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2008年9月30日 星期二

E-Mate志工 縮短印尼數位落差

101【記者黃惟伶/新竹報導】為了過一個更有意義的暑假、充實自己的暑假生活,一群清華大學的學生選擇到印尼亞齊服務,他們是「E-Mate青年國際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志工」,在今年的七月三十一日至八月十六日到亞齊大學推廣自由軟體,致力於縮短印尼的數位落差。

「E-Mate青年國際IT志工」入圍了二OO八年青輔會國家青年公共參與獎,主要服務蘇門答臘地區亞齊與棉蘭的印尼在地NGO/NPO工作者、學校教師、地方政府官員與社區弱勢民眾,目的為縮減數位落差與推展數位學習等。

亞齊位於蘇門答臘島的最北端,受到南亞海嘯相當大的衝擊,資訊建設也因此遭受波及,加上當地的社區沒有電腦及網路資源供較弱勢的民眾使用,造成數位落差情形嚴重。

「E-Mate印尼國際公共事務參與計畫」是印尼「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自二OO四年與新竹青草湖社區大學合作的國際志願服務計畫。從二OO五年開始,新竹青草湖社區大學、國際紅十字會及國家高速網路中心至印尼推廣自由軟體,並且協助當地社區數位學習中心的建立,清華大學國際志工也在去年加入服務的行列。

E-Mate清大志工的行前培訓包含了教學技巧、印尼語、自由軟體操作的相關課程,經過了半年的籌備,E-Mate志工至亞齊大學舉辦了Ubuntu Linux培訓課程、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培訓課程以及Linux專業工作坊,教導理學院及教育學院的學生使用自由軟體。

E-Mate亞齊團團員施純洋說,「印尼學生很有想法,只是資源不足」,在教學的過程中,團員發現其實部份印尼的大學生對Linux很熟悉,學生的程度比他們預期得更好,使得他們準備的教材一部分根本用不到,而印尼學生大多對於聽課興趣缺缺,上課時只想實際操作,所以團員也馬上做出應變,隔天即以直接實作的方式教學。

在印尼當地教學的過程中,除了當地的電力和網路連線不穩定,語言造成的溝通障礙是團員遇上的最大問題。E-Mate清大亞齊團團長陳奕帆表示,第一天開始教學才發現「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都聽不懂英文,事先準備的英文PPT幾乎派不上用場。」後來她請懂印尼文的同團僑生修改PPT,才解決了溝通困難。

對於語言問題的克服、上課時教學方式的臨機應變,E-Mate團員葉宗泰及施純洋都表示,學會克服不可預期的事、解決臨時發生困難的能力是他們參與這次服務的最大收穫。

團員黃貞元笑言,參加E-Mate服務是「想為世界做一些令人感動的事」,這次到印尼最大的收穫就是接觸到很多不同的人事物,很多電腦相關的概念也有了改變。團員張詩鸚則說:「台灣很小,走出去才知道世界有多大」,參加E-Mate的服務不但讓他這個文科的學生了解了很多電腦知識,更學到了事情規劃的能
力。

對於E-Mate計畫的展望,今年的亞齊團長陳奕帆表示,E-Mate志工一年只是到當地服務一段時間,所以未來若是能協助當地自行成立推廣自由軟體的社團會更好。團員葉宗泰也說,這種服務其實需要長期,更重要的是志工絕對要對服務內容相當熟悉,「否則到了當地反而是被服務。」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版「拾穗」

930【記者范道瑛/台北報導】「雙腳都被爛泥卡住了!怎麼動彈不得呀?」日正當中,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二子坪生態池裡,十八位穿著「水靠(俗稱青蛙裝)」的生態志工們,一一跳入生態池泥淖裡,每寸步伐都舉步維艱。

腳踏著厚厚的爛泥,志工們個個低著頭挽起袖,在一片翠綠的生態池中不停彎腰撿拾,令人聯想到米勒的畫作「拾穗」。但這群志工撿的不是稻穗,而是「堅忍不拔」的強勢外來種水蘊草。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講師陳超仁說,水池裡滿是外來植物水蘊草,已威脅到台灣原生植物萍蓬草與燈心草的生長,「今天的工作就是要將水蘊草連根拔起,絕不手軟!

「與布滿池面的水蘊草拉扯奮戰!」原來,這群志工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生態工作假期」的實踐者,任務就是在「生態工作假期」中,拔除水蘊草等外來植物,復原二子坪生態池生物多樣性的環境。在不斷彎腰、拔除、裝籃、運送上岸的移除過程中,儘管汗流浹背,但看著池中水蘊草消失了一大半,每位志工的臉上都露出驕傲與滿足的表情,有志一同的說:「第一次參加工作假期,好累,但好有意義!」

生態工作假期(Eco-Working Holiday)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青年組成工作團隊,協助戰後重建農場,此風潮並從歐洲漸漸擴及至全球。一九八O年代,英國開始推出類似夏令營的工作假期,並選在農場、森林及山區,進行種樹、淨山及復育植被等工作,讓參與者更了解環保,同時也能舒展身心,回饋自然。目前全世界已有八十幾個國家,包括法國、美國、澳洲、日本、韓國等,舉辦了兩千次以上的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企畫專員耿璐表示,在二OO四年的夏天,台灣第一次舉辦國際性的生態工作假期。透過國際志工,於台東的利嘉林道上進行人工濕地的施作,提昇生物多樣性,兼具污廢水的處理功能,並達到國際交流與生態保護的目的。據引進「生態工作假期」的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估計,四年來已有八百多人參與。

志工們努力的把外來種水蘊草與台灣本土種燈心草、台灣萍蓬草等仔細分開,將外來種水蘊草一批批運到岸上樹叢丟棄。從加拿大返台的林上堯說:「我看那些水蘊草越看越生氣,怎麼拔都拔不完,雖然我們拔了這麼多,但還是很擔心明天又長回來!」講師陳超仁則表示:「要根除外來種問題,一定要從不隨意放生、散播外來種動植物做起。」

當黑夜完全壟罩二子坪,生態工作假期還有續集:志工們打開手電筒,藉著光線,沿著生態池尋覓聒噪不休的蛙類。諧音「拉肚子吃西瓜」的拉都希氏赤蛙,是今夜最熱情的主角。夜晚行走在帶著微潮青草香的步道,動物昆蟲紛紛現蹤:牛奶榕與榕小蜂的共生關係、盤古蟾蜍產卵、枯葉蝶擬態、蠟蟬蛻殼……都成了大自然充滿生命力的活教材。

講師陳超仁說:「一路上那麼多台灣原生動植物,卻很容易被人忽略。」他沿途指著路旁的動植物,一會是吊掛金鉤的人面蜘蛛,一會又看到水鴨腳秋海棠、斯文豪氏赤蛙。志工們紛紛按下快門,還邊說著:「奇怪,以前怎麼從未注意到這些可愛的生物啊!」

志工林佩芬說,整個下午的勞動,只為了拔除外來種水蘊草,「看著原本的廢水池變成美麗的生態池,心中感動不已。」尤其是夜間觀察,藏匿在草叢間的螢火蟲,和只聞其聲不見其身的各種蛙類,都讓在水泥城市長大的她感到驚奇,直呼捨不得離開這塊山野。

樹林中傳來震耳欲聾的蟬鳴聲,經過一下午志工們的清理,二子坪生態池減少了約百分之七十面積的水蘊草,「去蕪存菁」的湖面照映在志工們明亮的雙眸,顯得格外動人。志工們親眼見證二子坪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從此將不再只是來去匆匆的過客,而是與大自然有了更深的關懷。

除了陽明山生態工作假期,臺灣環境資訊協會在今年還主辦其他活動包括七股生態工作假期、陽明山棲地先鋒隊培訓、澎湖生態工作假期、台東成功生態工作假期。詳情請上二OO八生態工作假期年度活動網站http://www.ecowh.org.tw/default2006.htm

照片來源:記者范道瑛拍攝

2008年9月28日 星期日

星兒弟弟 豐富陳皓昀人生

01【記者謝雅淩/桃園報導】一年一度由勵馨基金會為台灣少女舉辦的Formosa女兒獎於今年邁入第六屆,熱愛長泳、從小就擔任自閉症基金會志工的陳皓昀,成為今年勇氣冒險獎的得主之一。

目前就讀武陵高中三年級的陳皓昀,在唸小學的時候便跟著父母親到自閉症基金會當義工,幫忙照顧並協助各種為自閉症患者舉辦的活動。由於小她兩歲的弟弟陳暘是自閉兒,為了照顧弟弟,陳皓昀從小就比別的孩子多了分磨練的機會,加上擔任志工的歷練,她說:「自閉症患者需要更多的關愛和包容。」面對像星星般,一閃一閃難以捉摸的星兒,培養出陳皓昀充滿包容與毅力的心,以及勇於接受挑戰的精神。

去年暑假,陳皓昀和父親陳炎輝一同帶著陳暘騎單車挑戰北橫公路,她引用了電影「練習曲」中的一句話「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秉持著這樣的精神,縱使途中一度累到不行,並且要照顧時而乖巧時而任性的弟弟,腦中也曾閃過放棄的念頭,但憑著一股實踐夢想的毅力,她終究和父親帶著弟弟完成了這項三天兩夜的壯舉。

除了騎單車之外,游泳也是陳皓昀喜愛的運動之一,因而鍛鍊出一身好體魄。小學五年級學會游泳,小六便挑戰澎湖灣,一直到今年舉辦的萬人泳渡日月潭,這已是她第五度挑戰長泳,而且每次都挑戰成功。「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陳皓昀說,就算現在高三課業繁忙,她仍舊固定每個週末都到游泳池報到。對她來說,游泳不僅是興趣,更養成了一種運動的習慣。

陳皓昀表示,人因夢想而偉大,「有好的挑戰機會就要好好把握」,即使再怎麼艱難,她也會一步一腳印去實踐。而挑戰背後的成就感,不僅是她動力的來源,更讓她對自己多添了分自信。

陳皓昀除了感謝弟弟豐富她的生命之外,父母親的教導方式對她的性格養成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陳炎輝表示,希望女兒在面對課業之餘,發展更多元的興趣,藉此提升、挑戰自我,視野不要只有「智育」這麼狹隘。「人生有夢,築夢踏實。」他鼓勵年輕人想做什麼就趕緊去做,等留到以後機會就很渺茫了。

