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2005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民視第三隻眼 深入台灣社會亂象

【生命力記者游雅筑報導】民視新聞「第三隻眼」單元於每晚七點的晚間新聞中播出,內容以社會問題、公共議題為主,是一個對近來經常發生在台灣社會的怪現象做深入探討的專題系列報導,試圖導正社會風氣;同時也透過專家學者或事件關係人的發言,讓大眾能有所省悟。

古惑仔砍人、飆車族鬧事、家暴、受虐兒……這些社會新聞,天天都在電視中上演著,但是製作人蔡滄波卻發現,礙於新聞報導的時間限制,每則新聞通常只能約略帶過,卻不能深入探究問題的核心,而且在幾秒鐘的畫面當中為求精采,也常誤導觀眾對事件的判斷,因此他希望能製作出一個能達到警世用意的單元。

於是他製作了「第三隻眼」單元,把整點新聞中類似的新聞事件匯整,再加入更多說明及專家學者的意見,將問題變成比較完整的專題呈現給觀眾,讓觀眾看新聞不再只是知曉一件事的發生,而是從中學到教訓或得到警惕,對社會能有正面導向的作用。

單元播出至今已逾半年,製作超過一百三十集的專題,又以「浪子回頭」系列最受好評,其中「歹路嘸通行」專題更被基隆監獄選為教化受刑人的宣導教材。專題請來兩位已金盆洗手的黑道大哥現身說法,其中一位大哥人生轉了個大彎改當牧師,以前打打殺殺的日子,換來的只有全身不堪回首的傷痕,看到現在少年逞兇鬥狠、街頭鬧事不斷發生,他奉勸年輕人「歹路嘸通行」,好好唸書,否則到頭來痛的是自己的身體,還會連累家人,帶給家人無法抹滅的傷痛。

「兇手悲歌 家屬無辜」單元中就談到了犯罪者家屬所遭受到無法彌補的傷害。去年台中發生女教練殺死女學生命案,加害人的老父親因為愛女心切,到受害者靈前下跪代女認錯。輔導過許多加害者家屬的更生團契也指出,很多犯罪者的親人害怕被人指指點點,心生恐懼而不敢出門。

蔡滄波表示「第三隻眼」屬於難度較高的系列報導,採訪上蠻有風險的,尤其是在製作關於黑道的專題,要關係人以自身經驗出面勸勉社會大眾時更是困難重重,「除非跑新聞累積到一定的人脈,否則很少有人會答應出面接受採訪。」而大部分的受訪者,往往都是經過內心一番掙扎交戰,製作單位在旁不斷給予心理建設之下,才點頭答應接受採訪。

「我們也希望觀眾能一起來思考社會亂象該怎麼改善?」蔡滄波說,之後「第三隻眼」還會陸續推出台灣國會問政亂象、買票問題以及更多社會議題的專題系列報導。



2005年11月29日 星期二

公務機關約聘僱 工作無保障

【王亭捷報導】「公務機關約聘僱是一群由政府雇用的一年一聘非正式人員,既不隸屬於公務人員,亦不被納入勞動基準法的保障當中。」全國自主工聯秘書黃莉君一語道破公務機關約聘僱最受人爭議之處。

公務機關雇用約聘僱已有數十年的歷史。勞工局局長曹愛蘭曾在公開場合提及,公務機關約聘僱濫觴於國民政府遷台之時,由於需要大量人力處理政府內務,但又礙於當時政府視遷台為暫時之舉,不久後將反攻大陸,所以只須聘用臨時性的人員即可。

黃莉君表示,公務機關約聘僱最令人詬病之處,在於其身分定位的問題。由於他們不是經由國家考試而晉用的公務人員,並不適用於公務人員服務法,故另增設「行政院暨所屬機關約聘人員聘用辦法」和「人事行政局聘用人員聘用條例」予以管理。同時,他們也異於一般勞工,並不具備勞工身分,不受勞基法保障,雖然每年都繳勞健保費,卻無退休金和資遣費。

黃莉君強調,公務機關約聘僱與公務員的差別待遇包括同工不同酬、工作權不保等。雖然工作份量、內容與具備公務員資格者一樣,薪資卻相對較少。再者,約聘僱為一年一聘,只要不續約,就喪失工作,無工作權可言。

「有些約聘僱已在政府部門服務十幾、二十年,年年都得與政府簽定雇傭契約,同樣的情形如果發生在民間企業,勞工主管機關便會認定此企業單位有僱用正職員工的需求,判定其違反勞基法,要求限期改善。但現在政府卻身兼裁判與球員,犧牲公務機關約聘僱的工作權益。」黃莉君說。

面對外界的疑議,官方曾回應,由於聘傭人員為一年一聘,並無所謂「身分保障的問題」。再者,每年年終評核評列丙等之聘傭人員,次年即不再續約,並非解約,亦與身分保障無關。

民國八十六年台灣凍省,省府及其底下各單位約聘僱的去留問題受到矚目,那些約聘僱趁機團結一致,要求政府正視約聘僱問題,雖然後來還是不了了之,但是,這是台灣第一波約聘僱捍衛自身權利,有其重要意義。

民國八十七年勞基法擴大適用,惟第三條第二項明定,因某些因素致使適用本法有窒礙難行之勞雇關係,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後之行業或工作者不適用於本法。

黃莉君說,由此可知無須經由立法程序,中央主管機關是可以指定哪些行業不適用此法,所以只要勞委會出具公務機關約聘僱適用勞基法的公告,即可讓全台四十萬的公務機關約聘僱享有勞基法的保障。

去年年底,勞委會針對公務機關約聘僱人員,評估其適用勞基法是否有窒礙難行之處。時至今日,勞委會卻不肯公布報告結果,引發工運團體不悅。

所以現在的問題在於,一旦公務機關約聘僱適用勞基法,將對政府產生兩項衝擊。第一、由於公務機關約聘僱必須比照勞基法,提升其勞動基準,勢必增加人事部門的支出。「這如同民間企業為何要打壓工會是相同的道理,只不過現在資方變成了政府。」黃莉君表示。第二、若公務機關約聘僱適用勞基法,擁有勞動者的身分,便能組織工會,此舉將對政府不利。「對一個政府而言,其如何能忍受底下的雇員組織工會,萬一哪天這些員工為爭取權益而罷工,政府不就癱瘓了嗎?」黃莉君說。

今年一月,行政院人事行政局通過「行政院暨所屬機關聘僱改進方案」,每年將淘汰百分之五的約聘僱,被批為齊頭式的變相裁員,約聘僱人人自危。九月份,財政部高雄市國稅局非正式人員,組成高雄市公務機關約聘僱職業工會,反抗政府的不合理對待。「雖然是職業工會的形式,但畢竟已突破過去以往不成立組織的狀態,已是約聘僱的一大進步。」黃莉均表示。十月底,高雄市公務機關約聘僱職業工會於立法院召開公聽會,促使聘僱改進方案暫緩實施。

黃莉君最後仍不忘提醒,雖然日前公聽會上,政府對公務機關約聘僱釋出善意,暫緩聘僱改進方案的實施,但以今年三月行政院政府承諾公務機關臨時人員(與政府簽定臨時性定期契約的員工)適用勞退新制,最後卻政策大轉彎,將臨時人員改視為社會救助人員,使其喪失勞健保與相關的福利,並與政府脫離僱傭關係,處境更陷艱難為例,除非白紙黑字,經由行政機關公佈命令,否則以政府說是一套、做是一套的慣例,約聘僱還是應該嚴陣以待政府接下來的動作。

2005年11月25日 星期五

美國螯蝦大啖 植物園荷花落難

【廖育寬報導】每年夏秋之際,正是台北植物園荷花池中,荷花、蓮藕盛開的時節,但今年此時,卻只見幾朵荷花孤立池中。「你相信植物園的荷花池底有上千隻美國螯蝦嗎﹖」台北植物園管理員陳肇威說:「荷花的根莖成了螯蝦的大餐,比起去年,荷花池的荷花已死去一半有餘。」常於植物園運動的楊小姐也說:「今年春天之後,荷花池似乎就一直是黑壓壓一片,死氣沉沉的。」

美國螯蝦對荷花池的生態迫害究竟有多大呢﹖陳肇威說:「池底被螯蝦鑽的全是坑洞,水草與水生昆蟲大量減少,更別提池中原有的沼蝦幾乎全消失了!」海洋大學水產博士何春義表示,美國螯蝦個性相當兇殘,不但同一水域的蝦子被牠吃掉,體型較小的魚類也進了牠的肚中。

何春義表示,美國螯蝦全身火紅,兩隻大大的螯是可怕的武器,牠什麼東西都吃,身長可以大到十五公分,在台灣可說是橫行無阻。他說:「螯蝦有挖洞的習性,在農田也常造成田埂被挖穿、稻田無法保水的現象。」他並指出,螯蝦同樣也會以大螯夾食秧田裡的禾苗,造成農民的損失。

北區水族業者林志翔表示,當初市場是看中美國螯蝦暗紅色的外型,和大力水手般的大螯,引進台灣養在水族箱供觀賞用。」但卻忽略了魚缸中的觀賞魚也是螯蝦的食物,造成民眾任意丟棄、放生於溪流池塘。何春義說:「植物園、國父紀念館的翠湖、河濱公園和田間水溝,都有螯蝦的蹤跡。」

美國螯蝦大舉入侵,植物園有何應變方法呢?陳肇威說:「園區會定期打撈及誘捕螯蝦,並放養土虱等魚類清除蝦卵。」他也強調,民眾千萬不要隨意放生,否則將處以罰金三千元,更背負破壞了荷花池生態的罪名。他說:「荷花池不但是民眾攝影、寫生、賞鳥、觀賞水生動、植物的重要景點,也是台北植物園的精神象徵。希望大家共同維護!」

網路「播客」 做自己的媒體

【陳家豪報導】你有想過自己做一個廣播節目跟大家分享嗎?或者是用MP3隨身聽聽朋友的廣播呢?網路上有一群「播客」(Podcaster),他們製作自己的節目,在網路上放送;有的是老師的廣播教學、有的是氣象專家的氣象預報。不用昂貴的器材成本,也不用經過繁瑣的申照手續,就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媒體。

「播客」(Podcaster)這名字是來自於Podcast,指的就是私人小電台。播客們把自己的廣播節目,放在網路上供人點閱收聽。透過部落格的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即時訂閱,節目一有更新便會立即通知。你可以在電腦上下載收聽、也可傳至MP3隨身聽,甚至可以直接利用隨身聽下載聽到最新的播客節目。

「播客台灣」網站的站長Kem表示,網路的發達,還有MP3隨身聽科技的發展,奠定了播客發展的基礎。Kem說:「現在只要一台可以上網的PC、麥克風、還有一個可以讓人下載的空間,你就可以做一個播客。」

播客的許多優點,讓它成為未來網路傳播媒體中,具有相當大的潛力。Kem說,成為播客不用很多的錢,操作又不難,而且它還有許多傳統媒體所沒有的優點。Kem說:「像是傳統廣播節目時間過了就聽不到了,但是播客的東西卻不受限制。而你今天在國外可能就聽不到、看不到台灣的廣播跟電視,但是播客沒有這種問題。一個MP3的聲音檔案,更是方便保存。播客在保存、時間、空間中,擁有很大的優勢。」

Kem說:「其實播客的概念很早就存在著。」像是網路電視、網路廣播電台,都可以算是播客概念的一種應用。但是讓現在發展的播客跟網路電視、電台最不一樣的地方便是RSS訂閱。Kem表示,這個原本用在部落格上的技術,不只是可以用在文字上;透過RSS訂閱,一樣可以訂閱聲音跟影像。透過RSS,只要播客有出新的節目,你便可以立刻下載收聽,如此也使得製播節目變得彈性。你可以一天做一個節目,也可以一週只做一個。

在播客台灣這個網站裡,就是把播客們的節目做串聯。Kem說,許多播客在網站裡做聯播,不只彼此可以做節目的交流,也可以利用討論區交換一些想法、或者是一些關於播客的消息。目前在網站中,就有四、五千個註冊會員,會員分布在台灣、香港、大陸還有新加坡這些華文世界。

