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2005年9月30日 星期五

「三叉坑」 寫下泰雅部落重建史

【生命力記者龔淬平報導】「三叉坑」是全景傳播基金會九二一地震系列紀錄片之一,導演陳亮丰花了六年的時間駐點於台中縣和平鄉的泰雅族部落,鏡頭下細膩刻劃出三叉坑災民在歷經九二一地震的浩劫後,從全村面臨遷村、重建,到縣府部門遙遙無期地推托下,災民如何在一次次的希望與期盼中落空,內心的煎熬不言而喻。

陳亮丰導演回憶,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八日,地震發生後的一個禮拜,她和其他全景工作人員第一次在台北集會,最後大家都決定暫且放下手邊的工作,一起下災區拍片。主要的考量在於,災區一定有很多需要幫助的地方,而全景是個團隊,十幾年來從事文化工作的教育經驗,讓他們了解到紀錄是很重要的一環,而且透過影像的力量,可以帶給大眾身歷情境的感受。

影片中的林建治是一位泰雅族中生代青年,早年曾到都市接受教育,九二一地震發生後,他面臨了親人生離死別之痛,便毅然決然地扛起三叉坑的重建工作。導演表示,過去的舊部落,族人只要一打開門窗,即可聊天、串門子,廣大的公共空間,讓小孩們可以一同玩耍。但住進組合屋後,空間狹小,氣溫悶熱,這樣的環境不但住久了會生病,心情也變得鬱悶。

此外,導演認為,政府遷村的計劃原是出於美意,希望藉此重建泰雅族部落的新風貌。然而,卻因為種種政治與經濟因素而遭到拖延。首先,一九九九年,尚屬國民黨執政時期,屬綠色派系的台中縣,似乎遭中央架空,重建過程停滯,之後災民們遭逢鋼筋漲價的困境,原先的房屋重建補助已明顯不足,錯過了建屋的好時機。直到二○○四年七月份,敏督利颱風帶給三叉坑嚴重的風災影響後,這些災民才頓時成為媒體競相爭逐報導的焦點。最後在財團法人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謝志誠積極介入下,才於該年十一月展開三叉坑重建工程。

除了全景外,影片中還有提到大安溪部落工作站,大家一起協助三叉坑的經過。導演強調,身為短暫的工作者,他們終究會有離開的一天,所以在幫助災民前,應該先認真思考,究竟要做些什麼,才能將成果真正留在部落。同時她也希望藉由三叉坑這部紀錄片,可以帶給其他面臨遷村重建的居民們,一個良好的借鏡。

2005年9月29日 星期四

人生顧問 幫助您活出意義人生

【生命力記者陳敏如報導】「為什麼我感覺生活一切都很美好,內心卻覺得很空虛」「生活上要下太多的決定了,我不知道要怎麼辦?」,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自殺事件和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時有所聞,如何認同自我、找到目標,讓自己真正開心的過每一天,也是人生重要的課題,而人生顧問,正是幫助您活出意義人生的好夥伴。

很多人會混淆人生顧問和心理師,人生顧問吳書嫻解釋,心理師的目的重在治療精神疾病患者,人生顧問則是幫助一般正常人認識自我特質、擬定計畫、情緒管理等,心理師重視的是過去的傷害、治療和矯正;而人生顧問則是在個案的現在和未來,實際地引導個案自身做規劃和付出行動。

諮商的過程因人而異,沒有固定流程,但是有基本原則,個案必須對人生顧問誠實並且坦白,對於所面臨的狀況都要詳細說明,否則人生顧問無法給予客觀、正確的指引;此外,個案可以自由控制所要探討的問題,可以討論事業、感情、課業,一切依照個案的需要。

有時候,討論的主題並沒有完全解決,可能只是一些問題被個案忽略掉,當然,若是個案對於自身的盲點並沒有察覺,人生顧問也一定會提出不會隱瞞,力求徹底解決個案的問題。

吳書嫻強調,每一個人都有缺點和優點,人生顧問將協助個案將缺點變優勢,不同於親朋好友所給的意見,不為個案設限,「要知道,不是讓別人決定我們可以做什麼、應該怎樣做,而是思考到底想要做什麼?喜歡做什麼?」以更專業、更中立的立場,來啟發個案的思考,進一步為自己決定人生的下一步,在這當中,人生顧問將會評估計畫的風險和可行性,和個案一起找出最平衡的生活模式。

舉例說明,有人想要當律師,但本身專業卻不在法律,人生顧問在評估過後,發現進修和存錢是個案所需要的,於是建議花一年去存錢、買相關書籍閱讀;第二年可以去做訪談,了解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份工作,或許可以去找實習單位;第三年,就可參加考試,取得目標。

在歐美,人生顧問已為一般大眾所知,美國國際人生顧問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aches,簡稱IAC)和美國國際人生顧問聯盟(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 ,簡稱ICF)都是同業工會,由於是新興行業,美國政府尚未認可,但在人生顧問的領域中,這兩個協會的證照是很有幫助的,因為協會本身擁有許多專業人生顧問做委員,而ICF更有相關的顧問學校和機構提供學員上課,因為在這兩個協會中,你必須要上滿固定的課程和累積到相當的諮詢時數,通過兩階段的測驗和評估,才能獲得證照。

第一階段會先看你有沒有上過協會或相關機構辦理的課程,再用筆試來測驗專業知識;第二階段則是偏重應用的部份,必須要累積實際諮詢的時數並且將諮詢的內容和對答錄音,並記錄運用哪一些諮詢技巧,將成果寄回協會,他們才會審核是否通過。

目前,吳書嫻已經通過IAC的第一階段,現在正在累積諮詢時數,累積到兩百個小時,就可以將資料寄給協會審核,「我現在還有一些美國的客戶,透過電話錄音,可以將對話紀錄寄到美國,不會有語言問題。」

在台灣,「人生顧問」是相當新穎的名詞,輔仁大學心理系講師李志鴻表示,他還沒有聽過這個名詞,不過應該是像人生導師一樣的性質,在企業或是個人上協助突破,也可以只是諮商員或輔導的角色,「不過台灣目前尚沒有專門培養這樣人才的科系」。

人生顧問收費的方式,在歐美是每個月三百到八百元美金不等,國內由於物價較低,人生顧問定價每個月約為新台幣三千元,每次採一對一的電話諮詢,及不限次數的電子郵件諮詢,如果要面對面諮詢,收費則另外商議。