從小到大,陳皓昀勇於挑戰自我、樂於助人的性格為她贏得無數獎項。小學三年級即因熱衷參與自閉症公益活動,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麥當勞合辦的「未來之星」選拔活動。而後因為幫弟弟設計「圓夢勇者世界和平車隊」的網頁,當選第七屆資訊應用小楷模。今年四月她又榮獲教育部3Q達人的EQ(情緒智商)獎。其中當然不乏一些校內的語文或運動競賽的獎項,另外她更考取Excel以及中英文輸入的專業級證照,來充實自我技能。

喜愛生物的陳皓昀選擇唸第三類組,期許自己能當一位醫師,幫助更多像弟弟一樣需要關懷的孩子。對於未來,她希望精進英文和日文的能力,期許能獲得更多挑戰機會,另外也計畫接下來要泳渡基隆嶼。而她最大的夢想,就是要和父親一起帶著弟弟騎單車環遊世界。

照片來源:陳皓昀(中位)提供

更生團契頒發志光獎、恕光獎

928_3【記者陳怡君/台北報導】「不能流芳百世,那不如讓我遺臭萬年吧!」謝炳富先生懷著累積十七年的憤恨,打算一出獄即開始他的復仇計畫;但現在,他接受孫越叔叔頒發「恕光獎」,表彰其饒恕他人的寬容心志。

財團法人基督教更生團契九月二十六日舉行第三屆「志光獎」與「恕光獎」頒獎典禮,志光獎贈予在監獄或中途之家輔導刑犯或更生人的志工;恕光獎則是表揚寬恕加害者的被害人或家屬。由更生團契各地區會推薦人選後,經過團契總區會初審,再由今年無推薦人選的新竹區會複審決定出得獎者。志光獎受獎人有李清聖、邱松山、焦恩賜、張阿匏以及張李瓊姿;恕光獎則由紀寶如與謝炳富獲得。

謝炳富在軍中服役時與長官發生摩擦,於是私藏一把手槍想藉機報復,被發現後關進監獄竟又被冠上許多莫須有的罪名,在獄中的十七年遭到不合理的刑求、逼供以及凌虐,謝炳富羅列了長長一串共計三十二人的名單,打算出獄後即展開報復行動。

9282曾在監獄中與謝炳富有過接觸的更生團契黃明鎮牧師自他出獄後仍持續追蹤他的動向,並時常要他上教堂研讀聖經,礙於人情,謝炳富也真的保持上教會的習慣,但這並沒有馬上改變他復仇的決心。只是日復一日的耳濡目染之下,他終究被聖經中的教義與訓斥感動,使他報仇的心智動搖,謝炳富說,「既然上了教堂,選擇這樣的路,就只好一直繼續下去了。」

消除怨恨之後,在親情與信仰的鼓勵下,他創立了南部地區最具規模的兒童書店,完成小時候「想開一家最棒的書店」的夢想。除此之外,他也經常到監獄分享自己從復仇者轉變為饒恕者的心路歷程,鼓勵有和他相似經驗的受刑人能夠放下仇恨,重新站起。

志光獎得獎人裡,八十五歲的張李瓊姿雖然年歲已高,但從不間斷地在更生團契台東區會從事輔導受刑人的工作,更為受刑人提供外科與牙科的醫療服務,活到老、持續到老的愛心與耐心讓她獲得志光獎的殊榮。

2008年9月26日 星期五

小人物大理想 登峯魚丸館

9272 【記者何孟珊/台北報導】位在熱鬧的淡水老街上,靜靜的豎立著一棟博物館,而博物館所展示的則是跟淡水特產息息相關的魚丸。「登峯魚丸博物館」館長林國峯說:「我的理想是,能夠藉由博物館讓大家更加了解魚丸,而不只是知道魚丸好吃而已。」

魚丸博物館展出內容是以魚丸製作週期來作為主要展示內容,從漁船捕魚開始,到最終的魚丸完工,這之中的處理程序都有詳細的解說板。其中穿插著魚類小知識,例如:哪些魚適合製作成魚丸、魚酥、甚至是生魚片。另外還有,台灣不同地方所製作出的魚丸詳細比較圖表。

除了基本的解說板,林國峯也提供了古早魚丸製作機出來展示,「這些機器幾乎我們都用過,除了某些特定的已經毀損不堪展示,我們才買新的來展示。」除了基本的展示物,博物館還提供的魚丸DIY的活動,「我們一般都是開放給學校機關團體來做預約,像有一些老師會帶小朋友來校外教學,這種DIY活動通常都會讓大家玩的很開心。

另外,在博物館的一樓,有一個播放影片專區,影片的主要內容則為淡水附近魚類的介紹。特殊的是,這段影片完全是由林國峯自己拍攝、剪接、上字幕。林國峯笑笑著說:「我沒有那麼專業的機器,我也沒有那麼多錢可以請人幫我拍,所以我只能一切靠自己啦!」

自己本身是第三代魚丸店經營者的林國峯表示,成立博物館一點都沒有想像中的簡單。最初,當他滿懷著理想和期望想要請人規劃博物館時,發現其設計費相當的高昂,以裝潢來說可能就必須花上數十萬元,「當初得知價錢時,我一度想要放棄,並不斷的反覆問自己這樣值得嗎?」然而經過慎重考慮,林國峯決定開辦博物館。

「我當初的想法就是很單純,希望大家對魚丸、魚酥有更多認識。另外還有在背後默默努力的漁民們,多一點了解而已。」

林國峯說:「我還記得,有一個教授帶著一群從德國來的大學生來參觀博物館,因為德國沒有魚丸這種食物,所以讓學生們感到很驚喜。而且我們還提供魚丸DIY的項目,也讓他們玩的很開心。」講到這段回憶時,林國峯臉上露出心滿意足的微笑,「當時我內心真的很開心,能夠讓外國人了解我們淡水的特產,真是一個不錯的經驗。我想這應該也是算一種國民外交吧!」

對於未來,林國峯說:「現在景氣越來越不景氣,這間博物館一個月的電錢相當的可觀,如果沒有人來參觀的話,會讓我考慮是否要關館。」不過他也靦腆的說:「但是我不會那麼輕易就放棄的!我還是希望大家會對魚丸有興趣,我會努力堅持到最後,所以希望大家下次來到淡水可以來到這個博物館走一走,藉由這個博物館可以多了解我們這個地方的特殊產業。」

地址:台北縣淡水鎮中正路117號

圖片來源:記者何孟珊拍攝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瓶」水相逢 讓愛細水長流

【記者呂岳修/台北報導】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獲得百貨業者支持,聯合舉辦公益募款活動,號召民眾一起搶救「危機家庭」。聯合勸募協會秘書長周文珍說,捐款將投入家庭相關之助人計畫,連結全台灣一百多個社福團體,串連成一個完整的服務網絡。

周文珍表示,婚姻、健康、經濟是構成家庭關係的「黃金三角」,若其中一個失衡,又沒有其他支持因素,這類家庭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形成所謂的「危機家庭」。

聯合勸募協會自二OO六年開始,邀請全台各地的社福單位,針對經濟、婚姻關係、健康等三大層面討論,共同為「危機家庭」找出預防與解決之道。在經濟層面上,有就業協助、穩定就業、物資捐贈等服務,期減輕家庭經濟負擔;而婚姻關係部份,則有安排生活、語文學習等輔導服務,強化生活適應,進而穩固婚姻關係;健康層面則是提供家庭之身心障礙者、老人或發展遲緩的孩子適切的照顧,以促進健康生活品質,減低家庭照顧負擔。社會與企業力量的結合,提供了教育、心理輔導、就業協助等服務,為「危機家庭」開啟新的一扇窗。

周文珍指出,「危機家庭」於現今社會可說愈來愈普遍,一般人可能因為生活中太常聽到類似的故事,或是將之視為家務事而忽略了它的影響性,但當「危機家庭」行成後,對家庭成員所帶來的改變卻是十分劇烈的,如親人的逝世、家庭暴力所產生的衝突、離婚、酗酒,容易造成家庭陷入混亂,增加成員的對立、疏離。像是一家的經濟支柱若垮,家長可能因為經濟壓力影響心理狀態,諸如借酒消愁進而毆打家人的狀況更是屢見不鮮,孩子也可能因此必須暫停學業開始進入社會工作,原本完整的家庭或許就此瓦解。

另外,大多數暴力家家庭的受害者,對於向外求援往往抱持著退縮的態度,好不容易才鼓足勇氣求援的第一個對象,往往是教會牧者、弟兄姊妹、街坊鄰居、熱心的老師、志工等。當我們體認到這一點,便知第一線接觸者將 決定是否給予求助者所需要的支持與協助,或造成二度傷害,周文珍說。

聯合勸募大使汪用和表示,危機就是轉機。聯合勸募協會就是希望家庭成員將危機時段或危機事件,視為創造更緊密關係的契機。甚至,積極主動的將之視為轉淚點,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決定讓關係更為提升,問題的解決更為成熟。

此次的公益募款於九月十六日至十月十六日止,命名為「『瓶』水相逢 讓愛細水長流」,並在百貨公司前舉行活動,募款將全數捐助聯合勸募協會九十八年度家庭類助人計畫。

「『瓶』水相逢 讓愛細水長流」活動網站:http://www.unitedway.org.tw/aidant/donate_crsisfamily.asp

塔莉劇團 讓觀眾笑看悲劇

926【記者簡珮津/台北報導】塔莉劇團(Tellus Theater)試圖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呈現希臘三大悲劇之米蒂亞(Medea),訴說女性在不平等的愛情中如何捍衛自身權益,並讓觀眾開懷大笑的看悲劇。

塔莉劇團是台北第一個英語劇團,由來自冰島的導演丹尼爾創辦而成,集結業餘的演員到各地巡迴表演。劇團的演出腳本全是英美原著或歐洲英譯劇本,希望觀眾能夠直接感受戲劇的情感層面,而非藉由語言了解戲劇內容,且丹尼爾認為用原文才能夠完整詮釋劇本要表達的意思及其文化內涵,翻譯成中文反而會因語言限制,讓觀眾無法體驗戲劇的原始魅力。

