會得知這個訊息,又因退休在家裡沒事做,女兒強烈建議他來舞團運動,練習一次後就愛上這個舞團,邱爸來到這裡兩年了,他每個星期花四十分鐘坐車到這裡和大家一起跳舞,一方面讓身體健康,一方面也和其他人交流,他滿臉喜悅的說:「在這裡很快樂,我交到很多朋友!」。


因快樂而跳舞 因跳舞而快樂
因為每位團員的聽障程度不同,所以他們會互相激勵,學得快的會幫助學得慢的,也有人負責將上課的影片拍下,上傳到他們「萬華一號」的Facebook社團中,讓大家都可以在家練習。陳濂僑表示,聽障朋友其實處在一個很封閉的環境,所以他積極參與各種活動,他到各大學校演講,教導聽障朋友手語,還考上街頭藝人證照表演默劇,他樂於接觸新的事物,聽障舞團讓他接觸不同的朋友,也讓他有新的表演能在學校、工作中帶給大家歡笑。

聽障舞團的舞技可能不比別人精湛,舞步也不太整齊一致,但是他們跳舞不是為了勝過別人,是為了自己快樂,資深團員楊晶婷,現任易飛網旅行社助理,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媽,每天照顧孩子、洗衣煮飯和工作壓力讓他喘不過氣,跳舞讓她拋開煩惱,完全享樂其中,她說:「我因為快樂而跳舞,也因為跳舞而快樂。」聽障舞團希望藉由跳舞讓大家知道聽障也能做很不一樣的事,也能把希望和歡樂帶給大家。





延伸閱讀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聾人協會全球資訊網

伊甸基金會

聾啞挑戰命運 精彩舞出「千手觀音」

2013年4月22日 星期一

寶藏巖進駐藝術 活化聚落空間

【記者李明芸、陳柔瑜/台北市報導】位於公館水岸旁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曾經是兩百多戶人家居住的聚落,規劃為藝術村後,與居民共生,並結合藝術家的進駐、生態導覽,帶來各式各樣的展演。不只保存了歷史與自然生態,更藉由這樣的地方,連結本土與國際的藝術及文化,豐富了聚落空間。





駐村計畫的發想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包含寶藏巖寺和附近延伸出的聚落,聚落房屋由不同年代的居民搭建而成,如退休的老兵、離鄉背井的工作者。他們沿著山的地形建造,使這些違章建築形成特殊複雜的交錯空間,在未有駐村計畫前便吸引了不少藝術家在這裡創作。

一九八年,台北市政府計畫將此地做為公園預定地,基於部分地區淹水的安全考量,聚落面臨拆遷,居民也跟著要搬離,後因住民安置問題暫緩拆建計畫。因為聚落中的藝術家和其特殊人文地理景觀,使這裡與一般看到的城市有著不同風貌,在一九九九年,當時的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提出「藝術村」的概念,確立寶藏巖未來的營運方向已非公園,而是運用藝術家進駐的方式保存特殊的人文風貌,也保存了歷史聚落。二○○六年,大部分居民已遷村,部分則自願留下,政府開始進行聚落修繕的工作。寶藏巖在各個團體如台大城鄉所、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等努力奔走下,雖然有部分建築因安全考量遭拆除,但仍然保留了大部分的歷史建築,並注入藝術轉化為藝術村。


讓藝術家與居民共生的空間
年十月二日,「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由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藝術村營運部正式營運,主要分為寶藏家園和藝術村兩大部分,寶藏家園現在還有約二十戶的居民住在這裡,藝術村則是開放各國藝術家進駐和藝術的展演,與聚落共生的概念保存也活化了寶藏巖聚落。營運部經理孫育晴說,寶藏巖國際藝術村與其他藝術村比較不一樣的就是與人和自然環境的互動,因為這裡的房屋是沿著山的地形蓋的,所以也有人稱寶藏巖為「小九份」,再加上保留了許多從過去種植到現在的植物,使這裡除了人文之外,更添加了自然風情。