假如人們在發生瓶頸或是低潮時,可尋求人生顧問,讓悲傷的力量化為行動,將可預防更多心理疾病發生,吳書嫻認為,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就像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生長環境,人生顧問會幫助個案,一起從生活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環境,進而達到充實且快樂的人生。



2005年9月28日 星期三

海線新空間 台中港區藝術中心

【生命力記者石震達報導】台中縣地形狹長,橫跨海線的清水、沙鹿、大甲等地與山線的太平、新社、和平,相隔距離遙遠,卻只有在較靠近山線地區的豐原設立縣立文化中心。但是現在海線的居民在藝術文化接收上已經有另外的新選擇-台中港區藝術中心。

台中縣政府為了使藝文資源能夠在台中縣全面推廣,打算在海線地區建造一個與文化中心功能相當的地方以供大眾使用。於是在一九九三年起建造台中港區藝術中心,歷經約七年完工。整體建築風格以閩南樣式為主,像是甕牆、曲橋等過去文人雅士的愛好物。港區藝術中心依功能分布大致分為幾個部分:演藝廳、展覽廳、演講會議廳、戶外劇場休閒區、研習教室區與行政區。

其中的展覽廳分為A、B、C三部分,A展覽廳最大,約五百六十九坪,裡面辦過的大型展覽像是拿破崙大展、中華恐龍大展、慕夏新藝術大展等等;B展覽廳較小一點,約兩百二十七坪,現正展出「雞年雞畫」,今年適逢「乙酉」雞年,港區藝術中心邀請張炳南、吳秋波、張耀熙、劉國東、林清波、張子邦、陳銀輝、陳明善、王守英、陳石連等各名家畫雞。

從本次展覽作品中,大家可看到雞在各畫家的筆觸下表現出各種不同的姿態,有的雞昂首挺立、怒髮衝冠;有的雖只有寥寥數筆,卻意得神足。C展覽廳最小,約八十五坪大,適合展出雕塑、攝影、繪畫等個展,現正展出趙二呆逝世十週年的作品紀念展,展覽內容主要呈現趙二呆的創作與生活歷程記錄,從中可了解他是一位具有文人氣質與性格的生活實踐家。

除了展覽廳之外,整個展覽區的空間都隨時可以靈活運用,突破一般傳統博物館的單一功能,達到展演、教育、休閒的目的,與一般民眾作互動性的教學,這就是港區藝術中心所推廣的「搜尋新閱聽主義」。例如之前的春節版畫,原屬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展覽,擁有百年歷史。

原先的展覽方式就是把作品掛在牆上讓民眾觀賞,雖然藝術品的價值甚高,但是在這過程中並沒有與人的互動。但是在港區藝術中心展覽的時候,工作人員設計放置了一些網版,讓民眾可以自己動手操作,了解到版畫的製作過程,花一點工本費就可以把自製的春聯帶回家,而非像過去只是看畫以及旁邊的解說而已了。

現在在展覽大廳及其東西側,國立故宮博物院為推展「故宮文物數位學習」之成果,與港區藝術中心共同辦理「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宋徽宗的御花園」展示與推廣活動,結合傳統藝術之美與現代科技之先進,您可以發現畫裡的蝴蝶正拍動翅膀飛舞,來回穿梭在畫裡。古今激盪出來的火花一定要親臨現場才能體會箇中巧妙,而且這可是離開台北故宮的第一站﹗從清水當地來的廖奶奶就說:「唉唷﹗怎麼一進來就看到以前古時候的畫裡面的蝴蝶在飛﹗翅膀上下動來動去,剛看到我還嚇了一跳耶﹗」

港區藝術中心並不只是一個藝術文化的散播地,它同時也是一個台中海線地區居民平時休閒的好去處。港區藝術中心也積極與附近的社區合作互動,像是他們引以為豪的演藝廳,就常外借給附近的學校作為音樂、舞蹈等藝文表演場地;離港區藝術中心不遠的弘光科技大學每年新生訓練也以此地為他們的第一選擇,將地方資源作最有效的利用,達到對自己所在之處的認知。港區藝術中心主任洪明正說:「大家在看待港區藝術中心時必須跳脫一般文化中心的思維來看待它。

舉例來說,很多民眾來港區藝術中心是為了休閒散心,可能來欣賞這裡的曲橋,池塘裡新種值的荷花,或是來喝杯咖啡。那來到這裡也有可能就順便去看看裡面的展覽,運用這種方式達到文化融入一般民眾生活的目的。」主任洪明正也認為,藝術的生活化應該要落實在每個人身上,藝術並不是單獨屬於高階層社會的,是每一個人都能享受的。現在的港區藝術中心已經成為中部旅遊的重要景點之一,是一個提供藝術欣賞、人文景觀、文化休閒的好地方。

洪明正主任談到港區藝術中心的未來動向,他表示未來還沒有很明確的大型計畫,但是持續與當地海線居民生活圈的社區互動 是他所認為要繼續推動的,畢竟台中海線能有這樣一個多功能的休閒文化藝術中心,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余立婷 積極奉獻的志工服務精神

【生命力記者曾可欣報導】余立婷於今年三月獲頒全國青少年志工菁英獎的傑出志工,從國中開始跟隨舅舅從事志願服務,就讀致理商專之後更參加學校的服務性社團,將自己的時間奉獻給有需要的人。

國中一年級時,因為舅舅在慈濟服務,當時一群小朋友就跟著舅舅到慈濟做資源回收。余立婷說:「那時我一邊做資源回收一邊跟同儕玩耍,當時覺得很好玩,比較沒有真的在做志願服務的感覺,真正開始是進入專科之後。」進入致理商專之後,參加慈暉社和女青社才真正積極的參與志工服務。

慈暉社是服務性社團,余立婷常常跟著社裡的學長姐到校外參與志工服務,有到醫院陪長輩和病患、到木柵動物園陪小朋友畫畫、還曾在創世基金會舉辦芭蕾舞義賣時幫小朋友換衣服等。女青社則是舉辦營隊與國小學生和國中學生同歡,通常是在寒暑假三天兩夜在校內的營隊,余立婷就擔任輔導員陪伴小朋友。

在這幾年的過程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跟自閉症的小朋友相處。去年暑假因為跟夜間部愛心社的學姊關係良好,因此當有志工服務時就找上了余立婷,她也立刻就答應了,那次兩天一夜的活動,她跟自閉症的小朋友相處,甚至跟他們睡在一起,她覺得感受很深。她說:「尤其是當時陪小朋友一起完成一件簡單的事情,而這件事情是同年紀的小朋友自己會做的,可是自閉症的小朋友卻要人陪著一起做,但是當完成後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我就覺得很開心。」