希臘悲劇米蒂亞描寫男主角Jason背叛女主角Medea,娶Corinth的公主為妻,Medea不甘心自己受到不平等對待,決定報復Jason,不僅毒死Corinth的公主,更殺死Jason的孩子,讓Jason痛不欲生。丹尼爾說,過去女性地位比較低,但時代變遷下,女性主權意識越來越高,藉由Medea報復Jason的行為表現出女性受到欺壓時不再隱忍,轉而起身反擊。

Medea殺了自己和Jason的孩子,不僅是為了報復,同時是害怕自己的孩子未來生活會被取笑、欺負,對Medea而言,殺了他們的孩子是為孩子好。飾演Medea的演員王于菁表示:「Medea是一個心理狀態相當奇特的角色,演出這角色時,會試圖讓觀眾理解Medea的心態,和他這樣做的原因。」

丹尼爾適時在米蒂亞劇中穿插幾句「負心漢、沒良心」等台語字眼,讓觀眾在語言衝突的鋪陳下會心一笑。劇中還有許多演員歡欣跳舞的場面,讓這齣悲劇增添許多活潑的成分,觀眾看到的不會是一齣沉悶冗長的悲劇,也不會是令人難過沉重的悲劇,而是既歡樂又開心的悲劇。

排演米蒂亞劇時,丹尼爾不會過度要求演員的演出方式、走位等,因此塔莉劇團排演氣氛相當融洽,演員的壓力多半出於對自我的要求,當排演遇到困難時,會以跟導演討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導演硬性規定演員該如何演出該角色。

對於未來計畫,丹尼爾表示,實際去做比用口頭說重要的多,會朝戲劇方面持續下去,至於該往哪個方向還沒有決定,總之一直做下去就對了。塔莉劇團未來將一直演下去,讓更多人了解塔莉劇團,也讓更多喜愛戲劇的人有演出機會。

塔莉劇團將在九月二十到十月四號每周六日下午五點及晚上七點於蓮德品素天地B1演出希臘三大悲劇之米蒂亞(Medea)。

2008年9月22日 星期一

陌生名詞下的生活共鳴──澎湖「褒歌」

_dsc8113_4 【記者郭薴襄  嚴瑞蓉/澎湖報導】用心保存的澎湖傳統聚落裡,有一位七十八歲的老阿嬤,日復一日堅守褒歌館的崗位。一首一首,唸唱著白話的詞句與大家分享,她是陳蔡尾蝶。

「有歌有曲心頭鬆,無歌無曲底想尪(翁),我是褒歌解心悶,不是褒歌思念君。」

這是澎湖褒歌,也是阿嬤母親的真實故事,訴說另一半到外地打拚事業卻忘了歸家的心情。對於許多人而言,「褒歌」或許只是個陌生的名詞;但在早期的澎湖,卻是中下底層人們用來抒發心聲、傳唱吟詠的流傳,即便造就故事的原因不同,唱出的情感多能相通。

褒歌源自中國閩南,隨著歷史上移民們,將其帶至了澎湖、台北、宜蘭、台灣南部等,在過去傳統、單純的社會中,人們便透過吟唱褒歌添增生活色彩。而在移民過程中扮演過渡角色的澎湖,同時因其獨立的地理位置,便在這伴隨移民而來的文化上,發展出自身特有的腔韻與生活背景。

「褒」是讚美的意思,而所謂的「褒」歌,創作意涵遠大於讚美,它是來自生活的創作曲,不只有讚美、祝賀,或上述例子的惆悵,還是嘲諷、喜悅、表達情意的。

節自《二崁褒歌》的一段話,對褒歌做了最好的詮釋──「澎湖的褒歌,創始於何時已無可考,但漸已式微,甚或消失也不無可能。褒歌是一種地方文化,是生活記錄,是音樂,是詩歌,是時光與澎湖海島環境擠壓出來的聲音,是原始的創作,是生活轉化出來的聲音。」

而透過數位典藏,我們得以聽見這逐漸消失的海島之聲。

「褒歌達人」洪敏聰

_dsc8000 甫自文化局退休的洪敏聰,在三十八歲那年,為了讓孩子以後對自己成長時的文化能有所追溯,就將那些曾與他生命交織的歌謠、俗諺,整理成書。之後,在一個評鑑文學整理研習,得知自己的著作中竟記載著珍貴且即將消失的民俗資料──褒歌。因緣際會下,洪敏聰決心開始褒歌的採集工作。而這一整理,就是十幾二十年。

一開始蒐集,洪敏聰從身旁的親友開始,向外延伸;印象最深刻的,是曾到二崁找一位很會褒歌的老婆婆。洪敏聰向老婆婆說明來意,但她卻一直不理會,過了好幾個小時仍無動於衷。直到老婆婆戴上草笠,準備離開的同時,洪敏聰開口:「稍等一下,我褒一首乎汝聽,汝聽完再去顧煮飯。」「草笠毋戴戴那頂,新杉毋穿獻開胸,若無阿娘做汝穿,看汝窒隙啥路用。」出乎意料的腔韻,老婆婆了解洪敏聰有著真材實料。找到了知音,老婆婆開始向洪敏聰一連褒了好幾首,也忘了離開。就這樣,蒐集的過程,成為另一段文化的故事。

從採集到創作,一九九六年洪敏聰編導了褒歌戲劇「新娘請甜茶」,集結二崁的褒歌達人一同在活動中心等地演出,讓這半世紀前逐漸沒落的聲調,有了重新展現的機會。

「水雞跳落深古井,目睭金金咧看天,聽候落雨古井滇,水雞跳去出頭天。」

這是洪敏聰最喜歡的一首褒歌,對青蛙的比喻就像是現實社會的人生寫照。他說青蛙在深井裡,僅能看到一小塊天空,若想出頭,就得等待好時機;而機會正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在等待的同時也得做好準備,一旦機會來臨,才能一躍而上。

或許這首褒歌就是洪敏聰與褒歌之間的最佳寫照,從開始投入褒歌的領域,蒐集到保存,默默地做,等候好時機做更好的發展。像是與李明儒有機會合作,一起將澎湖褒歌數位典藏。

數位典藏褒歌計畫主持人──李明儒

31_2 一個從西螺到台北打拚的小子,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最終選擇澎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對自己的定位,是個在地的澎湖女婿。他,是褒歌計畫主持人,也是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助理教授──李明儒。

「在大台北,大家看起來都是好人,可是你就不會真正相信他們是好人。在澎湖,你大概不需要分好人、壞人。」李明儒說著。

或許了解了李明儒的故事後,就能理解對他而言這句話的體驗。有著陽光的笑容及黝黑的皮膚,李明儒當過建築工、主編及房屋仲介,也曾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打拚出兩棟四層樓的店面。但,是掏空的結局。

失望於商場的爾虞我詐,李明儒回到校園,考上中興大學園藝所,也就一路唸到了博士班畢業。同一時期,因工作所需而到澎湖,一待就是半個月,在這段日子裡,李明儒愛上了澎湖的自然風光。

回到台灣,李明儒知道接下來的生活想用什麼樣的步伐踏在哪片土地上。因此,學業完成後,他便前往澎湖擔任教職。之後也成了澎湖女婿,就這樣待到現在。

李明儒與褒歌的淵源,得追溯到對台語文化有著深入研究與豐富典藏的父親。他記得,父親有本「彙音寶鑑」,是台語的語音書,對其鑽研甚透,小的時候,常可以聽見父親用台語語音唸唸唱唱。

也因此,當他在澎湖第一次聽見褒歌時,那種從父親身上轉嫁於台語語音的熟悉感,震撼著他。

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處,當時還在文化局工作的洪敏聰和李明儒是鄰居,也都在澎科大開課。看到洪敏聰對於褒歌源源不絕的熱情與執著,以及憶起當時父親對傳統文化的熱心,也就成了李明儒申請澎湖褒歌數位典藏計畫的開端。

繞梁於二崁的平實聲線

_dsc8219 在二崁的褒歌館,陳蔡尾蝶阿嬤口中的褒歌,是洪敏聰口中的「原版」,樸實的衣裳、包著頭巾,阿嬤散發著難以形容的實在感。採訪當時,阿嬤顯得不那麼自在,經由洪敏聰的引薦,在大夥凝視的期待下,阿嬤從長板凳上起身,娓娓地唱:「日間無聽我君聲,夜間無看我君影,我君出外這歹命,夫妻叫作空殼名。」回憶母親工作到一半,常常不由自主流下的淚水,阿嬤的平實聲線帶著起伏,貼切的口吻讓人產生她就是當事人的錯覺,彷若也將我們拉到當年的時空背景,一首首寄予滿載的思念。能瞭解洪敏聰為何會以「原版」來形容了,我們這些「客人」難以有更好的揣摩與詮釋。

洪敏聰與阿嬤的「對褒」則引來眾人的哄堂大笑。阿嬤:「菜豆開花長短條,芎蕉出世就彎曲,娶著歹某真歹刁,今暗看破睏椅條。」洪敏聰:「肉豆開花雙頭翹,阿哥招娘睏椅條,椅條睏了吭跤翹,兩個跋落攬牢牢。」一個褒完,另一個接招,藉由褒歌來對話,類似的情境能造出另一種起伏,靈活運用著閩南語的腔韻來「褒」出不一樣的變化,這就是「對褒」的趣味所在。

數位典藏

人與人之間,人與文化、與環境之間,彼此都有種微妙的關連。例如在李明儒、洪敏聰,以及澎湖、澎湖褒歌上。

如果你是澎湖人、是李明儒的朋友,他不僅對你付出熱情與關心,對於你背後的文化更是如此。但或許只是「半個澎湖人」,讓李明儒在典藏褒歌的過程中感受特別深刻,即便他對澎湖的了解比在澎湖成長的太太更深,而他對澎湖的情感,也使他決定將人生扎根於此,並投入澎湖在地文化的保存。但他不諱言,不是道地的澎湖人,沒有澎湖特有的腔調,仍使他在過程中受到阻礙。然而,這正是洪敏聰與其能互相補足的。洪敏聰有著唸唱澎湖褒歌的道地韻味,對於褒歌也有著更多的瞭解。因此,當相遇而後相識,他們便決定一起為保存褒歌盡力。