Kem說,未來的播客將有可能跟電視一樣,製播自己的影片節目。不過他也指出,影片的模式在現在的台灣網路環境還不太可能。台灣的網路頻寬與其他國家如日本、韓國比較之下昂貴許多,在台灣2M/512k的網路大約要一千三百元,而在日韓,相同價格卻能夠有100M/100M的頻寬。網路上影片傳輸需要大量的頻寬,因此在台灣的播客想要播出自己的影片節目仍有一定難度。

延伸閱讀:

播客台灣

2005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台灣黑吉米 混血兒的成長故事

【生命力記者龔淬平報導】宋明杰導演的「黑吉米」紀錄片,是一部趣味中又帶有敏感戲謔的種族話題。他先以幽默的動畫手法,呈現了二次大戰結束後、台海兩岸間的對峙,到美國大兵來台的歷史背景,短短十五分鐘的紀錄片,令人意猶未盡。

吉米(廖枝龍)的父親是冷戰時期駐守台灣的美國黑人,他與吉米的媽媽(廖錦雲)生下了吉米,不久後即離開了台灣,再也沒有回來。影片中的吉米說,他小的時候常會哭著問媽媽,為什麼人家都有爸爸,而他沒有。由於他的單親混血兒背景,所以在成長過程中,常遭到同學嘲笑,說他是「黑人仔」。

不過吉米的的媽媽表示,她一點都不後悔生下了吉米,如果今天她是和台灣人在一起的話,恐怕就無法生出五官這麼立體的小孩,而且她也不斷地鼓勵吉米,讚美他非常的漂亮。所以現在的吉米,即使在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看待時,多半已能處之泰然。

導演表示,他認識吉米是在魔岩舉辦的校園巡迴演唱會中,當時吉米是以變裝的身分演出。由於每次搭乘巴士趕場時,他總是看到吉米一個人孤零零的沒有朋友,再加上吉米特殊的血緣背景,便認為這個人的背後一定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故事。

導演說,十年多前,也有不少人想要拍攝吉米的紀錄片,不過都被吉米婉拒了,所以這次他能順利取得拍片同意權,實在非常幸運。而他和吉米的媽媽正好都是台中人,因此兩人講起話來也特別投機,從中建立起了默契。


2005年11月22日 星期二

街友之家 人安基金會

【生命力記者游麗靜報導】位於萬華龍山寺附近的人安基金會,是由創世基金會創辦人曹慶於二○○二年成立,展開街友服務,目前設有基隆、萬華、桃園、高雄等十一個街友平安站。平安站的服務重點在「防飢、防寒、防病」。

人安基金會公共關係社會資源部組長賴惠敏說因為社會不景氣,外勞引進,很多人在中年時忽然被公司裁員,頓時失去了經濟來源。在這個知識爆炸的社會,許多社經背景低的人一失業就找不到工作了。

她接著說,有許多人對街友污名化,認為他們都是好吃懶做,是社會亂源。大家都沒想過,很多人其實都是失業的,但他們很幸運的有家人支撐,不用流落街頭。但有很多人沒有專業技能,或是受傷了不能再工作,沒有經濟來源,無法維持生活所需,就只好到街上流浪。「當你沒有東西吃時,你會有哪些動作呢?」真的沒有東西吃時,只能去翻垃圾桶找廚餘;當你連廚餘都找不到的時候,只好去偷,去搶。這些都是社會一直存在的問題。

人安基金會每日提供午、晚兩餐,由街友自己排班炊煮,以「你做我吃、我做你吃、不做不吃」原則,鼓勵街友自立,互相照顧。人安還提供盥洗場所,但不提供住宿,希望街友自己想辦法,讓自己擁有家。另外,還有和勞工局合作,舉行就業輔導,幫助街友們找工作,或是學習一技之長。

社工員陳昭明說,基金會幾乎每週都會「開案」,審查街友資格,看他們可不可以到平安站用餐。人安基金會的服務對象條件是目前沒有工作,領取的津貼沒超過五千元者。符合以上條件,就會發工作證,依照證件進出平安站吃東西或盥洗。陳昭明接著說,基金會現在正在研發「個案管理系統」,但因為街友是流動性相當高的人口,掌控行蹤非常不易,所以到現在都還在設計階段。

賴惠敏表示,人安基金會非常在意「人身」的問題,對於全民健保的問題相當重視,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有健保的保護。基金會除了幫遊民們辦健保卡之外,還向監察院請命,要求審查健保問題。她說,監察院已經回應表示確有疏漏,會將問題上呈高層。但健保是攸關到全台灣人民,要改變所會牽扯的層面很廣,需要長時間抗戰,目前人安基金會能做的,就是這些了。

談到服務街友碰到的問題,賴惠敏說,一開始沒辦法破除居民對街友的刻板印象,反彈聲浪很大,所以基金會一開始非常低調。幾年來,街友們組成服務小隊,常常舉辦打掃公園,資源回收等睦鄰活動。經過這些努力,彼此的關係已經愈來愈好。

人安基金會在去年十二月份時,曾辦過「街友體驗營」,讓大學生在垃圾桶找東西吃,親身體驗遊民生活。現場也有街友現身說法,和法律顧問與民眾交流。今年七月,舉辦「街友運動會」,藉由拔河、大隊接力活動,激起街友爭取勝利的榮譽心。賴惠敏說,辦活動時看到街友為勝利努力的神情,才發現這些街友其實很可愛,很單純。

曾經是五星級廚師的阿吉伯,因為多次中風,沒有辦法繼續在飯店工作,又因為年過六十五歲,沒有辦法找到工作。但因為有一手好廚藝,阿吉伯現在都會去平安站幫忙煮飯。常常到基金會報到的阿剛伯,因為經商失敗,欠了一大筆債,為了不拖累家人,他把房子賣了還債,自己開始流浪的生活。阿剛伯在人安基金會的安排下,現在到勞工局就業服務中心工作。

「為什麼會有人要睡在這裡?」談到每年十一、二月人安基金會的發放冬衣活動時,賴惠敏說,看到街友們穿著少少的衣服睡在公園,就深深感覺到在這個社會生活的無奈。儘管如此,還是有些許街友堅持不接受基金會發的衣服,認為還是要保有自尊。她接著說,在做服務時,要做好心理建設,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會接受你的幫助,但只要有成功的案例,就會感到非常開心,一切就值得了。

延伸閱讀:

創世基金會

2005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北藝大校狗隊 給狗狗溫暖的家

【生命力記者李維綱報導】走進台北藝術大學的校園內,不遠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一隻隻體型壯碩的狗,舒服地躺在溫暖的草地裡,眼睛炯炯有神地目視著來去的人群。你也會看到一群熱情的大學生呼喊著這些狗的名字,給他們熱情的擁抱,這樣的場景,天天都會在校園中出現,這群熱情的人,正是台北藝術大學校狗隊的成員。

校狗隊於二○○三年創立,創立的動機跟校外的捕狗大隊常來抓校狗有關。隊長吳易蓁表示,兩年前常會出現有人把遺棄的狗丟在校園中,導致校狗問題複雜,而學校請捕狗大隊來抓狗,間接威脅到以前就在這裡的校狗的生存。「校狗原本是學校有規劃要養的狗,原意是希望抵禦外來狗而養的,但隨著時間的過去,計畫這件事的老師也隨之卸任,大家都漸漸忘記當初的用意。」吳易蓁說。校狗隊基於這樣的危機意識,成立了這樣的一個組織來為牠們發聲,確保牠們的安全。

校狗隊目前認養了十一隻校狗,隊員主要是照顧他們的飲食、每個月的固定洗澡日、和定期注射以及醫療方面的事務。在飲食方面,隊長吳易蓁表示,他們都會把飼料固定放在社辦教室旁邊,狗狗們會自動地來吃飼料,飼料的份量都是固定的,因此狗狗不會有暴飲暴食的狀況出現。另外在替這些校狗洗澡和醫療注射方面,吳易蓁說:「我們有跟芸林動物醫院與上哲動物醫院合作,他們會協助我們做洗澡和注射疫苗的動作。」她並且補充表示,當隊員對小狗出現的問題不知該如何解決時,這些醫院也會藉機教導他們有關照顧小狗的知識。

狗是人類最忠心的朋友,從這些隊員的身上就可以得到印證。隊長吳易蓁回憶表示,學校晚上常常沒有開燈,自己一個人走有時會很危險。但是這些體貼的狗狗們會很善解人意的陪你走過一段黑漆漆的路程,讓你感到一種安全感。由於校狗隊員都是戲劇系的同學組成,有時他們要一起排戱時,吳易蓁說:「這些狗狗們都會沒有怨言的在教室外陪伴我們,一直到我們排戱結束為止,牠們眞的好貼心。」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對這些狗狗伸出友誼之手。校方和校外人士就曾與校狗隊們產生過些許衝突。吳易蓁表示,由於有的老師不喜歡狗,且校方基於認為牠們危險、不衛生的因素下,一開始會與校狗隊的意見相左或是溝通不順利,而發生校方胡亂讓捕狗大隊或清潔隊把狗帶走的案例。吳易蓁說:「不過之後在我們跟校方保證狗狗的健康狀態,以及校方同意發公文不讓捕狗大隊再進來抓狗的承諾下,雙方已逐漸建立了默契與共識。」

外人有時也會對這些校狗產生誤解。吳易蓁表示,她曾看過有遊客拿傘攻擊校狗的事件。「外人以為牠們會攻擊人,但你只要尊重牠們就不會有事,而且你也沒有權力做出攻擊狗的行為。」吳易蓁說。

「北藝大的校園很大,校內較遠的地方也有校狗存在,我們希望能照顧到校園裡更多隻狗,替牠們植入晶片,以確保牠們的安全,免於被外人抓走的危險。」這是隊長吳易蓁和其他隊員共同的期望。「看到校狗安全,開心地住在學校,就是最欣慰的事了。」

2005年11月20日 星期日

八方位樂團 中西合璧

【生命力記者程旭珀報導】八方位樂團成立於一九九五年六月,是孫文軒結合國內音樂專業人士所組成的團體。成團十年來在全國各地演出超過一千場次,結合中西音樂的演奏方式,以輕鬆、活潑、生活化的曲調,而且具有藝術性,讓一般民眾也能了解音樂。

孫文軒表示,他在留學日本期間強烈感受到,一個沒有文化特色的國家不能受到其他國家的尊重與肯定。回國之後,即決定組「八方位樂團」。孫文軒說,八方即四面八方的意思,團員們從四面八方而來,再加上演奏的音樂融合中西樂器,代表全方位之意。

孫文軒主修傳統樂器胡琴、西洋樂器鋼琴,選修笙與古箏。他認為中國的樂器低音不足,便再加上大提琴、長笛、鋼琴來補,因此他的音樂風格不太傳統,不同於國樂。把中國的傳統樂器胡琴、笙、琵琶,加入西方的樂器鋼琴、大提琴、長笛演奏便是八方位樂團的特色。孫文軒說,在演出的時候需要配合檔期,團員平時要在學校上課,所以演出的成員不固定。

孫文軒說,音樂的素材來自於生活,讓大家都能欣賞音樂、喜愛音樂為他的最大目標,如果把音樂看成太崇高,那麼音樂便無法融入我們一般生活中。孫文軒表示八方位樂團演奏的種類以台灣民謠、客家民謠、原住民歌謠為主,演奏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改編流行歌謠如伍佰的「愛情限時批」、卡通主題曲及外國舞曲如恰恰和電影配樂「第六感生死戀」,創作曲包括以南胡協奏的「出師表」、大提琴的「屈原汨羅江上」、為紀念九二一所做的「大地傷痛」。以中西合璧的演出方式,加入輕鬆、活潑、生活化的曲調,讓民眾更加喜愛音樂。