現在,余立婷在每年的寒暑假都會陪伴自閉症的小朋友,也會當營隊的輔導員,在平常假日時,只要慈暉社有志工服務就一定看得到她,如果舅舅要帶她去慈濟服務她也一定跟去。

雖然因為志工服務而讓自己沒有多餘的時間,也比較少待在家中,但是她說:「我因為當志工,我學到了將心比心,學到如何用對方的角度想事情,比較不像以前自私,只想到自己。」所她現在很快樂可以奉獻自己,服務有需要的人。

余立婷今年還獲得校內的熱心公益獎學金,對她來說實至名歸。這個獎學金在專科五年之中只能申請一次,要有社團服務和志願服務經驗足夠才有機會獲得,通常四、五年級的學生較容易獲得,但是因為她的志願服務經驗眾多,因此今年才以三年級的資格獲得此獎學金。

在家中,除了立婷自己做志工服務,余立婷也影響家人一起從事志工服務。姐姐在醫院是是護士同時擔任志工工作,而弟弟則是跟著舅舅一起到慈濟做資源回收、搬磚塊等等,母親和舅媽也都受她影響而成為志工,因此有機會就可以看到這個志工家庭一同服務的快樂身影。

2005年9月24日 星期六

高雄新天地 記載都會公園大蛻變

【生命力記者曾可欣報導】五個高雄中學學生,為了要讓更多人知道都會公園從過去的垃圾掩埋場「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於是在假日的時候到都會公園實地訪查,並訪問工地的監工和官員,還調查附近民眾與遊客的想法,把這些資訊都放在他們的「高雄新天地」網站裡面,其中一位學生李育儒表示,「當初我們只知道都會公園和其他的公園不一樣,卻不知道它化腐朽為神奇的經過。」希望更多人看到之後,可以珍惜並且小心愛護都會公園。

高雄都會公園的前身是西青埔垃圾場,位於高雄楠梓,為高雄縣市的交界,進入都會公園,只看到一片的綠,耳邊有蟲鳴鳥叫,眼前還有蝴蝶昆蟲嬉戲,只覺得身心都心曠神怡,很難讓人想像這裡以前是人人退避三舍的垃圾掩埋場。如今垃圾山的景象不見了,臭味不見了,只剩下綠山與芬多精,搖身一變成為民眾休憩的好去處。為了了解都會公園,這群學生從高雄市區到楠梓實地走訪不下三十次,他們將都會公園的景色拍攝下來,更向工程人員索取照片,比較都會公園建設前後的差別。

西青埔垃圾場是高雄第一座垃圾掩埋場,雖然它解決了高雄市的垃圾問題,但是垃圾的惡臭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卻也引起了附近居民的抗爭。政府於是著手興建都會公園的計畫,強調「森林就在你家旁邊」,讓許多人懷抱著沐浴在大自然的夢想居住在此,後來卻無法實行,又爆發第二次的垃圾危機,後來歷經協商,垃圾危機終於落幕。

西青埔垃圾場歷經兩次垃圾危機之後,政府積極將垃圾掩埋場規劃成都會公園,並且使用上堆式單體法減少垃圾臭味及蚊蠅,採用中鋼廢棄爐石鋪設廠區臨時道路,還用捷運廢土覆蓋垃圾,這些創新的做法不但讓西青埔垃圾場減少污染,還讓中鋼廢石與捷運廢土做二次利用,減少二次污染。

高雄中學學生希望更深入了解西青埔垃圾場蛻變成都會公園的過程,訪問到環保局的徐股長,尤其對國內垃圾掩埋場首創的「上堆式單體法」感到好奇。徐股長表示,在挖土機作業的過程中因為高溫會產生泥漿,這些泥漿會運送倒置於需要填平的地方,然後讓這些泥漿冷卻,並乾燥一個小時後才開始埋填一些乾燥的土壤,使它們能夠均勻的混合在一起,最後再大量加入乾燥土並用挖土機強力的擠壓它們,使其變硬、變堅固,這種作業過程就稱之為「上堆式單體法」,取代早期下堆式作業,不易滋生蚊蠅、臭味逸散也較少。

而掩埋垃圾之後的沼氣問題,也公開招標請民間公司在都會公園之中埋設管線,收集沼氣,用沼氣發電,不但減少危險並且可以再次利用。垃圾的滲出水一樣每天收集之後,運到污水處理場處理再行排放。而政府也依照地形進行「育山計畫」,將植被種植在地上,還有樹木、花草,並且引誘昆蟲、鳥禽來到都會公園之中,讓都會公園充滿自然生態的活力,也設計許多主題公園,希望都會公園能成為高雄人親近大自然的新選擇。

學生們也設計了問卷,請前來遊憩的民眾填答,以了解這些民眾對於都會公園的看法。更找到其他垃圾掩埋場轉變為公園的例證,還請環保局提供其他地區都會公園的資料,讓大家知道,其實這樣的例子可以不只一個,所有的垃圾掩埋場或是垃圾焚化廠都可以有新生命。

另一位學生黃宥寬說:「我和李育儒都有參加學校志工社,幫忙同學處理垃圾資源回收。這次探訪都會公園,真是讓我覺得不可思議又佩服,將一個垃圾掩埋場重造成一個適合大家悠遊的公園,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在探訪過都會公園之後,他們將所有的資訊歸納整理放上網站,希望看到網站的人,不論國內外,都可以來都會公園一遊,親自來體驗一個公園如何化腐朽為神奇。



延伸閱讀:

高雄新天地

2005年9月22日 星期四

民眾劇場 將戲劇回饋給民眾

【生命力記者郭曉芸報導】戲劇一定得在佈置華麗,聲光、道具齊全的藝術殿堂中發生嗎?劇場表演一定是提供高尚娛樂的文化活動嗎?表演一定得延襲既成的舞台型態嗎?如果戲劇的發生並非只是如此,那麼又是如何呢?民眾劇場就是一個完全推翻上述論述的表演方式,戲劇的構成要素中,燈光、道具、聲音、舞台等外在硬體都只是其次,表演內容才是主角,強調與民眾生活的關聯性跟緊密結合。