11_4投入褒歌的數位典藏,除了將現有的褒歌資料做分類與整合,同時也進行數位化的建置工作,包括四O五首褒歌的文字輸入,以及聲音檔、圖片與影像檔的建置等等。李明儒說,或許現在沒有人特別感興趣去研究,但仍舊希望將澎湖的褒歌文化努力保存下來,希望有朝一日能讓有興趣研究的人,有資料可查。 

而在台灣這多元的移民社會裡,有著眾多不同的文化,而這正是台灣最珍貴的藝術資產,但藝術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得與自我的生命有所交織,才能有所感動。然而,文化與自然一般,是變動,無法永久停留、等待與每個人生命交會的。

褒歌,是最質樸、最直接的生命之歌。透過數位典藏,讓你我能再次聽見那漸漸消失的海島之聲,也更深刻地了解在番薯島之外的台灣在地文化。

等待,有一天,你我發現那與生命的交織所在。

此篇文章與數位典藏專刊同步刊登

瀕臨消失的海島歌聲──澎湖古老褒歌數位典藏計畫 http://www.phsong.npu.edu.tw/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網站http://content.ndap.org.tw/

「數位島嶼」網站http://cyberisland.ndap.org.tw/

圖片來源:李明儒及數位典藏計畫研究助理王傢軍、邵易謹提供

2008年9月18日 星期四

「我的工作是打破無知」

919_3
【記者鄭喻文/台北報導】在主流媒體之外,其實還有一批單打獨鬥的新聞工作者,她們不甘受限於企業意識的左右,試圖將人們的視野帶往更多的角落。

「我的工作是打破無知,這世界常因為無知而促成許多問題。」張翠蓉,一名獨立戰地記者,無論在槍林彈雨的伊拉克、或滿街小偷乞丐的委內瑞拉,她都愉快地工作,不受性別、語言、文化、種族的侷限,只為了傳遞在主流媒體看不見的真相。



多年旅居國外求學,張翠蓉曾回到香港,加入新聞行業,負責採訪政治新聞。其後也為英國BBC World Service等多家國際新聞機構報導亞洲地區及國際性事務;亦曾擔任法國「無國界記者組織」的通訊員。

張翠蓉也曾經是企業底下的小記者。「總是做他人指派的工作,寫些不想寫的東西,久了就覺得好浪費時間。」她輕鬆地帶過如何翹班去研究穆罕默德、研究戰地資料,到最後被主編警告,「我直接說不想幹了,執意做我喜歡的事情,做著做著就『獨立』了。」

不喜歡別人改她的文章,也不願意配合主流媒體的意識形態,張翠蓉選擇折衷的方式「寫專欄」,不僅能愛寫什麼就寫,更讓她有固定的收入。「從媒體集團下抽出自己後,我發現較自由,貢獻更大。」

張翠蓉表示,在伊拉克採訪時,可以從街頭的流浪兒眼中,看見伊拉克人的空虛。他們無從發洩的無力感,轉而用暴力解決。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旅館老闆奉勸她,不要過度同情那些孩子,他們或許明天是綁架你的人;也或許下次來他是躺在街上的某具屍體。

在戰火連天的國度,還是會看見志工的無私貢獻。日本和平志工高遠菜穗子在伊拉克成立兒童之家,專門收容十二歲以上不受國際組織援助的街童。當她被武裝份子綁架時,那些她幫助過的街童,甚至在阿拉伯電視台的攝影機前哀求,願意代替「媽媽」當人質。

畢竟,帶著武器是無法重建國家的。在委內瑞拉有人透過古典交響樂團,推動社會改革。很多地方都已慢慢了解,除了武器還有很多改革的方式。她轉述菜穗子被綁架的過程,武裝份子在與蔡穗子交談、互相了解彼此的宗教後,武裝份子甚至說,「菜穗子,我可以跟你做朋友嗎?」事後還互相寫信交流。

張翠蓉說,「在採訪過程中,我可以關注他們的努力,發覺他們的改革,而這些是比美國總統候選人宣布什麼政見都還重要的。」很多人都會問她當一個獨立的戰地記者,如何生存?她打趣地說,「死掉就死掉了嘛,買多少保險都沒用呀!」

「我想我的報導能算很平衡吧!」張翠蓉表示,她總是比其他記者多花幾倍的時間工作,看很多資料、聽許多人說,「再加上我親眼所見」,完成一份報導。

身為一個獨立記者,能走到民間聽見不同聲音,看到不同的故事。張翠蓉說,她早已愛上這種採訪方式了!

2008年9月15日 星期一

重組棒球的世代記憶

Photo_2【記者蔡曉婷 石婷溱/台北報導】「那些在深夜看完一場決賽的球迷,一定會意識到他們親眼目睹了一場合作無間的過癮比賽,他們感受到一種平時無法感受到的榮辱與共,因此他們也看到了一個更好的世界。」──美國棒球專家布萊德利。



雖然二O一二年的倫敦奧運取消了棒球項目,除了倫敦單位的強力杯葛外,棒球本身的經濟效益也是一大考量,但即使趕不上足球、籃球的盛行世界,在台灣,棒球還是許多運動迷的第一信仰。

在日本職棒界有句名言:棒球是失敗的運動!一場棒球賽至少有五十一位出局數,也就是說,一場比賽會產生五十一個失敗者。幾乎沒有其他的運動是像棒球一樣,打擊區上有七成失敗機率的選手,他還是位強打者;而站在投手丘上,要將球隨心所欲地投入18.44公尺遠的好球帶,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簡直到了「害怕失敗,就不要打棒球」的程度。

那有什麼好玩的?
這個沒有時間限制的比賽,所有的可能性,在最後一個出局數之前,都有發生的機會。每個球迷都曾期待,在兩出局後,敲出劃過天際的小白球。可能性,就是棒球的樂趣。


一九O六年,台灣的第一支棒球隊,而後嘉農的甲子園,紅葉少棒的艱苦傳奇,到奧運奪牌,職棒成立,棒球成為許多人的共同記憶。雖然一些負面消息讓台灣的職棒環境更加艱辛,生活的多元讓許多人己經沒有踏進球場搖旗吶喊的熱情。但在許多時候,還是可以看到許多人,在電視機屏氣凝神,等待著投打對決。
1
這些歷史的記憶,情感的見證,現在有了匯集的平台,對於那些在台灣棒球百年發展,有些模糊,甚至不曾記得的部分,在「台灣維基棒球館」裡可以找到解答。透過棒球數位典藏計畫,我們開始窺見台灣棒球歷史的全貌。

台灣棒球數位典藏計畫中內含了台灣棒球運動珍貴新聞檔案數位資料館、台灣棒球數位文物館和台灣棒球維基館,其中以台灣棒球維基館最為特殊。
在「台灣棒球維基館」這個平台裡,除了最新的即時新聞外,對於棒球從日據時代被引進台灣當時的歷史新聞,透過和聯合報的合作,人人都可以輕鬆的在這平台找到需要的資料。
「給球迷他們拿不到的資料。」計畫主持人、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教授林信成這麼說。

這想法也成了這個計畫的出發點。

也因此,在九局比賽結束之後,我們有了另一個可以分享的場域,不僅僅是和喜愛棒球的同好,也和百年發展下,棒球的文物、新聞及群體記憶,攜手並進。
Photo_3
計畫主持人林信成出生在台灣最風靡棒球的時代,而當我們第一次接觸這位一點也沒有運動粗獷氣息的教授時,他微笑不好意思的說:「其實……我有點外行,你可能會很驚訝……」和多數人一樣,林信成是一位「純粹的觀眾」,對於棒球並沒有超乎常人的熱愛或研究,單純在幾年一度的經典賽事時,跟朋友一起守在電視為中華隊加油。然而,小時候半夜起來看棒球轉播的童年經驗,讓他對棒球一直有著美好的印象,在一次數位典藏計畫案提報時,林信成正巧與其研究生孫正宜商討到棒球文物與舊新聞的典藏可行性。憑著從小對棒球的好感,林信成在這因緣際會下開始著手典藏台灣棒球史的計畫。

有著資料處理和電機工程方面的專業,從網站架構、內容編寫到圖片放置,一點一滴做起。拿起書本翻來研究,是林信成教授做此計畫時最常做的事,一本《台灣棒球一百年》(謝仕淵、謝佳芬著,果實出版)是他收穫最多也最豐富的參考讀物。就這樣,一位大學教授、四位研究生和一部老舊的PC,組成了棒球數典的運作小組。


然而一人之力不及眾人之力,一人之智慧不及眾人之智慧。如何將球迷和對台灣有著特殊情感的棒球運動,完整的保存及運用流通變成了一個重要的議題。也因此,可供球迷和專家間共同為台灣棒球史留下印記的平台需求也就此產生。


既要編寫方便又要有棒球專業相關之士來撰寫,更大的一個問題是經費的不足。種種考慮下,林信成選擇以維基來編寫資料,和維基百科一樣,台灣棒球維基館擁有全民編寫網頁內容的特性,棒球維基館內的資訊可說是集眾人之智慧於一館。除此之外,配合著台灣棒球數位文物館的內容配置:歷史文物,搭配民眾記憶,台灣的棒球印象,開始浮現在網路世界。


「其實維基館就像個拼圖一樣,每個人的背景、記憶都不同,但這樣你拼一筆、我補一塊,漸漸的就可以看見棒球的全貌。」林信成說。


剛開始,台灣棒球維基館還沒被民眾熟知和參與。一切的條目得靠團隊自己動手,翻書查資料來做編輯。一直撐到兩個月後才有人加入編改行列,隨著網友的相傳和搜尋網站的傳遞,網站才開始步上軌道快速發展。

三年間,資料頁面從五百頁至今年三月突破到一萬兩千頁。管理員由原先林信成和學生初期的五人小組,也多出了一些真正的棒球愛好者,點閱數也從一年後的九十萬次開始突飛猛進,至今已有五千七百萬次,更登上Google搜尋「棒球」二字的首頁。