此外,孫文軒表示,把八方位的演出場地帶到戶外,包括公園、廣場、廟會等地方演奏,讓一般民眾在公園裡散步聽音樂、去廟裡拜拜時感受音樂、在廣場休息時也能欣賞音樂,讓民眾處處感覺到音樂的生命力。因此八方位樂團經常到全省各地巡迴演出。

孫文軒說,創團初期有人批評他的音樂不中不西,認為他演出的曲目不夠水準,與一般人認為音樂是高尚的理念不一致。但孫文軒堅持音樂來是源於生活,以簡單的音樂來吸引更多人喜愛才是他的目標。孫文軒曾入圍一九九七年金曲獎非流行音樂類「最佳演奏人獎」,台北縣文化局評選為「二○○一年台北縣傑出演藝團隊」,及榮獲第一屆「台北縣九十年度文化藝術人才獎」音樂類得主,他音樂生活化的堅持受到肯定。

孫文軒說,任何音樂都有它的價值,還沒聽過別人的音樂就去批評,未免過於主觀。他鼓勵大家去接受各種音樂,去感受音樂的生命力,才會豐富我們的文化。

延伸閱讀:

八方位樂團

2005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家服法 保障家庭監護工和幫傭

【王亭捷報導】「外勞既然已經被引進台灣,就應該給他們基本的人權。」台灣第一個非教會團體卻同樣關注外勞議題的台灣國際勞工協會(以下稱TIWA)秘書顧玉玲強調。由於二○○三年二月爆發前國策顧問劉俠被印庸毆打致死案,外籍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的問題再度浮上檯面。

此時,成立於一九九九年的TIWA和許多外勞關懷團體開始展開北中南的串連活動,趁機推動醞釀已久的「家事服務法」,企圖改變台灣勞雇關係中「法不入家門」的缺憾。TIWA於二○○四年十月將家事服務法送進國會,不幸國會會期已到,只得等到今年再次推出。

顧玉玲表示,近年來由於台灣家庭結構的改變,夫妻雙方都投入就業市場,所以在家務的處理或者照顧行動不便、需要人隨侍在側的老人等工作上,都必須仰賴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但是,當「家庭」已經變成職場的一種時,台灣的法律顯然對此視若無睹,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被排除於勞基法外,造成勞資關係不確定的詭譎局面。

一九八九年台灣為了推動十四項重要建設工程和六年國家計畫,政府同意開放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這四個國家的勞工來台工作。一九九一年外勞正式引進台灣,但只限定於紡織、電子、機械和營造等六種行業的申請。隔年,開放外籍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的申請。累至今日,台灣目前總外勞人數約三十萬人,而外籍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佔了十三萬,不過,她們卻異於一般的外勞,並不被納入勞動基準法的保障當中,所以超時、超量工作時有所聞,形成相對弱勢的一群。

相較於本籍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外籍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的處境更為艱難。她們離鄉背井,到陌生的環境工作,不但語言不通,而且幾乎二十四小時都得待在雇主的家裡,沒有朋友和同事,對於外界資訊的取得也受限於雇主,造成她們對外的社會聯繫網絡薄弱。再加上不被納入勞基法的保障,常常出現無償勞動、超時工作和無休假的狀況,使原本就處於性別、種族和階級弱勢的她們更雪上加霜。

顧玉玲舉例說,M(化名)是以家庭監護工的名義來台工作,原本的工作內容是照顧雇主的父親,不過後來卻變成一個星期只要一天到雇主父親的家打掃和帶他去醫院看病,其他的時間都必須待在雇主家洗衣煮飯、做家事、照顧雇主的三名子女和到雇主自營的洗車廠幫忙做清潔的工作,從早忙到晚,每天睡不到五小時。

在長期的無休、超時、超量工作下,外籍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很容易變成家裡的不定時炸彈,二○○三年劉俠遭印傭毆打致死就是一個很悲慘的案例。顧玉玲表示,劉俠和印傭薇娜感情非常好,所以薇娜為了照顧劉俠,兩年來未曾休假,但最後卻導致精神崩潰,並發瘋似地攻擊劉俠。顧玉玲強調「外傭也是人,她們不是機器,需要有適當的休息。」

顧玉玲說,原本TIWA希望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也能一體適用於勞基法,不過,勞委會以家庭是屬於個人私領域的工作場所,而且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難以界定等理由,認為將其納入勞基法有窒礙難行的地方予以否決。因此,TIWA改由設立特別法「家事服務法」來保障其基本勞動權利。

去年十月,家事服務法在立委徐中雄、蔡英文、何敏豪和雷倩提案下完成立法院連署,並正式送入國會。不過,適時國會會期結束,法案被擱置。顧玉玲表示,TIWA今年還會再接再厲,將法案送入國會。

最後,顧玉玲強調,家事服務法並非單單為外籍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所設計的,不論是本籍或者外籍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都應該享有基本的勞動保障,而這也是此法的精神所在。

2005年11月18日 星期五

大愛醫生館 守護您生命的磐石

【生命力記者游雅筑報導】「大愛醫生館」是大愛電視台的醫療節目,由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簡守信主持,今年更入圍金鐘獎最佳文教資訊類節目主持人獎。節目以一個具新聞性、故事性的個案當起頭,先引起觀眾對醫學的興趣和注意,進而使觀眾建立一套正確的醫學常識。

起初會有製作「大愛醫生館」的想法,就是因為簡守信在醫療過程中常碰到一些病人,由於醫療資訊不夠豐富,結果道聽塗說、任意聽信偏方,而醫院給的資訊通常又較制式化,求助無門下,導致病情耽誤,很多生命因而來不及挽救。因此,他希望「大愛醫生館」能為民眾打開親近醫療資訊的大門,「醫療節目不一定都是要很生硬的談如何預防及治療,如何引起觀眾的興趣及注意才是最重要的,進而誘導觀眾擁有正確健康概念。」

「當觀眾因為節目而受到幫助時,那種感覺很特別。」簡守信說,有一集談到脖子、甲狀腺方面的問題,有名觀眾因此而發現自己罹患早期癌症,進而及早治癒,「對於一位年輕的女生來說,這可是改變一生的大事,沒想到竟然是因為一個電視節目。」

對於近日禽流感造成民眾恐慌,甚至出現許多非理性的反應,簡守信表示,其實目前禽流感只會在有限度的情況下傳染給人,並不是走在街上就會得禽流感,但那些和生禽有緊密關係者當然要特別注意,例如生禽宰殺者。

台灣人民一年要吃掉二億隻雞,在飼養及買賣雞隻的過程中,病毒突變的可能性將大增,「如果能少吃點肉,病毒突變的機會就能減少。」當然民眾還是要盡量避免與病毒接觸,盡可能別去有活禽販賣的市場。他也提醒大眾,在進出醫院和市場時要記得戴口罩,勤洗手也能減少病從口入的機會。

醫療節目向來給人一種理論、生硬的感覺,因此製作手法需加入活潑有趣的元素,才容易讓人接受。從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醫療話題,或是著名人物的故事中去找尋多元題材是一個方法。有一回主持人以藝術家梵谷戲劇化的生命故事作為楔子,先讓觀眾對梵谷的遭遇充滿好奇,最後才道出環繞著梵谷一生的正是躁鬱症。經過主持人這麼一說,躁鬱症馬上就引起了觀眾的興趣。

從飲食上也可以發掘很多好玩的醫療話題。很多人容易將奶精和牛奶畫上等號,但其實奶精屬於油脂類,吃多了並不健康;罹患膽結石的病患食用檸檬汁加蘋果是無法改善病狀的,正確做法應立即到醫院就診,醫生會依病情決定是否需要開刀做局部切除,而平時飲食應以清淡為主,減少膽固醇的攝取。

坊間傳言吃飯後若馬上洗澡,對身體會有負面影響,簡守信認為其實是不會的,因為血液循環有它一定的分布,當心跳加快時會導致血管管路的改變,讓某一些血流量有即時性的反應,哪邊有需要哪邊的血流量就會增加,反之就會降低,但並非完全沒有血流量,因此人體血流量的週轉相當靈活,吃飯後馬上洗澡對身體並不會造成傷害。

簡守信感嘆現在有很多標榜醫療資訊性的節目,其實都是賣售藥物的節目,如果大家可以接觸到正確的醫療觀念,便能輕易地從人云亦云、以訛傳訛的資訊中脫困。

延伸閱讀:

大愛電視

2005年11月17日 星期四

華岡社會服務隊 孩子們的開心果

【生命力記者李維綱報導】「人生以服務為目的」,簡單明確的目標原則,標榜以「積極」、「主動」「參與」的服務態度,由都市走向鄉村,由近而遠貢獻心力。自一九七三年成立以來,文化華岡社會服務隊已走過三十二個年頭,致力於偏遠地區國小學童的服務,已有可觀的收穫。

社服隊對外活動分成平服和假服兩種,平服就是「平時服務」,近年來由於配合政府的中小學社團發展計畫,服務的對象以國小的學童為主。平服主要是服務鄰近陽明山上的平等里的小學生,在一學期四到六次,每次七十分鐘的課程中,主要的活動都是以輔導小朋友的課業為主,再依照學校的需要和本身的能力做其他課程的設計。

在課程輔導中,社員對小朋友的幫助不少。社長傅文娟表示,會留下來做輔導的小朋友通常都是寫作業時比較需要人教導的,有夥伴在旁邊協助,他們的速度就會加快,也比較容易專注,有問題可以馬上獲得解答。

在平服中,有時社員也會舉辦一些小活動,讓小朋友與他們拉近彼此的距離。傅玟娟說:「我們一開始都會用戲劇表演的方式介紹自己,先讓小朋友有印象並覺得大哥哥大姊姊很有趣,接著多半會在班級上玩團康遊戲認識彼此,增加小朋友的互動。」她補充說:「安排大地遊戲和戲劇表演最能讓小朋友興致勃勃,慢慢的他們會想開始親近你。」

假服就是「假期服務」,為四到五天的冬夏令營活動,今年假服服務對象為彰化縣二林鎮香田國小,課程除了在平服中有的課業輔導外,社員精心規劃的大地遊戲也十分充滿創意,關卡之一的「賭城風雲」這一關,這個遊戲分成五關,每關需按照籌碼做賭注,小朋友可以自由闖關去挑戰。例如有投球投準的遊戲,進幾顆球就有多少籌碼;也有團體的拼圖遊戲,隊中的每一個人須一起同心協力猜出圖案。小朋友必須去了解團隊的精神並活用,運用集體的腦力激盪來完成任務;在「自然教室」這一關裡,小朋友則是要運用D.I.Y.的精神,利用自己生活周遭有趣的自然現象,完成實驗並利用,例如小朋友必須自己用樹枝葉來拼畫或是寫生。

在活動中,小朋友純真自然的個性讓他們印象深刻,這些經驗對於他們之後該如何掌控活動氣氛有所幫助,傅玟娟說:「這些孩子都很天真自然,開心就會笑得很開懷,有興趣的活動就會很想要去學習;如果在活動中,感到無聊的小朋友也就很明顯的開始說話,吵著要下課,不注意你的表演。」她接著又說:「小朋友的反應都很直接,看他們臉上的表情多半都可以猜得出來小朋友的意願高不高,參與度好不好。」

一次又一次的服務活動,與小孩子近距離的接觸,一起努力的社員都感觸良多,傅玟娟說:「每一階段的服務與付出,過程中常會遇到很多的突發狀況,以及挫折和疲累感。」她舉例說:「營火晚會有時會被無法預測的天候打亂,活動中的螢光棒有時又會故障,讓整個活動表演大打折扣。」但她強調,她很慶幸能夠有這些經歷,讓她得到了很多成長和進步,學會付出。「看見自己準備的課程、表演,讓小朋友或是夥伴很開心和感動,很有成就感,也覺得這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她開心的說。