民眾劇場究竟是什麼呢?簡單來說,民眾劇場以民眾生活為中心,有強烈關照、改造社會的意圖,主張以劇場接觸反映社會問題和人民苦楚,因此民眾在那裡,民眾劇場就在那裡滋長。劇場不只是一項娛樂活動,它讓觀眾自發性參與舞台表演,進而去思索表演所呈現的種種生活問題。劇場,特別是民眾劇場,它無論在表演形式或內容的表達上,都是為了創造另一種探索草根文化的藝術行動。而民眾劇場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培養能從事表演的專業演員,主要是打破舞台跟觀眾之間的隔閡,將劇場帶進社區民眾的生活中,產生啟發、互動的功能,讓社區意識在民眾主動參與下,得以透過劇場而落實發展。

早在一九七○年代初期,亞洲的許多國家例如菲律賓、南韓、香港、泰國、印尼等,便已運用民眾劇場的表現方式,在街頭或公共場所呈現生活議題。但對於台灣觀眾而言卻還是很陌生,民眾劇場在台灣的發展,是遲至一九九○年代才開始,在此之前的一九八○年代小劇場運動蓬勃發展。一九八○年代中期,小劇場運動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小劇場工作者脫離傳統制式的表演舞台,選擇街頭、舊倉庫、公共場合做為表演的場所,因為他們希望創造一種更接近生活的表演空間。但是在表演戲碼上,多數強調實驗性的意念表達,無法吸引民眾關注的目光;加上經濟無法長久負荷開銷,因此小劇場便又紛紛解散。到了一九八○年代末期,強調和生活發生密切關聯的劇場環境相繼出現在戶外表演的現場,回返草根祭典儀式的廟會,重新溯尋東方人肢體語言的表演探索活動,在劇場中陸續出現,也為民眾劇場奠下一個發聲的契機。

差事劇團團長鍾喬表示,自己在一九九○年六月,偶然參加了由亞洲民眾文化協會所舉辦的文化訓練者的訓練工作坊。因為這個工作坊的交流活動,而有了認識亞洲民眾劇場的機會,後來因為當時香港劇場友人的邀約及促成,而在一九九三年三、四月間於香港和台灣兩地,舉辦為期兩周的「亞洲民眾戲劇節:獨角戲」活動,這些表演工作者第一次在台灣展開南、北巡迴演出,也是民眾劇場第一次與台灣的觀眾見面。而後的十年間,民眾劇場經歷了成長、衰退到復甦的歷程,早期以東南亞國家的成功實例作為範本,透過一齣齣邯鄲學步似的演出,企圖建構屬於台灣的民眾劇場;後來,因為整個社會消費性及主流劇場的客觀情勢,加上從事者本身的侷限性,導致民眾劇場一度萎縮與落沒;直到九○年代末,這些離開或徘徊的人又回到了劇場,剝去早期沉重而不實的理想外衣,走進社區跟校園,把劇場還給民眾,並給了它一個新的稱號,叫做社區劇場。

由於本身就是台灣最早接觸民眾劇場的人,鍾喬在接觸亞洲民眾劇場後,積極將這種表演方式在台灣推廣跟展現,成立了「差事劇團」。「差事劇團」根據「民眾戲劇」理論而成立,強調由現實出發,融合民族文化,並在現代劇場中探索傳統表演形式的戲劇,經常結合各民族或特定人群所面臨的當代議題。因為秉持著這個理念,「差事劇團」長期與亞洲其他的民眾劇場進行戲劇交流或聯合創作,除了演出外,也積極開設戲劇工作坊推展「民眾戲劇」理論。如果從「差事劇團」的前身「民眾劇場」時代算起,該團自一九九○年就開始活動,推出的作品有《春祭》、《士兵的故事》、《灰色的天空》、《逆旅》、《水鄉的傳說》等。目前該團擁有一個固定表演場地─差事藝文中心,不定期有小劇場團體演出。

除了「差事劇團」外,「一一擬爾劇團」也是將劇場積極回饋民眾,並以「民眾」為戲劇的表演中心的表演藝術團體之一。它最特殊的地方在於「Playback」的表演形式,這是一種即興表演的民眾劇場,它沒有劇本,表演內容來自於觀眾,他們邀請觀眾分享自己的故事、經驗或感覺,然後演員馬上運用簡單有系統的表演形式,將故事、經驗跟感覺呈現出來。團長陳淑慧強調:「我們劇團是一種服務觀眾的性質,除了希望觀眾分享生命與經驗外,最大目標仍是讓藝術也能生活化,將生活、藝術、戲劇連結,給人貼近及任何人都能輕易做到的感受。」傾聽民眾的故事,劇場以民眾為主角,在民眾劇場的努力上,「一一擬爾劇團」也具有不少貢獻。

在表演藝術方面,其實民眾劇場的表演方式與民眾互動最多,且能達到與民眾溝通的目的。它強調雙向交流,並且跟社會、生活等題材關聯性較大,在表演藝術的同時也兼具了社會關懷、改革等有意義的意圖。於一九九七年成立的「跨界文教基金會」,更加擴大民眾戲劇交流的空間。宗旨為深入在地社區的歷史與現實,紮根於本土文化的田野現場,擴大與亞洲各國的文化聯繫,在影像、劇場、文學、美術、音樂、舞蹈、社區教育等範疇內進行多方位交流;推動民眾的、進步的、另類的文化啟蒙思惟,實踐具體反應人性的美學面向。「跨界」,跨越在地社區的邊界,也跨越亞洲國家的邊界,彼此交流,並在各地區之間互動關係上,扮演積極的角色。

2005年9月19日 星期一

文山社大 營造山水好城

【生命力記者陳映竹】景美溪,由發源自台北縣石碇鄉境的烏塗溪、崩山溪、大溪墘溪等匯聚而成,原住民族稱之為霧裡薛溪。流經石碇、深坑、木柵、景美後,注入新店溪,全長三十點三公里。二○○○年十月,象神颱風肆虐北臺灣,景美溪水暴漲,深怕成為汐止第二的景美溪兩岸居民,開始了這條河川的保育,這便是「守護景美溪聯盟」成立的濫觴。

二○○○年十月,象神颱風肆虐北臺灣,十餘年未曾出現水災的文山區一片汪洋,景美溪水位只差十公分就到達堤防滿點,文山區沿岸的低窪地區如老泉里、木柵路四、五段淹水情形慘重,萬芳抽水站功能停擺。象神颱風帶來的水患,造成景美溪沿岸居民莫大恐慌,昔日門前的小河,瞬間成為噬人的洪水,這是河川過度開發的警訊,也為文山山區居民上了一堂環境課程。