在這個網站中,我們可窺見一些許久未被提起的姓名,這些人都曾經參與了台灣棒球的歷史。
洪太山,一九二四年出生,曾是第一、二、三屆的亞錦賽中華成棒代表隊的隊長。這位「台灣的貝比魯斯」,是戰後台灣的第一代棒球明星。隨著時間的遷移,洪太山漸漸被淡忘他在台灣棒壇上的閃亮成績單,藉由數位典藏,我們有了認識他的方法。


嚴德和,這個名字即便對棒球小有研究的人都可能感到陌生,但他是台灣第一位到美國擔任國際青少棒賽裁判的國際裁判,雖然已於二OO四年逝世,但透過台灣棒球維基館在網路上對棒球的影響,他的女兒主動參與了維基館的聚會,希望將父親的資料收入典藏。


棒球維基館的社群中,不乏本來在運動或棒球界中享有名氣的人物。像緯來體育台的主播體育專欄作家蔡明里,也參與了內容的編寫與修改。編撰網友中更不乏對棒球有著痴狂程度、對每場賽事都能如數家珍的業餘專家,甚至有部分網友藉此平台被聯合報相中成了專欄作家,可說是臥虎藏龍。


然而,有社群的產生與互動就有紛爭的可能。曾經有過某派球迷的支持者在維基館內指稱對方球迷破壞球場秩序的文章,造成了兩派言論的對立和內容的爭議,也傷了維基館內大家能夠共同努力為棒球付出的熱情。


對棒球維基館的爭議事件,林信成認為社群自治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所謂的「一人審判」,在這平台上人人身分平等,任何事都要透過溝通來解決,藉由溝通達到共識,才是維基經濟學的精神。林信成表示光靠自己一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設法引進外部的正面力量,一個自由加上自治的互動平台才能達到品質提升的目的。


形形色色有著共同興趣的人,在電腦螢幕前貢獻己知和己力。每個人就像一個個小拼圖,共同拼出台灣的棒球印象,他們就像你我,平日各自為自己的生活努力。幾次的聚會,讓他們從網路上的合作晉升到現實中的對話,雖然從未見面過,但提到棒球大家都可滔滔不絕,熱絡得像是一場小學同學會。


在棒球文物數位典藏計畫中,和當事人或其家屬互動,能得以蒐集更多且更真實的資料。藉由這個平台,能讓一些幕後英雄也有一個被認識和記錄的平台,使更多人發現周遭那些「棒球達人」的存在。所謂的歷史典藏,不一定要由學者來參與,人人都可以是一部分歷史的專家。

林信成教授建立了棒球維基館,讓棒球不再只是存在在球場上、電視裡,或是腦海中,而是給許多球迷們在這個平台上重現在各個世代的棒球記憶的機會。就因為這種「平時無法感受到的榮辱與共」,在棒球場外,我們也可以做另一種棒球英雄。

此篇文章與數位典藏專刊同步刊登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網站http://content.ndap.org.tw/

「數位島嶼」網站http://cyberisland.ndap.org.tw/

圖說一:台灣棒球卡片拍攝

圖說二:台灣棒球獎牌拍攝

圖說三:台灣棒球數位典藏計畫主持人 林信成

圖片來源:數位典藏計畫研究助理王傢軍、邵易謹提供

2008年9月13日 星期六

農產品網購何處去?

【記者黃楚婷/生命力導覽】台灣早期是以農立國,農產品的出口爲台灣經濟帶來不少利潤,但每層中間商的剝削,苦的卻是辛苦耕種的農民,面對工業化後的社會,農民的價值更是漸漸被取代,耕作不再需要這麼多的人力,使得許多農民只好被迫改行。

現代社會由於科技的發達,網路讓許多人事物都變的近在咫尺,久被冷落的農民反而找到了新的出路,也就是利用網路直接銷售他們的農產品,這樣不但可以避免被中間商剝削,也可以讓購買者直接看到他所購買的東西的生長環境,順便推廣自己農場鞏固客源。

聯合農產品網路商城這個網站由財團法人農漁會聯合資訊中心
〈U.I.C.〉結合了全省各級農、漁會、及產銷班隊的新鮮蔬果、農、漁特產品,以提供資訊化的服務來造褔農友與各農會;同時也希望能將服務農友,與資訊科技、網際網路的便利相互結合,提供給消費者一個農業專屬,更便利、更有品質保證的購物環境。民眾可以透過此網站瀏覽最新農、漁產品之產品訊息,並可直接採購。

台灣農產網此網站認為,最理想的買賣方式就是農產品能在種植之初就已經開始「預約銷售」,達到「供需平衡」的良好互動。因此為了達成此目標,他們架構了「台灣農產網」,運用資訊的便利性與無遠弗屆的特性,在簡單、快速、公平、安全的銷售理念下,達到農產品網路銷售。

南瀛農產國際行銷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將台灣最精緻農產品及農業加工品行銷國內外,以提昇農技水準,提高台灣農民收益為目的。南農電鋪則利用PCHOME的入口網站,在商店街中做農產品的網路銷售。

其實不難發現各大入口網站例如YAHOO拍賣pchome商店街payeasy生活市集都可以看到農產品的銷售,只是比較缺乏統合,雖然現在提供農產品網銷的網站很多,但由於農作物的收成無法預期,保存時間又短,常導致出貨量與訂貨量無法配合,或是產品送出卻不如顧客預期之狀況,因此即便現在網路方便,對於一些時效性產物,這些都仍是需克服的課題。

2008年9月12日 星期五

奏出福爾摩沙的天籟──張連昌薩克斯風

2222【記者郭薴襄 張玲嘉/台中報導】就跟搖滾樂的電吉他一樣,爵士樂中的薩克斯風,是最受矚目的一員。

或許,台灣的爵士樂並不像其他國家如此風行;但台灣的薩克斯風,卻值得驕傲和肯定。

在台灣中部的后里,不起眼的鄉鎮景象間,卻有著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台灣薩克斯風製造產業,每年的產值達六億至七億。環境的陶冶下,后里成為一個兼具製作與吹奏的獨特音樂聚落。而開啟后里薩克斯風產業的契機,則始於「連昌師」與那把來自大火的薩克斯風。

如今,參與了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則是因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典藏管理組主任周明與這段故事的田野調查因緣,以及他對「數位典藏」與「知識經濟」連結的認知和期許。

浴火重生 第一把台灣製的薩克斯風

故事從數十年前說起。

出身農家的張連昌,從小喜歡畫畫,也曾跟隨「唐山師」學習作畫技巧,但在當時,靠賣畫為生是無法養家餬口的。幸運的是張連昌有一位願意一肩扛起家計,支持他朝興趣發展的太太,讓他能無後顧之憂的從事創作與發展興趣。

除了繪畫上的表現,張連昌在音樂上也有所涉獵,他早年與友人一同組了輕音樂團,閒暇之餘常相約一同吹奏樂器。其中風頭最健的,是擁有一把薩克斯風的地方士紳張基盤,他時常穿著一襲全白西裝,頭髮梳得服貼油亮,胸前再掛著一把當時得用一甲地才能換來的薩克斯風,風流倜儻的模樣羨煞許多同好,其中包含擔任小喇叭手的張連昌。

而張基盤家中的一場大火,則將樂團中唯一的薩克斯風燒得漆黑散落無法吹奏。憑藉著天分與熱情,張連昌以這支焦黑的薩克斯風作為研究、維修的開始,三年半的時間過去,這個屬於后里的傳奇也就此誕生。

在打造的過程中,沒有技術與材料的張連昌,靠著不懈的試煉與腦力的激盪,憑著曾學過的工筆畫技巧,將薩克斯風分解的零件,依比例放大後一筆筆畫下,不論是按鍵與按鍵間的間隔、大小、對齊曲線,以及四百多個零組件的相互帶動關係,都標註得極為清楚;連當時遇到最大的困難「喇叭嘴」,因為無法正確地描繪,也改由紙模將其定型、克服了。

沒有鐵條就拆解腳踏車;沒有焊接介面,就熔解當時上面雕有「袁大頭」的珍貴「龍銀」和錫製的燭臺。儘管過程中因為鐵條反射擊中右眼而造成失明,也絲毫不減他對薩克斯風的熱愛與執著。就這樣,張連昌打造出全台灣的第一把薩克斯風。這把薩克斯風後來由一位菲律賓樂手買走,就此跨出了這項文化產業的第一步。

生生不息 打造台灣的薩克斯風品牌

Photo 之後,連昌師開始收當地的一些青年為學徒。在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的創辦人--張宗瑤夫婦的印象中,阿公擁有了製造的技術卻不藏私,不僅廣收徒弟,當有人學成後想向外發展時,阿公還會給予製作圖,是樂見徒子徒孫將薩克斯風的製作發揚光大的。或許就是這種精神,才能造就今日整個后里特殊的音樂文化氣息,而不僅只在張家。

這種無私的精神也在張家子孫身上看見傳承,除了繼承衣缽世代製作薩克斯風、教授學徒,張家第四代、也就是張宗瑤夫婦的四位掌上明珠,或許因為從小就在充滿薩克斯風薰陶的環境下成長,也或許是那份世代傳承對薩克斯風的使命,在不是父母刻意的安排下,也愛上了薩克斯風,組成了薩克斯風四重奏樂團,還經常代表國家到各地表演,樂在其中。

透過與許多國內外貿易商的合作,后里的薩克斯風開始走向國際,曾經創下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薩克斯風來自台灣,而當中就有百分之七十來自后里的盛況。後期,因產業外移,仰賴代工的后里薩克斯風漸漸沒落,民國八十九年,張家決定由第三代的張宗瑤開始打造「連昌薩克斯風」的品牌,而張宗瑤的弟弟則繼續承接代工製作的傳統。

祖孫情 張家夫婦成立紀念館

品牌的打造過程極不容易,卻也因此使張宗瑤夫婦更感念阿公,特別是張宗瑤先生的妻子王彩蕊女士。

當初透過媒妁之言嫁進張家,王彩蕊看到眼前那一支支未完工「黑索索」的薩克斯風,才發現夫家所從事的行業,不僅前所未見也不甚了解,只知道俗諺「剃頭歕鼓吹」是社會底層的象徵。