2005年11月15日 星期二

家服法 保障家庭監護工和幫傭

【生命力記者王亭捷報導】「外勞既然已經被引進台灣,就應該給他們基本的人權。」台灣第一個非教會團體卻同樣關注外勞議題的台灣國際勞工協會(以下稱TIWA)秘書顧玉玲強調。由於二○○三年二月爆發前國策顧問劉俠被印庸毆打致死案,外籍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的問題再度浮上檯面。此時,成立於一九九九年的TIWA和許多外勞關懷團體開始展開北中南的串連活動,趁機推動醞釀已久的「家事服務法」,企圖改變台灣勞雇關係中「法不入家門」的缺憾。TIWA於二○○四年十月將家事服務法送進國會,不幸國會會期已到,只得等到今年再次推出。

顧玉玲表示,近年來由於台灣家庭結構的改變,夫妻雙方都投入就業市場,所以在家務的處理或者照顧行動不便、需要人隨侍在側的老人等工作上,都必須仰賴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但是,當「家庭」已經變成職場的一種時,台灣的法律顯然對此視若無睹,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被排除於勞基法外,造成勞資關係不確定的詭譎局面。

一九八九年台灣為了推動十四項重要建設工程和六年國家計畫,政府同意開放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這四個國家的勞工來台工作。一九九一年外勞正式引進台灣,但只限定於紡織、電子、機械和營造等六種行業的申請。隔年,開放外籍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的申請。累至今日,台灣目前總外勞人數約三十萬人,而外籍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佔了十三萬,不過,她們卻異於一般的外勞,並不被納入勞動基準法的保障當中,所以超時、超量工作時有所聞,形成相對弱勢的一群。

相較於本籍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外籍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的處境更為艱難。她們離鄉背井,到陌生的環境工作,不但語言不通,而且幾乎二十四小時都得待在雇主的家裡,沒有朋友和同事,對於外界資訊的取得也受限於雇主,造成她們對外的社會聯繫網絡薄弱。再加上不被納入勞基法的保障,常常出現無償勞動、超時工作和無休假的狀況,使原本就處於性別、種族和階級弱勢的她們更雪上加霜。

顧玉玲舉例說,M(化名)是以家庭監護工的名義來台工作,原本的工作內容是照顧雇主的父親,不過後來卻變成一個星期只要一天到雇主父親的家打掃和帶他去醫院看病,其他的時間都必須待在雇主家洗衣煮飯、做家事、照顧雇主的三名子女和到雇主自營的洗車廠幫忙做清潔的工作,從早忙到晚,每天睡不到五小時。

在長期的無休、超時、超量工作下,外籍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很容易變成家裡的不定時炸彈,二○○三年劉俠遭印傭毆打致死就是一個很悲慘的案例。顧玉玲表示,劉俠和印傭薇娜感情非常好,所以薇娜為了照顧劉俠,兩年來未曾休假,但最後卻導致精神崩潰,並發瘋似地攻擊劉俠。顧玉玲強調「外傭也是人,她們不是機器,需要有適當的休息。」

顧玉玲說,原本TIWA希望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也能一體適用於勞基法,不過,勞委會以家庭是屬於個人私領域的工作場所,而且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的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難以界定等理由,認為將其納入勞基法有窒礙難行的地方予以否決。因此,TIWA改由設立特別法「家事服務法」來保障其基本勞動權利。

去年十月,家事服務法在立委徐中雄、蔡英文、何敏豪和雷倩提案下完成立法院連署,並正式送入國會。不過,適時國會會期結束,法案被擱置。顧玉玲表示,TIWA今年還會再接再厲,將法案送入國會。

最後,顧玉玲強調,家事服務法並非單單為外籍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所設計的,不論是本籍或者外籍家庭監護工和家庭幫傭都應該享有基本的勞動保障,而這也是此法的精神所在。

2005年11月14日 星期一

玄奘法律服務社 帶你認識法律

【生命力記者李維綱報導】為了服務玄奘在校師生和新竹地區民眾,讓更多人了解法律知識,由玄奘法律系內的幾位具有法律服務熱忱的同學,並在系主任及指導老師的帶領下,於二○○一年成立玄奘法律服務社。藉由服務玄奘校內師生和附近民眾的法律問題,並且為中小學校舉辦多種法律演講或活動,讓孩子們能夠從小對法律知識向下紮根。

法服社服務對象主要為玄奘大學在校師生和新竹民眾兩大類,社長陳冠如表示,常接到來自學生有關於車禍事件的交通事故糾紛,通常他們介入糾紛是以「和解」的方式為目標,達成雙方的雙贏局面。陳冠如說:「有一次我們處理到一件比較嚴重的車禍事件,肇事雙方似乎在處理事情上有一些衝突,這時我們就會個別約其中一方坐下來談,以圓桌會議的方式詢問各方的意見,用最平和的方式解決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來結束糾紛。」

在新竹民眾方面,主要的服務內容為有關家暴或是婚姻上的法律問題案件。大四社員陳律吟表示,一開始他們會詳細紀錄委託人所提供的資料,再經由社員之後一起討論和整理後,向委託人告知目前他(她)所面臨的處境與他所能爭取到的權益,以利之後民眾能夠快速的與他們所委託的律師討論。我們不僅要安撫他們的情緒,也要提供他們最有利的方法解決事情。

法服社在對外活動中,會舉辦法治教育和宣導智慧財產權等觀念。在法治教育中,陳冠如表示,他們是由法學院的老師帶領法服的社員去國小辦法律專題演講,以及播映法律相關的影片,由演講或影片的案例與小朋友討論互動。另外社員也會一起去國小、國中或是高中宣導有關智慧財產權的觀念,陳冠如說:「我們在活動中藉由用是非問答了解小朋友對法律知識的吸收能力外,也會用有獎徵答的方式激勵小朋友對法律的求知慾望。」

「不論是替哪一方做法律的諮詢服務,我們對任何事件都必須站在中立的立場,我們是要給他們雙方正確的法律途徑的知識來解決問題,而不是要刻意達到一方的利益為出發點。」社長陳冠如表示,所有的法服社員都是要藉著自己所學知識,來替那些受到法律層面問題的人解決困擾,這也是他們創社的精神所在。

2005年11月13日 星期日

輔大兒家系 將愛奉獻弱勢家庭

【生命力記者鄭綏霓報導】來自台北縣世界展望會的二十多個家庭,包括低收入戶、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原住民等,在十月三十日來到了輔仁大學,參加由兒童與家庭學系所準備的聚會。除了兒家系教授提供家長們親子講座外,兒家系一年級的學生也為四十四名小朋友設計了多項團康活動與益智遊戲,大家從陌生到熟悉,一起共度了一個愉快溫馨的星期天下午。

兒家系助理教授潘榮吉表示,在執教大四的「家庭、生活與實習」課程四年裡,他的學生已接觸了許多社區的服務單位。他說,在一次機緣巧合下,台北縣世界展望會寫信到系上要求合作,在系主任的委託下,他在去年嘗試舉辦了一個學期四次的聚會,邀請世展會北縣其中兩區的家庭來到輔大,聚會中設有講座、遊戲、茶會等。該活動的舉辦獲得了世展會家長、小朋友與輔大兒家系學生良好的反應與回饋,因此他決定每年都要辦下去。

他說,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把大一的「兒童與家庭導論」這門課與「服務-學習」概念結合,讓大一的同學提早參與社區服務的活動。這不但可以提昇對社會中兒童與家庭領域問題與議題的關注,而且藉由服務學習的實作與反省,同學們更積極、主動參與社會弱勢兒童與家庭的關懷行動。

活動負責人之一,輔大兒家系碩士班二年級顏沁欣說:「由潘榮吉老師主持的親子講座會給家長們一些陪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建議與引導,讓他們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例如在『愛的語言』這主題裡,讓家長知道伴侶之間與孩子們被愛的需要,那包括肯定的言詞、肢體碰觸、精心禮物與服務行動。另外,小朋友的活動分成四個部分:說故事、玩遊戲、帶動唱與做卡片,全由大一的學弟妹精心設計。我的責任在於監督各組教案、器材資源協助以及在他們活動後的分組報告時給予指導。」

兒家系一年級廖美範說:「我是當天活動的主持人,剛開始感到有點挫折,因為我在前面講話、給予遊戲講解時,不時會有小朋友大聲反駁或吵鬧,後來經過我們耐心地教導、說教後,他們的行為都漸漸改善。從這過程中,第一次讓我體驗到當老師的深刻感覺,同時我也學會對待不同個性、特質的小朋友,要以不同的方式溝通,譬如對待國中生就要像哥兒們那樣跟他們聊天,這樣才容易接近他們。」

兒家系一年級邱亦君表示,在陪伴一個較內向的小朋友時,需要付出時間慢慢跟他溝通、關心他,才能了解他的需要。她說:「當我教那位小朋友畫一張卡片送他的父母時,他才對我說『我沒有爸爸,只有媽媽』,我頓時感到很心酸,我便立刻安慰他說『沒關係,把這張卡片送給媽媽並告訴媽媽你有多愛她,好嗎?』從開始只會點點頭到最後表演時,那小朋友跟我跳得很開心,我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兒家系一年級李宛臻說,參與了這個活動後,她不僅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也讓她對班上的同學有了更深的認識。她對班上幾位男生都另眼相看了,因為他們比女生還要細心地照顧小朋友,例如帶他們上廁所、耍寶逗他們開心、教他們唱歌跳舞等。

兒家系一年級郭尚芳同學表示,雖然活動過程中很辛苦、看顧小朋友很累,但跟他們相處後,從陌生到熟悉,還在離開的時候聽到小朋友說:「今天玩得好開心,我下次還要再來!」,她覺得再怎麼辛苦也都值得。

兒家系助理教授潘榮吉表示,在未來,他希望培訓一群兒家系跨年級的志工,長期給予社會弱勢兒童與家庭服務及關懷行動,高年級的同學也可把實務經驗傳承下去。這樣,兒家系同學除了從做中學習外,也以專業知識為社會作出貢獻。

2005年11月12日 星期六

生活的藝術 林語堂故居告訴你

【生命力記者王中宏報導】位在仰德大道上的「林語堂故居」,館內許多的舊有設備都轉變為富有藝文色彩的文藝空間,像現在定期舉辦研討會的「有不為齋」是由以前的餐廳所改建的。在「林語堂故居」裡,不僅可以參觀林語堂大師的文學遺蹟(像著作的手稿或是書房等),更可以參加定期舉辦的各文藝活動,如文學座談會、藝文演講、讀書會等,故居管理主任蔡佳芬說:「希望能讓故居扮演大家生活中的藝文空間。」

林語堂是民初享譽國際的知名學者,他曾獲上海聖約翰大學學士學位、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學位、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等,是一位以英文書寫作而揚名海外的中國作家。林語堂故居是民國五十五年由政府興建給林語堂的定所,而林語堂也在此度過了最後的十年,並移靈於故居中的後園裡;此後台北文化局以名人故居、文學生活之方向往藝文中心發展,並由佛光大學取得管理權,於民國九十一年開館。

林語堂故居是由西班牙式建築與中國宅園藝術所組合成的,一進入故居就被雪白的大理石所注目,再配合淺藍色的屋簷,這就是林語堂所欣賞的西班牙風建築;林語堂曾形容此宅院「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道盡了故居內的景象,林語堂先生把園林中的池塘擺在中庭,配合院裡的樹蔭,表現出林大師的對中國傳統的喜愛。

「有不為齋」原是故居內林語堂與家人吃飯的地方,裡面的家具如桌子、椅子等都是林語堂親手設計,並且當時為了心愛的夫人翠鳳,在每個桌椅上都親手提了個「鳳」字;後來改成閱讀研討室時取名為「有不為齋」,出自清末政治改革家康有為的名字,因為林先生曾經歷清末動盪的時代,感嘆當時的清末局勢非康有為一人能有所改變,故取名「有不為」。

現在這裡也會定期舉辦有不為齋書院系列講座、學術研討會及藝文活動等,如讀林語堂原著學英文的讀書會,由具有文學素養的英語人才來講解,像最近要舉辦的「京華煙雲」原著學英文就是由前故居主任盧橞榮老師所主講的課程;還有舉辦如「品味初秋」的品茶系列藝文活動,而這也是因為林語堂喜歡在寫作時配上鐵觀音,也因此故居也希望能藉此提倡將文學結合茶香,讓文學成分更加有趣。