文山社大專案執行張尤娟說:「景美溪暴漲,對文山區的居民是很大的震撼。我們生長於斯,但卻不了解這條溪,故社大在二○○○年十二月與地方人士共同發起『守護景美溪聯盟』,希望讓社區居民更熟悉景美溪。」景美溪沿岸有著豐沛的學術資源,包括東南技術學院、政治大學、景美女中等各級學校機關,透過社大人員的文宣及親自拜訪,這些學校的校長也都十分響應景美溪聯盟的成立,提供了豐富的生態及文化教育資源。

聯盟執行之初,社大人員發現自身對景美溪人文歷史的陌生,這成了推動聯盟發展的最大困難。不了解溪流的歷史,就讓居民無法對景美溪產生情感的聯結,所以文山社大舉辦了「文山鄉土工作坊」,進行文山耆老口述歷史的訪談和田野調查人才的培訓。在耆老生命史訪談部份,工作坊已訪問了十餘名耆老;而在田野調查部分,也針對了大菁、茶葉、木柵戲院等文山區文物特色做了詳細的調查。此外,景美溪沿岸的生態保育也是文山社大所重視的,社大除了開設生態解說課程,也定期到景美溪畔做水質觀測工作,期待以生態和文史兩大主軸的發展,讓社區居民更親近景美溪。

文山社大講師林淑英表示,文山區現在蓋了許多新型的社區大廈,住進了許多新居民,但這些人卻對這塊土地一點認知都沒有,所以,耆老的訪問是很重要的,透過長輩們的口述歷史,將這塊土地長久以來的面貌,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作為台北市郊區的文山區,舉凡木柵動物園、貓空和指南宮等,都是大台北地區居民假日休憩的好去處,但這些在週休二日來來去去的遊客卻對經流此區域的景美溪十分陌生。有鑑於此,二○○三年八月文山社大與台北市立動物園針對一般民眾辦了「守護一條溪:景美溪自然觀察研習營與溼地生態普查」,在兩天的研習內容中,對景美溪做定點觀察導覽,包括生態解說和地方文史介紹等,這是動物園搬遷到木柵之後,首度對流經動物園景美溪作出具體的關懷行動,木柵動物園園長陳寶忠也允諾將長期認養景美溪。

未來,文山社大希望能推動「二格山日」,以「淨水由淨山開始」為概念,希望在春秋兩季能帶領社區民眾到這個景美溪的發源地做淨山活動,進而使溪流水質更好,讓文山區這個有山有水的山河城市能夠與景美溪共榮共存。

2005年9月16日 星期五

關機落幕 期盼明天電視會更好

【生命力記者梁家瑜報導】為期一週的關機運動落幕了!一個星期來,約有上千名民眾一同體驗沒有電視機的日子,有民眾表示極為不適應,認為生活缺少了重心,另有民眾則覺得這是種很新鮮的生活型態。但對於關機運動的成效,大多數人則表示這個運動可能只會帶來短暫的警惕作用,時間一長可能就無法做到每天關掉電視,就有可能失去關機運動的原意。

在新莊社大開設媒體素養相關課程的教師陳志彬覺得,其實一味消極的關掉電視並不是最正確的方法,要使閱聽大眾深刻認知如何慎選優質節目,才是更重要的事情。他也說,希望這次的關機活動可以當成一個開端,潛移默化地將媒體素養的概念傳達到任何一個角落,也希望大家不要等活動一結束就忘記了這次活動的主要意涵,要改良媒體環境,是需要長時間且不斷的努力的。

為了幫助閱聽人可以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心力就可以收看到良好的電視節目,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每年會舉辦四季的「兒童暨青少年優質電視節目評鑑」,希望藉由專家學者、家長、兒童及各方人士的意見,推舉出最適合青年朋友們收看的優質節目。媒觀同時也表示,由於每三個月就評鑑一次,因此不會發生被推舉出來的節目已經下檔的事情,也由於不斷的評鑑節目內容,就某方面來說,對現在電視上的節目都有一種無形的警惕作用,可使節目本身監督自己做得更好,而對那些長期都有在優質名單上的節目而言,更是一種鼓勵。

例如GTV綜合台的「哆啦A夢」節目,就多次獲得媒觀的推薦,由於「哆啦A夢」中有許多可激發小孩創意思考的點子,以及詼諧逗趣但又不失教育意味的內容,因此不但擁有固定的收視群眾,更是師長們推薦的好節目之一。而三立台灣台的「用心看台灣」節目,介紹了台灣各地的習俗、環境、人文產業以及風土民情,藉由節目中細膩且貼近人心的介紹,讓閱聽人對於台灣這塊土地多了一份了解,更增添了愛鄉土的親切感。

除了慎選優質節目來收看以外,苗栗社大校長江明修也提出,希望大家不要再花太多時間在看電視上,應該要多多培養自己的藝術修養,或者是利用機會增進親子間的感情,更希望可以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更加頻繁。因此,將看電視的時間減短,多離開沙發走出客廳,多多參加藝文活動,或者是帶小朋友一同到社區大學之類的機關參加各式各樣豐富的活動,不但增長見聞,更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參與關機活動的陳萬秀表示,她覺得這個訴求的立意點甚佳,她就鼓勵小孩不要再看卡通,並且把小孩帶到戶外,一同去參與北投反纜車等議題事件,讓小孩可以從小認知到民主社會中的溫和抗爭過程。社大學員陳枝霞則說,雖然她並沒有真的關掉電視,不過真的有減少看電視的時間,並且利用這段空檔到社大上了幾堂課,還去看了苗栗的假面藝術節,她覺得這種活動很有意義,應該要多舉辦,同時也希望平常社大可多開一些相關課程,例如美術館導覽、文物古蹟遊等,不但可以培養自己的氣質,還可當做休閒。

協辦單位之一的媒體改造學社則說,這次的關機運動是希望可以喚起閱聽眾對於電視節目的省悟,也希望藉由關掉電視造成收視率的下降,迫使媒體知道自我改進,不要一味的企圖以麻辣的新聞事件,搏得較高的收視率。他們希望媒體可以了解,閱聽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會自我分辨哪些節目是益於收看的。

