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武裝青年 唱出社會核心問題

「阿公咧說起是這條埤圳的水飼大了子兒細小平安又順遂,如今政府財團要來這搶奪這條百年歷史的水圳」農村武裝青年在新專輯《幸福在哪裡?》的〈望水〉一曲中這樣唱著。

關渡社區 用藝術守護城市綠肺

漫步在關渡老街上,兩旁矗立著古樸的磚造民房。再往前探去,鑲嵌在民房的竹枝與竹節製成的軸心根根串聯,迎著風旋轉舞動,彷彿候鳥鼓動著翅膀悠然飛翔,在陽光灑下的午後巷弄中形成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這是二○一二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的作品之一「風之翼」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3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4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post 5 title

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

1999年9月30日 星期四

翟佑棟 用電腦「說話」的孩子

【生命力記者/冼伯龍報導】身體痙攣的翟佑棟自小就不能說話,只能透過表情和有限的手語與他人作有限的溝通,母親送他的一部電子辭典機,可讓他打中文字與人溝通,可是電子辭典機的螢幕太小,因此他渴望能有一部手提電腦,讓他可進一步擴闊生活圈子。

棟棟今年十四歲,出生時因只得二十四周大,使得體重僅得零點七公斤,雖然智力還算正常,但是因而患有痙攣的疾病,左邊身體不受控制。自出生那天,便過著與其他正常小孩不同的生活。

由於身體痙攣令棟棟不能說話,而且他性格又是偏向於文靜,不太懂得表達自己,更因身體缺陷,便將自己封閉起來。棟棟的母親表示,兒子唯一只能發出「媽」的單音,其他的都不能說出來,其實是很難知道他心裡想甚麼東西,正因如此,他和家人彼此都一直有一堵牆相隔著。

可是自五年前棟棟入讀了特殊學校,經語言治療師吳小姐悉心教導下,他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無論性格和與人相處上均有很大的改善。最初學校的語言治療師教棟棟自製「郵票簿」,以便透過郵票認字和學習組織字句。後來他學會了簡易輸入法,利用辭典機和電腦來表達自己。

棟棟母親表示,學習了電腦以後,棟棟整個人就像脫胎換骨一樣。以往他雖然聽得懂別人的說話,可是卻不懂作出回應,但當他懂得打中文字後,便開始利用電腦與人溝通,而且在電腦的其他功能上,給了他很多的幫助。她感到電腦對棟棟幫助很大,就好像他可以在家中用哥哥的電腦打字交功課,把要說的話透過印表機列印出來,上課時則使用辭典機默書,另外,棟棟喜歡上網,經常透過電子郵件和ICQ與人溝通,以擴闊生活圈子。當棟棟的語言治療師吳小姐放假,他會透過電子郵件互傳消息,保持聯絡。

據棟棟的母親表示,由於現在家境出現問題,所以他現在外出的時候,只能使用螢幕較小的電子辭典與人對話,可是這樣的話,雙眼就很容易出現疲倦的問題,而且在街上懂得手語的人並不多,路人又不會像家人一樣那麼容易明白他的心意,因此將來在允許的情況之下,就一定會給他一台手提電腦供他外出使用,這樣棟棟就能夠有更舒服、自然的環境與人溝通聯絡,從而融入社會了。

拉拉資推 女同志的上網導師

【生命力記者/陳怡如報導】「為什麼會創辦拉拉資推工作室?答案很簡單,因為我不想坐以待斃!」拉拉資推工作室最初的發起人laapo 說。

一九九七年,原本僅限於從事資訊工作的女同志的聚會,轉變成「拉拉資推工作室」(LaLaInfo Workshop)(簡稱拉拉資推)。它的成立宗旨是「向拉子(女同志)推廣網路的世界,向網路推廣拉子的世界」

「剛開始是招集一些資訊拉子(女同志)的聚會,想透過聚會得以交換工作經驗或技術心得。」laapo 說。之後,雖然她們發覺網路可以對同志運動、同志的生活產生改革的力量;可是她們也發現,網路的使用者,大都是學生族群,其他的女同志,對於網路,可能根本沒有概念;或者他們即使已使用網路,但不知女同志們聚集在網路何處。為了協助這群人,並且發展女同志的網路社群,拉拉資推便應運而生。

lappo 認為網路擁有難以想像的聯結性。藉由網路,讓分散各地的女同志更容易找到同伴,互相扶持、幫助。加上近年網路的影響力日增,女同志可以利用網路的方便性和匿名性建立屬於自己的資源,也可以向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而不必害怕曝光的危險。「二十四小時任何時間口要你上網就可以找到同伴,...聚集人群、交換經驗、互相幫助是很重要的!」

目前拉拉資推共有大約八十個會員,還有二十人左右是純粹義務幫助輔導女同志上網的義工和幹部。這些人平常各自有工作和課業,分布在全國各地;甚至還有舊金山、新加坡的義工。

在網路上辦社團,雖然有溝通快速、參與人員分布地域較廣的優點,但也面臨網路約束力不夠、非主要幹部的會員容易流失、網路之外的知名度不夠,需要輔導的女同志們不知道拉拉資推的存在等問題。但無條件付出心力的幹部和義工,仍努力的辦活動聯絡會員感情、學習架設BBS站的技術、維修網站、輔導他人上網和製作個人HomePage 。幹部BigCello 說:「曾經付出的心力,是不會被抹煞的。總會有人因為我們的努力而得到快樂,甚至是幸福!」

三年來,除了充實網站內容、學習架設BBS站外,拉拉資推辦過的活動有女同志的球賽-「雷斯盃」-每年一、二百人的盛況,證明同志也有陽光的一面;網路上的女同志網路人口普查,讓女同志在網路上活動的數據慢慢出現,讓女同志們了解網路目前的人口組成形態,另一方面,也能讓女同志網絡的建立有依據、基礎,往後便能順利將女同志相關資訊直接、準確的送到各個女同志的手上;而每月二次的球聚,更是讓喜歡打球的女同志們如獲至寶。

今年三月剛開過會員大會,拉拉資推準備邁進下一個新年度。出版上網入門書籍、架設拉拉資推專屬BBS站、網站內容的充實,這些都是拉拉資推未來的計劃;當然,「繼續輔導更多女同志接觸網路,是拉拉資推永遠的工作!」幹部wjp 說。

拉拉資推工作室聯絡方法:

語音信箱:0943628376

郵政信箱:台北市80-44號信箱

電子信箱:lalainfo@writeme.com

延伸閱讀:

拉拉資推工作室

台北社區步道 老樹爸爸導覽

【生命力記者/謝嘉玲報導】你可能不知道你家後面那棵老榕樹已經有上百年歷史;你可能不知道門前那條小路曾經是交通要道;這一切,「老樹爸爸」廖守義都知道。

今年五十七歲的廖守義先生,從國小老師的教職退休後,就開始致力於鄉土文化的推廣,他說:「我是台北舟山路的原住民(原本居住的居民),也是台北客家第十代,希望能夠把台北的文化保留下來。」

廖守義表示,台北進步改變得很快,相對地沒有注意到文化的保存,正好最近大家都在呼籲回歸鄉土,加上個人的興趣,於是跳出來創辦了「台灣愛樹人文史工作室」,希望將台北文化推廣給更多人了解。目前台北有八成人口是後來搬遷到台北,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只有二成,因此廖守義更加深了自己的使命感,要為保存台北文化盡一份力量。

廖守義在八十四年時便提出「社區步道」的概念,從八十七年九月開始,便與大安老人服務中心合作,推出「社區步道,鄉土導覽」的活動,每一週安排一條社區步道,由廖守義負責解說,讓許多民眾更明瞭自己居住地的歷史。

一個禮拜就要準備一條步道,還要蒐集資料,不會很辛苦嗎?廖守義不加思索地說:「不會!這是興趣嘛!」說著便拿出近一年來的規劃路線,雖然有些導覽點重覆,但保證每週路線都不相同,加上事前探勘的準備工作,廖守義對這份土地的熱愛表露無遺。

隨著文山社區大學開始招生,廖守義受邀開課,他計畫將「社區步道,鄉土導覽」的理念融入課程中,「我希望每一名學員都能成為鄉土解說員,更進一步成為台北市的榮譽市民。」因此未來會安排學員走出教室,實地體驗台北文化,他也歡迎民眾旁聽、參與戶外課程,一同為台北鄉土文化努力。