故居內的中庭也是這裡藝文空間的重心之一,像過去在林語堂先生百歲冥誕時由佛光大學主辦紀念音樂會,邀請許多文壇人士到場參加。而時常不定期舉辦的二手書交換與拍賣會,也讓大家可以藉由故居的中庭進行文化交流。

林語堂故居在林先生過世後就由台北市文化局所管理,後來文化局轉交佛光大學所經營,而佛光大學也在幾年內透過若干文學活動成功的將故居經營成藝文中心,如今佛光大學功成身退,由東吳大學所管理,而東吳也舉辦一連串藝文活動,像是不定期的音樂會,讓一些學校樂隊有可以發揮的場地,並開始推出上述中的品茶活動,蔡佳芬表示,未來將會朝文學培養中心發展,藉由更多的文學活動,讓故居成為推廣文學的文藝空間。

延伸閱讀:

林語堂故居

2005年11月9日 星期三

水族清道夫琵琶鼠 河川生態屠夫

【生命力記者廖育寬報導】「這種魚現在在淡水河底已經排滿滿了吧!」地中海水族業者郭俊彥指著撈網中一隻不到三公分的琵琶鼠魚說:「小小隻看起來很可愛,但長到四五十公分大你還喜歡嗎?」俗稱「垃圾魚」的琵琶鼠魚,長大後被民眾任意棄養、野放溪流湖泊,已嚴重影響台灣溪流生態。

海洋大學外來種研究者何春義表示,十多年前,隨著飼養熱帶魚的風潮,琵琶鼠魚自南美洲大量引進,標榜有清除水族箱內碎屑殘渣的功能,但近年來卻入侵河川湖泊。何春義說:「由於琵琶鼠魚生長速度驚人,一年可以成長二十至三十公分,且長大後外型不討喜,因此遭到民眾惡意丟棄。」

「本土蝦蟹、魚卵和水草都是琵琶鼠魚的主要食物。」何春義說,由於琵琶鼠魚是底棲型魚類,如果牠的族群持續擴增,可能會消耗水中大部分的初級生產者〈藻類及底層有機物〉,不但對本土魚、蝦之食源造成威脅,也對溪流原有的食物鏈生態掀起巨大變化。

何春義說:「琵琶鼠魚有強韌的骨板,魚鰭好似刀鋒,我自己都被牠刺流血過。」他表示,當琵琶鼠魚遇到威脅時,會把胸鰭及背鰭都撐開,嚇退掠食者,而強壯的胸鰭和能呼吸的胃,更幫助牠在河川枯水期時移動棲息地,因此台灣各地河川皆可發現牠入侵的蹤跡。何春義強調:「目前尚未發現琵琶鼠魚的天敵,民眾最好不要飼養,更不要野放。」

那不要的琵琶鼠魚該怎麼辦呢?郭俊彥說:「不要的琵琶鼠魚可以送去水族館,大部分都有在幫忙處裡回收。」郭俊彥表示,回收的琵琶鼠魚會集中做成鳥飼料,或是做研究用途。而民眾若想要購買底棲型魚種,作清理魚缸之用,郭俊彥建議購買同等價格,且最大不超過五公分的黃金鼠魚作為替代,才比較不會任意棄養、放生。

婦女當自強 土城媽媽展創意

【陳姿婷報導】在土城,有一群媽媽們,每天生活都過的十分充實又忙碌,除了要學串珠、學拼布、學織毛衣、學說日文之外,還要把他們所學,敎給土城其他的社區及學校的媽媽們,這群忙碌的媽媽,都是來自「土城市創意媽媽生活成長協會」。

「創意媽媽協會」,是由一群熱心、喜好手工藝的媽媽們所組成的。提及當初為何有創意媽媽的構想,協會理事長謝慧伶表示,創意媽媽最初是由一群沒有工作的家庭主婦所組成的,當時的構想很簡單,只是希望能集結土城市的家庭主婦,大家一起來學習。有了這樣的想法之後,創意媽媽們設定了五階段永續循環的學習計畫,分別是「參與」、「發掘資源」、「成立組織」、「組織內造」和「持續成長」。

在「參與」和「發掘資源」的階段,創意媽媽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讓更多土城婦女加入他們的行列,「最初要招攬會員時,我們是以夾報的方式,或是經由朋友介紹,讓大家知道有這樣的團體。」謝慧伶說,在集結了一些媽媽參與之後,二OO四年三月,第一期的「文化創意研習」活動開始了,創意媽媽依照自己的興趣、喜好去選擇他們所想要上課的內容。第一期的課程有生活糕點、手工蠟燭、毛衣編織、親子數學等等十幾種課程,媽媽們都非常踴躍的參與,成效也非常好。

如今「文化創意研習」活動已舉辦到第四期,會員人數也增加至兩百多人,除了原先即有的課程之外,先後陸續增加了手工肥皂、壓花、日文、皮拉提斯等等的課程,媽媽們運用創意所做出來的成品不計其數,「這一櫃都是媽媽們的作品呢!這裡還有!那邊也是呢!」謝慧伶開心地展示著媽媽們所做的成品,在小小的辦公室裡,堆滿媽媽們滿滿的創意。

二OO五年三月十九日,創意媽媽完成了他們第三階段的規劃,「土城市創意媽媽生活成長協會」正式成立,媽媽們以「土城婦女成長」為宗旨,希望能協助土城婦女學習第二專長、提倡終身學習,於是他們開始進行第四階段的規劃,就是「組織內造」。

在這個階段,媽媽們進行「跨社區幸福分享計畫」,就是讓學習有成的媽媽們,免費到社區及學校敎導其他媽媽手工藝,「當初社區居民還以為我們是哪個政治團體,還不讓我們進去呢!」謝慧伶說剛開始根本沒有多少的社區或學校向他們報名參加,但是到現在創意媽媽們的行程多到都排不下了。謝慧伶表示,社區媽媽和學校的志工媽媽們學得都非常快樂,還有許多人會主動跟他們說要成為創意媽媽的會員呢!

已是創意媽媽資深會員的廖月麗表示,當初是經由朋友介紹加入創意媽媽的行列的,在這裡學到許多技藝,敎到很多好朋友,「讓我感到最大的改變,就是多了份『自信』。」廖月麗說他原本和其他許多家庭主婦一樣,每天就是在家裡煮菜、打掃、等孩子放學、等老公回家,生活一成不變,成為名副其實的「黃臉婆」,但是自從加入創意媽媽之後,每天的生活既充實又忙碌,學了許多拼布、插花等等的技能,最重要的是更有「自信」了。

現在廖月麗除了繼續參加許多課程之外,也到社區及學校敎媽媽們串珠,問他如此忙碌,老公和小孩不會抱怨嗎?廖月麗微笑地說:「他們高興得很呢!我在這裡做的東西,他們都非常喜歡!」

「創意媽媽協會」集結了土城許多家庭主婦,讓他們能再學習、再成長,重新找回媽媽們的自信,找回生活目標,協會不僅要讓土城市的媽媽們能「自主性的永續學習」,未來,還要讓創意媽媽的「作品」,變成「商品」,讓各個角落,都充滿著媽媽們的創意。

延伸閱讀:

台北縣土城市創意媽媽生活成長協會

2005年11月8日 星期二

志工教育訓練課程 讓服務更完善

【生命力記者鄭綏霓報導】「參加了十月二十日與二十一日這兩天的『九十四年度志願服務基礎教育訓練課程』,從認識志願服務法規、了解志願服務的內涵、倫理與發展趨勢到各校同學、老師的服務經驗分享,這是一個很充實且富意義的課程,讓我更理解服務、懂得服務與體驗服務。」輔仁大學物理學系四年級,江岳聲這麼說。

他說:「其實,我參加這課程最大的收穫是增進對志願服務法規的認識,這包括志工的權力範圍、志願服務運用單位的職責、法律責任等。例如,志工的義務有參與訓練、妥善使用服務証、服務時獲知的訊息應保守秘密、拒絕向受服務者收取報酬、妥善保管運用單位所提供的資源。這些都是每位志工需要知道的,這樣,志願服務才能發揮最大功效。」

他表示,幫助別人除了獲得心靈上的快樂外,當志工也享有許多福利。其中一個是服務年資滿一年、時數達一百五十小時的志工可憑著服務紀錄冊的證明,向運用單位申請「志願服務績效證明」以作升學、進修或就業用途。志工服務滿三年、時數達三百小時以上可獲內政部發出的「志願服務榮譽卡」,在三年內可免費進入收費的公立風景區、未編訂座次的康樂場所與運用文教設施。另外,志願服務績效優良並經認證的志工,也可優先服相關兵役替代役。

輔大會計學系三年級王俐雯說,課程中,我覺得有趣是張鴻安老師帶領的『快樂志工就是我』的活動。這讓我理解到做一個聰明的憨人─志工的樂趣,在無薪水的情況下,大家不分彼此地給予幫助,在付出的同時也相對地學習到許多新事物,並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視野和人際關係,這都是志工們可以尋找快樂的泉源。另外,張老師還邀請兩位輔大聖言志工隊的同學一起分享他們在菲律賓煙山(Smokey mountain)貧民窟的生活體驗與到中泰社區教一些單親、低收入戶家庭小朋友的服務經驗。

她說:「由東吳大學賴兩陽副教授所主講的『志願服務發展趨勢』專題中,我也對美國與日本志願服務的發展現況與趨勢有更深的認識。」她表示,美國與日本有一些共同的趨勢,例如政府在政策與法令上的支持、社區化服務成為主流、企業積極鼓勵員工參與、家庭志工逐漸普遍、志願服務與服務學習相互結合等,都值得台灣參考並學習。我覺得,像美國推行的『旅遊志工』,也就是到別的國家服務、體驗當地生活,而志工們出國的機票可以抵稅,這也是一個促進志願服務的良好方法之一。

今年輔大第一次承辦由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辦的志願服務基礎教育訓練課程。訓練對象為行政院青輔會大專院校就業服務及生涯發展資源中心所屬的十五所大專院校(包括輔大)生涯志工隊的同學及新進志工。當天全程參與訓練的同學獲頒志願服務基礎教育訓練結業證書與志願服務紀錄冊。

2005年11月7日 星期一

發揮愛心 幫貧童找回好視力

【生命力記者鄭豪緯報導】「快去開燈看書!」許多父母常會這樣叮嚀孩子,但同處在台灣的一些孩子,卻是想開燈看書也做不到,只能在昏暗的環境下讀書。台灣世界展望會在今年與大都會國際人壽舉辦「健康童年,搶救寶貝好視力」活動,募款來幫助資源貧乏的孩子找回一生的光明。

台灣世界展望會為了台灣偏遠地區的孩子的健康一直不遺餘力,到二○○五年不間斷有健保費的補助、檢康檢查及孩童衛生相關幫助。該會發現所照顧的兩萬名國小以下兒童,有半數家中沒有適合讀書的光源,有些家庭甚至三、四個孩子用一盞檯燈,台灣世界展望會資源發展處專員鄭維思表示:「我們一直以來幫助這些孩子的健康,卻忽略視力保健的重要,一些經濟困難的家庭,父母也無力照顧,孩子近視沒錢配置眼鏡,一旦錯過三至六歲的黃金矯正期,就變成嚴重的近視。」

這次展望會的健康照顧相較於往年,特別著重視力方面。計畫定期的將孩童帶去專門的醫院做檢查,以及早發現視力問題,並且為孩童配置眼鏡及治療假性近視的散瞳劑,展望會也募款購買台灣飛利浦公司以成本價提供的五千座檯燈,使受助的孩童都能有自己的檯燈。

孩子有光明的眼睛才有光明的未來,台灣世界展望會與大都會國際人壽在北中南舉行大型的募款活動,並請來范瑋琪代言,十月八日在台中舉行,十五日在台東、花蓮、高雄同步進行,希望籌募一千兩百萬來幫助這些孩子,讓他們能健康地學習成長。