寶藏巖藝術村每年三月到六月都會開放徵件,全國藝術家都可以提出駐村計畫,並由專業評審審查後確定入選名單,另外還有一個與不同國家如紐西蘭、法國、日本、美國等國對等交流,每年台灣和對方都有一位藝術家到彼此國家交流,彼此提供住宿費用,其他如創作費用、機票則由自己國家資助。

孫育晴說,駐村藝術家最有趣的,就是沒有固定的展演型式,駐村計畫可能也會在入駐後而調整或增減,甚至有位表演藝術家陳雪甄,她的《關於分享的各式距離》是以全村作為舞台,在表演的過程中,帶著觀眾探索寶藏巖,欣賞各個視角的人物和風景。藝術家也會和聚落居民互動,剛開村時,有一位台灣藝術家葉育君設計了一套寶藏巖的健康操,在固定時間就會號召居民一起來做操;寶藏巖中的生態農園是一位義大利藝術家和居民共同合作而生,雖然藝術家待了三個月就離開了,但現在居民還是有在持續經營生態農園。

李孟書是藝術村中「二皿手工紙設計」的駐村藝術家,原本是美術系的學生,在寶藏巖還未形成藝術村前,就知道這裡有藝術家在創作,當時就會和朋友一起來看看。之前在網路上看到徵件的機會就報名參加,通過評選後,從二○一一年底開始就到寶藏巖,「在這裡可以發揮所長、學以致用,擁有自己創作的空間是一件很棒的事,也給我們這些創作者很大的幫助。」李孟書說,其中也有作品是取景於寶藏巖。平時會和其他駐村藝術家聊天、交流意見,如果有機會也會合開課程。

取景於寶藏巖的明信片

目前除了好好經營駐村這部分,也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方式勸導遊客不要打擾寶藏家園的居民。孫育晴說,現在和居民是和平相處,如果有什麼活動也會提早告知他們,雖然有掛「請勿進入」的牌子提醒遊客不要闖入寶藏家園,但有些遊客還是會好奇,掛上這樣的牌子更讓他們想一探究竟。而且,以這般帶有強制力的方式禁止遊客,基金會似乎成了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非共同生活、彼此親近的鄰居,關於這點,目前還在研討更周全的方法。

雖有牌子提醒 仍希望找到更好的方式維護居民的隱私


結合生態導覽
除了駐村藝術家,保留了許多過去種植的植物,人事已不若過往,但植物依舊長青,這讓寶藏巖更添了幾分人文懷舊的氣息。藉由定時的生態導覽讓大家更認識這裡的地理環境,將自然生態結合人文生活,給遊客不一樣的參觀回憶,未來也希望能推出導覽系統的APP


寶藏巖與作家劉克襄老師合作,選了寶藏巖中二十幾棵樹,寫了一本導讀的小書,介紹這些植物與寶藏巖的關係。如山菜豆,因為整體環境受到保護,長得又大又好;又如佇立在村口壯碩的苦楝,是寶藏巖裡少數四季分明的植物,或許當時村子的人因為它能「報時」,可以藉由它來了解現在是什麼季節,把它種在門口有些地標的意義。

結合生態導覽讓遊客了解這裡的自然環境


保存與多變並進
目標於二○一三年四月開始營運的「青年會所」,希望可以吸引藝文有關的人,雖然他們沒有駐村,但可以短暫以旅客的身分體驗寶藏巖的文化氣息。另外,因為關於寶藏巖的歷史有很多不同說法,基金會現階段也在整理、確認文史資料,希望讓遊客能更了解這裡的歷史背景。

孫育晴表示,很多人覺得寶藏巖一直在變,這也是寶藏巖最好玩的地方,因為每個藝術家待的時間為三到六個月,所以一直有不同的藝術家進駐,風格、氛圍就會不一樣,二○一四年希望將藝術家駐村時間縮短到二到三個月,讓更多藝術家來這裡交流,不同的創作類型更能豐富藝術村。