謝坤山 勇於突破的生命勇者

【生命力記者/薛光畯報導】「想知道我每天怎樣尿尿嗎?」謝坤山甩著他那僅存的上臂,俏皮地說著。「等一下再告訴你。」

家境不好的謝坤山,小學畢業後就去工作。十六歲時,在一次工作中誤觸高壓電,雖然保住生命,但卻截掉雙手、右小腿,而且右眼幾乎失明。在青春年華遭遇這樣的變故,他並沒有改變樂觀的天性。往後的日子裡,伴隨著生活上的不便,「突破」就成了他的人生動力。

截肢後,他練習用嘴叼筆寫字,並練習畫素描人像。「後來,我學會自己削鉛筆,而且人像也畫得有模有樣。」說著,他拿出一幅 國父遺像素描,的確是有模有樣,相當逼真,讓人懷疑這真的是一個失去雙手的人畫的。

不過,他並不因學會畫素描而滿足。「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到羅浮宮的繪畫展覽,我不禁驚嘆:『這才是真正的繪畫!我以前畫的根本不夠看。』從那天開始,我就決定要學油畫。」後來他聽說吳炫三願意教殘障人士畫畫,於是他說服了對他放不下心的母親,去和畫家吳炫三學畫。

自己隻身離開家鄉學藝,對他而言是一大挑戰。「日常生活都要自理,慢慢的也學會了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因此,他從此以後可以自立。「幸好,我當時選擇離開母親的照顧,否則在母親去世後,我不知該如何是好。對於那麼愛護我的母親,若不能讓她安心的走,我就太不孝了。」

艱苦的學藝生活,他咬牙走過了;生活的不便,他一一克服。「記得有一次,我在外面忽然肚子不舒服,在拉完之後,我必須學會自己擦屁股。於是,我拿了一大疊衛生紙放在牆邊的架子上,把屁股湊上去磨擦,擦了一張又一張。雖然那次浪費了很多衛生紙,但我還是很高興,因為那是一種突破。」

他也使用一些用鐵條做成的小道具,去克服生活上的不便,甚至在摩托車把手上焊了小鐵條,試著去騎。在「不會成為別人的累贅」後,他也有了本錢去成家立業,現在他己經有了老婆、小孩。

在他學會了油畫後,他仍然勇於突破,畫的尺寸愈來愈大。現在他打算畫一幅二、三公尺長的巨型油畫。

從一個需要人照顧的殘障青年到自己成家立業,從素描到油畫,從小型油畫到大型油畫,全憑著他那勇於突破的信念,一步步走了過來。

「現在差不多該公布謎底了。」說著,他取一條末端有小鉤、另一端有環的鐵條,把它固定在上臂後,上身一低,就拉開了拉鍊;一起身,就把拉鍊拉上了。看到他操作自如的樣子和一臉輕鬆、幽默,大概不會有人想到他在學畫期間曾因忍尿而引起泌尿疾的痛苦經歷。

人生路相伴 此生不孤單

【生命力記者/莊曜聰報導】愛情,在有些人的眼裡,或許只是場遊戲;但是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生一世的承諾。

陳順旺、李素琴夫婦兩人,都是小兒麻痺患者,不順遂的前半生,卻讓他們倆相知相惜、樂天知命。

「那時候只記得生了場病,發燒好久都不退,後來就變成這樣了。」陳順旺帶著靦靦,平淡的說著。

「家裡的人不知道,還以為得了什麼怪病,四處帶我求神明,後來才知道是小兒麻痺。」他說,那時候走在路上都會被人指指點點,在學校都被同學笑他「跛腳」。當時心裡不僅生氣,還很難過,尤其在從前的鄉下,大家對小兒麻痺並不十分了解,都以訛傳訛,有人甚至說是做壞事的報應,聽了實在讓人難過,有一段時間還有輕生的念頭。想起過去,陳順旺不禁皺起眉頭。

陳順旺只念到到國中。成績雖然不錯,但是因為家中的經濟、和旁人的眼光,他不得不放棄學業。

因為才國中肄業,找工作四處碰壁,想出賣勞力吧,又沒人要敢用他,幾乎每個老闆都嫌他行動不便。到最後,只能做些家庭代工的零碎工作來維持生活。看到父母辛苦的下田工作來養自己,陳順旺真的是有滿肚子的辛酸,也怨恨自己的沒用。最後,索性連工作都不做,自怨自艾。

自我放逐的日子,不知道過了多久,在一次跟父親的爭吵中,父親罵他說「你只是沒腳罷了,難道你連手都廢了嗎?」這是父親第一次這麼直接的提到他的病。他愣住了。終於,他決定好好的振作起來。

在一次機緣之下,他開始學習印章的雕刻。「剛開始也只是為了討生活,想不到一學之下,竟然越玩越有興趣。」從印章的雕刻,他碰觸到了從來沒有過,也從來不敢想的境界。

「光是字體就有許多變化,像一些我們平常不常用的大篆小篆體,都很有藝術感喔!」說到這,陳順旺拿起桌上的筆筒,指著上面的花樣,很得意的說這也是他的傑作。

看著丈夫高興的樣子,李素春不禁笑了起來。想到自己,李素春說,她比旺仔認命多了。國小畢業後就在家幫忙做生意,心裡只想著,陪父母過一輩子就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了,至於「少女情懷」?「不敢想 也不好意思想啦。」

「好加在遇到我。」偶然的機會裡,李素春到陳順旺的店裡刻印鑑。不知是否一見鍾情,那一次就聊了快三個小時。之後,有意無意的,李素春就常常到他的店裡幫忙,儼然成為陳順旺的秘書。最後,他們倆更決定攜手共度人生旅程。由客戶變成愛人,陳順旺開玩笑的說,「這就是一試成主顧。」

已經五十歲的陳順旺說,「人要是不能對自己有自信,面對自己的人生的話,就算再健康也是個有體沒魂的人,是沒有用的。」從他燦爛的的笑容裡,我們得到了印證。

林錦川 用愛「走」出新生命

【生命力記者/吳碧芳報導】他從來不知道用雙腿行走的滋味,他卻以一個身心障礙者最深刻的體會,創造了自己的人生,他是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現任資源發展處總幹事,以及「罕見疾病基金會」董事。林錦川,一個一生都離不開輪椅與拐杖的平凡人。

他三歲罹患小兒痲痺症,造成脊椎嚴重側彎雙腿萎縮,成為重度身心障礙者,「從來都不知道在地上走的滋味」,他感慨的說,「我很害怕家人離開我的視線,只要見不到他們,我一定會大哭大鬧。」這就是小時候的他,一個自卑、自閉、對自己缺乏信心的孩子。

基於愛護子女的心理,擔心孩子在學校受到委屈,父母一直不敢讓他上學。一直到十歲才念小學一年級,「老師和同學都對我很好,但是我更感謝父親,他常鼓勵我到商店買東西,與一般人同樣作息。他告訴我,我與一般人沒什麼不同。」林錦川回憶說。

真正讓林錦川走出身心障礙者陰霾是十四歲時的一個深夜。小學四年級的他,夜裡醒來見不到家人,開始大哭大鬧,眼淚流乾聲嘶力竭後,他領悟到一件事,「自己與別人雖有不同,不論做任何事,都全力以赴。好好念書,別人能做的,我也能做。」此後,他個性開朗起來,開始參與學校的社團活動。

國中三年級下學期,因為動矯正手術,只好辦休學,三年後再念高中,高中三年級時,因矯正手術休學兩年。四十年的歲月裡,共動了多達十二次手術,課業都是在斷斷續續的休復學中完成,大學畢業時已經三十歲。

在學業上,林錦川的努力有目共睹。大學年年都得到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的獎學金,在一次頒獎典禮上,與伊甸的創辦人劉俠女士(即作家杏林子)有了第一次的接觸,從此他與伊甸結下不解之緣。

大學三年級時他成為伊甸的義工,並以學校社團的經驗幫助伊甸籌組以大專生為主的伊甸後援會,建立正式的義工制度。由於深刻的體會到早期身心障礙者考大專聯考的困境,他籌組「大專聯考殘障考生服務隊」,為病殘朋友服務,使他們能順利的完成考試。「記得我大學聯考的考場在五樓,當時就是自己撐著拐杖,一步一步慢慢撐上去的,到了考場早已滿頭大汗,還因此錯填答案被倒扣不少分數,想到我的國文成績更難過,怎麼可能才考三十幾分?」

當時還是淡江大學炬光社社員的林錦川,在一次社團的訪視活動中,看到許多比自己更不幸的朋友,「他們的臉孔扭曲,四肢無力,被家人遺棄,比起來我實在太幸運,當時我才體會到自己可以做得更多,從此全心全力投入社團,把服務擺第一位。」