延伸閱讀:

「健康童年,搶救寶貝好視力」

2005年11月6日 星期日

把戲劇唸出來 國際讀劇節開跑

【生命力記者吳國基報導】一個劇本除了可以配合一切戲劇的要求去演,成為話劇或電影以外,其實還可以唸出來!用朗讀的方法,加上感情,把劇本唸出來就是讀劇。十月中在台北正式開跑的第三屆國際讀劇節,每天舉行不同的讀劇活動,讓你知道也許沒有明星臉,沒有甜美嗓子,也有機會站在台上,用聲音去演戲。

「我希望人人都可隨時地演戲。」第三屆國際讀劇節策劃人之一,也是負責協辦的綠光劇團團長郎祖明說。由於戲劇通常都由專業演員去演,加上客觀的因素,如場地、道具、資金等等,一般人不易參與戲劇表演,「讀劇正好是一個方便,隨時都可演出的表演形式,只要肯唸,每個人都可演戲。」郎祖明說。此外,遇到一些比較困難的劇本,假如先透過讀劇方式演出來,讓演員先掌握劇本然後再演會更有幫助,對一般人來說,則對劇情更容易投入。

今年是國際讀劇節第三年舉行,一如以往,本著「開發劇場觀眾」、「培育創作人才」、「深度國際交流」的精神,希望促進世界劇場和台灣創作的交流與發展。然而今年讀劇節還有一個目標,「我們想把讀劇融入生活之中。」郎祖明說。因此,為了將讀劇推廣,成為民眾的休閒活動,真正融入生活,除了舉辦國際讀劇節令更多人認識讀劇外,還在學校舉辦讀劇活動,學生課餘時可參與讀劇形式的戲劇表演。另外,又和一些企業合作,提供員工另一種休閒方式,不論學生或是社會人士都能接觸讀劇文化。郎祖明說:「希望讀劇成為民眾休閒生活的一部份。」

在長達一個月的國際讀劇節,除了舉辦讀劇講座,到學校辦活動推廣外,在後半部份還安排一些著名劇作家,以讀劇方式呈現其作品,名劇作家王安祈新作《青塚私語》是其中之一。這部劇描述中國文學中兩個相異卻又相似的女性,王昭君和蔡文姬在不同際遇下中的悲情故事,透過京劇的傳統編排模式,呈現她倆相遇時互訴心事的情境,並以讀劇形式表演。

「以讀劇來演,寫起來限制就沒這樣多了。」王安祈說。由於以讀劇方式演出,讓一向喜歡寫唱詞的王安祈在這次的新作中可盡情發揮。她說,平時寫京劇劇本,不可能加入太多唱的部份,但讀劇主要是將劇本唸出來,所以有更多空間讓聲音作主。對於讀劇表演的未來,王安祈希望把讀劇融入京劇當中,以一種小劇場的形式表演,使更多人能以簡單易懂的角度認識京劇。

第三屆國際讀劇節從十月十五日到十一月十五日舉行,有興趣的民眾不妨認識這種不一樣的戲劇表演方式,怎樣用聲音去演戲。



延伸閱讀:

第三屆國際讀劇節官方網站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5年11月5日 星期六

部落客出版計劃 印出自己寫的書

【生命力記者陳家豪報導】在部落客出版計劃(Blogger Publishing Program, BPP計劃)的構想中,讓寫網路日誌的人,利用小額自費的方式,出版自己的書。計劃的發起人傅瑞德(筆名)說:「目前的科技仍然無法取代紙本的一些優點。」「你可以坐著看書、躺著看書,也可以邊上廁所邊看書;但是看部落格,以現在科技來說,大部分還是得坐在電腦前面看。」

網路科技發達,許多人都有自己的部落格(Blog)來紀錄、分享自己的心情或想法。部落格(Blog)又叫網路日誌,是一種方便編寫、像日記一樣的個人網站。而這些編寫部落格的人被叫作「部落客」(Blogger),部落客出版計劃是讓這些原本只在網路上的文字、圖片,印成一本一本的書,為自己的著作留下紀錄。

將部落格印行成書,是另一種為自己的作品做紀錄、保存的方式。傅瑞德說,這些印出來的書,你可以送給你的親朋好友,送給你的忠實讀者,甚至可以當作日後求職、升等用的作品集,「搞不好也因為這樣變成了暢銷作家也不一定。」而印行成書也可以防止網站大當機、資料突然消失的情況。

這樣的出版計劃,與傳統出版書籍有何差別?傅瑞德說,傳統出書是由出版商決定出什麼書、出誰的書,往往都是挑具有市場價值的作者或作品來出書。即使是由作者自費出版,也會礙於傳統印刷製版成本昂貴,費用至少在新台幣十多萬元。而傳統印刷的印量大,一次千本以上的數量也讓個人作者在行銷上也有一定難度。

「但BPP計劃使用的是數位無版印刷,成本降低許多。」傅瑞德說。數位無版印刷不須製版,利用電腦即可輸出印刷,可節省不少成本。而BPP計劃鎖定的書量大約是在兩百本左右,如此也不會造成出書者太大的困擾。傅瑞德說:「把書分給自己的親朋好友,自己的讀者群之後,即使還有剩,也不會多到讓你不知道怎麼辦。」

BPP計劃跟傳統出書方式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傅瑞德表示,以前出書即使有出版社願意出版,但是可能會在編修或選撰的過程中失去作者的原意;但BPP計劃讓作者自由編輯、整理自己想要放入書中的文字。近日在網路上流行一種以注音文、網路口語、以及同音字組成的文字被稱為「火星文」。傅瑞德說:「甚至我也可以出版一本用火星文寫的書,然後等到老的時候很驕傲的跟我的小孩說:『你看你老爸以前也出過一本用火星文寫的書。』」

傅瑞德根據自己在出版相關業界工作多年的經驗,幫計劃訂下了「新台幣三萬元、印書至少兩百本」的基本門檻。傅瑞德認為,三萬元大約是一個普通上班族一個月的薪水,比傳統自費的金額低上許多;這樣的價錢對印刷商而言雖然獲利不多,但也不至於虧本。

不過BPP計劃從開始到現在洽談過的印刷商、出版商,都沒有談出一個好結果。傅瑞德說,有些印刷商是報價過高,有些出版商是想由他們先挑選某些部落客的文章出書,這又違背了一開始計劃讓每個人都能出書的本意。傅瑞德說:「還有印刷商的技術顧問對BPP很有興趣,因為這是技術做得到的,可以嘗試。但是對業務而言,這樣的計劃對他們沒啥獲利,所以最後也無法談攏。」

傅瑞德也跟國內的網誌業者談過。傅瑞德說:「這(指部落格出版)在國外都是由BSP(Blog Service Provider 部落格服務供應者)提供的。」這也是傅瑞德最開始有這計劃想法的起源。「不過雖然他們(國內的網誌業者)說他們對這個有興趣,不過到現在都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東西出來。」

傅瑞德表示,因為這計劃實驗性很強,許多出版、印刷商因為類似網路出版的市場機制還未建立,不如傳統出版獲利多,而持觀望態度。但傅瑞德認為,紙本出版跟網路閱讀能利用這計劃建立起新的網路出版規則、新的出版來源機制。

錢流管理細節未定 歡迎給予意見

【生命力記者廖美雲報導】 「勞委會把外勞當小孩看待,可是每一個人都已經是成人,為何可以強迫外勞儲蓄,這根本是種族歧視?!」針對外勞錢流管理政策外,各方都有彼此的看法,勞委會外勞作業組莊國良(見圖)表示,強迫儲蓄可以把它解釋為退休金或保險金,只要沒有發生任何不可抗拒的事情,這筆錢絕對可以全部領回,並且加上利息。」

全國總工會研究處暨新聞處汪英達強調每一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他曾經聽聞菲律賓人喜歡把小孩送去私立學校唸書,他們沒有能力一學期一次交完,都是每一個月匯錢回去,再加上給父母或兄弟幫忙帶小孩的生活費,繳交電話費、仲介費、所得稅,根本所剩無幾。

 莊國良表示,外勞的薪水每月約一萬五千八佰四十,扣除三千元,還有一萬兩千八佰四十,剩餘的錢外勞絕對可以自由處理,並且勞工和仲介與雇主所簽下的工資切結書還會經過他們國家的協調處審核,勞委會還會再幫助外勞審核一次,絕對保障外籍勞工權力。

莊國良指出這項政策有三個好處,第一、即使外勞回到本國,仍能從個人帳戶領回退稅款,也能協助遇上關廠歇業外勞拿得薪資;第二、審核雇主欠薪或仲介超收仲介費等問題,以金融管制是否有異常流向;第三、掌握外勞逃跑,防止他們沒有參加健保。

針對外勞逃跑,汪英達表示,外勞有分成家庭幫傭、監護工、工廠外勞、漁工,以家庭幫傭和監護工為例,家庭幫傭的名額比較少,而仲介公司會在醫院取得資料騙取政府家中有病人需監護工,而外勞來到台灣發現雇主家中並沒有病人,監護工轉為家庭幫傭,如果不作,可能在本國借的錢無法償還,他們沒有選擇權,只能向仲介低頭,外籍勞工太容易作出違法的事情。

外勞只能在台灣停留兩年,最多可以延一年,外勞頭一年來台灣,根本沒有?因有些外勞剛來台灣是借錢來的,來到後還需向朋友借錢買手機,方便與家里取得聯繫,如果他們在第一年沒有賺到錢,在第二年他們可能會逃跑。

根據民間團體和外勞團體認為勞委會有圖利銀行和帶頭違法之嫌,莊國良解釋這項系統並未指定特定銀行,只要有從事外匯的銀行即可參與這項系統,外勞可自行選定銀行,沒有圖利問題,何況目前外勞多按季或按月匯錢回母國,但有些外勞想省下手續費,卻慘遭地下匯款中心騙光多年薪資。另外,銀行法第四十八條規定,除非有法院裁定或其他法律規定,可收取擔保物,所以並沒有違法。

汪英達強調,對於任何牽涉外勞權益的重大措施,除了應廣邀勞工與人權團體參與討論外,更應由外勞自身表達意見,只要有一個外勞團體認為這是違法人權的,都應該取消。

對於勞工團體指勞委會制定政策未邀各界討論,莊國良表示,開會通知有邀請菲律賓、泰國等國辦事處代表、仲介業者、天主教希望職工中心、台灣人權促進會回、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等團體以及銀行業者等共同研商,並未有不尊重外勞。由於民間團體數以千計,我們只能找具有代表性的團體參加,如果想要參加會議的團體,我們都會歡迎。

莊國亮強調,最大的問題可能在於三千元是否對外勞負擔太多,可能減為一千,「外勞錢流管理系統」仍在規劃階段,相關實施細節及配套,措施仍將持續討論,在取得社會共識後才會實施。另外,希望民間團體給予意見,使這項制度更加完美,而不是直接反對。

2005年11月4日 星期五

黑猩猩登堂入室 和人類共組家庭

【生命力記者龔淬平報導】如果黑猩猩登堂入室和我們成為一家人,將會發生什麼事?今年九、十月由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舉辦的台灣民族誌影展,放映了芙拉比雅‧馮特司拍攝的「黑猩猩的家」,即是一部描寫蘿勃塔和菲力普夫婦,如何帶著他們的黑猩猩寶貝-查莉和凱西,共組一個家庭的奇妙故事。

導演芙拉比雅‧馮特司表示,這部片是從一九九一年開始拍攝,由於當時經費不足,直到一九九五年才全部完成。當時他先在紐約市的街頭遇見了這對夫婦,便對他們和黑猩猩的家庭生活充滿好奇,因此才決定要拍這部紀錄片,並希望透過影片和大眾一同分享。