延伸閱讀

2013年4月21日 星期日

數位科技好好玩 學習伴著走

【記者劉潔萱、邱郁茹/台北市報導】時代變遷,隨著科技發展愈趨成熟,學習已經不再侷限於書本,學生可以帶著時下最流行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走進地方廟宇和七股濕地,利用載具對準神像或螃蟹感應,短短幾秒,無論是廟宇歷史、神話典故還是螃蟹的種類、生活型態立刻顯示在平板電腦上。這樣的學習方式新奇又好玩,不僅讓學生可以快樂學習,甚至愛上學習。




學習不應受限時間和地點
台灣科技大學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教授黃國禎,多年來致力於數位學習的推廣,主張運用PDA、智慧型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等載具來學習。人們只要透過行動載具掃描二維條碼(QR)或是無線射頻識別標籤(RFID),就可以直接連到網頁獲得資訊,達到隨時隨地的「無所不在學習」。

黃國禎為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博士,從二○○六年開始接觸數位學習領域,隔年正式加入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目前他的計畫多和學校合作,幫助學校教師利用科技融入教材,創造多元、互動的數位學習型態。


黃國禎認為學習本應無所不在,不應受限於任何地點,他提到生活中,人們有太多的零碎時間無法好好利用,像是在公車上學生常低頭用手機看漫畫或是玩遊戲;他覺得若是有了數位科技輔助學習,學習就可以隨心所欲,也可以把握零碎時間學習。另外,他強調,學習若是沒有和情境融合,就無法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例如,很多人到博物館參觀、看到偉大的展品,都會主動使用語音導覽以取得展品蘊藏的意義或故事,是一種人們自然而在一定的情境之下主動接觸資訊、學習的情形;這也是為什麼他一再著重結合情境來學習的重要性。



用手機逛廟宇 加深學童鄉土情感
黃國禎和其研究團隊曾經與中南部各地眾多廟宇合作,並結合鄰近國小的鄉土課程,設置一系列以建立孩子的鄉土情感為主,科技融入教育為輔的學習系統。以黃國禎和台南朝興宮的合作計畫為例,他們在廟宇各處及神像附近貼上QR碼,讓孩子在欣賞廟宇建築豐富而精美的外觀結構的同時,藉由手機或平板電腦掃描條碼,就會連到相關解說網頁,讓學生能進一步了解各項工藝的歷史意義。透過行動載具,學童不僅能了解在地廟宇的歷史起源、古今風貌,也可以親自體驗廟宇之美。

▲學童用手機掃瞄神柱上的QR碼(黃國禎提供) 
除了能及時透過條碼得知資訊以外,系統還會隨機出題,並且指派任務。例如:「交趾_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廟裡歷史最悠久的神像是哪一個?」「請觀察神柱並寫出神柱上有幾種動物圖案?」一道道的關卡,勾起學童的好勝心和好奇心,讓學習在闖關中完成。另外,老師也可立即從網站收到成果回饋,得知學生的學習成效。黃國禎深信如果學生能在實地的情境裡學習,對於自己所在的土地情感也會更深厚,不僅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意願,也加深學習印象。
掃描條碼之後,手機上顯示神柱的相關資訊(黃國禎提供)


帶著PDA到蝴蝶園探險
○○九年,黃國禎研究團隊和台南成功國小合作,利用該校的特色蝴蝶園結合自然科學課程,帶著學生走出教室並搭配個人數位助理器(簡稱PDA在蝴蝶園上課,透過數位科技讓學生更能了解蝴蝶園裡的生態。一人一台PDA就開始了蝴蝶園的探險,透過PDA內設定的全球定位系統(簡稱GPS)導覽路線,讓學生可以沿著導覽路線走,若是學生在蝴蝶園中迷路了,導覽系統也會提醒正確方向。除此之外,每一個導覽定點在PDA上都會有詳細的解說以及小任務需要完成,例如介紹蝴蝶特徵、生長歷程後,系統會出題測試學生的學習狀況。