大學畢業後,林錦川在社會上工作了一年,因病住院期間,劉俠來探望並勸他回到伊甸,這一回,就在伊甸待了十年。從籌組義工組織、推動「行無礙」交通服務、計程車司機大學、全國首創「殘障體驗營」活動以及愛無國界的全球反地雷運動,到協助「罕見疾病基金會」成立,林錦川實踐了伊甸創辦人劉俠所說的「給他們魚吃,不如教他們釣魚。」的理想。

對於未來,除了期待伊甸能建立定期捐款制度,林錦川希望退休後能將建立組織、制度的經驗傳承。他一直堅信「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凡事都要有代價。不論是大學生、身心障礙者、還是社會新鮮人,想要有所成就,都要努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身心障礙者的學習天堂

【生命力記者/張介凡報導】龍山啟能中心是由台北市政府社會局與天主教財團法人所共同興辦的一所特殊學校,它座落於台北市的萬華區,成立已有兩年多的時間,在主任鄒輝堂先生的用心領導下,已成為一個數十位特殊學生每天生活學習的溫馨場所。

龍山啟能中心目前有四十位學生,年齡從十六歲到四十五歲之間,分別是重度、中度及輕度的智能障礙者,以及唐氏症、自閉症的學生,還有少數幾位腦性痲痺的患者。由於這所學校並不是一般的啟智學校,而是以訓練學生工作能力及提供就業機會為主要目標,所以大部份的學生都已經完成了一般啟智學校的學業,有照顧自己生活起居的基本能力。

學校中共有七位老師,分別將學生分成數個組,有的組負責烹飪,有的組負責縫紉,有的組則是與一些工廠合作,生產一些代工性質的產品,像是蜜餞包裝、製作拖把、掃把等工作,雖然這對一般人來說,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簡單工作,但對這些單純的孩子而言,卻是要花很大的工夫才能學會的。學校的老師很多都擁有普通學校的教學經驗,他們表示,雖然教導這些學生須要付出更大的耐心及關心,但每每看到孩子們學會時所得到的成就感,他們可是比誰都感到欣慰的。

由於一些有愛心的工廠提供了代工的工作,所以這些學生在學習一般基本工作能力的同時,也能得打工的機會,所以這些學生可以得到一些鼓勵性質的回報,老師們稱之為「獎勵金」,平均每位學生一個月可以得到三千到四千元不等的零用錢,雖然只是一筆小小的數目,卻是每位學生努力工作的成果。

每天上午的八點到十二點,是老師與學生一同工作的時間,中午大家一起用餐午睡,下午則是團康活動的時間,老師們會帶領學生一起打球、拔河,有時還會有慶生會,讓這所小小的學校像是一個大家庭一樣,也讓這些可愛的孩子能感受到更多的溫暖。

老師們表示,當學生情緒不佳或是有突發狀況的時候,真的覺得很辛苦,會有離職的念頭,但卻又心疼這些單純善良的孩子,總是不捨離開,無怨的陪伴著他們,同時也在這些學生身上學到了惜福的重要,老師們說,我們能擁有健全的身心,實在是我們的福氣,在我們慶幸的同時,如果能付出多一點的愛心去關懷在角落努力的鬥士,我們才是真正幸福的人吧!

全景傳播基金會 記錄片的推手

【生命力記者/劉維揚報導】十年來,全景傳播基金會一直持續的訓練拍攝紀錄片的紀錄者,參加受訓的學員多半是從未接觸或學習過攝影的一般民眾,這些人中有的是原住民,有的是地方的文史工作者,有的是研究所的研究生、建築設計師,甚至還有早餐店老闆。

「這些並非影像科班出身的人,拿起攝影機來卻更能完整的表現他們身處的文化。」黃淑梅解釋,以原住民的紀錄片為例,這些經過訓練的原住民青年在拍攝的過程中,就不像一般的導演或攝影師會有語言和文化上的隔閡。否則,拍攝者光是要確實的瞭解被拍攝的環境和文化,可能就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全景傳播基金會是由拍攝「月亮的小孩」的導演吳乙峰創辦的,近年來一直從事著「地方記錄攝影工作者訓練計畫」的工作。為什麼一個紀錄片的導演,不集中精力去作自己的作品,卻想要去培訓拍紀錄片的人才呢?「就現在的台灣來說,培訓新一代的創作者,要比我們自己的創作還要重要!」一位女性成員斬釘截鐵地這麼說。

拍攝一部紀錄片,往往要花很長的時間,日本名紀錄片導演小川紳介就曾花了十三年來拍攝一部紀錄片。然而,小川紳介的病逝卻帶給吳乙峰更大的衝擊。「我開始思考一個人有幾個十三年?一個人一生能拍出幾部片子?」吳乙峰這樣說道。一方面有感於個人的生命有限,只能發揮微薄的影響力;一方面著眼於拍攝紀錄片的觀念、技術能夠傳授給對紀錄片有興趣的人,全景的成員們便開始投身這永遠不可能賺錢的行業。

全景成立之初,並沒有任何贊助的單位,所有經費都得自行籌措。於是一半的人就努力的拍攝商業廣告,賺得的錢除了一部份留作全體人員的生活費外,其餘的全部投入器材的購置與學員的訓練。由於拍攝紀錄片須放下手邊的工作,全心的投入拍攝的環境,基本的生活需求都可能成為問題。「來學拍紀錄片的人不但不用交錢,我們還給他們生活費,沒看過那麼好的事吧!」全景傳播基金會推廣組組長黃淑梅開玩笑的說道。全景的「賠錢生意」就是這樣一直辛苦的堅持下來,直到近二年,政府開始推動社區營造的工作,全景才從一些合作案中獲得了外來的補助。

對於從事紀錄片工作多年來的成果,黃淑梅表示對成果還算滿意。這些影片甚至曾發揮了影響政策的效果,高雄縣長余政憲就是因為看了《哭泣的高屏溪》後,堅定了整治高屏溪的決心。談到未來,除了希望更多人投入記錄這片土地的工作外,「我們的期望是,當這些受訓的學員們遇到他們所不能忍受的問題時,能夠再次拿起攝影機,把社會的問題說出來。」她說道。

原住民部落 震災中被忽略的角落

【生命力記者/謝錚誼報導】九月二十六日在台北火車站西三出口,幾個知名的原住民團體:北原山貓、原住民聯盟、瓦歷斯貝林立委工作室等共同發起救助原住民部落的活動。

發起人北原山貓成員之一的陳明仁表示:「在中部一共有40多個原住民部落,現在因為地震的關係,這些部落對外的交通中斷,外界援助的物資根本沒有辦法進去山裡,只能靠直昇機的空投。但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直昇機沒有安全降落的地點,空投的高度又太高,結果很多空投的物資不是毀損,就是掉入山崖。有些部落幸運的拿到些許的東西;可是,太多的部落現在是斷水斷糧,露宿在外,情況非常的慘。」

北原山貓的另一個成員吳廷宏說,「山區的情形已經糟的不能夠在等下去了。」他語帶憂心的表示,「這些部落的電訊完全中斷,連當地的派出所的無線電設備也因為地震的緣故損毀大半。山區的消息根本出不來。一些部落的消息還是由當地年輕人連夜趕路,冒著被落石擊中的危險走上幾十公里的路下山求助,外界才知道山區裡所發生的狀況。」

在一旁的義工表示,「在山區有的地方是分配到政府民間的賑災物資,但卻被地方的行政人員私吞,偌大的部落連分配到一包米都沒有。食物飲水、醫療、睡袋等各種物資極度缺乏的情形之下,使得山地部落不得不派青年人下山求助。」聽到這個消息,在場的義工們搖頭說,現在政府、新聞媒體的焦點都是放在南投埔里、台中等平地的災區,對於山區部落的報導真的是太少了!而且,現在發放給平地的物資都已經太多、容納不下了,山區部落是最需要援助的地方,可是救援物資卻是到不了。

原住民聯盟的瓦歷斯表示,當他們聽到這樣的消息,心裡真的是百感交集,現在唯一針對山區部落問題加以報導的只有公共電視的「原住民新聞雜誌」,而公視的收看人口並不廣泛,能夠引起的注意有限。所以他們只好自力救濟,希望發動這些在都會區原住民團體的力量,幫助遠在深山、急需救援的原住民部落。