影片中的菲力普夫婦,每天的生活都和黑猩猩緊緊相連。從早餐的準備與餵食,到黑猩猩二至三個小時的遊戲時間,他們都陪在身旁。直到查莉和凱西跑去睡午覺後,菲利普夫婦才可以出外工作。一回家,他們又會帶著查莉和凱西到戶外採果子,接觸大自然。每當夜深人靜時,主人便會和黑猩猩親吻道晚安。

對菲力普夫婦來說,收養查莉和凱西使他們少了和朋友相處的時間,他們不能在家中開派對,不然黑猩猩將會過於興奮。而平常溫柔、乖巧的凱西,常常喜歡自得其樂,但壯碩、調皮的查莉卻老愛捉弄凱西,這樣的行為也常讓菲力普夫婦啼笑皆非。

芙拉比雅指出,在美國,只要擁有執照的人即可養育黑猩猩。查莉和凱西在菲力普夫婦領養之前,本來是要送到馬戲團訓練,但菲力普夫婦心有不捨,才決定自己養育黑猩猩。而芙拉比雅表示,從菲力普夫婦的養育過程中,他們並不建議任何人和黑猩猩太過親密,雖然查莉和凱西已融入他們的生活,彼此建立親密的友誼,但他們與黑猩猩也不時會發生衝突。

有一次,黑猩猩突然生氣,菲力普夫婦花了不少時間才使他們情緒穩定下來,生氣的模樣嚇壞了他們。不過,當鏡頭帶到菲力普夫婦假裝爭吵,以誘使查莉停止攀爬大樹的危險行為時,衷心的查莉果然立刻衝回主人身邊,人類與猩猩間深厚的感情在此刻真實流露。

最令導演印象深刻的一幕,則是當影片進入尾聲時,查莉和凱西在菲力普夫婦的陪伴下,翻閱著一本野生黑猩猩的書籍,這時查莉便用他的嘴巴不停親吻著書中的圖片,還拍拍自己的胸膛彷彿告訴主人,自己即是書中的黑猩猩,舉止間透露著他們想回到大自然的渴望。而影片中的菲力普夫婦也表示,由於黑猩猩是感情非常豐富且不穩定的動物,再加上一隻猩猩可以活到五十幾歲,而且體重多達兩百磅,一旦生氣起來,他們有足夠的力氣可以制服人類,因此黑猩猩最好的歸宿還是原始生活。




牛軋糖博物館 懷舊古早台灣味

【生命力記者林曉培報導】提到牛軋糖,是不是就想起古早台灣味的甜品呢?今年二月剛成立於土城的牛軋糖博物館,展出了舊式牛軋糖的製作器具與流程,還有提供團體報名的親手製作項目。館內配合展出的古早味文物也讓參觀者能體驗古早生活的樂趣與滋味。

設於土城的博物館原只為單純的食品工廠,在今年二月份創辦人邱彭毓逝世之時,董事長兼任館長的曾翠娜為完成母親邱彭毓的生前遺願,遂在短期內加速建成博物館。博物館將工廠空間重新作規劃後,將一樓大廳改設為文物展館,主要展出舊式牛軋糖生產器具,與製作的完整流程。二、三樓層則開放為觀光工廠,把製作透明化。

牛軋糖的展出器具包括壓蔗機、到各種原料模型和大型烤箱;過程大致有高溫慢煮食材、攪拌、烘烤、冷卻、切塊與包裝幾個步驟。觀光工廠採透明玻璃窺視法,但由於工廠作業已經機器自動化,因此參觀者能看到的是現代化的機器線上作業實況,同時能與一樓展出的舊式器具做差異比較。二、三層樓則分層展出西式與中式喜餅的不同特色,也規劃了能讓遊客拍照留念的佈景設計。

牛軋糖於五十年前由香港傳入台灣,用於各種喜慶典禮,為相當具有台灣味的代表喜糖。館內的許多相關展覽,包括古代訂婚、結婚用品,還有將中國婚嫁迎娶應有的禮俗一一介紹,讓年輕一輩的人能了解過去傳統的喜慶習俗。此外,配合頗具古早味的糖品,也將博物館打造成具有古色古香的展館,古厝門戶、懷舊三輪車與馬車、櫥櫃等等民俗文物的陳列,替中華傳統文化做傳承工作。

除此之外,館內還特別設有孝親大道,特別強調中華文化中「孝道」的精神。總經理邱義榮表示,創業都有一定的困難處,能繼承發揚家業,都是因為母親的援助與幫忙,因此創設博物館不但是完成母親心願,更是期望能提倡孝親的精神,讓參觀者都能帶著孝親與飲水思源的觀念回去。

館內有藏有一隻「台灣水牛」,客家人出身的創辦人強調要帶有客家勤奮、簡樸與努力精神,展館內的擺設多少看得出客家人的儉樸性格。而「牛」帶給人的印象也是智慧與勤奮的象徵,故此選了這一項作品作為鎮館之寶。導覽人員徐如玉表示,這個面積龐大的水牛,可是有一萬五千公斤的重量。

目前博物館正在與地方積極合作,「既然落根於此,也希望能帶動整個土城的發展。」徐如玉表示。博物館內不僅僅介紹,也順帶將土城桐花節與承天寺作連結,不只是要把博物館打出名號,也希望能帶動土城市觀光。此外,還與附近中小學做合作,讓小朋友除了親自到場參觀,還能自己動手做做看鳳梨酥或是牛軋糖,「小朋友反應都很熱烈,玩得很開心喔!」徐如玉說道。 

未來期望能將博物館的名聲遠播,將牛軋糖所要傳承的台灣味文化發揚光大。不僅是針對國內的大朋友小朋友做傳承工作,也希望能有國外團體一同來參觀,讓世界更加認識屬於台灣自己的文化精神。

延伸閱讀:

牛軋糖博物館

2005年11月3日 星期四

走出內心恐懼 「朋友請聽」公演

【生命力記者吳國基報導】每個人都會碰上不同的困難,有時候不能解決,漸漸便成為內心無法克服的恐懼,結果永遠都走不出來,就算怎樣努力都無補於事。「朋友請聽」這部話劇就是一個描述一家裡三個人,各有一直解決不了的煩惱,最後怎樣靠著相信上帝而走出自己死角的福音故事。

「朋友請聽」以圍繞描述三姊弟各有不同困難的故事串連整部劇;名女主播何子湘是家中的長女,身為大姐家中大小事都是由她去處理,剛强的性格背後卻有一種內心恐懼,患有先天性癲癎症的她害怕有天在主播台上突然病發,劇中描述她怕打開窗簾,在家怕接聽電話等等,都和她的性格造成强烈對比,並把她不可告人的恐懼在無言中刻畫出來;子沅作為二姐,結婚後為了不被人看低,把錢拿去投資股票,最後反賠光了;子澧是家中獨子,自小便被父親寵壞,視賭如命,最後更因吸毒差點毀了自己一生……。三姊弟各有不能解決不同困難,在朋友的指引下相信主,願意把重擔交給上帝,最後得以從內心的恐懼中走了出來,重拾快樂的人生。

這部「朋友請聽」話劇由「天藝話劇團」負責製作及演出,據團長兼製作人屠益民表示,這部劇籌備了半年,由於演員以至幕後人員都不是專業的,所以這樣短的時間內能夠完成及公演實不容易。此外,整部話劇只有一個布景,就是何子湘的家。看起來簡單,內裡卻滿佈機關,包括一部真的可播放的唱碟機,最特別是假窗戶,在窗外放了一些閃燈,當劇情須要下雨的場景時,便發出閃光,加上雨聲的音效,營造出來的效果很逼真。屠益民表示,為了令整部話劇更像現實中發生,令觀眾更有共鳴,所以把主角的家及週邊環境布置成真的一樣。

「天藝話劇團」是一個透過話劇傳播福音的劇團。以探討人性問題,剖析人生真相,傳遞生命光熱為主要方向,在對白中透過輕鬆,詼諧的手法來討論嚴肅且深刻的問題,例如在感情上或在人生上。從一九八二年成立至今,二十多年來,從開始的四個人,從最早只有一部單機幻燈到今天的五個大組,已完成了近二十多齣的舞台劇,而「朋友請聽」就是今年古奇觀的大型戲劇佈道公演,「天藝話劇團」平均每部劇演出約八到十二場,接觸到一萬多人次的觀眾,可算是台灣少數成功的福音劇團。

「朋友請聽」已於十月十八日晚上在台北市親子劇場完成最後一場公演,吸引了大概三百名觀眾欣賞,全場掌聲不斷,亦證明不論是非宗教或像「天藝話劇團」的福音劇團,也有一定的捧場觀眾,只要是好劇,就會有人欣賞。民眾如想多欣賞此類型的福音戲劇,可多留意文建會的有關演出訊息。

2005年11月2日 星期三

無米樂 台灣人吃台灣稻

【生命力記者龔淬平報導】從莊益增和顏蘭權導演鏡頭下的「無米樂」,表現出臺南縣後壁鄉的崑濱伯、崑濱姆、煌明伯、文林伯,在面對台灣逐漸凋零的農業環境下,如何秉持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堅持再苦也要種稻的精神。

顏導演說,在一九七○年代,台灣米的口碑好、價位高,連日本人都愛吃,但是國民政府卻刻意壓低價格,使農民的利潤降低。而她身為五年級生,常覺得自己是欠這些阿伯們的,不過拍攝這部紀錄片的用意,並非要大家看完後產生罪惡感,而是希望未來有更多人一起關心台灣農業議題。

顏導演表示,當他看到七十多歲的崑濱伯,心中一股不安與衝動襲擊而來,因為他年歲已高,辛苦種稻所掙得的錢卻寥寥無幾,因此導演很心急地想留下他們那一代的文化。影片中的崑濱伯還笑說,每個人在一出生就拿了一張生死牌,注定你這輩子要吃什麼飯,而我就是拿到了要當農民的牌子,一切天註定。這些阿伯們種田,並非為了糊口,而是表達對土地深厚的情感,然而殘酷的是,他們也不希望他們的下一代繼續務農,畢竟生活實在太苦了。

顏導演說,在剪接的過程裡,她曾經一度剪不下去,因為每一個畫面都如此珍貴,而且紀錄片不像一般劇情片受人喜愛,害怕太長的影片大家無法接受,所以目前呈現在觀眾眼前的「無米樂」,片長只有兩小時,然而未被剪輯出來的三百四十八小時,包含了阿伯們對政府強制休耕的論述,由於稻米的生產環環相扣,需要很多人一起分工合作,所以一旦休耕便會造成許多家庭的生計困難。此外,這些老一輩的農民們在戰爭的洗練下,曾體驗到糧食危機的痛苦,因此更強調台灣不能沒有自己的稻米,所以才不願放棄種稻。

顏導演表示,她一開始認為以老人和鄉村農業的邊緣問題為主軸,一定無法討好眾人,所以原只想作為學者研究的題材,但現在看觀眾們對阿伯們的支持與喜愛,他最想呼籲的是,看完紀錄片的當下或許很震撼,但開放W.T.O之後,請大家不要忘記台灣農民的辛勞,在經濟許可的情況下,多花幾塊錢,一起支持道地的台灣米。

新興閣鍾任壁 布袋戲時裝大師

【生命力記者程旭珀報導】鍾任壁為西螺新興閣第五代掌門人,小時後從父親鍾任祥學習布袋戲,十七歲時即獨立演出,近年來將布袋戲融入教育性並把布偶改成現代時裝,使布袋戲融入現代生活,今年九月在台北演出學童反綁架宣導深富教育性,發起校園安全的重要性。

鍾說,他從布袋戲最傳統的古典戲文學起,包括萬年青、三國演義、王巢試劍等。又從父親學習劍俠戲,劍俠戲為整合古典戲,將原本由一天演出的戲碼,增加到十天。一九五三年鍾任壁自創的金光戲大俠百草翁風靡全台,鐘說在短短十九年間共演出二千多集。

一九八二年日本人形劇協會來台觀摩台灣的布袋戲,其中還包括日本現代人形劇理事長宇野小四郎,以及NHK、朝日新聞電視台。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人形劇協會的人在當時台北火車站的太陽咖啡廳閒聊要尋找新興閣,當時鍾任壁的四弟鍾任源亦在一旁,聽聞此消息後便轉告鍾任壁,鍾任壁二話不說便答應邀請演出。