蝴蝶從幼蟲到成蟲,需要歷經許多階段,學生多半只能透過課本解說或照片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透過這個計畫,學生可以實際觀察蝴蝶生態,加上資訊科技的輔助,刺激學習的欲望和動機,讓學生主動學習而不只是被動接受,而這樣的學習方式也就是行動學習的最高境界「無所不在的學習」。


 數位學習 推動大不易
從二○○七年推動數位學習至今六年,黃國禎認為在過程中推動數位學習最大的障礙,就是無法將新科技的概念完整的傳達給大眾,讓大眾造成誤解。例如,某些學校老師及家長因較少接觸新科技,更不會使用,所以無法順利推廣數位學習。黃國禎表示,要上個世代的長輩接受新科技,的確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因為他們在使用上也需要花比較多心力重新學習,反而學生的接受度和適應度比較高,對學習新科技都懷抱很大的興趣,也比較容易上手。有鑑於此,黃國禎決定要更加努力讓大眾認識數位學習。


為了幫助老師運用科技系統來設計課程,黃國禎也設計了師資培育方案,讓了然無趣的學習搖身變成生動的遊戲互動,激發老師構思課程的靈感。在過去所有配合計畫的教學觀摩中,他看見老師改變了上課方式,以及學生學習樂在其中的模樣,加上從回饋系統得知學習成效確實提高了,心中滿是感動與喜悅。黃國禎非常開心自己努力的成果被實際運用,這也是推進他更積極投入研究的最大動力。     
  
理工科出身的黃國禎,頂著交大資訊工程博士的高學歷,本來打算順著專業和其他同學一樣成為工程師。然而一九九八年參與暨南大學創校事宜和擔任該校電算中心主任後,開啟了他的杏壇之路。他說,當時應邀參與籌備暨南大學創校計畫其實讓他非常很猶豫,但念頭一轉,「一個人一生能有多少個參與某個大學的創校計畫?這個機會得來不易,不如就姑且一試吧!」從參與的過程中,他漸漸發掘自己對教育的熱誠。


一九九五年開始,教育部計畫培植資訊種子學校,台灣北中南三區分別進行國中小的資訊培育計畫,幫助學校使用新科技融入教育。當時中區由中正大學負責號召進行教師培育,再將教師指派到各級學校輔導,黃國禎參與師資培育後,負責南投縣學校的推廣計畫。
起初他號召暨南大學老師一起幫忙南投在地學校提升資訊教育水平,但卻沒有人願意和他一起投入計畫,之後他只好孤軍奮戰,常常得花費很多心思向各個學校解釋新觀念,「當時我一個人到當地所有學校去,盡其所能提供資源,協助學校改變教育模式,一周要到五個學校去了解推廣狀況,真的很辛苦!


最後,種種辛勞終於有了豐碩成果,有些學校利用科技融入國語、數學、自然等重要學科,在老師辛勤的教學以及學生的認真向學下,經過多年努力後,在實驗報告中,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確實提高,南投當地學校的資訊素養也提升了,這些都讓他感到十分慶幸,還好當初堅持下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如今能讓這樣的學習方式造福更多的學子,也是他最大的驕傲和成就。

教育為本 科技為用
秉持對教育以及推動數位行動學習的熱情,促使黃國禎持續在這塊領域耕耘。對他來說,將科技融入教育並提升學習成效就是科技最好的應用了。黃國禎說:「使用科技要有智慧,妥當運用,才是科技誕生的原因。」他認為,將自己所學貢獻社會,幫助到更多的人,才是教育真正的價值。 