北原山貓的吳廷宏嘆了口氣說,「我們知道能夠募到的錢真的是很有限,」但他們仍會不斷的展開活動,即使能夠募集到的款項真的很少,他們也不會放棄。現在有好多部落整個全毀,他們現在飲食、醫療、居住都出現問題,將來的重建更是需要社會大眾的協助幫忙。希望大家在看到各地災區所承受痛苦的同時,也能聆聽在深山部落的求助聲音。」

在這次九二一集集大震中,早已是不分你我的投入救災的工作,也希望社會能夠給這些默默付出的團體鼓勵,因為─這是一條很長的路。

小小零錢 重建家園

【生命力記者/王怡萱報導】今年四月二十六日清晨,阿里山鄉來吉村發生大火,由於山上缺乏消防器材,在大火延燒數小時後,救火器材用盡,待消防隊從山下趕到時,早已損失慘重,由於救火工作延滯,導致房屋十九戶全毀、兩戶半毀,五十二人無家可歸。

輔仁大學醒新社港安山友團,協同努瑪社及原服社一同為來吉村民辦理募額捐款,希望能匯集同學心意,幫助來吉村民。此次的活動發起人,也是資深的港安團員林奕菁表示,她在三年前曾到過來吉村,當時的感覺,簡直就像來到了世外桃源,當時參加狩獵營的同學,都不禁深深的喜歡上這裡。前陣子林奕菁從媒體中獲知來吉村發生火災後,心裡相當震撼,瞭解了全部狀況之後,即希望能為那塊美麗土地,盡一點心意。

募款會分別在輔大淨心堂前及維也納森林舉辦,林奕菁說,募款兩個星期,共獲得三萬八千六百五十元,目前這筆款項將以醒新社名義,捐給村民作為災後重建工作的費用,希望可以幫助讓受災戶早日重建家園。

努瑪社社長,也是來吉村一員的阿派提到,在火災發生後一個禮拜,他回到家中,看到村中劫後餘生的慘狀,山上的天氣多雨又不穩定,搶救出來的災物,也沒有適當的處所可安置,冰箱內的蔬果早已腐爛,腐肉也長滿蛆,除了食物、生活用品缺乏外,住所的重建也是一大問題。

嘉山中心主任鄭靜雄牧師表示,中部世界展望會已撥款一百萬協助重建家園,目前已租下一塊地,二十萬用以整地,八十萬用來搭設臨時鐵皮屋,讓受災戶作為暫時住所,雖然目前已解決暫時住的問題,但後續家園重建工作,更須加緊趕工中,因為地租以二年為限,二年一到,災民又將面臨無家可歸困境。

來吉村的災情慘重,除了錢以外尚須物資、生活用品、衣服...等,若您有餘力亦可直接洽詢世展會,匯款至救災專戶。中部世展戶救災專戶:一四六五八0四一,需指定來吉火災賑災或直接洽詢來吉村鄭靜雄牧師:(05)2661235。

九二一震災 全民愛心大放送

【生命力記者/蔡培勤報導】昨(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時四十七分,台灣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三的大地震,由於震央是距離地表一公里左右,屬於「淺層地震」的範圍內,也因此所造成的災害是特別的嚴重。

在台北市,災情最嚴重的,莫過於位在八德路四段六百六十號之一至八號十二層樓高的東星大樓。由於地震猛烈的搖晃,造成大樓從八樓以下幾乎陷入地面,而八樓以上則是向左傾倒約四十五度,一度還冒出濃煙,現場情況危急萬分。

在災害發生沒多久之後,國軍松山醫院馬上進駐到災害現場對面的傳芳聯合診所,成立初步的急救站。另外,包括中華搜救總隊、台北市救難協會、台北市紅十字醫療大隊等團體,也都到場協助搜救的工作。

除此之外,慈濟功德會的志工們,也都在聽到事故傳出後,隨即到現場成立臨時的急難中心,提供食物給受災戶和持續搶救的搜救人員。據黃師姐表示,她們將會在現場二十四小時待命,直到整個搜救行動告一段落,並不會中途撤離現場。另外,她也提到,受災戶在災害過後的心理重建也是很重要的,畢竟,在經歷過了這麼一場巨變,不論是誰,心理總是會有些許的恐懼與不安,也因此,她們屆時將會到醫院去輔導及安慰受災戶。

有受災戶的家屬更是在聽到事故發生後,連忙趕到現場來關心救災的情況,而當慈濟的志工請他們吃飯時,他們卻是擔心得連飯都不想吃,一心只想讓自己的親人平安無事。

慈濟功德會在現場也設置了賑災捐款箱,讓民眾提供自己的愛心出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起幫受災戶來重建家園。有的民眾在捐完錢後,並不願意將住址留下以便送發收據,因為他們說他們也是慈濟的一份子,所以就不需要了,師姐就說,這便是慈濟人的精神了。

關懷青少年的溫暖「晨曦」

【生命力記者/葉宜欣報導】社團招募新生的攤位上,穿著白色紀念T恤的隊員們親切的解說社團概況,在文化大學眾多的服務性社團中,特別顯眼。他們,就是創立至今才六年的華岡晨曦服務社。

華岡晨曦服務社創立於民國八十二年九月,前身是隸屬教育部「攜手計畫─大手牽小手」的問題青少年關懷服務隊,由於攜手計畫的結束,促成了社團的成立。目前社上共有三個服務隊,分別是返鄉服務隊、基層文化服務隊和平時服務隊。


寒暑假出隊的返鄉服務隊和基層文化服務隊,是華岡晨曦服務社與救國團協辦的營隊,服務的對象主要是國小學生。返鄉服務隊承接的是為台北縣市國中小學生舉辦育樂營的工作,基層文化服務隊則是不定點的為偏遠地區國小舉辦活動營隊。救國團的負責人分配學校給社團後,從與學校聯絡、租借場地器材、報名到課程敲定、活動進行,都是他們必須和校方討論企劃的。

活潑多變的課程安排:童玩、拓印、皮影戲、捏陶……,全是社員群策群力、「貢獻」自己專精,並且演練多次的辛勤結晶,而和孩子們的互動卻能讓社員忘了策劃的辛苦。華岡晨曦服務社顧問黃美穎談起今年寒假的活動,收隊時一個小朋友竟然跪在地上、抱著她的腳哭著要大姐姐不要走,仍然覺得印象深刻。 

平時服務隊的服務內容則完全不同,平時服務隊是華岡晨曦服務社長期經營的團隊,輔導格致國中的問題青少年。每年社團都會和學校溝通訂立這一年的活動目標和過程,在審核過學校提供的名單之後,兩人一組,利用午休時間和同學進行輔導。看似簡單、吃飯聊天做活動的輔導,社員卻必須付出極大的心力,除了閱讀大量心理、輔導方面的書籍、資料,社團也會請生命線、張老師等機構的講師到社上講課。黃美穎說,「出隊的感覺真的很好」,因為經過一年或更長時間的輔導,看到同學對他們由陌生排拒到接納信任、思想逐漸成熟,所獲得的那份感動和成就感,是讓她在參加社團的三年裡每學期都出隊的動力。

在經費和人數的限制下,華岡晨曦服務社一律從台北出隊,一方面節省托運器材設備的費用,另一方面更能增進社員的感情。黃美穎回憶,寒假時社團為宜蘭五結鄉社區晚會製作了整面牆大的海報,大家把一節節綑起「像個大熱狗」的巨大海報扛下陽明山、搬到火車上的爆笑情景;甚至在缺乏交通工具的情況下,坐鄉公所垃圾車到車站的隊員還自侃坐的是「一大輛」法拉利跑車。 

由十餘社員,到今日的八十幾位社員;由沒沒無名,到今日接連獲得大專青年社會服務獎、全國大專績優服務社團評鑑優選肯定,華岡晨曦服務社一路走來雖然資歷不深,卻儼然成為服務性社團的佼佼者。去年開始他們也參加教育部的「大專院校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計畫,為青少年創造知性感性兼具的周休二日活動,未來更亟思成立自主性的服務隊。

1999年9月29日 星期三

黃月甘 資源回收為興學

【生命力記者/廖育咨報導】黃月甘女士在她生長的土地─桃園縣復興鄉區,從事著資源回收,也就是一般人眼中收破舊的工作,並且將其回收的全部金額捐獻給位在嘉義的南華大學。

「為他人忙碌,對我而言是一種營養!」今年已過四十歲的黃月甘女士,言談間不時流露出對生命的熱忱。


黃月甘女士在她生長的土地─桃園縣復興鄉區,從事著資源回收,也就是一般人眼中收破舊的工作,並且將其回收的全部金額捐獻給位在嘉義的南華大學。

黃月甘表示由於自己小時候的家庭經濟環境非常困苦,母親很早就去世了,家中又有八個兄弟姊妹,排行老四的黃月甘根本就沒有機會也沒有環境可以供她好好讀書。有感於自身的遺憾,黃月甘想到只要貢獻出自己的一點力量就能幫助到那些想要讀書的青年學子,便會感到無比的欣慰。這也是為黃月甘為何獨鍾捐贈大學的原因。

至於會選擇資源回收作為興學的經費來源,黃月甘表示確實的教育與生活技能比一時的救濟來得更具深遠意義。因此,一方面鼓勵有心向學的清寒學子繼續升學,一方面也是期望藉著資源回收的推動,使整個復興鄉區的環境能有所淨化、也提升居住環境的品質。此舉不僅造福學子,也使得當地對環保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黃月甘認為:只要自己能夠放下身段,肯定沒有困難的事情!