當時,每晚夫妻倆都會去陪阿公聊聊天,聽阿公說故事,阿公也特別疼她,總在那時才拿出自己特別喜歡吃的與她分享。就這樣,祖孫倆之間多了份親近,就在故事與故事間,她開始了解薩克斯風,了解那份來自阿公對夢想的堅持。

不僅為了感念阿公創造出的這份產業,更想保存下那份熱情與堅持。於是,民國九十一年,「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正式成立,創辦人就是喊張連昌一聲「阿公」的張宗瑤夫婦。

流離半世紀 重回懷抱的珍寶

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裡,牆上掛著一幅張宗瑤出生四個月「收涎」時與阿公為他打造的、上頭雕刻著龍紋薩克斯風的合影。當時打造的兩把龍紋薩克斯風,後來被宜蘭的「拱樂社」歌仔戲團買下。(關於這段歷史,周明老師因長期研究並任教於東海大學「台灣民俗藝術」課程,有所了解而做了補充說明。原來台灣歌仔戲在發展過程中,有一段時期吸納了流行歌曲融入表演,後場伴奏很需要廣效性的薩克斯風加入,「拱樂社」是當時很有代表性並具規模的歌仔戲劇團,因此慧眼識英雄,特別到后里來買樂器。)

張宗瑤從小聽聞父執輩說起這段往事,印象中記得有這兩把樂器,便委託親友幫忙留意,也因這兩把薩克斯風造型特殊,所以在送修時一眼就被張連昌的徒弟認出並且買下。事隔半世紀,這兩把極富意義與價值的珍寶才重回張家的懷抱。

而另一把同樣也極富意義的薩克斯風,則是在當時少數刻有張連昌名字的薩克斯風之一,當初被一位豐原國中的老師所買下。多年之後,老師帶著這把待修樂器來到張家,張宗瑤一眼就認出來,夫婦倆一同說服老師割愛,也為保留阿公當時的創作盡一份心力,所幸這位老師最後也願意成全。

現在這把「張連昌薩克斯風」與兩把「龍紋薩克斯風」都不僅收藏於紀念館中,也在周明所主持的數位典藏計畫中呈現。

薩克斯風紀念館數位化的推手
周明

11_2 是的,對於張連昌有著一份深厚情感的,還有現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典藏管理組主任周明。

那來自二十年前,后里的一場婚宴,那天周明在席間聽說了「樂器皇帝」的故事,也就是日後深深為其著迷的連昌師--張連昌──無師自通打造薩克斯風的傳奇一生。

這場婚宴上,周明的外甥女將一生許至后里,人們相互介紹、道賀,身旁的鄉親向周明介紹了許多人,當中多為專門製作薩克斯風的師父或知名的薩克斯風樂手。在那個還以無線三台為主要娛樂的時代,同桌的一位友人是這麼熱情地介紹席間的一位賓客:「這位就是台視大樂隊的『番王』,名氣很大,早年就是在連昌師門下拜師學藝啦。」

故事聽多了,周明發現后里不但出樂師,而且很多家庭工廠都在製作樂器,而人們除了薩克斯風外的另一個共通點,就是「連昌師」。

不論是專門製作的師父,還是吹奏的知名樂手,多師承連昌師。同時,周明也聽人們對他講述連昌師是如何將一把在大火中因高溫解體散落的薩克斯風重新組裝起來,並且廣收學徒傳授技術,因而帶起整個后里的產業發展。

酒席結束,周明在心中對自己許下承諾,這個傳奇性的故事和地方產業發展的經過,一定要找機會回到當地進行田野調查,研究這個屬於后里的傳奇。

二十年後,因為數位典藏計畫,周明實現了承諾,而民眾也能藉此一同感受這個傳奇的魅力。在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典藏計畫網站上,可以透過滑鼠移動的方式讓薩克斯風旋轉,欣賞不同角度的美感;除此之外,還有零件資料庫幫助瞭解樂器的每個構造名稱。數位典藏第一年計畫,已經完整的呈現后里薩克斯風產業史,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增加動畫影片,豐富文化內涵且兼具寓教於樂的意義。

數位典藏 是收藏 也是分享 更是「知識經濟」的產能

周明認為,選擇「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作為數位典藏的計畫,不僅實踐了當年田野調查工作的承諾,更重要的是,他認為這內容正是最具代表性的數位典藏計畫。因為在他的認知裡,「數位典藏是文化瑰寶的生機再造工程」,數位典藏不僅僅是典藏,而是貴在應用,因此數位典藏既是保存,也是知識分享,更是創造經濟的產能!「打造福爾摩沙之聲」數位典藏計畫開展的同時,周明已經同步在規畫後續的加值應用,希望傳統樂器製造手工業能透過數位內容再造,成為再創生機的文化創意產業!

張宗瑤夫婦最初想成立紀念館,一方面只單純地想保存阿公連昌師所留下的文化和作品,藉此感念,也希望同時能分享給民眾。另一方面則想,若現在不保存,對於未來,是否還能有一樣完善的保存,則沒有把握;而數位典藏的精神不也正存在這種保存與分享中。

透過數位典藏,將台灣這片土地上的文化瑰寶數位化地保存下來,並以公共財的方式分享給社會,使整體能營造出一種更好的文化環境。或許就像張家四姐妹般,開始吹奏薩克斯風,並不是因為父母的刻意規畫或壓力,只因生活在一個處處都是薩克斯風的生活裡,因為生活就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能創造出更好的生活。也許有朝一日,后里地區樂器傳承的世代發展,透過數位典藏及未來的加值開創,變成代表台灣的文化品牌,成為另一項台灣人的驕傲!

此篇文章與數位典藏專刊同步刊登

打造福爾摩沙之聲 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數位典藏計畫 http://digicollection.nmns.edu.tw/saxophone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網站http://content.ndap.org.tw/

「數位島嶼」網站http://cyberisland.ndap.org.tw/

圖說二:張連昌之孫張宗瑤(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的創辦人

圖說三:薩克斯風紀念館數位化的推手 周明

圖片來源:數位典藏計畫研究助理王傢軍、邵易謹提供

2008年9月8日 星期一

子非魚 上網就能知魚之樂

B_2
【記者黃楚婷 何令慈/新竹報導】夏天烈日下,一群人聚集在河邊,旁邊盡是讓人無法理解的儀器,怪異的機器和河邊的人群引起了當地居民的注意,他們不是第一次看到這群詭異份子。

「嚇!他們在電魚!」

一位民眾大喊,撿起了石頭向人群扔去。人群中,有人出示了電魚的許可證,居民仍然不相信,砸毀了儀器,將團隊驅離。有的民眾依舊憤恨不平,追到台大去查證。

原來這群人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的系主任曾晴賢及學生們,正在進行淡水生態監測和魚類調查,因為水流過於湍急而無法使用其他採集方法做調查,所以才在申請特別許可之後使用電魚的方法。

像這樣採集研究的恐怖經驗可能會嚇退許多研究人員,但是清華大學之台灣淡水生物數位典藏計畫主持人曾晴賢笑著說:「丟石頭是小case啦!之前被拿刀追的經驗才恐怖。」

雖然是頂著烈日或寒風,辛苦的在為台灣的生態研究及環境保育進一份心力,卻也因為民眾對這樣舉動的誤會,造成不必要的衝突及負擔。但是曾教授認為,這些民眾關心地方河川生態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如果自己不關心自己的土地,則有可能會被其他不肖民眾予以破壞,也因此關於河川保育的觀念,需要以各個方向的努力來推廣,其中一個方向就是數位典藏。

淡水生物數位典藏計畫執行至今,主要是針對魚類進行典藏的工作,現在約有將近五百罐魚類蒐藏,包括酒精與福馬林保存之河口魚類標本,例如常聽到的台灣櫻花鉤吻鮭、高身鏟頷魚,或是較少為人知的棘鰍、土龍等等往後,預計針對淡水無脊椎動物標本、淡水浮游生物標本,以及其他環境與生態影像資料進行數位化工作。如果計畫進行順利,不僅可以運用這些研究成果作為教學或知識提升之用,亦可將過去所收藏的標本做妥善的處理,避免因為缺乏適當保存的場所而失去這些數量可觀的自然生物標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減少日後重複至各地河川進行標本採集的必要性,進而也可以避免民眾誤會研究人員對於河川生態產生破壞的印象。

從修理機車到守護河川

長期從事淡水魚類的研究與調查,曾教授從小的志願卻和生態毫無關係。「我一直到高中都還沒看過海。」曾教授笑著說,小時候因為表哥開了一家機車行,在機車行裡幫忙工作的關係,開始產生對機械的迷戀,一心只想當個「黑手」就心滿意足了!然而卻因為鄉下小孩沒有能夠用功讀書如願考上高工,因此高中成為升學的唯一選擇。大學聯考選填志願,落點的結果,曾教授上了文化大學的海洋生物組,成為曾教授投入生物研究的起點。

曾教授的夫人曹鈴珠女士對先生求學之路,下了一個註解,她笑著說:「晴賢能有這樣的成就,除了他本身在上大學之後開始很努力地用功,同時也遇到了很多貴人。」

當時一些台大很有名的教授會到文化大學兼課,也因為這樣的制度,曾教授才得以和該領域頂尖的學者們接觸。求學時代的曾教授幫教授做事,從來不曾抱怨過,也不覺得自己吃虧,反而從做事中學習,逐漸和教授培養出良好的互動關係,這些老師也都成為曾教授之後進行研究的貴人。

因為自己不斷的努力和進步,在研究所一年級時,就考上了當年高考水產養殖組第一名,更因此得到岳父的首肯,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出身窮苦的鄉下農夫之子。碩士班畢業之後原本在台灣科學教育館擔任公職,但是後來在師長的鼓勵之下,放棄穩定的鐵飯碗,繼續在台灣大學動物所和中央研究院分生所攻讀博士課程,很努力的完成全世界第一例魚類粒線體基因組的解碼工作。原本指導教授安排好要到美國繼續深造從事人類染色體解碼的工作,但是因為野外工作一場嚴重的意外,讓曾教授還是留在台灣繼續從事魚類分類和生態方面的研究。

由於恩師沈世傑教授的建議,曾教授在碩士班的時候就從海洋生物轉向研究淡水生物,當時台灣做海洋魚類研究的學者較多,但研究淡水魚類的幾乎沒有。懷抱著小時住在河邊這股特殊的情感,曾教授的足跡,開始遍布台灣各大河川。