2005年9月14日 星期三

與藝術家相約台中美術家資料館

【生命力記者石震達報導】台中縣清水地區在台灣早期即是人文薈萃,藝術興盛的地方,過去曾出現過不少傑出藝術人才。以往要收集這些出色藝術家的資料檔案並不是很容易,不過現在都可以在台中縣美術家資料館找到了。台中縣美術家資料館位於台中縣港區藝術中心,專門收藏台中縣地區各式各樣不同的傑出美術家及其作品的資料。同時也是台中縣美術家歷史存在的介紹展示中心。

那美術家資料館裡面都收藏著哪些藝術家的資料呢﹖其中包括對於台灣藝術教育有重大貢獻者例如說廖繼春、陳夏雨、陳慧坤、林之助等人,主要都是以家住台中縣,或是家族淵源於台中,並且其藝術成就對於台中縣有卓越成就,還有與台中縣傑出藝術家有師承關係的人為主要收藏對象。港區藝術中心展演組的黄婷儀也說道:「以前海線地區的小孩能受到較好的教育,而過去台灣許多台灣出名的畫家都是留日的,像是林之助老師,回來之後也會不遺餘力的推廣東洋畫。譬如說焦彩畫就是一種特殊的顏料,需要用一些動物性的骨頭來製作。」在美術家資料裡展示出來的不一定是真跡,通常只是藝術作品的照片或是複製畫。大部分的真跡都放在港區藝術中心有嚴格規範的專業存放室,存放之前都會經過專業人員嚴密的處理以及保護。

港區藝術中心主任洪明正說,美術家資料館存在的目的並不只是做出作品的展示,而是藉由各種方法如展示、書籍、視聽效果等等來讓民眾了解與認識美術家的出生背景、師生關係、藝術生涯、藝術思想以及作品價值等,主要是做資料的收集而不是展覽,與港區藝術中心的展覽廳功能做出區隔。以後還會陸陸續續增加中生代與新一代美術家的資料展示。

美術家資料管理也有許多各大美術館或是文建會所出版的典藏或是鑑賞類的藝術書籍,或是各類不同的藝術期刊,可供有興趣的人做資料收集或是閱讀。在軟體方面美術家資料館的網站充滿中國古典的藝術風格,配合著藝術為主題的感受,以及平易近人的使用介面,詳實地紀錄了諸多台中縣地區的美術家資料,讓大家即使在家裡也可以觀賞到這些傑出的藝術家的作品,也能輕易了解他們的生平與創作過程。如果還想要更進一步了解,就親身到台中縣美術家資料館走一趟吧。

延伸閱讀:

美術家資料館網站

2005年9月12日 星期一

戀戀紅毛港 喚醒每一顆愛鄉的心

【生命力記者曾可欣報導】高雄市小港國小的郭惠文老師說:「我愛紅毛港這片土地,也希望能夠有更多人知道這片土地面臨的困境,可以跟我們一起努力讓這片土地得到政府的重視。」因此,她帶著小港國小學生,透過到紅毛港實地訪查,探查老紅毛港聚落所遺留下來的痕跡,還訪問許多留在當地的長輩,並與紅毛港文化協會合作,來進一步了解紅毛港的現況,最後將所學所知都放在自己設計的網站中,希望讓大家了解紅毛港這個地方。

郭惠文老師自小生長在紅毛港這塊土地上,後來因為要興建高雄第二港口,還有軍事的考量,紅毛港被迫禁建並且遷村。三十幾年下來,紅毛港的居民不知該何去何從,許多小港國小學生的家長也都是紅毛港人,因為遷村的政策而被迫離開自己家園,但是孩子們對這段過去大多並不清楚,直到透過這一次的服務學習才了解有這一層關係。而小港國小與紅毛港更是只距離短短十幾分鐘的船程,在小港國小附近的漁港,坐上渡輪,對岸就是紅毛港人思念的家園。

這次的服務學習,主要由郭惠文老師帶領學生向「紅毛港文化協會」請益,協會是由一群愛鄉的紅毛港人所組成。透過協會的幫助,去了解他們如何延續先民遺留產業,與傳承在地文化,學生們更實地走訪紅毛港聚落、動手學習織網、參加彩繪文化牆活動,並舉辦「小小記者」採訪活動為紅毛港提供一些建議與訊息,也希望地方人士能夠從他們的網站-「戀戀紅毛港」中,重新認識紅毛港,喚起對海洋文化資產的關懷與重視。

魚網是漁民捕魚的重要工具,在以前每個人都要會才行,郭惠文老師就帶著學生們向村子中的長輩學習織網,藉由這個活動,讓學生們體會以前居民在紅毛港的生活情形。而「彩繪文化牆」活動是由小港國小與港正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舉辦,目的是希望一起打造社區生活文化,為社區總體營造努力。所謂社區總體營造就是透過居民共同參與,凝聚社區意識,改善社區生活環境,建立社區文化特色與共同的記憶和共識。因此學生們透過參加「彩繪文化牆」活動,更深刻感受愛護家鄉的心境。

為了了解社區民眾對紅毛港的印象,並為紅毛港未來的方向集思廣益,學生們舉辦了「小小記者」的活動,扮演社區大使的角色,訪問學生週遭的人對於紅毛港的想法與建議,集中在所製作的「戀戀紅毛港」網站上,讓更多人看見紅毛港人的心聲。

在郭惠文老師帶領學生回到紅毛港之前,紅毛港文化協會已經在默默的關心紅毛港。協會發起人洪石印先生雖然只有小學學歷,愛鄉的行動力卻不輸人。學生曾問到成立協會的原因,他說:「如果現在不做,等紅毛港完全遷村,後人會以為紅毛港是無人島,祖先在這裡三、四百年的人文歷史,若不傳承下來,是說不通的。」協會中的成員大多是紅毛港人,支持他們的信念就是要將紅毛港的文化傳承下去,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學生洪葦珊說:「我覺得一樣是紅毛港人,紅毛港文化協會的人對紅毛港的付出與了解,是我所比不上的。」

現在紅毛港在有心人士的奔走之下,港口兩側的燈塔─大、小高字塔,已經重新整修,小高字塔仍然是燈塔用途,大高字塔開放給民眾使用,現在還有咖啡座,是欣賞大船入港的絕佳去處;而有關於紅毛港的文化古物已經存放於海汕國小之中,未來會再找地點將這些文物妥善保存並展覽。

延伸閱讀:

戀戀紅毛港

2005年9月9日 星期五

差事劇團 民眾劇場的急先鋒

【生命力記者郭曉芸報導】「差事劇團」團長鍾喬說:「差事是一個工作、一份職責、一種使命。」一語道盡成立這個劇團的宗旨,也清楚說明了團名所隱含的積極意義─對於戲劇和表演,這是一份重要的差事,要對民眾有所回饋。成立劇團以來,秉持著民眾劇場的理念而持續努力的「差事劇團」,鍾喬更是強調:「戲劇是共同生命經驗的、是庶民大眾的,而非僅是菁英的消遣娛樂。」

民眾劇場,簡單來說就是以民眾生活為中心,有強烈關照、改造社會的意圖,主張以劇場接觸反映社會問題和人民苦楚的表演形式,就如同鍾喬所強調的,劇場不只是一項娛樂活動,它讓觀眾自發性參與舞台表演,進而去思索表演所呈現的種種生活問題。民眾戲劇強調過程的學習,透過劇場的互動,達到教育、溝通和共同成長的目的。在表演美學上,民眾戲劇(People’s Theatre)是一種從現實出發,並融合在地歷史與生活經驗,在現代劇場中探索表演美學的戲劇形式。在表演藝術方面,其實民眾劇場的表演方式與民眾互動最多,且能達到與民眾溝通的目的。它強調雙向交流,並且跟社會、生活等題材關聯性較大,在表演藝術的同時也兼具了社會關懷、改革等有意義的意圖。

一九九○年,鍾喬在南韓參加了由菲律賓的「亞洲民眾文化協會」舉辦的民眾劇場工作者訓練營,因為深刻感受到菲律賓、南韓的民眾戲劇經驗實踐了將文化與社會改造接軌的理想,於是便將這樣的概念以及菲律賓教育劇場研習長達三十年之久的「基本綜合劇場藝術工作坊」介紹到台灣,並創立了差事劇團,以實際的表演和工作坊教學來實踐這個理想。而自成立劇團以來,即陸續與亞洲各國表演團體合作舉辦過多次聯合演出或戲劇交流工作坊,也在台灣社區的城鄉展開以劇場工作坊為主題的社區教學活動,例如在新竹尖石鄉秀巒國小的原住民少年戲劇工作坊、九二一之後在石岡的客家媽媽震災重建工作坊等,都獲得不錯的成效。

而差事劇團主要的工作方向有三:第一是教育劇場工作坊,這個工作坊以教導民眾了解並實際體驗民眾劇場的表演形式為目的,劇團團員運用一系列的劇場遊戲、肢體訓練和集體即興創作讓民眾參與,在學校、社區和弱勢團體間開展教育性的戲劇工作坊,讓民眾和議題成為戲劇的主體;其次是劇場演出,在邁向專業化的里程中,劇團每年都會推出深入社會脈動的演出,在藝術表現上承接表現主義的美學精神;亞洲民眾的戲劇交流,融合亞洲各國傳統與當代表演美學,探索在全球化衝擊下,亞洲人民的共同命運,除了聯合公演外,並舉辦系列性的劇場交流工作坊,未來還將擴大與全球民眾戲劇團體的互動。為了這個更重要的目標,差事劇團還在一九九七年時成立了「跨界文教基金會」,以期能跨越在地社區的邊界嶼跨越亞洲國家的邊界,彼此交流,並在各地區之間互動關係上,扮演積極的角色。

差事劇團最近的演出,是在第四屆的三腳渡親水藝術節中,所表演的三腳渡生活劇場「生命之河」。三腳渡位於淡水河系基隆河畔,「三腳渡親水藝術節」著眼於重建人與水的關係,用不同的社區及藝術模式,找回人與土地自然和諧共存的互動模式。讓在地居民注入更多藝術與文化元素,善用這個充滿特殊風味的三腳渡親水空間,發展出獨樹一格的社區總體營造特色。

三腳渡新故鄉計劃與差事劇團合作,以戲劇形式進入社區,演出三腳渡生活劇場「生命之河」,並成立戲劇工作坊,希望透過戲劇的途徑,展開另一個與社區及人文意識對話的面向。把戲劇帶入社區,以劇場表演的形式和社區中的人共同研討社區議題,並由社區民眾自己演出。生命之河導演陳依玲表示,這個生活劇場涵括社區劇場工作坊與戶外展演兩部分,從去年就開始籌備策劃及上課。社區劇場工作坊先招收二十至二十五名對肢體表演、戲劇有興趣的社區民眾,工作坊側重藉由社區居民的共同參與以達成文化上的社區共識,然後在過程中參與者以環保或相關社區議題為主題,形構成這一齣戲碼。

一段時間後,參與者邀請三腳渡附近的居民、文史工作者與工作坊學員共同討論,提出三腳渡的水岸生活記憶、經驗或故事,共同編寫三腳渡居民的戲劇創作劇本。而這次的「生命之河」,內容包括肢體表演與大傀儡戲結合,在戲劇中道盡三腳渡的發展歷程、經歷環保意識跟河川整治過程等外在因素影響後,與居民間的關係轉變,以及對三腳渡的未來期許。

「以民眾戲劇的方式探討台灣、第三世界及亞洲各國的歷史、社會議題和處境,與亞洲其他國家進行常態性的交流活動以發展民眾戲劇的美學及其對社會、文化的批判反省,強調承續民眾戲劇對歷史社會議題的關注及與觀眾的互動。」鍾喬說,差事劇團也會以此繼續努力下去。

2005年9月5日 星期一

生態關懷社 打造城市生態綠洲

【生命力記者陳映竹報導】工廠林立的泰山鄉中港西路一百三十六巷,鬧哄哄的機器運轉聲、熙熙攘攘的卡車、貨運,清楚地定義這塊區域的經濟型態。在這吵雜的工業區,新莊社大生態關懷社默默地為生態復育付出心力,徒手開墾出一片三分地大的農場,期待能在大新莊地區創造出一處生態綠洲。

成立於二○○四年八月的生態關懷社,以「回歸大自然原始生態」作為經營「生態園」實驗農場的宗旨。整座農場以有機耕種作為出發點,強調無人為的農藥干擾、不用機器鋤草,社員們胼手胝足用著鋤頭打造這約一千坪的農場,利用糞便、廚餘以及落葉雜草自然堆肥,讓這塊土地成為最天然最無害的生態天堂。

目前,生態關懷社在新莊社大設有「生態志工培訓課程」,透過講師的課程教授和野外的實地觀察,培養學員們對於昆蟲、植物、溼地生態等自然生態以及農園實作的基礎概念,近一步將專業知識應用於生態園的實際操作上。