對於數位學習未來的展望,黃國禎說雖然數位學習目前在全世界的教育體系中仍屬於實驗階段,但以台灣來說,能不能廣大運用還是要回歸最初的問題:「觀念。」若是師長們的觀念不改,系統設備再完善也是無用武之地。至於計畫執行所帶來的各種正負影響也仍在觀察,不過他對前景仍是非常有信心,「這終會成為潮流,數位趨勢將我們推著走,我們不得不趕上腳步。」若是大家普遍接受度高,推動起來也就比較容易,無需耗費口舌、或以制度強制規定,人們就會自動自發的轉換學習模式。





延伸閱讀

數位學習e-Learning 101


                                                                                                                           

2013年4月20日 星期六

果核再生計畫 築夢達魯瑪克

【記者楊雯皓、張茗喧/台北市報導】二○一二年暑假,一群由多校建築系所師生組成的果核志工團隊,來到台東縣卑南鄉達魯瑪克部落,透過訪談當地耆老,發現母語傳承是部落目前面臨的問題,他們運用自己的建築專才,為當地義築一個戶外教學空間,從建材到設計元素,結合部落文化與地方風情,量身打造具有結合文化意涵與母語傳承的教學平台。



義築 當建築科技投入弱勢環境
果核計畫概念發想人簡志明是建築科系出身,秉持著醫生可以義診、建築師也能義築的精神,開始有了義築的概念發想,尋求各界的資源與招募志工,一同為果核計畫奮鬥。他利用自己的建築專長與實踐理想的決心,為資源缺乏的偏遠地區義築,透過人脈及眾多管道以尋求更多資源,為果核再生計畫奠定穩固基礎。他聯合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助理教授楊詩弘一同著手進行果核再生計畫,由北科大這端主要負責前置作業統籌,再招募全國建築系學生志工一同進行實際建設。

二○○九年,果核志工團隊來到南投縣信義鄉雙龍部落,要協助當地的小學重建被颱風吹垮的教室,這是果核再生計畫的第一次義築行動。隔年,果核計畫第二次行動展開,為南投縣信義鄉的羅羅谷部落建造樹屋,結合閱讀空間,改善部落讀書環境的閱讀角落。


傳承 兒語的記憶
二○一二年暑假,果核志工團隊來到台東縣卑南鄉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位於部落及鄰近大南國小的中心交界點,這是果核再生計畫第三次行動的目的地(以下簡稱果核三)。果核三花費九個月的時間,要為達魯瑪克部落建造一個戶外的學習空間—技藝傳授亭,在正式動工之前,透過長達八個月的前置作業,不斷地和部落、學校、村長、牧師討論建築設計概念。透過訪談了解到目前「母語傳承」是部落面臨的問題。

「兒語的記憶」是果核三的中心概念,希望藉此來讓部落居民重新體認母語傳承的重要性—喚起兒時記憶。果核三由目前就讀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二年級的學生呂芷揚負責統籌規劃,為了堅守維護當地文化脈絡的原則之下,除了透過電子郵件與部落交流彼此的想法,主要負責設計圖及概念發想的呂芷揚及幾位志工,平均一個月至兩個月就會前往部落進行面對面的意見交流,隨著實際動工的日期接近,甚至一個月會去一次,每次停留的時間不等。工程最後一個月是實際動工階段,志工團隊則幾乎都待在當地參與。

結合創意及巧思,這間戶外教室主要包含六個設計元素:大耳朵、小耳朵、木雕作品、蝴蝶、鞦韆、石板,各自有著不同的意義。外型貌似大耳朵及小耳朵的結構,結合主牆及遊憩設施,代表的是兒語的諧音義「耳語」;由當地的大南國小歷屆學生所創作的木雕作品是木雕牆及木雕椅的重要元件;蝴蝶,在魯凱族語裡有勇士之意,而大南國小因為蝴蝶數量眾多,又有「蝴蝶校園」之稱;盪鞦韆,在魯凱族的文化裡,原為傳統民俗遊戲,由部落男士負責拉動鞦韆繩,讓未婚的魯凱族女子在上頭高高擺盪,再由部落男士抱下鞦韆架,現在則有未婚聯誼的隱含意義;而石板是魯凱族的重要建材,石板屋是魯凱族人傳統住屋,具有深刻的文化意涵。