A_3為了了解河流生態、充分掌握該流域的生物資訊,曾教授和學生常常必須進行野外採樣,觀察記錄當地的淡水物種,瞭解當地的溪流生態是否遭受破壞或出現變化,過程中必須進行標本採集、照片記錄和野外攝影。以台灣櫻花鉤吻鮭的族群調查為例,他們必須克服寒冷的水溫,穿上厚重的防寒衣,將臉埋入水中進行數魚和魚類攝影,有時一泡就好幾個小時,上岸後常出現失溫的現象。

在湍急的水流中,需要注意鏡頭不能劇烈搖晃、水的清晰度、魚群是否會受到驚嚇,每項原因都會影響到整體拍攝的成果。

學生的安全問題則是曾教授最擔心的部分,有些學生對溪流不熟悉,看到水就怕,往往第一次數魚就遇到不少困難。有些學生求好心切,沒有照明設備又已經天黑了卻還繼續數魚,最後讓其他夥伴摸黑上山尋找,那種心急如焚的感覺,曾教授到現在還印象深刻。

然而收穫通常都是豐富的,不只是在採集標本方面,「每個人經歷過這個辛苦的過程,回來之後都印象深刻,因為能夠在台灣最乾淨的溪流之一看到冰河孑遺的生物,這是多麼讓人興奮啊!」曾教授說。

網路其實是一個宣傳管道,雖然因為一些時空的限制,網路無法讓所有東西都做完整的呈現,但民眾可以藉由網站了解到粗淺的內容。

曾教授長期在做淡水生物的研究與收藏,然而清華大學並沒有長期的標本保存計畫,因此他希望藉由淡水生物數位典藏計畫,建立更完整的生物保存紀錄,也能夠讓研究過程及生物的背景資料做詳細且完整的收藏。更重要的是,運用網路的擴散性及便利性,讓一般民眾也能具備一些基礎的知識。

曾教授說,最大的理想當然是建立起一個全台灣甚至是與世界連結的生物數位典藏庫,讓其他研究者有第一手資料做參考,避免重複採集標本造成生態破壞,而一般民眾在需要的時候也能夠做即時且有系統的完整搜尋。

數位典藏好處多

普羅大眾對於生物沒有基礎概念,又無跡可尋,使得一些錯誤的觀念無法被導正。但有了數位典藏,民眾可以輕而易舉的在網上搜尋到這些資料,不會像無頭蒼蠅般毫無方向。

不能接觸海水的生物就是淡水生物嗎?這種二分法是普遍大眾常有的錯誤觀念,其實不同的淡水環境會孕育出完全不同種的淡水生物,河海相通而許多生物也會來去自如,因此淡水生物的定義是相當困難的。再者每條溪流都有自己的特殊棲地環境和食物鏈,規律地維繫著它們的生態系統。

沒有對於淡水生物有充分了解,無知的人們常常因此破壞到原本的生態,例如以為隨意將生物放入淡水,生物就能夠存活,還認為自己做了功德一件。甚至有宗教團體因此經常號召信眾進行集體放生,卻沒有先去調查當地的放生環境,瞭解該生物到底是屬於「哪裡」的淡水水域。例如曾教授提到的玻璃魚、魚虎、福壽螺,都是因為不當放生,這些外來種(非當地水域原生種)因為缺少天敵而快速繁衍,使得原本居住在當地的生物受迫害,甚至走向滅亡。生態環境遭受破壞,這些外來種就如潑出去的水一樣,無法再挽回。

又或者,人造建設也可能造成河川生態的危機,計畫助理李中全以魚跳水門為例:「有時候我們會看到魚跳水門的景象,大多數人會以為這是『鯉魚躍龍門』、誤認為吉祥的象徵,但這是不對的,其實魚不該有這樣的動作。」因為環境的開發,一些水利建設阻斷了魚洄游的路線,魚只好奮力地希望跳過水門,但是通常都會造成遍體鱗傷而無法如願以償,這樣的景象很多人並不知道真正的原因。

用「心」作保育

接觸生物多年,曾教授一直積極撰寫文章和製作淡水魚類生態影帶,希望能讓大家了解生態維護的重要性,同時也參與許多演講與活動,推動環境保育。此外,他也與各地的原住民和護溪隊密切互動,向他們解說正確的生態保育觀念和魚類的知識,提供魚道的改善方法和河川環境的保護方法,希望藉由這些努力逐漸改善河川的生態環境。

請問曾教授,一般人能夠如何保育這些魚類?他只淡淡回答,學會魚的思考模式,從魚的角度去看它們的需要!「如果你能夠讓自己蹲在河邊,看著每一條魚奮力的向上游,看著它們跨越過哪些阻礙,多看個幾次,你就會知道它們需要什麼了。」

就像一些宣傳廣告的呼籲,不要亂丟垃圾,勿把淡水的生物都混為一談,把不同水域的生物亂放生,外來種的入侵可能破壞當地的食物鏈;不要滿腦子只想著吃,學著去欣賞和陸地環境不一樣的生態,只要有那份心,保育真的不難做。

藉由數位典藏計畫,也是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民眾有機會接觸這些專業知識,在需要的時候有跡可尋,不僅可以提升大眾的保育意識,更能增加民眾思考的空間,進而去保護我們居住的環境。

此篇文章與數位典藏專刊同步刊登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網站http://content.ndap.org.tw/


「數位島嶼」網站http://cyberisland.ndap.org.tw/


圖片來源:數位典藏計畫研究助理王傢軍、邵易謹提供

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

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導覽

【記者劉文琪/生命力導覽】社區大學的普及,提供市民多元的學習機會,得以真正實踐「終身學習」。本著終身學習的理念,但卻有別於一般的社區大學,對原住民族而言,他們的生活方式、文化、藝術呈現等本身就像是一門知識,目前,採用了張培倫教授的論點來建構原民社大,將其定義為,整體原住民或各原住民族實體,因其過往與未來生存所需所形成之知識整體。

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 TwcuWiki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都包含了許多於原民社大的相關資料,包含各縣是部落社區大學的相關連結、部落大學的成果展相關專輯等。而財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原住民社區大學更是提供了各大學詳細的電話地址等。 

台北市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是台北市十三個社區大學裡唯一以原住民族價值為主體的『類』社區大學,對於都會原住民而言,『實體』部落已不存在,但其『原住民族價值』仍存在,因此,他們一方面提供普通社區大學會開的課程;另一方面,也融入原住民族的知識體系,將其規劃進部落大學的課程裡。台北市的部落大學的對象,不僅針對都會區的原住民,也包含對原住民族價值有興趣的非原住民(包括一般漢人、國外人士及跨國移民人士)。

台北市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將課程分成「文化與語言學程」、「藝術學程」、「數位媒體學程」、「產業學程」與「生態與休閒學程」、「成長學程」六大學程。以「產業學程」為例,即是原住民的傳統文化特色的應用教學,像是:傳統服裝與時尚、室內設計及圖騰運用、文化產品之國際行銷;而「生態與休閒學程」則有:古老生態智慧新體驗、尋訪原住民族文化等課程。

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化是十分豐富且特殊的,過去原住民不得不盡力學習主流社會的文化與價值觀,卻造成部落運作機制的流失。宜蘭縣原住民部落大學的設立,主要是希望藉由部落教育的推動,重新找回原住民部落原有的運作機制,將珍貴的原住民部落文化與價值觀重新建構出來。以在各部落設置教室為前提,由學員向校本部提出學習的需求,校本部規劃共同課程,訓練一批專業師資巡迴於部落間。

宜蘭縣原住民部落大學的校區分三區:計有南澳校區東澳、南澳、碧候等七村十個部落教室;大同校區崙埤、松羅、玉蘭等八村十個部教室;都會校區計有羅東、宜蘭及利澤簡等五個教室。

嘉義縣鄒族kuba部落社區大學則是專門針對鄒族相關的文化來推廣,一樣是在各部落設置教室。比較不一樣的是,該部落社大是由財團法人鄒族文化藝術基金會承辦,所以網站除了課程相關消息外,也提供其他跟鄒族相關的,像是他們的祭典活動決定在哪個部落舉行之類的消息。

各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皆有成立相關網站,除了以上三所,尚有: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屏東花蓮等,其中高雄是沒有自己專屬的獨立網頁,而是依附在高雄市原委會的網站下。 

2008年9月4日 星期四

陸籍勞工 英文嚇嚇叫

【記者高毓璘/台北報導】英文已經是世界通用的語言,而通過英文檢定也成為認可個人英文程度的重要指標,許儀,是一位來自湖北的大陸籍女子,在三年前經由仲介來到台灣當家庭看護,今年不過二十二歲的她,在去年三月的多益(TOEIC)考試中,滿分九九O她拿到了七七O分的好成績,可以說是相當於大學畢業的程度,連雇主都稱讚她實在太厲害了。

「我沒想到她這麼有恆心,當初她說想要一邊照顧我爸爸、一邊念書,希望通過考試,以後回大陸去教書,我以為她只是說說,畢竟兩邊兼顧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沒想到她真的做到了。」許儀的雇主鞏太太說。許儀湖北家中的環境不太好,雖然三餐尚能溫飽,但並沒有多餘的錢能夠讓她補最喜歡的英文、也無法時常購買英文書籍, 於是,一心想要當英文老師的她,便決定隻身來台灣工作,一面賺錢一面讀書。當問到她為什麼想要當英文老師時,許儀摸摸頭說:「原因很好笑耶……因為國中教英文的老師好帥,又很有耐心的教我們,所以我就愛上英文了,嗯,應該說是先愛老師才愛上英文的啦!」

許儀白天負責照顧雇主的爸爸,只要是雇主爸爸午睡的時間,她就拿起英文單字來背,雖然能夠唸書的時間不多,但許儀說,只要堅持下去,就算花很多時間,總有一天一定也能夠通過英文考試,她的認真,雇主都看在眼裡,也希望她能通過檢定,回家鄉完成自己的夢想。