對於生態保育有著高度熱誠的志工,是生態關懷社得以繼續成長的原因。每逢週三與週六,社員都熱心地來到農場開墾,除雜草、種植物、墾荒地,做著這些都市生活難以接觸的粗重農事。指導老師林春華笑著說:「來這裡做做活兒,是我舒絡筋骨的運動。利用空閒的時間,接近喧囂城市中難得的綠地,可說是難得的享受。這塊土地上每一處都是大家拿著鋤頭、鐮刀,頂著烈日打造而成的,不諳農事的我們,還弄壞了許多農具,這些點滴讓大家對農場有著濃厚的感情。」

生態園與一般市民農場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此處只培育昆蟲喜愛食用的植物,不以人的喜好為優先,所以園內所處可見三刈葉、柚子、白雞油、台灣天仙果、番石榴、桃子、山櫻花和木瓜等誘蟲及誘鳥的植物。至今,生態園內已經吸引了各種昆蟲、青蛙和鳥類,包括蜻蜓、鳳蝶、雨蛙、白鷺鷥等物種在此處定居、繁殖後代,生物多樣化使農場已經自成一個食物鍊了。為了不讓台灣的原生植物滅絕,茄苳、水柳、構樹、楠木、樟樹、血桐、芒草、田菁等植物,都是生態園的植物栽種的重點物種。

「位在泰山的實驗農場其實並不是一個最適合進行的生態培育的地點,除了土地貧瘠之外,遇到旱日,地就變得乾涸、堅硬、難以挖掘。」社長鄧旭容說。但秉持著「想為生態做點又意義的事」的信念,鄧旭容說服了兄長放棄租金,將原本可出租為廠房的空地,作為實驗農場的預定地。鄧旭容表示,現在的人們離大自然都很遠,希望能藉由生態園這個園地,讓民眾更親近大自然,不要再對生態漠不關心。

標榜著自然生態、無人為干擾,所以生態園內有一大片區域是放任動植物自行繁衍,但其實這狀況的背後卻是鄧旭容與現實的妥協!「每個社員都有自己的工作,對於農事不少是三分鐘熱度。原先對園區的規劃是希望能有多一點種植植物的面積,但因吸引不到大批的民眾及志工幫忙,就換個方式思考,讓大自然自己發展生態吧!」鄧旭容道盡了生態關懷社所面臨的困境之一。

在未來,吸引群眾進入生態園,推廣生態保育的概念與知識,將是社團致力的目標。今年四月第七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在台北縣板橋市登場,主辦單位設置了六大專題館,給予各社大社團成果發表,包括河川館、生態館、健康館、社區館、農村館、原住民館。生態關懷社就在其中的生態館中,以「生態大富翁」的遊戲設計,讓參訪民眾藉由遊戲的娛樂性,體驗溼地生態的多樣樂趣。此外,社團也計畫與泰山地區鄰近的國中小學實行建教合作,將培育出來的種苗提供學校研究,讓這些小朋友可以親身體驗到大自然的奧妙,藉由實地觀察的方式,來建立他們對於生態保育的基礎知識。

2005年9月2日 星期五

鍾佩紋 以青春活力服務社區

【生命力記者曾可欣報導】大同高中鍾佩紋是今年三月獲頒青少年志工精英獎的傑出志工,因為參加宗教性質的服務社團-光鹽工作隊,跟著工作隊的李智華一起做社區服務,並且為自己的社區編寫導覽手冊而得獎。

鍾佩紋是在高一的時候接觸光鹽工作隊,當時妹妹鍾念紋已經在光鹽工作隊了,剛好在升高一的暑假,光鹽工作隊有一個雙語營的營隊,妹妹便邀請她參加雙語營,自那次開始,她就跟著光鹽工作隊的李哥到處作社區的服務。除了在社區當中發社區報、節慶的時候在社區中表演節目、帶營隊、為國小國中生做課後輔導,也跟著李哥到南投,甚至到澎湖作社區服務,她開心的說:「我們最近也要在澎湖成立光鹽了喔!到時候我們還會在澎湖製作導覽手冊。」

李哥,全名李智華,是光鹽工作隊和惠林全人教育中心的創辦人,從事社區營造與青少年的品格教育和生命教育十多年的時間,他對佩紋的印象從以前的「不參與公共事務」到現在,他說:「她現在比較開朗,而且比較會表達,現在還會跟小朋友玩了喔。」鍾佩紋表示:「我參加光鹽之前很被動,看到有人在撿垃圾、作社區服務的事情,我都不會主動幫忙,參加光鹽之後才知道以前那些人的辛苦,我現在都會主動幫忙做,而且能夠為自己的社區盡一點心力真的很快樂。」

而鍾佩紋所做的社區導覽手冊,則是由大同高中發起的「伊通大不同」社區服務活動。當時大同高中想與社區結合,為所處的社區做一些事情,便與一直從事社區總體營造李哥合作。李哥便邀請鍾佩紋等十二名大同中學學生一起做社區營造,以大同高中門口對面的伊通街作為接觸社區的開始。

伊通街不長也不短,但卻是許多大同人的高中回憶。也因此李哥讓鍾佩紋他們先思考如何做這本導覽手冊,再回來詢問李哥的意見,連「伊通大不同」都是鍾佩紋他們討論出來的。後來他們決定要寫下伊通街的歷史、周邊店家的興衰和大同高中的聯繫,他們用課餘的時間討論、採訪、實地做訪查紀錄,再將所得的資料繪製成地圖和寫成文稿,放在導覽地圖上。他們也籌劃了「點亮伊通大不同」的活動,藉由元宵點燈的活動帶動週邊商家和社區居民一起搓湯圓、玩活動,鍾佩紋也運用自己在光鹽工作隊學習的戲劇表演設計表演節目,成功的將導覽手冊打響知名度。

鍾佩紋是這本導覽手冊的總編,做總編的日子卻不是很悠閒的。鍾佩紋自己也負起採訪的責任:訪問伊通街上的店家,也有遭到拒絕的經驗;在設計「點亮伊通大不同」活動時偶爾會遇到不受居民支持的狀況;成員之間會有許多的負面情緒需要幫忙處理,跟在光鹽工作隊的體驗又不相同,但是她仍然覺得學到了一次美好的經驗。

這本社區導覽地圖,印製五千本被索取一空,也由於鐘佩紋的社區服務精神,使她在今年三月份時獲頒全國青少年志工菁英獎的傑出志工,她說:「我要使服務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