黃月甘致力於復興鄉地區的資源回收工作自八十七年初至今已有一年多。在剛開始的推動期間也的確遭遇到一些困難。起初黃月甘決定作環保工作時,是以發送宣傳單的方式來推廣,但部分居民的配合意願不高,甚至拒絕也是常有的事。再不然就是居民往往不知該如何將資源作分類。僅管如此,黃月甘認為既然要在整個復興鄉區推動,她便已經做好不怕困難、不畏辛苦的心理準備,因此遇到障礙時,黃月甘一向都是秉持著平常心去面對。因為在她的心中,重重的考驗與關卡是行菩薩道必經的過程。

另外,黃月甘也注意到復興鄉地區原住民的老人問題。她經常帶著他們欠缺的炊煮器具、民生用品,不定時的率領青年朋友前往山中的偏遠地區探望,表達關懷之意。

「有一次我們去幫一位92歲住在深山的獨居老人向鄉公所申請一條唯一對外溝通的道路。這位原住民阿公一直過著封閉的生活,自己種菜,自己煮飯,等到路開好了,地漲價了,兒子也一一回來了。」黃月甘感慨的說。

面對貧困的弱勢團體或孤獨老人,黃月甘認為「給他們米吃,不如教他們種田。」不只是要給予適當的支援和救濟,最終的期盼是希望他們能有一技之長,讓他們的下一代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她始終相信唯有教育,才能真正地改善其生活品質,使其導向正確的生活途徑。

朋友眼中的月甘是一位勤儉的女性,自己都捨不得花錢出國去旅行。一大卡車的廢紙等資源物,搬到汗流浹背也許只賣得到四百元,但我們相信這樣積少成多的力量和價值,絕非世俗眼光用金錢所能衡量的!

資源回收興學何時才會告一個段落?黃女士毫不猶豫地回答:「除非等我闔上眼吧!」

桃園之愛 「渴望」大專服務隊

【生命力記者/許景涵報導】「哇!水火箭升空了!」「耶!降落傘也彈開了!」來自桃園市十一所國小,約近百位六年級小朋友們,興奮地看著自己的水火箭作品飛向空中。而在一旁來自桃園縣市各大專院校,隸屬桃園縣渴望大專志工服務協會的志工們,也都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桃園縣渴望大專志工服務協會,成立於民國八十八年二月二十四日。作為一個新興志工團體的領導者,協會理事長林國政表示:協會目前主要有分為體育、教育、環保與醫療四大工作項目。以來自桃園縣市各大專院校有特殊性質的學生社團為班底,如:直排輪社、中醫社…等,再輔以專業的志工訓練課程,學成後開始執行偏遠山地鄉醫療服務隊或關懷弱勢族群的工作。使得志工在奉獻愛心之餘,也能獲得專業訓練的機會。談到這個新生協會的未來,林大哥說:擴大協會服務弱勢的範圍將是首要工作。


甫自萬能工專畢業的黃慧娟,對協會未來將推動的大桃園社區營造計畫也有一番見解。為了彌補桃園市內因缺少大專院校,而有缺乏大專志工的缺憾。協會們的志工將以關懷大桃園為大志,全力推行公益慈善及改造社區的工作。以體育、教育、環保和醫療志工為基礎,幫助所有桃園縣市弱勢者或社區團體,讓整個桃園地區能融合在一起,達到社區一家的目的。

在此次發射水火箭的活動中,來自元智大學,從國中開始就有在育幼院輔導經歷的彭齡玉同學感覺到,現在的小孩比以前的孩子成熟也幸福太多了,小小年紀都能得到妥善的照顧。同是元智人的倪正芳同學表示,課暇之餘有關懷小朋友的機會是件開心的事,能付出愛心也能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感受到社會的進步。

提高狗兒認養率 首重觀念培養

【生命力記者/彭仁鐸報導】根據行政院農委會公佈的統計數字,台灣一百六十萬隻狗兒當中,有將近六十萬隻是屬於沒有飼主照料的流浪狗。大部份的流浪狗最終都將面臨撲殺的命運,只有極少數的幸運狗兒可以找到善心人士認養。而造成認養率低落的原因,是中國傳統的養狗習慣及迷信純種狗的舊觀念。

目前流浪狗的認養方式可以分為政府及民間團體兩個方向在進行。政府方面是由各縣市政府清潔隊(捕狗隊),將各地的流浪狗捕捉到動物收容所暫時安置,等候欲領養的飼主前來領養。如果等不到合適的飼主,一段時間後便撲殺。民間團體方面則可分為送養及認養兩種:送養活動通常是由民間團體選擇固定地點不定時舉行,地點往往選在人潮較多的地方,如建國花市;而領養的方式則和政府雷同。


現在擔任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理事,並且是執業獸醫的江世明表示,流浪狗的領養手續其實相當的簡便,所需要的花費也很低廉。想要領養流浪狗的飼主,只需要到領養處填寫資料、等待狗兒植入晶片、施打疫苗及驅蟲後,便完成整個領養的手續,整個過程不超過兩個小時。由於狗兒的認養本身是不需要花任何的費用,飼主只要負擔狗兒植入晶片和施打疫苗的錢。目前政府對認養流浪狗的飼主也有採取補助的優惠措施,因此一般來說花費大約在一千元上下便可完成,這對大多數的人來說並不是個大數目。

「民眾還保留著傳統的養狗觀念,是沒有人要認養流浪狗最大的因素。」江世明說。中國人怕大狗不容易馴養,所以習慣養狗要從幼犬開始養。但是捕捉到動物收容所安置的流浪狗大多已經是成年狗,因此民眾認養的意願自然不高。再加上現在幼犬的價格很低,兩三千元就可以買到一隻純種的幼犬,所以就算認養一隻流浪狗只須花上一千多塊,對民眾來說還是沒什麼吸引力。

江世明表示,教導民眾不要迷信養純種狗應該是首要的課題,也是提高民眾認養意願最重要的工作。畢竟大多數現代人養寵物,並不是為了要從寵物的身上謀取利益,只是希望在生活中多個伴。江世明說,只要給予適當的照料,流浪狗其實和其他狗兒一樣的可愛。而且現在每一隻流浪狗在被領養前都有施打疫苗及植入晶片,安全上絕對沒有問題,希望民眾千萬不要因為它有了「過去」就對它另眼相看。

牧靈人 臨終病患的心靈支柱

【生命力記者/孫漢威 報導】「修女,我怕死,妳為我傳福音。」臨終病患的恐懼,無法言喻。

「死亡,是未知的,是生命中的大失落,而且是無法回復的,無法預知將來的。我們不是當事者,無法感同身受。牧靈人員的工作,是給予他們勇氣,使他們心靈平安。」周長旗修女嚴肅的說道。


民國八十三年開始服務於新店耕莘醫院安寧病房,又稱5C聖若瑟之家的周長旗修女,從事聖職工作已經廿五年了。她指出5C聖若瑟之家注重身心靈的照顧,而她便是負責靈的部分。以靈性照顧、精神支持臨終病人,安心的邁向神的領域,是她最主要的工作。

「耶穌基督比照牧人照顧羊群,引領牠們找到水源及糧食的模式對待世人。而牧靈人員效法牧人的精神,指引臨終病人,帶領他們接近神的世界。」周長旗修女慈祥的說著她的使命。

「肚子好餓喔!我想吃東西。」一名胃癌病患小小的心願竟無法達成。因為胃癌割掉了胃,根本無法進食,可是他的口慾卻沒有因此而消失。周修女知道了,想法子找到了熱騰騰、軟綿綿的鱈魚,希望病人能因為欲望的滿足而達到心靈的平安。縱使可能待會就吐了出來,也要尊重病人的決定,而不是一味的禁止。周長旗修女說:「牧靈人員一切以病人的意思為意思,若與家屬的想法不同,則會召開家庭會議,以協談的方式達成共識。」