鞏太太非常欣賞許儀對理想的一份執著,特別准許許儀在三、六的晚上去驅勢語言教育中心學英文,還幫她訂購空中英語雜誌,也曾經想過要幫她申請永久居留,在台灣落地生根,「她這麼會唸書,我有問她以後想不要留在台灣,我可以贊助她唸大學,不過她很堅持要回湖北去。」講到雇主鞏太太,許儀臉上盡是感激的表情,「如果沒有太太的幫忙,我可能還要花更多的時間,而且太太說,只要我通過考試,就幫我加薪水,太太真的對我很好,我很謝謝她。」

在二OO七年有超過三百五十萬人應試多益,許儀以高分通過檢定,比台灣許多大學生成績都要來的高,她說還想要再挑戰一次,目標是850分。許儀在家鄉只有高中畢業,並沒有唸過大學,再加上平時還有著繁重的工作,但她卻從來沒有放棄,「我去補習的時候,有好幾個台灣人都笑我,說我們內地人英文很爛,電影都亂翻譯,我好生氣,所以決心一 定要考好,讓他們知道內地人的英文也可以很棒!」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她的努力,終究得到好成果,也替自己的家鄉扳回一成,證明只要有恆心毅力,就算是外籍勞工也能讓人刮目相看。

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

文化記憶的歌聲

92_3【記者黃楚婷 陳怡如/台北報導】

「在台灣的南邊,有個美麗的薩沙拉部落,是旅遊的好地方。這個地方是人們相聚的好地方,不管從那裡來的,都會在這裡相遇。

在台灣的北邊,有個美麗的達比利斯部落,是旅遊的好地
方。
這個地方是人們相聚的好地方,不管從那裡來的,都會在這裡相遇。
在台灣的北邊,有個美麗的芝荖部落,是旅遊的好地方。這個地方是人們相聚的好地方,不管從那裡來的,都會在這裡相遇。

在台灣的東邊,有個美麗的馬蘭部落,是旅遊的好地方。這個地方是人們相聚的好地方,不管從那裡來的,都會在這裡相遇。」
             ── 阿美族 美麗的部落I-ti-ni

「如同不經琢磨的寶石,原住民音樂量的豐富,超過人口佔百分之九十八強的漢族民間音樂,甚至量之豐富包羅了整個歐洲的歌唱型式。」
                                                       ── 史惟亮 教授

「台灣民謠中,原住民民謠的數量之多是驚人的。」                                                                                                                                                                                                      ── 許常惠 教授

原音之美

從日出到日落,山間一遍又一遍傳出的歌聲,不只是原住民表達生活的方式,也承載著文化的靈魂,隨著歲月的更迭,也洗鍊出這群島嶼居民的生命力。這些高亢的音調,是台灣美麗的原音。

以一句「原住民音樂」來概括,其實就扼殺了原音文化的豐富性。事實上,不管是高山族或是平埔族,各族之間的發源、語言、文化、生活習慣往往有著很大差異,屬於各個不同的族群。在粗淺的概念上,我們或許有些微的印象,然而就在泰雅族的吟誦、賽夏族的祭歌、布農族的泛音之間,我們真正認識的,還太少太少。

而由台灣師大音樂系教授錢善華所主持的原音之美數位典藏計畫,從收集阿美族語排灣族的傳統歌謠開始,將之詮釋翻譯,並利用編譜軟體,完成五線譜與簡譜的製作與校正,力求建置最完整、正確的原音歌謠典藏。

三十多年前,甫自師大畢業的錢善華老師,到了蘭嶼教書,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原住民音樂。「那是個沒有自來水、沒有電力的日子。」老師回憶道。

然而就在這樣現實的困頓中,孕育出海洋與人民的天籟之音。「我當時非常震撼,完全就是另外一個音樂世界。」因為這樣的巧合,錢善華開始帶著錄音機,每個週末走訪蘭嶼的各個角落,錄下這些珍貴的達悟歌曲,也開始了原音採集的第一步。

出國深造、完成學業回台後,錢善華認識了林道生與洪國勝洪國勝是高雄市山地文化研究會的會長,靠著十餘年的田野調查,收集了不少全台各族的童謠;而同是音樂人的林道生長年居住於東部地區,任教於玉山神學院,擁有數十本原住民音樂相關的著作,尤其對阿美族歌謠有著深入的研究,多年前的蘭嶼經驗在此時發了芽,開啟了原音之美數位典藏計畫。

由六十五歲以上阿美族耆老組成的巴奈合唱團也參與了計畫,由原音團隊的助理定期南下台東作研究調查,進行音樂資料的收集。「巴奈Panai」這個字,在阿美語的原意是稻穗。而由耆老們組成的巴奈合唱團,則有阿美族特有的音樂傳承,是現在少數能用古調演唱的團體,以渾厚嘹喨的歌聲,詮釋阿美族的傳統生活及文化內涵。

台灣原住民是一個很愛唱歌的民族,常常在聚會時能唱出一種屬於分享的情感和記憶,這樣的歌有很強的穿透力,反映出他們生存的處境,也反映出所處的時代背景,無形中用音樂寫下了許多歷史,而原音之美計畫,就是要記錄這些歷史文化的軌跡。

曾親身到部落取材的計畫助理陳安回憶第一次到部落,「那是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出訪,從一點等到三點,機器都架好了,才看到有人過來。」

和一般的錄音經驗不同,等待的回報是歡迎的熱情,居民來了,和工作人員一起跳舞、喝小米酒,然後唱歌。「放開心來一直一直唱,就像一個歌友會。」陳安說,原住民彼此間也相當有默契,只要有人唱個開頭,他們就知道怎麼接下去,而這些即興歌謠的歌詞,都會根據當時的場合、對象而改變。

在原住民的文化生活中,音樂是不可或缺的。而這些原住民歌曲都是有著基本旋律的即興歌唱,相當生活化,沒有一個很固定的音樂形式。 唯有靜下心來深入每個村落,與當地人互動,才能體會這塊土地上最後淨土背後的樸素理由。

主修音樂學的計畫助理江巧雯,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也不曾實際接觸原住民音樂。透過這次的計畫,讓她對原住民音樂有更深一層的體認。從小學習的西方音樂,與原住民音樂是很不一樣的,她在了解原住民音樂時,無論是音律、記譜法、曲式結構等各方面,都不太容易用西方音樂的系統去規範和詮譯,就像這些島嶼居民與自然相親的生活態度。「原住民歌謠就是回到很淳樸的思想,這樣取材於生活的音樂,是生活的最佳寫照。」就像錢善華老師說的,對原住民族而言,「音樂即生活,生活即音樂。其實人生很簡單,用歌唱就能帶出文化的記憶。」

台灣原住民歌謠內容豐富,然而受限於記載者的能力,文獻中多半只留下歌詞部分,鮮少關於音樂本身旋律的記載,歌謠曲調的傳承,僅能仰賴口傳的方式保存。然而,隨著前輩耆老們的逐漸凋零,以及原住民語言的消逝,許多珍貴的歌曲已面臨失傳的危機。

為了保存台灣原住民音樂文化,原音之美的工作團隊在林道生、洪國勝,以及豐月嬌老師的協助下,與排灣族原住民及台東巴奈合唱團合作,陸續完成多首排灣族與阿美族傳統歌謠的典藏,包括檔案數位化、歌謠採集、樂譜重製與數位化、詮釋資料撰寫、田野調查影音全記錄、網站規劃與建置等。

「計畫重要的在於保留此一世代的歌曲,保留這一代的生活經驗和特色。」錢善華說。就如同之前所提,在原住民即興的唱和當中,保留了每一個世代對於歌曲不同演釋的方式,也表達了那個世代的共同記憶。

例如阿美族在部落裡有年齡階層的區分,每一階層,都會有各自的社會經驗。他們有著專屬自己那一輩的歌曲,有著後輩所沒有的,只有同輩才有的共同世代的記憶。就好像過去人人高歌,而現已幾乎不復見的反共歌曲一樣。

也因此,在歌曲後製的過程中,有著許多困難,在歌謠的翻譯與分段方面,以排灣族傳統歌謠為最。影音採集的排灣族歌謠,屬於較古老的曲調,即使同為排灣族人,沒有相當年紀也不見得會唱,甚至也無法理解其中文字的內容。耆老們憑記憶隨性哼唱的歌謠,是最古樸純實的音樂瑰寶,但沒有明確段落的反覆接唱,著實讓後續的音樂分析工作傷透腦筋。幸而在原唱者及通曉排灣族古語和中文的高芳逢老師協助下,依據計劃助理們初步轉錄完成的母帶,作歌謠段落的劃分與歌詞翻譯。

所幸,在阿美族的歌謠方面,因為林道生與豐月嬌老師的協助,在歌詞翻譯與樂譜記載方面,沒有太大的問題。然而在執行過程中,團隊也發現,阿美族歌謠有許多「聲詞」的存在。這些看似無意義、狀聲字般即興哼唱的聲詞,是否有意涵存在於其中,至今仍是一門研究中的課題。

無論歌詞翻譯和聲詞研究,或是段落確認及資料取得,諸如此類林林種種的新發現與新問題,對整個計畫團隊而言,不僅是一大挑戰,也是一大收穫。親身感受充滿生命力的原住民音樂之美,實際研究看似簡樸卻蘊含許多學問的原住民音樂,讓音樂的視野有了更宏觀的開拓。

「語言的失傳是無法避免的。」錢善華說,原音之美計畫的最終目標,是希望全世界都聽到原住民的優美歌聲,「音樂絕不是關在象牙塔中,原音之美最美的地方,就是他們的音樂都與生活息息相關,音樂是和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的。」

因此,透過網路的傳遞,讓一句一句自然的原音,傳到世界各地,賦予這些可能消逝的樂曲,一種新的可能性。

原住民用音樂歌謠訴說文化、歌唱歷史,在這麼豐富的音樂資產中,原音之美計畫以打造一座專屬台灣原住民的音樂博物館為目標,並達成推廣台灣原住民族音樂的研究與典藏,讓台灣的音樂瑰寶,成為永續經營的資產。

此篇文章與數位典藏專刊同步刊登

「拓展台灣數位典藏」網站http://content.ndap.org.tw/

「數位島嶼」網站http://cyberisland.ndap.org.tw/

圖片來源:數位典藏計畫研究助理王傢軍、邵易謹提供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