           戶外學習空間—技藝傳授亭的設計圖 (圖片提供 呂芷揚)

合作 重視部落參與
果核再生計畫的核心原則,即是重視當地需求與尊重當地文化,前置作業期的概念設計會定時地和部落交流分享,也十分重視部落參與的部分。例如大南國小的小朋友協助採集石板作為石板地的材料、為木雕椅上漆,由達魯瑪克部落青年所組成的青年團在這次的義築行動中貢獻許多心力,當地的木雕師傅、鐵件師傅等眾多工藝人才也投身加入,讓果核再生團隊有了堅強的後盾得以進行建築技術的輔助。

呂芷揚表示,主構件共四支,每支三節,每一節需要三到四位男性才能扛起,如此的重量光是舉起就有困難,更不用說是相互固定及架空高度三公尺,龐大的重量讓建設行動一度面臨瓶頸,此次參與果核三的成員又以女性居多,這部分的工程若沒有當地青年團及部分居民的加入,恐怕進度會大幅延宕。呂芷揚說:「部落參與一直是果核計畫很重視的部分,因為透過當地居民的親自參與,對於這個建築物的情感會更深,這對於日後建築物的使用率及維護管理,是很重要的因素。」部落的居民也會主動地向果核團隊分享戶外學習空間的使用狀況,當地的師生會在那裡進行教學和遊戲活動。


部落小朋友一同協助採集石板 (圖片提供 呂芷揚)

同為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二年級的學生許純欣,負責全體團隊食衣住行,她表示,有的時候可能施工到一半,要趕回去和志工媽媽一起煮飯,雖然總是工地、廚房兩地往返奔波,但是她認為一切的辛苦都很值得。

目前就讀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一年級的學生沈聖雯說:「我還記得另一位志工媽媽這麼鼓勵我:『今天如果你認為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那就去做吧!』」呂芷揚說:「對我來說,在果核三的每一天都是驚喜,經歷到緣分的奇妙與可貴,這次的行動接受許多人的幫助,我們很感恩。」


逐夢 產生共鳴凝聚力量
呂芷揚說:「我們不敢說我們能為社會造成什麼影響,但是我們希望能和部落一起討論目前部落面臨的課題,在藉由全體的參與,創造彼此共同珍貴的回憶。」沈聖雯則認為,果核三間接提供了一個服務和溝通的平台,在不斷的交流彼此的想法,不論是果核團隊與部落之間,或者部落居民之間的交集與溝通的機會都因此增加。許純欣則說:「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利用自己的專長所學,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是一件很棒的事!」

不論是因為熱血的心、想要累積建築經驗、增廣見聞、體驗部落生活、喜歡原住民文化等眾多原因,使這一群熱血青年聚在一起。他們帶著各自不同的背景,在果核計畫一同合作。義築這件事情,也許對每個人的意義都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義築,並不是只有建築物的落成,它像是埋下一顆果核,讓它能夠發芽茁壯,讓更多人看見需要,並一起加入義築的行列。

果核志工團隊與達魯瑪克部落居民合影 (圖片提供 呂芷揚)

並非具有建築專長的人才適合參加果核再生計畫,呂芷揚表示,建築技術是果核行動中的一個環節,並不是全貌,果核計畫需要各領域的人才加入,如影音人才協助媒體宣傳、資訊人才協助網站架設等。果核計畫的下一站,亦即第四站,將為台東縣海端鄉海端國小義築樹屋,果核四負責人沈聖雯說:「果核四於二○一二年底已經著手進行籌畫,部落參與及文化結合仍是重點。」她表示,果核的每一次計畫都會從前一次的經驗中學習,果核四會掌握住持續與部落居民對話的原則。





延伸閱讀

果核再生計畫一 雙龍部落 台灣立報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