周修女也提到,三個月前,有個叫OK阿媽的,沒有兒女,沒有丈夫,只有一個義女。但她臨終前的這一段日子裡,過得十分的坦然、平安、又為別人著想。她貧血很嚴重,但拒絕接受輸血。因為她認為一個癌症末期的人總有一天會走的,這些寶貴的血應該給更需要的人,不要浪費在她身上。「你看!如此熱愛生命的阿媽,每天念佛經,做早晚課,尊嚴的面臨死亡。她是克服了、超越了死亡。這對我有很大的影響。而心靈的平安,使得OK阿媽在死亡的時候,無痛苦、無呻吟的離去,沒有任何的牽掛,到了一個新的世界。我對於死亡的體驗又修正了。」周長旗修女說道。

面對臨終的病患,周長旗修女為他們祈禱,讓他們心靈平安,以無懼的心面對天主,解除肉體的束縛。「不必害怕,天主為你們準備了美好的地方,而這暫時的分離,相信以後在天主的國會再度相聚。」周長旗修女默默的祈禱著。

學習CPR 儲備救人的一技之長

【生命力記者/黃珮瑄報導】八分鐘,是意外現場救人的黃金時段,根據研究發現,在倒地的四分鐘內施予急救存活率為43%,如果在八分鐘內則降至6%,超過十二分鐘則存活率為0%,因此在意外的現場除了要有救人的念頭,更要懂得救命的技巧。

近年來「意外死亡」在國人十大死因的排行榜中始終名列前矛,但在意外現場,大多數的人只能束手無策的在現場等待救護車的來到,在這段急救的黃金時間內,往往因為得不到救援而失去時效,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


「不放棄生命中的每一個機會」為了這樣的信念,亞東紀念醫院與明倫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合作設立了┌明倫反毒教育暨急救中心┘,希望藉著急救推廣教育的活動來提昇意外現場的急救能力、降低到院的死亡率,由第一場活動至今,五年來已有一萬多人次接受了心肺復甦術(CPR)的急救訓練。

亞東醫院的社工薛淑珍小姐說┌其實學習CPR就像是為自己及他人儲備救命的一技之長┘,但可惜的是男性及年輕的族群很少參加全民CPR急救訓練,為了將急救訓練推廣給他們,訓練中心每兩個月就舉辦一次常態性的訓練,請醫院中領有執照的醫師或護理人員以小組互動的方式教學,鼓勵民眾踴躍參與,或是與學校、公家機關、私人企業進行在職訓練的合作,教導他們在工作場合所需的急救訓練,此外,亞東醫院每年也會與衛生局或縣政府等相關單位合作,舉辦大型的急救訓練活動,希望能將學習CPR的觀念推廣給社會上的每一個人。

我們永遠不知道意外何時來臨,但假使我們自己與身邊的每個人都懂得急救的常識,那麼我們的生命安全將更有保障。

亞東醫院將於10月2日週六下午一時三十分至四時三十分舉辦全民CPR急救訓練的活動,聯絡電話(02)2954-6200轉4123。

走出自閉世界 迎向快樂陽光

【生命力記者/徐菁穗報導】由於經由與家長的溝通及對自閉症兒的觀察,而深深領悟到自閉兒是非常需要不斷學習社會適應及增強人際溝通的能力。基於此,台南自閉症協進會也在民國八十二年成立了南台灣第一所屬於自閉症兒的啟迪幼兒成長中心,讓自閉兒能及早接受治療。 
「自閉兒的治療要愈早愈好。」協進會理事長陳淑惠說。基於這個理念,協進會成立了針對自閉兒學前教育的教育中心。而到處碰壁則是陳淑惠在成立啟迪幼兒中心的過程中最深刻的感觸。


原本打算設在台南市北門教會的教堂裡,但因為遭到教會長老反對而作罷;接著就找到了現在位於台南市東區的位址,由於房東本身是從事特教工作,所以非常了解他們的情況,也非常願意幫助他們。但在協調的過程中也遭到了附近居民的抗議,後來是協進會再三的保證自閉症是不會傳染,住戶才願意讓他們搬進來。

由於陳淑惠的女兒是個自閉症病童,陳淑惠不諱言的表示,剛開始她非常的自責。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懷孕的時候疏忽了才造成自己女兒有這樣的情形,在經過了一番的心理調適之後,她才趕緊帶著王小妹妹去接受治療。但因為在十二年前,台南並沒有足夠的自閉症醫療機構,所以陳淑惠必須每天千里迢迢地帶王小妹妹到高雄去接受家教式的治療。為了讓其他的病患避免再有這樣的情況,陳淑惠決定以她自己的經驗來幫助其他人。

為了希望讓其他自閉症的小朋友也能及早接受治療,協進會也設計了一套課程來輔助他們。其中包括了認知教學、感覺統合訓練及語言溝通訓練等。由於先天腦部功能損傷,造成廣泛性的發展障礙,所以自閉症兒童有非常嚴重的語言障礙。因此,協進會希望透過這些課程來彌補小朋友們先天上的不足。以感覺統合訓練來說,是藉著動態活動如溜滑梯、靜態活動如摺紙、剪線等來訓練他們的專注及平衡的能力。

除此之外,協進會也透過志工來完成對自閉症兒的輔助。協進會的志工群主要是由台南師範學院、台南護理學校及成功大學的學生所組合的。在實際地輔導個案以前,協進會會特別針對志工進行一連串的訓練,讓他們能真正了解自閉症患者的特性,如此才能更有效地幫助他們。

「我們希望小朋友們能早點走出他們的小貝殼。」這是陳淑惠對自己也是對小朋友的一種期待。

台東基督教醫院無私奉獻三十年

【生命力記者/溫怡寧報導】仲夏即將入秋的九月,頂著挾帶秋老虎氣勢的炙熱陽光,記者終於踏上了台東基督教醫院的大門,自動門上黏著因為年代久遠已經斑駁的兩排字「醫治傷心人」;「裹好他們的傷處」。這兩句話就這麼支撐著台東基督教醫院走過這蓽路藍縷的三十年。

三十年前,幾位遠從美國而來的宣教士,從一開始的基礎巡迴醫療站,以阿美族的成功鄉為主,遠至屏東、高雄,一步一腳印地為偏遠地區的原住民進行醫療的工作。三十年後,宣教士都已是年邁的長者,個個拖著蹣跚的步伐回到他們的祖國;但台東基督教醫院卻因為經費不足、年久失修,竟面臨到幾乎無法繼續經營下去的窘境,這樣的景況,或許是當年的宣教士,在竭盡心力救護生命時,始料未及的。


民國五十年,美國籍宣教士譚維義醫師帶著一家大小從美國搭船,來到對他而言全然陌生的台灣。應當時協同會的請託,譚維義醫師來到當時醫療資源極度貧瘠的東部。一到台東,譚維義醫師就與其他幾位宣教士一同合作,開始投入台東縣成功鎮沿海地區展開門診與巡迴醫療的工作。

以阿美族為主要族群的成功鎮,當時原住民醫療物資缺乏、衛生常識也普遍不足,加上政府並未在偏遠醫療的改善上多所著力,使得當地原住民不僅生活環境品質不佳,就連最基本的醫療設施都是零。事實上,不僅一個成功鄉,整個東部地區,由於缺乏整體的醫療規劃,病患總是得離開台東,長途跋涉到外縣市就醫;不僅耗費金錢,往往更是延誤了病情。

某次,一位命在旦夕,急需立刻開刀的肝膿瘍病患來求診,情況十分緊急;但是當時的診療站根本無法進行手術。於是譚維義醫師立刻將病患轉往當時唯一的一間公立醫院,但是由於剛好是節日,整個醫院只有一名值班醫生。雖然譚維義醫師表明願意操刀,卻礙於不是該院醫師,不得使用該院的器材。後來在譚維義醫師的努力交涉下,才得以順利進行手術,救了病人一命。

經過這次的一番折騰,更加確立了譚醫師要籌建醫院的想法。於是,譚醫師從台灣寄了上百封的信回美國,希望尋求教會與親友的協助。並且多次來去於美國與台灣之間,為了籌措經費而奔波。終於,民國五十八年的四月,台東基督教醫院開幕,許多的原住民得以有更完善的療護。