在此演出中發生一段插曲,已經考察過其他布袋戲團人形劇團的人說,台灣的布袋戲也不過如此。演出剛開始,大部分的人都帶著睡意打盹,鍾團長精湛的演出驚動人形劇團不停的拍照,鍾說人形劇的人拍到一半發覺底片已經沒有了,可見其布袋戲演出受喜愛的程度。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日本現代人形劇邀請鍾任壁到日本演出。鍾團長從日本歸國後,發覺國外尤重視傳統文化,而台灣的政府卻推行說國語政策,禁止台語布袋戲演出,便自行到台北縣市各級學校舉行義演,推廣布袋戲。一九八八年擔任台大、政大、淡大、三重高中、孝威國小、保長國小、台北觀護所等指導老師。

在此期間鍾團長體認到傳統布袋戲太古板,與現代文明不同,一般學生都看不懂,便著手策畫將布袋戲的劇本融入教育性。一九九四年配合政府的反毒政策,以布袋戲演出反毒劇碼,到全台各校巡演。二○○五年九月,配合文建會、內政部兒童局、教育部演出學童反綁架宣導與藝術教育,以布袋戲演出方式,劇中加入歹徒、警察、學童、老師等現代時裝角色,教導小朋友在校園遇到壞人第一個想到要找的人就是老師,上下學要結伴而行等,發起校園安全的重要性。

鍾任壁現在從傳統布袋戲、劍俠戲、金光戲到現代的時裝布袋戲,從十七歲到現今七十四歲經歷布袋戲將近一甲子,演出經驗豐富,鍾任壁表示如果想學布袋戲或研究布袋戲都可以找他,歡迎大家參與布袋戲。

2005年11月1日 星期二

淡水河研討會 交流與檢討並行

【生命力記者林家鴻報導】由大同社區大學承辦的淡水河流域學研討會在今年十月十六日展開,集合一百二十多位政府官員、學者專家、社區大學學員齊聚一堂,分享各自對守護河川的經驗、付出,並整合彼此的問題及意見,更加全盤系統性的規劃。研討會當天上午參與人員在大稻埕碼頭報到,隨後進行「行動教室」的課程 ─ 坐渡船由淡水河,由河流沿線的各所社區大學接力導覽介紹淡水河的文史及生態變遷,接著至大同社大進行研討會。

研討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多面向的河川教育」,由各社大講師介紹河川文史、河川生態、河川美學及河川教育等層面,例如內湖社大介紹內湖附近流域的文史資訊、三重社大提及他們如何藉由讓當地民眾了解他們所在區域的河流,產生認同感,進而願意關心河川問題等。

另一部分則為「流域治理」,由政府官員及民間環保團體進行研討,政府方面對於河川整治提出成效說明,而民間環保團體則提出對河川守護所遇到的困難及對政府執行成效的質疑。行政院環保署水質保護處科長魏文宜在研討會上指出,九十三年度淡水河(未)稍受污染的河川長度比例為百分之六十三點五、嚴重污染河川長度比例為百分之十二點九,相較於八十八年度時(未)稍受污染河川長度比例為百分之五十八點四、嚴重污染河川長度比例為百分之十三點三八,水質有明顯改善。

而淡水河守護聯盟公共議題小組召集人陳健一則質疑政府的執行成效,指出大漢溪下游兩岸污水下水道進度緩慢、大漢溪兩岸工業區的污水管理為何無法確實、板新水廠的水質長期沒有改善、民眾無法經由網站看到水質整治監控的資訊、北宜高速公路坪林段開放通車後影響了水土保持及水質,方便了交通,卻忽略了河川問題。他建議,河川整治的諸多問題必須歸咎於選舉政治、政府建制、文化與公民意識的問題,如果只簡化到單純的技術問題,則河川問題只能空轉,難有實際的面對及解決。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助理教授李長晏以「高屏溪流域管理委員會」為例,該會是國內第一個流域管理組織,然而執行流域管理時發現地方政府沒有積極參與、疏漏地方人民意見、對於違規的營利單位業者沒有仲裁處罰能力等問題及缺失。他希望以該會為借鏡,倘若日後淡水河流域也成立同樣性質之管理組織,便要注重其運作效能及釐清管理權限。

此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陳建志提出巴西、加拿大及韓國河川整治的例子,如巴西的城市庫里提巴(Curitiba)仰賴國際援助,積極進行河川整治及都市改革,總共花了二十年時間,並獲得聯合國評為「全世界六大適合人居城市」之一的讚賞。反觀台灣,並不需要依賴外援,且花在河川整治的金錢、人力及時間也不下於庫里提巴,成效卻不彰,他認為政府必須拿出決心與魄力才能真正整治好淡水河。

大同社區大學主任秘書張坤華說,經由參與了這場研討會的導覽,他學習到了淡水河各流域區段不同的經濟發展、文化及歷史,並對河川教育及治理有進一步的認識,透過知識與經驗的累積,未來在面對類似的議題時能夠更有概念。他說,在二○○五年底、二○○六年的二月、四月及七月有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及全國河川NGO(非營利組織)會議將舉行,把議題擴大到全國河川。


延伸資訊:
全促會網站

大同社大網站



吉甫勞資糾紛 員工捍衛自身權利

【王亭捷報導】「台灣還有法律嗎?台灣還有公權力嗎?如果有,勞工為何還要自力救濟,走上街頭抗議?」協助吉甫員工處理勞資爭議的自主工聯副會長陳信宏氣憤地說著。以獨角獸圖騰聞名國內的知名成衣老廠吉甫龍馬(UNICORN),今年初爆發資方積欠員工薪資,引發勞資爭議。陳信宏表示,資方在主管機關所召開的協調會中承諾分期給付薪資,卻一次次地跳票,官方對此無可奈何,而員工卻必須在無薪水收入的情況下,每日按時進廠上班,否則就會被資方解雇,顯示法律中勞資地位的不平等。

台灣自創品牌成衣大廠吉甫龍馬,在台南縣麻豆鎮設廠二十多年,其商品行銷海內外,信譽良好。全盛時期工廠雇有員工四、五百人,全省門市五十七家,但目前只剩下員工六十九人,門市也萎縮剩二十餘家。

今年二月,吉甫資方開始積欠員工薪資。四月份,在台南縣勞工局的介入下,員工才從資方取得二、三月的薪水。不料,四月份起,資方又開始拖欠薪資不發放。

陳信宏說,六月份,吉甫員工求助於自主工聯與台南縣產業總工會,希望能討回薪資,此時,縣府相關單位卻告知吉甫員工將會設法調解此勞資爭議,無須其他工會的介入,員工們便將全部希望都寄託於主管機關。

不過,三、四個月過去了,員工仍然領不到薪資,在長期無收入的情況下,只得跟親友或地下錢莊借貸度日,家庭生計岌岌可危,甚至有員工因此得了憂鬱症。因此,吉甫員工再次向其他工會請求協助。

吉甫資方從四月到七月間,總共積欠員工薪資約五百萬,勞工局限期要求資方改善,並以違反勞動基準法,對資方罰款六萬元,不過,資方依舊不給付薪資。「對老闆而言,省五百萬和罰款六萬要選哪一個?而且罰款只罰一次,無連續性。這種法律對資方哪有嚇阻力可言?」陳信宏表示。

八月份,吉甫工會成立,並向縣府申請調解。八月一日的調解會上,吉甫董事長吳祚大承諾將優先發放每位員工每月基本工資一五八四○元,但事後卻未兌現。十九日的調解會吳祚大亦缺席,員工前往台南縣政府和議會向縣長與議長陳情。

八月二十三日,吉甫員工六、七十人北上勞委會抗議,引發社會大眾的關切,因而造成勞委會、勞工局的壓力。九月初,勞資雙方在台南縣勞工局再次調解,董事長首次鬆口,表示有積欠工資之事實,並達成協議─從九月至十一月的每月十日和二十五日,發放工資一五八四○元給每位員工。

「九月五日,老闆再次跳票,我與數名員工開車北上勞委會要求處理,這才撥款下來。不過,廿五日老闆又少付半個月薪資,後來乾脆不給錢了。」陳信宏表示。十月廿一,吉甫員工再次到勞委會抗議,老闆首度同意關廠歇業,員工可以申請積欠工資墊償基金,獲得六個月的積欠工資補償,至於退休金與資遣費則於廿七日再議。

陳信宏表示,從吉甫事件可看出兩件事,第一、主管機關對於違法積欠勞工薪資的資方罰責太輕,無法達到嚇阻作用。第二、勞工一直處於弱勢地位,當老闆先違反勞動契約,不給付工資時,依勞基法規定,勞工是不能暫停提供勞務,否則資方有權解雇勞工。

當公權力不彰時,勞工只能透過司法途徑解決,自行向老闆提出告訴,不過,大多數的勞工根本無力負擔訴訟費,更遑論提供擔保金對雇主的財產進行假扣押,如此種種的不平等,造成大多數員工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義民爺爺」 復興客家義民祭

【生命力記者龔淬平報導】台灣有史以來第一部義民祭典的紀錄片「義民爺爺-在風中出征」,經過羅盛達導演長達三年時間的製作,已於八月二十五日公視「紀錄觀點」節目中首次播出。短短五十八分鐘的全客語影片裡,先是平反了一般人以為義民爺即是孤魂野鬼的錯誤觀念,因為他考據出居住於新竹縣的戴家子孫,自清朝所流傳下來的義民執照,這可說明義民爺並非無名無姓之人,而是有後代子孫在祭拜的,這也爲客家族群的義民祭寫下重要的里程碑。

每年農曆的七月十八至二十日是義民祭的重頭戲,在此之前,當年輪到的庄,必須先到新竹縣的枋寮義民廟迎取黑令旗,展開一個月的俸飯儀式。所謂的俸飯又稱為「犒軍」,源自於清朝年間,為對抗林爽文、戴潮春等人的民變,許多客家男子赴戰場作戰,留在庄中的婦女則負責準備飯菜,作為後勤補給。戰役後的倖存者稱為來台祖,而戰場中壯烈犧牲的人,即是現今客家族群口中的義民爺。內政部也於一九五三年,刻意將義民祭和中元節的祭典選在不同時間進行,以區別兩者身分。一九六六年,位居新竹縣枋寮的義民廟建造完成,成為祭拜義民爺的祖廟,其餘還有三十多間分廟。

羅盛達指出,「義民爺爺-在風中出征」拍攝的時間為二○○四年,在大芎林庄舉行的義民祭。大芎林庄是每年輪流舉辦的十五個庄裡最大且最具規模的。他當初為了復興客家文化,並再次重溫兒時記憶,所以決定拍攝一年一度的客家義民祭,其中又以神豬的飼養過程著墨最為細膩。客家鄉親認為,神豬具有靈性,平常要盡量避免受到外人干擾與探視,所以豬仔們都只認主人,人與畜生間產生一種微妙的情感。

影片中的潘萬榮阿公也說,在過去,不論生活再怎麼困苦,都要縮衣節食,盡可能的將最好的飯菜留給豬吃,因為他們相信,供俸越強壯的豬仔,越能代表他們對神明的敬重。然而,當潘萬榮看到自己這兩三年來,以養親生小孩般方式飼養的豬仔要被宰殺時,眼中仍舊透露出一絲不捨。由於一個庄每十五年才會輪到一次義民祭,潘萬榮還曾自豪的說,自己算是長壽,才能三次參與飼養神豬的過程,但人算不如天算,潘萬榮竟然在影片拍完不久後意外身亡。這也是導演最難過的一件事。

對於有保育團體撻伐,認為神豬飼養過程中有強迫餵食現象,行政院客委會主委李永得表示,現今神豬的飼養過程已很人性化,並非外界所質疑。而且敬獻神豬是義民祭重要的宗教儀式之一,一般民眾應該對客家文化多理解多尊重。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