後來,外科蘇輔道醫師、小兒科龍樂德醫師也都陸續從美國來到台東加入服務的工作。就這樣,台東基督教醫院從周遭都還是片片稻田的時候,就開始了它持續關照台東地區原住民的日子,整整三十年。由於譚維義醫師、蘇輔道醫師、龍樂德醫師與德樂詩護士長在偏遠醫療的卓越奉獻,先後得到第一與第三屆國家醫療奉獻獎的殊榮。

但是,醫院在這幾位宣教士告老還鄉之後,仍然是面臨了無以為繼的窘境。破舊的醫療器材,就連產房的門都是三十年的老古董,以救人為先,有時甚而不跟病人收受費用而至連連虧損的台東基督教醫院。在敬佩的眼神之外,更需要的或許是政府對地區性偏遠醫療的重視,以及全台灣對醫療弱勢的實質幫助。

台東基督教醫院捐款帳號 戶名:財團法人台東基督教醫院\n 郵政劃撥帳號:06413613 銀行匯款: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花蓮分行 帳號:3365380523040

罕見疾病患者 爭取平等生存權

【生命力記者/王惠貞報導】民國八十八年六月六日,一個新的基金會宣佈成立,它是──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高血氨症、甲基丙二酸尿症、苯酮尿症、威爾遜氏病、高雪氏病…,相信一般人一輩子可能聽也沒聽過這些病名。但是,這些我們只有在深奧的醫學專書中才可能見到的名詞,卻是這社會中少數人一輩子都必須承受的苦痛。因為罹病人數少,藥品研發與引進不符成本,再加上專業醫師嚴重短缺,國內罕見疾病患者可說面臨了醫、藥處境的極度困乏狀況。


罕見疾病基金會的副執行長,也是基金會的發起人─陳莉茵,她的小兒子就是罕見疾病患者,她表示,他的兒子一個月的藥費高達新台幣十三萬餘元。經過不斷的努力,她才爭取到政府的補助,但是,臺灣社會中卻有更多的罕見疾病患者沒有這樣的機會,根本無力負擔挽救生命的代價。

所謂的罕見疾病,顧名思義就是罹患率低且相當少見的疾病,依美國孤兒藥品法案的界定,凡於美國境內罹病人數少於二十萬人的疾病皆屬罕見疾病。而罕見疾病患者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屬於染色體序列異常的隱性遺傳性疾病,簡單的說,就是每個人身上的每個細胞中那二十三對染色體,在經由父母的給予過程中,若剛好父母雙方家族具有同樣的隱性基因異常問題,子女就有四分之一的機率,同時獲得父母基因中隱性的缺陷基因,因而致病。也因為平均每個人身上都有五至八個嚴重的隱性基因缺陷,實際上每個人在結婚、生育的過程中都必須面對這樣的問題。「雖然罹病機率只有萬分之七,卻是人人必須共同面對的機率,不只是少數病患家庭的問題而已」陳莉茵說。

基金會是由國內二十多種罕見疾病患者及其家屬所共同推動的公益組織,他們希望能匯集社會資源,並以其自身的經歷告知社會大眾,罕見疾病的治療與預防是一項影響深遠的必要任務。成立基金會,是為募集一筆常設性經費,為能搶救隨時突發的病例,更能藉以推動完善、可落實的法案,確保病患最基本的生存權、醫療權及社會福利權等,同時能有客觀與專業的推動立場。

陳莉茵表示,基金會目前所最迫切的工作有三個方向,一為病患的及時搶救,另一方面則為推動立法,落實優生保健政策。有效減少罕見疾病患者,則是他們所設定的終程目標。因為一直以來的忽視,所以國內罕見疾病患者的醫、藥處境可說是處於極為困乏的狀態,醫療上,不僅缺乏診斷技術,令人擔憂的是,國內專業的遺傳醫師,僅僅只有十六位;而因為用藥人數稀少,以致在藥品的引進及研發上無利可圖,所以患者不僅必須花大筆的金錢自行由國外購入所需藥品,更嚴重的情況是,國內根本沒有急救用藥。所以同樣的緊急狀況,在美國只需十二小時便能搶救回的患者,在國內卻可能整整需要十二天的時間,可說是緩不濟急。

陳莉茵說,大家都知道,人是社會的動物,應該盡義務,也應該能享有權利,所以在立法保障病患的基本生存權及醫療權後,她還希望基金會能進一步的做到保障病患其他權益。「每個人都有權利做一個有用的好人」,「我們無法控制生命的長短,但可以使它更寬廣」在面對生命的態度上,陳莉茵如此說。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 電話:〈02〉2521-0717 地址:台北市民生東路一段25號6樓之30 劃撥帳號:19343551

照顧獨居老人 便當傳溫情

【生命力記者/張瓊芳報導】「一群笑嘻嘻的志工 冰釋社會間的隔閡  長輩一絲絲的笑容 充滿訴不盡的感激   志工一日日的服務 代表無止盡的關懷」

就如同志工招募海報上的詩句,嘉義基督教醫院的志工們,每天中午將熱騰騰的午餐,親自送到嘉義市一百零八位獨居老人的手中,讓這些乏人照顧的獨居老人們,可以天天享受到社會上的溫馨與關懷,更直接吃到營養溫熱的中餐。


由於嘉義縣市青壯年人口外流嚴重,形成老人家庭照顧困難問題,因此獨居老人病死或發生問題乏人照料隱憂逐漸浮現。有鑑於此,嘉義基督教醫院居家服務中心,自一九九八年三月起,開始展開替嘉義市一百零八名獨居老人送愛心便當的服務活動,由嘉義基督教醫院營養師調製便當,並設有問安服務,隨時掌握讓老人生活狀況。

嘉基居家服務中心主任林玉琴小姐表示,嘉義市總共有五百名獨居老人,但因愛心志工與經費的不足,現行服務的人數只有一百零八位。林玉琴主任表示,愛心志工們多由家庭主婦擔任,每天利用中午短暫的時間服務,但志工們常因家庭因素而流動率高,志工的不足,有時甚至連家服中心的員工們都須親自參與服務。而每提供一名老人一天的便當,所須的成本須花費一百元,但目前只有內政部提供一名老人一天五十元的補助,其餘經費仍有賴民眾支持。

嘉義基督教醫院獨居老人的送餐參服務已逐漸步入軌道,市議員陳茂松捐贈居家送餐服務專車─銀髮溫情號也加入服務之列,但為擴及服務人數,讓熱騰騰的便當送到老人手中,仍須志工們的踴躍加入及民眾們的贊助。而嘉義縣政府原委託嘉義基督教醫院在十月份開始在水上、竹崎、民雄三鄉的老人送餐及問安服務,即因志工不足和作業不及,將延期展開。

為了讓嘉義縣市更多的老人獲得服務,林玉琴主任希望居住嘉義有心的民眾,可以利用中午短暫的時間來幫助這項服務活動,不僅幫助獨居老人,還可獲得家服中心提供的車馬費。

嘉基居家服務中心: 電話:(05)2710170

勝利之家 尊重生命全人關懷

【生命力記者/許志順報導】蓉今年六歲了,是個清秀可愛的孩子,與一般同齡的孩子並無太大差異,誰也看不出來,二歲以前的她,不會喝水、不會發音、不會哭笑,對自己的名字也從來沒有反應,無助的父母面對著什麼也不會的孩子,只有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的絕望。

但是,進入勝利之家早期療育中心就讀後,在老師、語言治療師和其他復健專業人員的協助下,蓉學會了用口含杯子,一口口地喝水,她學會了發音,會說「早」「好」,會叫「爸爸」「媽媽」,也開始對自己的名字有反應。


一天,當蓉專心地看著中心內某位哭泣的小朋友,幾分鐘後,她也跟著放聲大哭,一旁的母親和老師們先是驚愕,接著就立刻抱起她,與奮地叫著:「她會哭了!她會哭了!」現在的蓉,不僅是個會哭愛笑的孩子,更知道用哭和笑來傳達情緒的好壞。「會」與「不會」總是如此牽動著每個發展遲緩幼兒父母的心。

在民國五十三年,當時有一對挪威的年輕醫師-畢嘉士夫婦,來到了小兒麻痺大流行的台灣,他們看見了一些在灰土中爬行的孩子,他們的心無法忍受這樣寶貴的生命被忽略,甚至被放棄,於是創立了全國第一所的「小兒麻痺兒童之家」,也就是勝利之家的前身。

起初,這樣的工作,幾乎是由零開始,沒有錢、沒有人、也沒有治療小兒麻痺的醫療技術和復健器材。那時候,孩子們用的是畢大夫自己微薄的薪水;外科矯治手術醫師和物理治療師均需由美國專程請來;甚至,孩子們所需要的支架和鐵鞋也必須向美國訂製,但畢大夫仍執著尊重生命的信念,努力維持發展。

當小兒麻痺因預防醫學的發展及公共衛生的進步,逐漸減少後,勝利之家於是把注意力轉移到腦性麻痺的孩子身上,這些腦性麻痺的孩子,有些不會說話、有些不會走路、甚至有些什麼都不會,治療這些腦性麻痺的孩子需要長時間的耐心和愛心。

針對這些腦性麻痺兒童和殘障人士,勝利之家成立了早期療育中心、輔具資源中心和重殘及植物人安養中心和成人日托中心等,幫助這些折翼天使和殘障人士,使他們能受到更完善的照顧。

在勝利之家的麟是一個腦性麻痺的孩子,對他而言,「寫」功課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運動神經受到損害的麟,無法握筆寫字。因此,他的功課,都是用電腦一個字、一個字辛苦地敲出來的。但是,無法控制五個手指頭施力的他,在食指敲下「X」時,其他的三個手指頭卻也無法控制地一併壓下,「敲鍵盤」雖然可以讓麟完成功課,卻也讓麟吃盡苦頭。

輔具資源中心的人員替麟設計了「洞洞板」,在電腦鍵盤上裝上它,麟的問題即可迎刃而解,雖然在食指敲下「X」時,其他的手指頭仍然會無法控制地壓下,但洞洞板會擋住那三個無辜的手指頭,讓其它符號不會出現在電腦螢幕上。

勝利之家從創立至今,雖然碰到許多的困難,但秉持著「生命的價值要被肯定、生命的尊嚴要被尊重」、「給他們一個機會,不論要付多大的代價」,努力為每一位身心殘障人士服務,為殘障人士打造一個可看見的未來。

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勝利之家\n地址:屏東市大連路19號 電話:(08)7366294.7366298 e-mail:vhspon@ms5.hinet.net

劃撥帳號:0424774-2 勝利之家

1999年9月28日 星期二

無殼蝸牛吐苦水 準總統各抒己見

【生命力記者/謝嘉玲報導】由許多社運團體結盟發起的無殼蝸牛運動,今天晚上在誠品書店敦南店前,舉行十週年的慶祝晚會。由於正值總統大選熱,五位總統候選人都應邀前往致詞。

第一位上台的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連戰說,他相當肯定、認同此次活動的出發點。「住者有其屋」是社會的自由條件,目前台灣雖然有百分之八十五的住屋率,但卻有九十多萬人沒有屬於自己的住宅,鉅額的房屋貸款也令人吃不消。對於無殼蝸牛聯盟所提出的政策目標,連戰認為房租抵免所得稅、弱勢族群房租津貼和排除國宅單身歧視條款,都是非常正確,且他願意舉雙手贊成。「整體住宅政策」則是一份有意義的大禮,他將會劍及履及地調整住宅制度。


從傍晚遊行就開始參與活動的總統候選人許信良在致詞時說,他今天不是以總統候選人的身份來參加,因為他本身也是無殼蝸牛,一生中還沒買過房子,因此他表示全力支持這七項主張。許信良並認為,如果所有總統候選人都能關心這七項主張,兩千年的總統大選才有意思。最後他祝所有無殼蝸牛在新世紀都能成為「有殼蝸牛」。

第三位到場,代表新黨參加總統大選的總統候選人李敖則表示,蝸牛的精神是公平,因為牠是雌雄同體,但缺點是慢。李敖又說,無殼蝸牛運動了十年,可是具體成績卻不多,是因為方法不正確,真正有效的方法應該是革命請願。

一上場就受到勞工團體熱烈歡迎的總統候選人宋楚瑜則認為,就林肯大郡受災戶而言,政府應該負責協調,合理解決;原住民的居住問題也應重視、協助改善;大專院校的宿舍及消防安全均應檢討改善,可以修法推動將國宅空屋改為大學宿舍;房租應合理規範,中低收入戶的優惠減免,應予以重視。宋楚瑜並表示,政府該做的是多照顧平民百姓,了解基層需要,並加強檢討土地政策。

在活動結束前趕到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說,他今天參加活動最主要的目的,是來簽由無殼蝸牛聯盟開出,要總統候選人給予承諾的支票。陳水扁並表示,他在台北市市長任內,曾接受台大教授所提出的住宅政策白皮書,但因個人離開台北市政府而無法實現,如果明年大選有機會的話,他願意兌現,付諸實現。

1999年9月12日 星期日

公共利益 執行沒有公與私的差別

【生命力記者/林志昊報導】「我從小對自己就很有期許,希望自己將來有能力,可以奉獻給社會。」千禧年夏末的向晚,夕陽西下、微風徐徐,政大教授江明修在他位於政大的研究室內,輕鬆且寧靜地說著。

現專職於政大公共行政系的江明修教授,是國內學界研究非營利組織的少數教授之一。在江老師所有的研究中,關於非營利部門的研究,就有將近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比例。浸淫非營利組織研究十幾載,江明修歷經了國內非營利組織研究過程中無數的成長與創新,想到以前非營利組織研究的草創雛形,再想想今日國內非營利組織研究已經正式踏入專業,江明修教授心中也有些許的感受:「任何事情,不管是由誰做,只要是在公共領域內執行,它就應該是以公共利益為主。在這裡面,沒有公與私的區別。


學生時期的江明修,對歷史、人文、宗教、哲學等領域都有很強烈的探索興趣,由於長期對周圍環境的關心與注意,使得江明修開始對自己有了很深的期許。「我早先就常常參與公益活動,一直以來在我心中,常常都有一種焦慮,很期待將來可以憑著自己的所學,對生存的世界有些貢獻。」憑著這一意志,江明修在赴美修習政治學時,就接觸到當時美國政治學中公共行政學派的研究。江明修表示這一學派對「公共行政」的主張與其他人不一樣,他們認為所謂的公共行政學,應該是以公共利益為主,主要目的是加強社會的力量,與重塑社區與社群的定位。「什麼是公共政策?他們認為一開始做時,出發點就是為公益,這才叫公共政策。至於這些政策是由公家機關執行或是私人機關執行,那是另外一個課題。所以在這裡,公共政策沒有公與私的分別。」江明修肯定地表示。

受到這一學派的影響,江明修教授在回國後,就將非營利組織的研究集中焦點在社群部分。江明修表示,美國的社會力之所以旺盛,那是因為在他們的生活中,社群佔的比例非常大。從中世紀開始,教會就在社區間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隨後在民間,就漸漸演伸出其他不同的社群組織,由下而上地來引導政策的策劃與推行。反觀於東方社會,卻 是注重由上而下的階層管理,對民間社群的養成卻顯少注意。江明修認為我們平常太在乎管理的方式,幾乎以為只要以管理績效的優劣,就可以決定公共利益的成敗。「管理績效是公共利益的手段,但絕對不是目的!」江明修教授一語道破國內社群管理的盲點所在。

所以在『台灣非營利組織研究網』推出的時候,江明修就把主要的重心放在「網路社群」的養成部分。「我希望可以請各種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進來,以科技整合的方式一起做非營利組織方面研究。這樣就可以看到許多在非營利組織下,許多不同領域與不同的觀點的想法與作法。」江明修表示,在未來甚至計畫在政大成立企管EMBA與非營利團體的研究中心,將非營利組織的研究朝成立研究所的方向發展,而另一方面也可以與實務界的前輩合作,一起組成專業的非營利組織研究學會,讓學術與實務可以更加密切結合。

網際網路的運用是否能對非營利組織的發展提供積極的方向?江明修表示,本來對非營利組織的認識只是自己的想像而已,但在成立『台灣非營利組織研究網』後,許多人將其他不同的想法帶進非營利組織的研究中。而這些新思維,也可以加深江明修個人自己在學術上的研究。「這種學術研究是可以相互刺激的,在網路上,我受到他們新觀念的影響就很大,也調整了原先自己對非營利團體的固定認知。」

「網站不僅是個媒體,他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生命,他可以主動創造出許多知識,這是我們感到最訝異、也是最驚喜的部分。」從事非營利組織研究多年,江明修對自己在這方面的研究期許也越來越高:「當環境對你陌生時,你就要讓自己更堅定。別人若懷疑我們,我們自己就該去做。」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